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易科技凌晨报道:爱奇艺将以全资形式成立影视制作公司,负责人为CCO马东。新公司将以工作室形式来吸引人才进驻,除了毫无悬念的马东工作室以外,搜狐视频前总裁刘春的进驻以及爱奇艺的产业发展思路值得关注。不过刘春这次用微博形式“辟谣”。但别忘了当初爱奇艺和PPS也曾双双否认过收购传闻,按照互联网圈越辟谣越成真的惯例,刘春未必不会与之合作。比如腾讯科技就报道,刘春曾和百度人事部门有密切接触。所以双方牵手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下面且看我们的解析。
1、爱奇艺的触角终于上移
按照报道,目前的两个已经(即将)成立的工作室中,马东由于传统电视台综艺节目的制作经验丰富,未来或将担起爱奇艺自制综艺节目的大任(今年与河南卫视《汉字英雄》的 合作就是个很好的尝试);刘春也是传统卫视从业者,在经过搜狐视频一段不太顺利的职业生涯之后,离职加盟加盟光线传媒董事。因此未来刘春工作室不仅会以刘 春的纪录片制作经验为基础生产内容,未来不排除会借力甚至联合光线进行电影制作。
一方面,爱奇艺在6日宣布拿下了国内外19档热门综艺节目的独播权且表示不进行分销;另一方面又传出成立“集投资、制作、发行于一体”的影视公司,这意味着爱奇艺终于将触角伸向了上游产业链。
2、视频巨头最强防御:完整的自有生态链
很难说爱奇艺是否真的拷贝了乐视的发展模式,但如此相似的发展思路无疑表明,建设完整生态链将是发展为视频巨头的必经之路。但即便同是视频行业,生态链模式也没有定式,乐视、爱奇艺的“影视公司-播出平台-播出终端”对于优酷土豆、酷6等擅长UGC并不适用。
贯穿视频网站自有生态链的核心仍然是独家优势稀缺内容,后者不仅将带来足够的点击量,也是内容差异化的核心要素,在独播数量足够多,时间足够长,宣传足够洗脑的前提下,它将为视频平台带来足够的品牌效应。
3、乐视模式被复制,双方竞争或趋于正面化
新的影视公司有两个功能,短期内为视频平台生产内容,提高网站流量和知名度,并降低“独播不分销”带来的成本压力;长期来看,将形成影视公司-视频平台(爱奇艺PPS)-互联网电视(TV+)为主的全产业链模式。
首先感受到寒意的应该是乐视。
乐视首创的“影视公司-视频平台-互联网电视”产业链模式在上半年产生的巨大争议,随着九月各大互联网公司发布了电视而消失。乐视应该为自己有前瞻的产业链模式建设而骄傲,但也应该看到它在这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面临着爱奇艺的挑战。
首先是内容平台。爱奇艺拿下包括综艺、体育赛事,英美剧等大量版权独播节目,且表示不进行分销,这个背靠干爹的富二代多少有针对乐视“抢版权赚差价”的意思。
其次是终端较量。销量之争:爱奇艺宣称自己的TV+在发布以来销量已经超过4万台,而乐视S50在10月下旬预约量也超过了4万台;盈利模式之争,乐视收年费,而爱奇艺则直接表示所有视听内容免费。并且,爱奇艺与乐视都是在塔里推进电视、盒子产品线的视频网站。联想到龚宇在几次发布会上都放过“已经发布的那台电视不算是互联网电视”、“颠覆业内生态的事情我们不干”这样的冷箭,而乐视梁军也曾表示爱奇艺电视是“跟风之作,不值一提”。双方隔空喊话已日趋频密。
最后是上游产业链的把控。乐视影业最近因收购花儿影视轰动一时,成为视频产业年内仅次于爱奇艺-PPS的收购案,把握上游产业的目的十分明显。而爱奇艺此次成立影视公司,无疑暗合了乐视的发展思路。不过乐视影业也不是只会玩花拳绣腿,它今年通过制作“小时代”系列电影而迅速崛起,且在动漫制作上与光线、华谊兄弟追平厮杀。吊诡的是,动漫资源恰恰又是爱奇艺最值得称道的优势内容之一。
如此相似的产业模式,如此针锋相对的官方措辞都意味着,在2014年,乐视和爱奇艺之间即将硝烟弥漫。
4、躺抢的搜狐,前途未卜的刘春
最躺抢的是搜狐。
作为搜狐视频曾经的掌门人如今曲线救国投奔爱奇艺,这令搜狐情何以堪。不过张朝阳似乎已经嗅到了一丝不祥。在《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庆功发布会上,面对新华社记者不知趣的提问,查尔斯张泰然自若地表示,刘春对搜狐的新闻建设贡献较大,视频发展并未有影响。
回过头来看刘春。刘春在离职之际,最被人诟病之处是,刘春自己在微博上并不像他的同行那样为自家公司的内容和品牌尽心力宣传,而是和孔二狗、刘烨一帮人@来@去,很多人斥之为不务正业。此次刘春既是光线传媒董事,又是爱奇艺影视公司的工作室挂名人,未来是保证影视、视频两不误且相互提升,还是又出现相互掣、乃至又被斥为“不务正业”倒是颇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