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经海洛创意授权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阿姨很忙
50多岁的金阿姨每天早上7点钟一过就要出门买菜,九点半之前必须把所有的食材都处理好。紧接着就要在午饭时间到来之前,在自家不到3平米的厨房做出将近20份午餐。等送餐员一拨一拨的把午餐都取走后,收拾好满目狼藉的厨房,金阿姨才能吃到每天的第一餐饭,此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
作为一名“职业手艺人”(在至少3家饮食共享平台上售卖自己做的午餐)金阿姨的每一份午餐售价25到30元,刨除成本,每天能挣二三百。售卖午餐的收入,是这个夫妻双双失业、孩子又在上大学的三口之家唯一的经济来源。
“做完饭头昏脑胀,腰酸背痛,手臂都抬不起来了。没办法,挣钱嘛。”金阿姨边吃饭边说,“人多也能多拿平台的奖励补贴。”
O2O的大潮裹挟着资本与梦想在中国的首都北京,确切的说在北京朝阳区的望京社区,形成了一个强劲的漩涡——金阿姨,不过是其中的一粒细沙。
京东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在2015年3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向外界透露了京东要打造完全平台的消息:
“北京有很多退休老年人,他们有很多时间跳广场舞。如果他们愿意,可以每天在住所周围2公里内去送一两个小时的菜。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为小区服务,岂不是一举两得?”
阿姨很忙,要熟练使用智能手机,要帮京东送快递,还要被各种家政O2O争抢,懒人生活最常见的打开方式,已经俨然成为“离我家最近的空闲阿姨”。当然,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餐饮O2O也加入了“阿姨争抢大战”——妈妈的菜最香,赶紧回家吃饭。
相较于整合闲置大妈劳动资源的快递和重视培训服务标准化的阿姨家政。通过家庭厨房实现饮食共享,前景似乎也值得期待。但是,进行标准化量产还是发掘每个厨房的个性化产品,这个问题很多创业者都没想清楚。而将阿姨做的饭推向互联网市场,这件事本身,真的靠谱吗?
所谓“家庭厨房”
美好的共享经济给我们勾勒的画面是这样的:晚上回家,多做了一点饭,十分钟后就被住在附近的单身白领定走。可如果附近,有上百个单身白领需要订饭呢?同时,每一个阿姨身边又有若干个平台在兜售她做的饭呢?
“家庭厨房”这座看似“零成本开采”的金山,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进驻了大量挖掘大军。越来越多的平台,以及越来越多进驻平台的“同行”与客户,产生了大量的订单。那么接下来我们所看到的,就没有之前的蓝图那么美好了。
这一领域直接出现所有市场上都会出现,而且是最低端的竞争方式——价格战。金阿姨也抱怨说:
“都是午饭,一样的材料,有人比我便宜十块钱,这么算他成本都回不来啊?怎么这样呢?”
都是红烧狮子头,平台上有卖30块一份的,也有卖18块钱一份的。而当单身白领为省下12块钱而下单时,可曾知道,超市中的半成品的标价仅仅是5块2毛钱。仅以肉丸为例,加工半成品所需要的时间也仅仅是手工制作一份的十分之一。所以就不难理解某些平台上一些“超级妈妈”一次就能提供近百份的精美套餐。这确实是“厨房”,但已经和“家庭”无关,如果非要给一个定义,那就是“作坊”。
而当一些本就具备量产能力和价格优势的街边小店也打着“关爱白领”的旗号进驻的时候,那随之而来的还有可能是地沟油、餐具未消毒和过期食品再加工等等安全隐患。
除了“阿姨”们自己在产量和成本上“下足功夫”,投资人也挥舞着手上的支票,以高额的补贴,大力度的推广,力求最大面积的占有资源和用户,同时拖垮竞争对手。
情怀外裹着泡沫,一戳就破
金阿姨说,客户越多,所得到的平台补贴也就越多。以至于刚刚开始在平台上卖午餐的时候,因为没有客人,她甚至请亲戚朋友下假订单,来获得平台的补贴。而这是绝大多数“家庭厨房”起步的的做法。高额的补贴从何而来?当然是亲爱的投资人们。2015年8月,在中关村虫洞咖啡举办的新浪创业路演美食专场中,作为特邀嘉宾的伏牛堂创始人张天一开场便说:
