为什么Uber与易到的合并传闻看上去“确有其事”?
2015-03-20 07:01

为什么Uber与易到的合并传闻看上去“确有其事”?

“如果哪天你本该向左转的时候尝试着向右转,或许会有奇迹发生”(电影《向左走,向右走》)。当“遇人不淑”的易到用车在五年轮回后再一次转向时,终于发现了如日中天却又四顾茫然的Uber。


据业内人透露,两者的合并谈判并非空穴来风。


Uber图什么?


Uber的成功既有内因,也有机遇。百年历史的出租车行业必然面临变革,并不是个别人的先知先觉,当2009年Travis Kalanick和老友Garrett Camp在自家后院酝酿改变世界时,行业的自我救赎其实早就开始。2010年3月, Sense Networks发布了打车软件CabSense,通过将全纽约的出租车在线化,结合GPS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它的出现甚至比Uber在旧金山的亮相还早3个月,但最后Uber凭它的技术、营销、公关和移动互联网创新的天然加持,赢得了这场不算激烈的较量。


与在全世界的高歌猛进不同,真正让Uber琢磨不透的是中国市场,Uber和特斯拉这两个在美国极具能量甚至使人敬畏的创新公司,在生猛的中国互联网生态圈却温顺如羔羊,它们在技术和理念上的高大上导致线下触点LOW不下来,在如何向消费者表达自己方面,始终存在莫名的隔膜感,中国创新公司对此显然更有心得。


Uber中国的痛点并不在司机层面,虽然私车运营的理念饱受冲击,但身为出行鼻祖的Uber早就积累了一整套完善的应对机制,短期内不会承压。司机是一个趋利的群体,在“月入过万”这种真假难辨的漫天幸福中,无需Uber多费力气,司机们自己就会完成自我说服的过程,何况仅以工作本身来说,Uber司机的存在感不输市面上的任何专车品牌。易到用车虽是中国资格最老的专车公司,但在车源+司机上并无特异优势,Uber断不会因此身罹情网之中。


我们不知道Uber的新客户获取成本,但能肯定的是它的拉新并不成功,Uber的客户似乎永远是它的光环所及的那一小撮人,而与大多数人的生活圈并无交集,这一方面会催生小众的优越感,很像特斯拉和苹果早期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会作茧自缚。Uber的营销还算不落巢臼,有时拼一下高颜值的司机,有时秀点小清新,促销活动频率很高,但传播的到达率相当有限,在寻找低成本、高转化的传播渠道上,Uber仍然不得要领,但这也不是易到所能解决的困扰。


非要寻找Uber在这桩潜在闪婚中所能获得的“幸福感”相当困难——


基本的着眼点可能是吸纳易到用车之后对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这对于在至关重要的2015年狙击滴滴快的以及最近势头很猛的来自租车公司的专车服务具有战略意义。


其次可能是有利于在多种业态中寻找平衡,Uber一直在探索全出行平台模式,对多种出行业态都有浓厚兴趣,未来它可以与易到用车差异化发展,以便在车源和司机的竞争上平抑来自拼车、P2P租车等新兴业务的冲击。


易到用车的心路历程


易到勤奋且孤独的在中国专车市场耕耘多年,但残酷的事实是它没有启动这个市场。


易到坚守与它的机运不成正比,它进入打车市场的时机不算晚,但旋即碰上滴滴这样强硬的对手,一怒砸场大黄蜂之后,后者又迅速被快的收编,特别是在腾讯和阿里的移动支付大战打响之后,任何创新公司想以蒲柳之姿独立对抗,结果都不会很美妙。在困难的环境中,易到蜇伏并生存下来,直到它的代驾服务在神州租车取得入口支持,2014年初,易到拿到携程领投的6000万美元B轮投资,之后又取得以地图为核心的百度移动端流量支持,算是渡过最艰难时期。


一直以来,易到用车的营销和补贴力度都非常之大,为此承受了相当规模的亏损,但它并没能成为行业中的现象级公司,特别是在滴滴快的合体,百度投资Uber,租车公司纷纷入行的大背景下,还没有一份稳定感情的易到心有戚戚也是顺理成章。


易到用车与海尔合资成立的海易出行所推动的易人易车计划,其实就是专车版的融资租赁,当年很多汽车租赁公司都把它当成赢利法宝,但真正持续做下去的少之又少,因为市场不成熟,金融体系缺乏支持,手续太过繁杂,首付又很难做到具有竞争力,以致还出现了庞大租赁那样充满争议的案例。易人易车所宣传的专车创业理念,可算是对现有专车模式的一种反动,虽然有利于快速扩充车源,但并不能从根本上破解私家车禁入专车的政策限制。


易到的诉求应该更多是资本层面的,类似于易奇汽车这样的多元化梦想,离不开强大的合作伙伴,如果与Uber联姻成真,易到用车自然解脱多年来独立打拼的疲惫,当然这种联姻也变相意味着放弃了成为另一个400亿奇迹创造者和中国Uber的梦想。


证婚人及前任的态度


倘或某天易到和Uber真的执手,百度肯定是当仁不让的证婚人,除了携程以外,百度一直为易到用车提供移动入口资源,但多年来在竞品的重压下,易到的用户规模和品牌影响力迟迟没有质的提升,所以百度加码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的Uber,对百度来说,当然希望两家公司合并后能够催生一个出行服务的巨无霸,这不但会补强以直达号为核心的本地生活服务,而且有利于提升百付宝的竞争力,遏制腾讯和阿里的进逼。


携程目前握易到用车20%的股权,旗下平台也在为易到用车导流业务,但OTA所关注的是平台利益的最大化,不会厚此薄彼,所以携程对这桩婚姻的态度应该是无可无不可。


至于曾经与易到传出绯闻的滴滴,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完成与快的的整合,控制已经掌握的市场份额,想来不会在婚礼上征询意见时,跳出来直言:我反对。


婚后?


我们不知道双方对合并后未来的期望值,但Uber的诉求应是快速推动中国业务起势,摆脱过往那种小富即安,秀优越感的强者心态,中国出行创新的演进之快,超出很多人的预想,留给Uber的时间并不多;易到则更是背水一战,毫无退路。这种单方面的强烈意愿会不会催生一家有钱而任性的巨无霸?答案是模糊的,因为这从来不是Uber的风格,Uber笃信的产品哲学是架构于技术之上的极致用户体验,3000人的技术团队每天针对用户需求做着具体而微的优化,极端精细化的研究如何匹配——这与易到所推崇的社交化服务理念大相径庭,易到眼中的出行服务是完全开放的,无需太多的系统干预,所以它始终不采用更高效的派单机制,而是强调用户自由发起的需求应由司机的个性化服务去满足。


Uber和易到这样两家拥有不同理念的公司能否顺利结合为一个整体,取决于他们愿意为现实需要而做出多大程度的妥协。


Uber+易到是否会对其他专车品牌构成威胁?答案也是否定的,在私家车不许做专车服务的政策限制之下,除了正规租赁公司之外,受制于车源+司机的瓶颈,业务不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Uber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尚需时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