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当年的电气化相似,数字化正在彻底改变着一个又一个产业。比方说,在通信与传媒产业中,从内容制造和传递,到收入和利润的来源,仿佛所有东西一瞬间就被颠覆了。在金融服务业中,凭借大家都能买得起的个人移动设备、货币和支付的生态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数字化。智能与联网的产品正重塑着各产业之间的边界,并促使各个公司思考一个根本的问题:我们到底做的是哪一行生意?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汽车产业也经历着同样情况。在KPMG近期的一份质量很高的名为《Me, my car, my life… in the ultraconnected age》的报告中指出:「自从第一次汽车产业革命之后(译者注:亨利·福特在1910年发明用来生产Model T的第一条动力驱动流水线,使汽车进入大批量生产时代),就再也没有那么惊人的创新出现在该产业中」。「自动驾驶汽车只是汽车产业数字化革命的一部分。消费者技术与汽车技术的结合与移动服务的崛起,正彻底改变着汽车产业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
自动驾驶汽车在近几年赢得了我们的不少重视。像Google car等自动驾驶汽车的到来,不单只是人工智能领域里重要的里程碑,更是数字技术正在对未来汽车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具体证据。对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前景,人们有着不同观点:有人认为它们会在十年以内进入我们的生活,行驶在现有的道路上,与人类驾驶的汽车肩并肩。有人则不太确定,因为它们身上具有太多高度复杂的技术与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汽车厂商正努力在各个方面赶上消费品技术的创新步伐,而这也是对汽车产业的巨大挑战。正如KMPG的报告所说「消费品电子行业的特点是具有快速的产品开发节奏以及不断进行软件更新的意愿。而汽车工程行业则是大众化定制,具有成千上万的产品配置,同时对产品的安全性、耐用性和可靠性有着严格要求。因此,将这两个产业融合在一起可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和在其他产业里出现的情况一样,当初让汽车厂商获得成功的核心竞争力是:打造出优秀的发动机,设计出吸引人的外形和内饰,推销在公路上奔驰的自由与浪漫,这些在今天已经不再足够。作为后来者的软件技术,象征一个全新的文化已经被人们所需要。「现在一辆中级车平均拥有40到50个独立的微型处理器驱动系统,需要大概两千万行以上的代码;一辆更大的高级豪华车,则拥有将近一亿行代码。另一方面,一架波音787客机只拥有少于一千五百万行代码」。
代码+机械的汽车,车厂如何应对?
当产品变得更加软件化和联网化,其复杂性也随之增加。汽车也不例外,如何处理不断增加的复杂性已成为汽车产业中最大的挑战,尤其对于处在转型初级阶段的厂商。KPMG报告中写到「复杂性是对产品成本控制和新产品推出的巨大浩劫。如今汽车召回的发生数正处于历史最高点,消费者正不断抱怨着车载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其不靠谱。汽车的价值越来越依靠其软件和电子,以及它们能合作得有多好。汽车厂商,你们要么把这些都弄对,要么失去你的消费者」。
如今,只能顺利把驾驶者带到他目的地的汽车已经不够了,人们正把他们每天在电子产品上的体验带到汽车中来。对于如何应对,报告给汽车厂商提出了简明的建议:
消费者会期望汽车具有有无处不在的联网性,以及与他们零散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缝整合。
将人机界面(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做得更简洁和易上手。
用数据和预测分析来管理好产品在生命周期内与消费者的关系,从最初消费者的购车意识到后期的汽车维护和升级。
而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与给智能手机设计者的建议有一点点不同。汽车正在从本质上成为「架在车轮上的智能手机」,这一称号来自最近《经济学人》上一篇关于互联汽车到来的文章。「这一到来是伴随着通讯技术、信息系统和安全设备而来的,给汽车带来更高程度的复杂性与自动化。这一过程不但改变了现在汽车的使用方式,也改变了汽车与其驾驶者的关系。这一变化会反过来影响汽车的设计与销售模式。最终,会是联网汽车带来无人驾驶的未来。」
