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有如林楚方这样成功转型的媒体人高呼“我太喜欢新媒体时代了”,但对更多媒体人来讲,依然看不清未来,而比这更要命的是媒体人已经看不清媒体本身。
媒体的本身是什么?是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说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而技术的不断迭代推动着媒体本身发生两种深刻变化:一种是承载信息传播的介质加速变化,如今已经不仅仅是从平媒转成网络媒体,而是几乎彻底转向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新媒体了;另一种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发生了变化。从前,我们的读者仅仅是读者,如今,我们的读者正加速变成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定义为自媒体。
这两种变化交叉发酵,让大多数传统媒体人心性大乱。然而仔细想想,未来有那么不确定吗?变化有那么可怕吗?媒体本质有明显颠覆吗?
我想一个清醒的媒体人至少可以看清楚以下几点:首先,媒体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即便如自媒体。其次,媒体的受众没有发生变化,还是地球人。第三,媒体需求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我记得两年前《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伊险峰同学就有过明确的论断:任何时候人类都会有信息需求。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我认为问题的根源是媒体传统的商业模式遭遇了严重挑战却很少有人真正去思考这个问题。如今我们看到很多媒体通过最新潮的渠道和介质在传播,但依然想用最传统的商业模式来实现盈利。这可能与现实中,媒体不太强调盈利性有关。然而归根结底媒体要生存,生存就需要在市场里厮杀,想赢得厮杀就需要杀手级的产品。很显然,信息传播这种普通的模式,再快也没什么杀伤力了。
谁能告诉我,我们的媒体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
过去,我们最可能仰仗的盈利模式就是发行与广告,有些做得好的媒体可以做做活动、公关,发展一些俱乐部等,但如今,这些模式无一例外遭遇到了灭顶性打击。因为核心盈利模式——发行与广告被颠覆了。而一直强调的“内容为王”发现并不那么灵。大多数媒体人最初的行业自信与自尊不复存在,恶性循环。
所以,核心的问题是,媒体所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新渠道、新介质、新市场的需求。传统媒体依靠渠道与信息垄断获得发行量与权威度,进而销售广告。如今是扁平化的,信息的传递是即时无缝的,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就是媒体的核心产品本身。也就是你所提供给市场的最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什么?
有人说,如今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也都是通过流量导入游戏,然后变现,比如腾讯、网易甚至搜狐等,这和媒体的广告模式有区别吗?我想说,不但有区别,而且区别大了。游戏本身就是一种成熟的强烈的娱乐属性的需求。但广告本身是市场的需求,而不是用户的需求,除非你把广告变成用户也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何况,上述几家公司最牛逼的地方就是核心产品做得好,这个大前提守住了,才有后来的成绩。否则,你试想一下三家公司定义为游戏公司,将会发生怎样的结果?(有点扯远了)
所以,媒体目前最需要在“前提”上下功夫,想清楚新时期的核心产品是什么,而能想清楚的,必定是从业者本身。这也回到了本文的标题:如今能拯救媒体的不是编辑记者而是“产品经理”。换句话说,我们的编辑记者需要有产品经理思维,当渠道优势不再,你能赢得用户的,就只是信息本身的价值量了。(我个人对细分领域精细加工的内容产品非常有信心)
这里面有很重要的一点隐忧。就是我们的编辑记者习惯了传统的“批判式思维”却很少训练“建设性思维”。为什么这几年产品经理大行其道?因为产品经理不但是发现问题的人,更是善于解决问题的人。所以,媒体人的语境是“揭露问题,批判世界”,产品经理的语境是“解决问题,改变世界”。接触媒体人多了,你会发现戾气十足,和产品经理在一起,你所感受到的更多是希望。
我知道媒体行业本身的问题千千万,但我还是觉得,从业者本身的转变才是根本的出路。什么时候媒体从业者都能抱着解决用户问题的心态,你的文章、封面、标题包括广告都能更多的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我想媒体的春天也就不远了。
什么才是编辑记者需要的产品思维?非常简单,比如你是一个编辑,你发了一篇文章,你要还原的将是千千万万用户的阅读情境,他一天有多少时间看资讯?大部分用户看资讯的环境是什么?他们本身的信息接收能力是什么?他们是否还有其他平台?这背后是有可以提供一些同类读者的交互功能?总之,想尽办法,给他们提供最佳的阅读体验。这方面,我还有一个小例子举给大家,某股票投资社区将编辑、记者岗位,更名为“分析师”,看上去不但更专业,也更加贴近用户心理,对从业者本身也是一种预期和激励。那么,很多商业管理类媒体,有没有勇气把你的主笔变成首席研究员呢?
说到底,改变需要贴近实际一点一滴做起,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如今的新媒体没几个像样的),都需要反思,你的编辑记者,你的核心员工,是否真正转变成了一个更加贴近用户,更在乎用户体验的“产品经理”。如果这一点没有改变,无论拥有多好的渠道与平台,媒体都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