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嘻哈》至今已播出了5期,节目水准和编排见仁见智,但从关注度来看,无疑取得了成功。这个节目的出现,让大量地下说唱歌手有机会站上舞台,也借节目的东风获得了更多关注。
一时间,大量跟风观众的涌入,让长期以来无法得到社会和市场认可的说唱歌手群体开始被注意。但节目的火爆,带来的却可能只是短暂的虚火和无法掩盖的市场乏力。
你有freestyle吗?——流行语背后的残酷历史
故事大概要从16年前说起。2001年,一位名叫Showtyme的美国人在中国创办了名为Iron Mic的说唱比赛,给中国大陆说唱文化的发展埋下了一粒种子。在那个个人电脑还远未普及,听外国音乐还要靠打口碟的时代,中国的说唱进入了一个极其朦胧的时期。
此时,大洋彼岸美国的说唱经历了黄金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此后,随着Gangsta这一说唱风格在美国成为主流,帮派、纹身、毒品、枪支等元素越来越多的融入其中。而这种文化,也随着音乐一起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地下”。
但这些,与中国社会的认知格格不入,也让说唱想要被更多人接受变成了天方夜谭。当时中国的说唱,面临着作品不被市场和社会认可的双重困境,加之那个时期,不论制作水准还是对说唱的理解,国内饶舌圈的整体水准都十分有限,靠音乐作品出人头地几乎不可能。
而Iron Mic的出现,却给了地下Rapper一个展示自己的独特平台,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MC可以站在台上相互攻击,与观众一起释放荷尔蒙。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擂台赛形式的比赛,让说唱能够以成败论英雄,也成了地下Rapper出人头地的最重要舞台。
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说唱音乐在国内的发展有些跑偏。在中国的说唱圈里,甚至一度只有freestyle battle,许多battle MC专心于参加各种比赛,个人音乐作品却少之又少。Battle成为了说唱圈“扬名立万”的一条捷径,也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一些专心于创作音乐的Rapper,由于受众少,知名度低,作品很难打出名堂,也让国内说唱音乐圈变得畸形。
吴亦凡几句“你有freestyle吗”这一节目组玩笑似的剪辑,成了近期社交网络上病毒式传播的段子,但其实这几句无心的话,背后却是中国说唱圈十几年的心酸现状。
上亿播放量,微博频繁上热搜——狂热背后的“冰冷”
MCHotdog不久前曾在自己的Facebook上说,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中国有嘻哈》竟然有那么多观众在看。抛开爱奇艺宣称的上亿播放数据,在YouTube上,《中国有嘻哈》的相关视频播放量在几十万的比比皆是,从节目中衍生出来的种种流行语更成为了两岸年轻群体中关于嘻哈的谈资。
而在微博上,《中国有嘻哈》参赛选手登上热搜也早已司空见惯,热门选手PG ONE的微博粉丝从参赛前的几万一路涨到如今的74万,其余热门参赛选手的粉丝数量也纷纷突破6位数大关。对于一档综艺节目来说,取得这样的效应也从侧面说明了节目的影响力和话题性。
然而,在观众狂热,粉丝追捧的喧嚣背后,却是说唱音乐十几年来的商业化困境。除了上文提到的battle之外,说唱歌手想通过音乐作品来打开市场、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事情。由于缺乏市场,加上文化上的格格不入,几乎没有唱片公司会去包装地下说唱歌手,发唱片也就成了奢望。
在几年前,更多的时候,说唱歌手会自己制作CD放到淘宝、微博这些网站上卖,但销量却几乎不值得一提,而这一情况在这几年变得更少。由于比较难和唱片公司签约,近几年来,更多的说唱歌手尝试做厂牌,通过自组或签约厂牌进行音乐上的创作,然后到Live House之类的场所办巡演,赚取门票钱和演出费。
不过,随着这些年市场的逐步好转,越来越多的说唱歌手有机会签约厂牌,甚至进入海外市场。成都说唱会馆的组合Higher Brothers签约了美国的唱片公司,他们的歌曲“Made In China”在YouTube上有着超过200万的播放量。同为成都说唱会馆成员的TY,签约了台湾混血儿娱乐,并成功在台湾办了巡演。
类似的还有红花会、Jony J等实力派的团体或选手,办厂牌、做演出这条路,是这些年来说唱音乐市场摸索出的一条相对比较好走的路。通过这些,在人气和收入上都能有所收获,但市场毕竟还是太过小众,说唱还是没能彻底摆脱地下的阴影,更没有什么机会进入内地的主流音乐市场。
不仅是市场不景气,曾经关于嘻哈文化的网站和周边产物也大多逃脱不了关闭和不了了之。曾经致力于传播说唱文化的聚蚁网,网站早已不复存在,微博自15年后也鲜有更新。曾经红火一时的视频平台MOGO嘻哈,也于2014年初停止了更新。而十年来断断续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嘻哈颁奖典礼,更是少人问津,在音乐界的影响力也远未达到最初的预期。
与《中国有嘻哈》播出后的轰动相比,说唱圈子在之前的种种“成绩”仿佛小打小闹一般不值得一提,节目引发的狂热背后,却更加突显出之前市场的“冰冷“”。
节目之后何去何从?——市场背后的向左走与向右走
如今,节目虽然还未结束,但之后的市场走向如何,却值得关注。在节目短期推动下,每位参赛选手的关注度有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提升,这些短期内涌入的大量节目粉丝,能否转化为长期受众,无论对歌手还是市场都是一种考验。
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在节目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关于相关选手的表演邀约、商业合作肯定会增加很多。如何在商业化和音乐作品之间做出平衡和妥协,考验的则是每位选手对自己的定位。
PG ONE曾在一些场合中提到,现在暴涨的粉丝已经对他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他似乎有点缺乏心理准备。而在这其中,还有不少是被综艺节目甚至几位评委吸引过来的观众,这些人并没有很专业的说唱鉴赏能力,多数也都是三分钟热度。这些观众大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度的减退而散去。对于不少参赛选手而言,在节目结束之后不久,可能也要经历一个略显无奈的尴尬期。
另外,《中国有嘻哈》给说唱音乐赚了吆喝,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现状,更不可能打破社会上长期存在的刻板印象。作为一档综艺节目,无论是在话题性还是点击率上,《中国有嘻哈》都是成功的,但寄希望一档网综去改变当下的大环境,无疑是不现实的。资本可能会跟着关注度而来,但也很容易随着观众的流失而去,这种短期热度,对于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来说,其实未必是一件好事。
而在节目之后,说唱圈在之前摸索出的道路是否会有改变,参赛选手的后续发展是否要重新进行定位,是否要为了照顾更广的受众人群和商业需要而做出音乐上的妥协,这都是选手们必须要考虑的。
虽然仍在享受着节目带来的持续不断的曝光和关注,但在节目热度退却后,在市场选择和发展路线上,向左右还是向右走的问题,恐怕会在一段时间内困扰着不少参赛的饶舌歌手。
在7月22日的这期节目结束之后,网站已关闭多年,微博停更已一年多的嘻哈网站聚蚁网发布了新的微博:“昨晚看狗哥唱《差不多先生》激动哭了,歌曲被禁的《中国有嘻哈》明星制作人,终于在今晚为数亿人唱了......”
中国嘻哈迈出了步履蹒跚的第一步,而前方的路,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