“今天中午,我花了3块钱吃了一份很好的午餐,感谢投资人。”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北上广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不少,因为全球的VC都来给上班族补贴生活。几块钱能做的事,忽然变得很多,拼车、大扫除、美甲……当然还有吃饭。大多饮食共享APP,新用户只需花1元就能吃顿午餐,邀请好友成功后,立刻得15元红包。
在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望京——宇宙O2O的中心。扫码送XX、注册送XX、下载送XX,“香送”、“来个水果”、“优车诚品”、“回家吃饭”……依次排开的广告条幅上,醒目标注着各家公司的名称和二维码。望京SOHO前的“扫码一条街”,不超百米的人行道,至少聚集了30家公司,吃喝用都有,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望京人民靠着各种赠品可以妥妥过一天。
大多创业公司人力资源有限,都不会用自己的员工做“地推”,而会选择大量雇佣临时工,这种外雇的“地推员”每天的工资在100至150元之间,获取用户的任务量为30至40个,超过规定数量,每个额外提成2元左右。地推员们各有一张表格,记录着由自己拉到的路人手机号码。
相较公司员工,这些外雇地推员完全不在介绍产品上“浪费时间”,而是“快准狠”直奔主题,以获取工资和提成。
“你瞎填就行,不用输验证码的,要不我帮你编一个?”
地推员颇为贴心地提醒。虚构了姓名和手机号码后,他用这个假客户的身份帮扫码的人领到3元优惠券,并在平台上完成一次火龙果的购买。“好了,你挑一个吧。”他指指身边的几箱火龙果,到下班之前,它们将全部被送出去。
这样的推广方式,转化率其实很低,十个扫码的,能留下一个真正的用户就不错了。在急功近利的“扫码一条街”背后,却是创业者“情怀主导,生意靠后”的理想主义。如今的共享模式,都在主打“情怀”二字。
大爷大妈做饭不是为了挣钱,是心疼在外打拼的孩子们,想给你们做顿好的。
几乎所有饮食共享平台的创始人都会这么说。于是,投资人们拿着概念、虚假的用户数和订单量,在各种场合讲着商业传奇故事,和创业者们一起上演皇帝的新装。
一切本该从分享开始
每一个饮食共享平台,创建初期都会为找不到“生产者”而发愁。为此,各家纷纷打出了“最低保障5000元”、“月入10000元”的诱人条件来招揽大叔大妈上平台做饭。
有一个APP曾推出过非常夸张的手艺人补贴计划——只要你每天坚持上传自己做的菜,无论成交与否,都可以得到每月3000元的固定补贴。但这个计划实施一个月后就被迫停止,一来成本太高;二来,即使用钱“烧”出了固定的手艺人,也鲜有用户上平台订餐。失败完全在意料之中,因为以这样的思路来吸引手艺人,已经严重偏离了互联网共享经济“整合闲置生产资源”的初衷,不去引导分享,而是帮每个大爷大妈在平台上开”小饭馆“。
纵观当前饮食共享平台上的生产主力军,竟以60后居多,而这一代人,恰恰是最缺乏分享教育的一代人。他们成长于一个物质极度匮乏,却“榜样英雄”倍出的年代。他们满怀热血与理想,却时刻与饥饿抗争,精神无限充实,生活却非常干瘪。他们身上没有共享经济的土壤,连无土栽培都缺乏养分。互联网应该教会他们如何享受分享的快乐,而不是给他们戴一个赚钱的沉重枷锁。
金阿姨也说,等孩子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她就不在平台上卖午饭了。
那么,互联网饮食共享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
首先,优质的手工食品,一定会比市面上贵,因为它的劳动和材料成本都非常高。会自己做甜点的人,一定很少去买味多美。虽然在共享经济领域,低价仍是用户是否买单的衡量因素之一,但在全球范围内比较成功的案例,无论是“主厨餐桌”的EatWith模式,还是主打“以吃会友”的Plenry,客单价都不便宜,且无论参与还是消费的主力军,都是年轻人。
饮食共享,要考虑的不是产能产量,而应提高密度和日活来求得生存。共享经济下的家庭厨房是一座金山,但近一年来急功近利的开采让它面目全非。想要共享厨房,就得先学会引导分享。
毕竟,没有人真正愿意过便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