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硅谷。
一个不太一样的投资机构在美国诞生了,他的名字叫 Y Combinator。与其它财大气粗的风投基金相比,由著名码农 Paul Graham 成立的 YC 有着明显不同的投资策略,YC 给每个项目的投资额度非常小;也与其它投资机构不同,Y Combinator 会要求每一位入选创业者参与其长达两个月(有时是三个月)的孵化培训。
孵化多个成功互联网企业的辉煌成绩和时不时就出来讲课的成功学风格,注定了 YC 在之后 10 年里被世界创投圈反复歌颂。Y Combinator 模式也成为了一种备受推崇并被许多投资机构在不同区域复制的榜样。
然而,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有那么多宣称是 YC 模仿者的机构,却没有一个成功。
答案很简单:彩票只开一次奖,你永远无法复制一个投机者的成功。
YC 的从0到1
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是这样的,Paul Graham 将自己创办的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商网站 Viaweb 卖给雅虎之后,拿到了一笔以个人财富而言非常巨大的资产——5000 万美元,虽然这对于一个风险投资基金来说并不算充裕。
Paul Graham 写了一本目前依然被创业者奉为金科玉律的畅销书——《黑客与画家》,感觉自己宝刀未老不愿赋闲在家,于是在 2005 年创办了 Y Combinator。之后便是成功孵化 Reddit,成功孵化 Dropbox,成功孵化 Airbnb 云云……
然而 YC 神话的真正起点必须往回倒退至少 5 年。
上面这个故事的时间线上落下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段——2000~2004 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碎之后的沉寂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故事的主人翁正沉迷在 Lisp 和 Arch 的海洋里不可自拔。
直到 2005 年,Y Combinator 几乎和那些你现在耳熟能详的一流互联网公司一起横空出世,然后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孵化出了数十个你不那么耳熟能详的二流公司——Airbnb、 Dropbox、OMGpop、Stripe,、Heroku、Parse、Reddit……
YC 的模式很简单,同时作为程序员和成功卖掉公司的创业者,Paul 比互联网第二次黄金时期的大多数技术创业人有着更丰富的创业经验——现如今我们一般把这些技术以外的涵盖产品、市场、公关、融资、招聘等方面的创业相关内容统称为创业者的“基本面”(Common Sense 或 Fundamental)。
而大多数的技术创业者在当时都不具备这样的基本面,他们也许能做出一夜流行的小网站,但是却很难找到将其商业化持续运营下去的模式。
在 2000 年后到 2005 年之前,由于世纪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美国的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对待互联网公司的态度截然不同:
一方面互联网是大势所趋——任何一个人都知道未来一定是互联网的世界;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因为没有行之有效的衡量互联网公司价值的工具,而行动谨慎。
这两条时代背景为 YC 诞生准备了以下必要条件:
异常广阔的消费市场,那是一个你放一个文本框允许用户发一条消息不用去设计背后的逻辑都能火的时代;
资本市场的极其冷淡,导致的非常低的创业公司估值;
互联网创业方法论的异常匮乏,几乎所有创业者都缺少创业基本面。
这三个条件其实缺一不可。
如果当时的美国的互联网巨头已经成熟,人们已经可以在 Google 和 Apple 的生态体系下完美的使用网络(如今天的环境一般),那么 YC 就不可能仅凭对创业者基本面的辅导而孵化优秀的企业。换句话说,YC 像是一个催化剂,它并不能无中生有地影响一个市场。
资本市场和互联网公司的冷战也决定了早期 YC 模式的可行,以现阶段中美互联网创业者给自己的估值预期和融资姿态。创业者绝不可能允许一家投资机构以 2 万美金的价格拿走 6% 的股权还要接受投资者对自己指手画脚(严格的孵化)——而这是很长一段时间里 YC 给创业者估值的均数。
再有一点是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现在的创业者已经有太多渠道培养自己创业的基本面。我始终认为在现在这个时代如果一个创业者还不能通过自学(搜索引擎和人脉)补完自己创业基本面的人,那这个人的“基本面”真的是无可救药。不过,这是另外一回事儿,我们改天再聊。
YC 的从1到100
归结下来,YC 完整的模式其实是在一个恰当的时代以一个恰当的价格买入了一些恰当的商品,并通过一系列运作(包装)在稍后的一段时间里以几百倍的价格卖出去。
大多数人在描述、学习、模仿 YC 的时候都在夸大“一系列运作”(孵化)和“几百倍价格卖出去”之间的联系。
但是其实重要的是恰当的时间点、恰当的收购价和稍后的一段时间。而这个过程,我们一般称之为投机。
几乎所有的投资机构都想能够拿到早期 YC 对创业者的价格——不超过 20K 美金,拿 6% 左右股权(2014 年后,改为 120K 换 7%,然而并不是全部兑付,只有拿到下一笔 50 万美金投资后才能获得全额)。
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上,这个价格大约是一般美国天使期初创公司平均估值的 1/20 左右。以如此低的估值进入 YC 的创业企业,在三个月后的毕业礼上拿到翻 10 倍、20 倍的估值本并不算是特别令人惊讶的事情。而在 YC 的精心渲染下,这些三个月 20 倍+的成长成为了 YC 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背书。
