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接上篇,继续说。
社会化媒体时代,信息本身已经不再重要,因为同质化的信息铺天盖地,重要的是用户解析信息二次生产的信息。用户不再满足只是接收信息,更想参与到信息的传播和制造过程,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素养、经历、立场和视角不一样,看法也就不一样。高质量的UGC不仅是原创内容,而且是吸聚人气的经久不衰法宝。
在微博上,经常看到的一句话就是:我是来看评论的。真正的高手在民间,真正的高手是用户,微博上大量神评论(转发时的“神右”),都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普通用户。而微信朋友圈设置了只有相互关注的人才能看到彼此的评论内容,这一点本身勾起了用户的社交欲望,每当看见朋友在朋友圈和别人评论互动,只能看到一半的内容不能看到第三个人的评论,恨不能马上认识互加微信看个究竟(有时压抑一点用户的需求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反弹效果)。
新闻客户端应该投入相当的人力,通过产品功能优化和系统技术优化,建立一个良性的UGC产生和推荐模式。让优质评论、神吐槽的UGC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口碑传播被更多人刷新记录去创造更多更好的评论。比如将优质UGC全面上墙,在具体内容、热门评论、段子手用户推荐、排行榜单或者增加UGC入口加上微博、微信等延伸平台,去展示新闻客户端的这些用户原创优质内容,是事半功倍的好事。当然,涉及政治和色情的评论内容管理,如何更加人性化的过滤乃至屏蔽,使用户觉得合情合理,也是中国大陆市场上新闻客户端们应该注意把握尺度的。
七 、亿万级的产品如何把握发版节奏?
一个产品通过新版发布,实现功能优化、UI迭代,也能通过产品升级提示,达到一定的活跃用户的作用。但是,两个现实的问题也需要产品经理们注意:一是过往的旧版累积,会导致用户使用产品的体验严重不一致,短时间内无法统一的标准下服务和活跃用户。二是每一个新版的发布,具体到每一个具体的用户,都是一次重大的用户行为,升级不仅仅是wifi环境下几M或者几十M的流量问题,而是这一次升级有没有让用户感受到必须的动力和价值。
微博和微信这样用户达到好几亿的产品,在发版节奏上的把握,是非常谨慎的。特别是微信,在2012年3月宣布用户破亿之后,4月19日发布4.0版本,三个月后7月19日发布4.2(中间没有4.1版本),近两个月后9月5日发布4.3版本,2013年2月5日过了四个多月微信发布4.5版本(中间没有4.4版本),据说微信在2013年7月将直接调过小版本代号发布5.0版本,那么距离上一次发版已经有5个月。微信面对日益增多的用户,似乎在力求做到每一次新版发布,都有足够理由让用户升级,并且尽量做到现在外围造势说新版有啥好功能和如何如何优化,引起用户群体的极大好奇,升级率都较高。
新闻客户端几乎都是亿万级产品了,发版节奏必须控制起来,谨慎操作。每一次发版,都是对亿万用户发出的行为请求,如非必要,真心不推荐各家新闻客户端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活跃用户。当然,如何通过渠道和运营,提示低旧版本的用户升级到新版,从而在源头上减少旧版用户累积的问题,是新闻客户端发展到今天也应该重视的问题。
八 、产品的内测流程把控和建议收集
很多网游不仅有内测还有公测。而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内测肯定是一个重要的产品流程,把控得好,收集很多有用的建议,正式发版之前,做最后的修改和完善。
微博和微信作为比较成熟的产品,都有一套内测流程和建议收集制度。仍然以微信举例,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微信团队在新版团队小范围绝密内测认为没有问题之后,腾讯员工拥有IOS系统(非开源)手机的,都会收到微信团队统一的内测邀请,员工内测使用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去内网的论坛产品主页下面提交建议。微信团队也会派出产品经理收集这些建议并对问题做出回应,有时团队负责人张小龙或者公司大佬马化腾等人也会去留下足迹。
腾讯这套客服机制和用户体验大于天的理念,同样适用于所有新闻客户端产品。内测流程把控不好,无法收集到更多有效建议,等到版本公开发布了,很多过去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又出现新的问题,整个产品、设计和技术开发团队集体背书也没用,因为很多问题还得等到下一个版本才能解决。这也是至今为止,中国大陆市场没有出现哪怕一款殿堂级的新闻客户端产品的原因之一。
九 、怎样的开放平台才算好?
做一个APP,格局很小。做平台,高端大气有格局。做开放平台,吸聚人才和资源做持续发展的大事,才靠谱。2013年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上,刘炽平说好的开放平台一定是注重三个方面:用户体验、健康生态和完善服务(相关介绍参见李燕《五个要点,读懂腾讯开放平台战略》)。
微博和微信,很大程度上都是开放平台,各种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接入,极大丰富了微博和微信的用户体验和服务。新浪微博两三年来让不少营销推广公司挣到了钱。同时,在平台上,建立了举报和验证机制,保证平台生态的健康发展。
新闻客户端也要做开放平台,不仅要向传统媒体开放,也要向能提供优质内容的其他机构和个人开放。在用户体验方面,入驻新闻客户端的流程是否简便,在建设一个好的开放平台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在健康生态方面,大家进来能否通过自己的内容优化和精心运营,获取相对公平的流量和套现;在完善服务方面,新闻客户端的运营人员认真当好客服,耐心、贴心、用心的帮助来到开放平台的媒体和个人的问题。这些,微博、微信都有不少经验。
十 、让更多的人成名得利
公司杀手级应用或者战略平台产品,如果不能让更多的人成名得利,那就是空有虚名。
微博让多少人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等内容表达自我、展示自我并且营销自我,最后成就自我,获名获利。像患癌求医开始祈愿济生到投资助人再到大病医保蛮子文摘的薛蛮子,可以说从一个普通的天使投资人成为了中国社会非常成功的公众人物;像毒舌点评女孩照片到摇身一变丢出几篇恋旧抒情文章,爆红网络的微博达人留几手;像局限在四川方言里都快过气的散打评书艺术家李伯清,凭借诙谐的语言和放下架子的互动在微博再次蹿红……微信也不例外,通过公众平台,程苓峰、青龙老贼、鬼脚七、曾航、陈中、小道消息、她生活等等自媒体,让更多的用户和投资者深入了解,为自己的继续发展和壮大,得到了有利的条件。
新闻客户端既然新闻和媒体属性更突出,理应让更多的人成名得利。变现能力一定要具备而且要强,但目前多数新闻客户端如何盈利仍然在艰难摸索。光是靠开机界面广告和banner广告位以及其他生硬植入,不能让用户满意,也不能让更多的人成名得利。如何把新闻客户端不可小看的大量渠道和用户群体转化为流量,进而让流量变为人气和money,让来到新闻客户端有所诉求的媒体机构和自媒体看到希望和尽快得到实惠,是不得不正视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
李燕对大家开放的微信公众账号是:天方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