在这场先进机械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婚姻中,三种主要的服务类型已经开始出现:
各类应用,如音乐、导航,以及将路况信息无线传输给用户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车载电子设备)的应用。
基于汽车与支援中心之间信息传输的维护型服务,能够向车主发出零件更换预警信号,以及解释发动机检查灯亮的具体原因等。
基于和其他汽车,或者/以及用于减少交通事故和疏导交通的智能交通设施之间的通讯服务。
到底谁会提供这些不同类型的服务?传统汽车厂商和它们现在的供应商?还是全新的一群在数字世界中呼风唤雨的公司?「汽车会变成汇集一众不同科技的地方,这一汇聚不只在于它身上的设备,还在于它身上的消费品牌。而正在这些曾经和汽车厂商不太合得来的品牌,在争夺着驾驶者的注意力。」
在《经济学人》上一篇更近的文章《Upsetting the Apple Car》中,提出了对这些问题更深入的思考。它想知道像Apple和Google这些科技公司,以及像Tesla这样刚起步的公司,能否有一天顶替现有的汽车公司。这也是在其他很多产业中面临的问题:那些产业中的传统老大是将拥有玩转数字技术、读懂数字世界中流程和文化的能力,还是不可避免地被那些反应更快、更加擅长于该文化的在数字世界里土生土长的竞争者所超越。
「不管未来的汽车长什么样,现在汽车公司的地位很难被推翻,因为智能技术只不过是方程式中的一部分,」《经济学人》写到,「尽管汽车厂商有着曾经非常实至名归的『懒得采用新技术』的名声,现在很多大的汽车厂商都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到电池动力以及其他动力形式上,还有自动驾驶……另外,汽车厂商已经不得不变得能够熟练地应对繁多的法规,以及让自己避免责任诉讼。因为当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意外——尽管可能性比有人驾驶汽车要低,这些都会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总的来说,那些科技公司最好还是和汽车厂商合作,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大脑——为其开发软件,以及改善电动汽车电池的续航里程与成本。在汽车产业中,提供关键零部件往往比生产一辆车更赚钱,虽然前者得不到在发动机盖上打上公司标志的机会。未来的汽车是会很不一样,但说到品牌大概会差得不远。」
如何与新舞伴一起共舞?
如今的汽车公司如何能与众多的数字化创新保持联系并且利用好它们?KPMG的报告提供了5个关键建议。这些建议虽然是瞄准汽车产业,但对同样面临数字化挑战的在其他任何产业中的任何公司同样适用。
√ 找到新舞伴一起共舞。汽车产业的结构将很有可能迅速改变。由一家公司全盘管理新车型的设计与生产已经变得非常复杂与昂贵。能在未来获得成功的公司会是那些反应敏捷,面向未来,准备好去投资新技术、新人才和新的战略合作伙伴的公司。
√ 成为数据大师。要比客户自己更了解客户。运用数据来挖掘从第一次知道这辆车到购车体验,再到贯穿整个用户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的用户体验。在员工中拥有数据科学家会成为惯例,而不是例外。最终你会需要用这些数据来创造出能够吸引消费者眼球、迎合他们个人移动需求的移动解决方案,让他们生活得更好,获得更多乐趣,更具有生产力。
√ 升级经济模型。预测需求,这在以前那个大约每五年才推出一款核心产品的时代是非常困难的。但在竞争激烈、产品发布节奏快、消费者与汽车科技混搭的现在,你需要新的经济模型来预测需求、资本支出和车辆盈利能力。
√ 降低复杂性。关键在于中控台与零散设备的连接性,人机交互界面的简洁性。能创造出最好用、最容易进行个性化设置的用户体验的公司,将会成为个性化移动时代的赢家。
√ 打造灵活适应的组织结构。打造未来的汽车与未来的公司都需要将新型硬性技能和软性技能相结合。对于众多已有一定地位的公司和老品牌来说,这意味着文化的改变,新人才的吸纳,以及重新对流程和人力管理上的各个方面进行思考。要将工厂里为生产出零缺陷汽车而孕育出的严苛与纪律,与大多数创新型科技公司中自由奔放的文化相融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在竞争中胜出的公司定会做到这一点。
本文来源WSJ,作者Irving Wladawsky-Berger,机器之心Lincoln向林翻译,微信公众号:机器之心(ID:Almosthuman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