有了良性的自我背书机制,YC 在做的其实和其它的孵化器或投资机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更甚。
我们都知道,风险投资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靠海量投资来押注高收益项目。而一次只投 2 万美金不到的 YC 意味着可投项目的数量比其它的投资机构高出一个数量级——简直是在买大盘。
在 YC 十周年官方公布的数据上,YC 自 2005 年成立以来,累计投资创业公司 842 家,投资创始人 1667 个。平均每年要投资 80 家以上的公司——2015 年春季毕业路演 114 个项目——而国内敢投出这个数量级的投资机构连自己都说自己是泡沫(嗯,我在说经纬)。
接下来的故事就和所有投行一样平淡了,YC 压的是一个概率游戏,一年投出 100 个,总有一两个在未来一两年里成长迅速被接盘侠争相抢购,原始投资成本低,转售后利润空间自然大。
毕竟对于一个早期投资机构来说,企业能否上市和是否找到最终的盈利模式并不重要,它需要的只是资金的退出和百倍以上的成长。显然,培养一个投资机构争相接盘的小而美企业,比培养一个用户越多越赚不到钱的大平台要划算的多。这也是为什么 YC 并没有孵化出 Facebook 这种量级的公司的原因之一。
零和游戏
在大洋的另一端,有大量的投资机构想要成为中国这片土地上的 YC 孵化器,而几乎没有哪个本土投资机构能有 YC 如此巨大的能量和议价能力。
原因很简单:YC 的表面模式很好复制,但是复制 YC 的成功意味着你不仅要拥有 YC 的强大议价能力,还需要一个能容得下 Dropbox、Reddit 和 Airbnb 的全新市场。
这也是我一直感到疑惑的一点是,几乎国内所有的投资人都会对说着“我要成为下一个阿里”的创业者轻蔑一笑,但是他们的宣称自己要成为中国版 YC 的时候目标都是找到下一个 BAT。
不能否认互联网领域或移动互联网领域确实有可能诞生下一个阿里,但是现如今 BAT 已经三足鼎立的状态下,诞生一个新 BAT 的概率已经大大下降。试图找到下一个 BAT 并不是一个理想中的投机选择。
换句话说,YC 这种投机模式的根基在于整个市场尚处于开荒阶段,巨头尚未成熟,你要抢在他们前面占住一些他们看不上的领域,守株待兔,总有一天他们的业务面会覆盖到你提前关注的领域。
然而,这种游戏正在逐渐向零和游戏过渡。
互联网产业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已处于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现今的互联网新模式要么依托于特别高级的技术创新,要么依赖于对传统产业的整合(包括你们喜欢的 O2O)。与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媒体、社区、社交这些基础产品形态比起来,现在的细分领域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来支撑一个极小的创新。
Reddit 可以低成本失败,它要付出的只是其创始人 Steve Huffman 几个月的个人精力和一台服务器的钱,DropBox 也是同样。
但是一旦涉及 O2O、传统产业升级、互联网金融、智能硬件,创业者就被卷入了无穷无尽的地推、商务谈判和渠道推广中,一个项目的失败成本至少是百万起。最小可行产品在这些当前的热门领域几乎不起作用,你不可能给创业者 20 万人民币还指望他 3 个月内做出什么颠覆性的产品来,这不现实。
YC 被无限夸大的孵化与培训给予的是在一个拥有足够多 0(市场需求)的创业领域前方填上一个数字 1,这本质上像是另一种圈地游戏。当尚未被满足的需求不够多的时候,YC 的模式是不可能被延续的。
即便是 YC 也很难再发现并孵化下一个 Dropbox,因为现在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已经越来越少有那种不仅在前端上给人简单的感觉,并且在业务逻辑上也简单得无以复加的公司了。
复制下一个 YC
YC 不可复制么?当然可以。
复制下一个 YC 的前提是跳出 to 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个拥挤不堪的池子,找到下一个早期市场,并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进入。YC 也在尝试自我复制,2015 年 YC 孵化项目中有 44.7% 来自 B2B、生物化工、企业级市场这三个并不那么大众的市场类目。
那么,什么是一个早期市场,什么是一个恰当的时机?
一个历史必然趋势爆发之后的回落期是一个优秀投机者的入场时机——2000 年后的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
经过 20 世纪末的爆发,用户已经离不开网络,这个历史趋势已经经过验证;
上一轮过热的爆发让主流资本市场冷却,造就了资本买方市场;
移动互联网显然不是一个早期市场,它距离互联网太近,因此它的起点远比 2004 年时的互联网高太多。
再举一个例子:新能源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这样的市场。
因为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无可争辩的趋势,但是化石燃料越来越拙劣的狼来了故事和新能源企业自己不争气的经营,正在逐渐让资本对这个领域失去兴趣,新能源及其产业链也许比想象中的要更为脆弱。
假设,我是说假设,如果现在特斯拉突然崩盘,作为一名投资者你有两个选择:
迅速撤离相关投资,远离新能源市场;
迅速成立专项资金,扫荡因特斯拉崩盘而被迫降价的关联公司。
一个明智的投资者选 1,YC 会选 2,你们感受下。
本文作者@评论尸 首发于微信新媒体:赤潮AKASHIO(微信号:AKASHIO)-此言此思若潮水,不沾红粉自风流。转载请保留本信息,未包含本信息的微信公众号转载将受到侵权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