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的中国僵局:打不过政府,投资者还各种事儿妈
2015-07-15 16:09

Uber的中国僵局:打不过政府,投资者还各种事儿妈

相较于Uber全球在资本上的繁荣风光,Uber中国近日在钱这个问题上却有点儿尴尬。


 嗯,事情是这样的。


早在本月初,彭博社便有报道称,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区市场发展,Uber计划为其在华业务拿下一笔新融资,融资金额有望高达10亿美元,为此,Uber还请来了高盛纽约帮忙,寻找中国的投资人。其实,Uber针对中国单独公司业务的融资自6月22日便发起,而在Uber 给中国潜在投资人的文件中,更是表明,Uber中国拟最早于明年,早于 Uber 全球先一步在在中国内地或香港上市。


听起来,都再美好不过不是么~然而事实上,一切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问题出在哪?

 

投资人:上市听上去不靠谱,估值还能更低点 


对于Uber声称的Uber中国将早于 Uber 全球先一步在中国内地或香港上市,却有投资人表现出了自己的疑虑:Uber 中国如果保持其 VIE 构架维持 Uber Global 控股将不可能在中国内地实现 IPO。而作为境外独资公司的 Uber 很难实现如美中概股当当、陌陌那样干净的拆除 VIE 构架,外资的退出将导致 Uber 中国和 Uber 全球在经营关系上的尴尬。因此,Uber 几乎不可能做到既满足上市又满足经营不受影响。


此外,Uber中国给自己的估值为50-70亿美元,一度还曾上涨到70—90亿美元,但投资方却倾向于压低估值。而在这其中,Uber中国的财务数据的不理想,或是重要原因之一。


Uber中国融资时,最开始并未向意向投资人提供非常详尽的业务数据,仅称其在中国市场日订单接近100万订单,投资人觉得无法了解全部财务状况。而上周Uber开始向投资人提供了更多的财务数据,其中显示,Uber 中国 2015 年的预计营业额为 11 亿美元,而其预计亏损也高达 11 亿美元,同时在未来三年里其财务预测将总计亏损 30 亿美元。


一边是看不到的退出可能性,一边是看不到的盈利可能性,加之又有劲敌滴滴快的坐镇,投资人的犹豫不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Uber中国的融资路也就难免成了现在一头热的局面。


对于Uber中国的融资,Uber发言人克里斯汀·卡维尔(Kristin Carvell)曾表现得信心满满:


“但是不论从投资额还是总估值来看,我们已看到了投资者的极大热情,超出预期。”


不知道这位现在做何感想。


刷单的代价及政策的隐忧


其实,Uber中国的融资僵局是有点儿跟不上剧本 ,但要说万万想不到,那也是夸张了,毕竟长久以来对其模式的争议就没有停歇过。Uber在个别国家有被禁止营运的先例。Uber与司机的合作关系,理论上可在极短时间出现急剧变化,其对持续业务发展带来的挑战,单是这方面问题,已足以影响投资者日后招股时参与认购的兴趣。


而除此之外, Uber刷单的问题也是为媒体所津津乐道的。此前常被引用的“100万日订单数”已经成了笑话,而关于真实订单数目有10万和30万等多种说法。大部分媒体调查都显示,Uber在中国市场上的确遭遇到刷单泛滥的问题,关于刷单所占比例,官方说法为3%,也有媒体调查称为30%—40%。


虽然在今年5月份,Uber开始大举打击刷单行为,但订单/流水双双下滑的同时,也很难消除投资人对由于刷单所导致的数据不明朗而产生的疑虑。


当然,更大的压力,来源于政府的态度。尽管在国内,并没有在国家层面出台什么政策,但是地方政府和出租车司机的抵制却是相当明确的,比如Uber在武汉、成都、杭州等城市所受到的抵制。


别说在中国,Uber在全球其他国家的日子也没那么好过,比如Uber已经停掉了在法国的业务。法国政府认定UberPop为“组织非法出租车运输服务”,法国总统奥朗德指责Uber“不遵守任何社会或财政规则”,要求“解散”该服务,Uber最终宣布暂停法国UberPOP服务。


另有传闻《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即将公布,其中会对专车的经营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针对私家车充当专车进行运营服务等问题,《暂行办法》中会明确“专车”来源,而私家车未来则会从“专车”服务中退出。这些都给Uber赖以生存的模式造成一定的打击。但是对于想扎根中国的Uber,或许,它就该受着,不然能怎样呢?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