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毁灭天才?读《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2015-01-14 09:31

如何毁灭天才?读《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成功人士其实都是普通人,是时势造英雄。一个人如果不能正视自己周围的环境,不能把握好每一份机遇,开始在智商上超凡的人,最后反成了平庸之辈。大家对着镜子或者是转身四处看看,看看有多少智商150的人,在做着二百五的事情?


如何毁灭天才?

文/南桥 (豆瓣网友)


这本书里有很多故事,可是希望借此找到成功的奥秘恐怕很难,作者做的是一描述而不是预见。听了半天,只听出了六个字: “天时地利人和”。   


比如比尔·盖茨,他之所以打造出一个这么庞大的帝国来,一是自己比较聪明,禀赋特异;二是他生对了时代,那个时候是没有多少人有机会学编程 的,他碰巧有了无限上机编程的时间;三是他流足了那99%的汗水,花了那一万个小时的时间。作者说天才本身并不重要,莫扎特也都是花一万小时作曲,把自己 作成一流音乐家的。      


不过此书倒是可以反着看(听),听如何扼杀一个天才。书中说到了一群智商特别高的人是怎么被毁掉的。总的来说,毁掉一个天才有如下几个常见办法(可综合使用)。当然其它办法还有很多,这里只写感触比较深的几点:      
  

1. 马虎的父母。书中说到一个智商特别高的孩子,由于妈妈马虎,没及时填写学校发的表格,结果无法继续上学,一辈子就此废掉。哈代的小说《苔丝》里,因一封信 塞到了地毯下没及时看到,苔丝的人生从幸福转换成悲剧。这些自然主义小说里说的偶然性因素,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但也不是所有偶然因素都可以通过努力来改 变。书中说的这个故事,也不能全怪那个妈妈,她也不是有意要这样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成与败,所谓必然因素,其实真是几分打拼几分天命,有可为有不可 为。我们说认命是一种消极,可是我看英文中常说是“退休”(resigned to the fact), 或者说人变哲学变睿智了(I’ve become philosophical about it). 有一点这样的心态,哪怕是作为一种调剂,也是可以让我们的存在不那么紧绷,以至于一触即断。换言之,我这里并不是说所有天才都是被人刻意毁掉的,有的纯属 偶然。     
  

2. 官僚的学校。上述学校就是太官僚,就因为表格不能及时递交,不让这个孩子继续求学,最后这哥们只能捧着自己的天才著作无人问津,只好穿一破牛仔裤在自家门 廊上喝着啤酒感慨人生。造出原子弹的欧本海默则比较运气,他读书的时候,想下毒把老师害死,事情败露后,学校知道他是可造之才,没有将其开除了事,而是送 他去做心理治疗,后来的故事就是历史了。浙江大学一博士,由于学校许诺待遇不兑现等等因素,得了忧郁症,最后自杀了。学校其实是有很大责任,在人刚回来的 调整期间,多作一些努力,帮人适应的。     
  

3. 穷人的心态。我自己也是穷人出身,所以对此深有体会。书中说富人和穷人之间差距之所以越来越大,是因为穷人有时候在心理上自己矮化自己,而富人的孩子就有 这么一种张扬的心态,使得他们更为容易获取发展所需的资源,但是一旦穷人扭转这种心态,他们之间的差距就会消失,甚至逆转。我经常跟人推荐《布鲁克林有棵 树》,希望大家别把它当文学,而是当一成长故事来看。我想让读者,尤其是家境普通的青少年看到,人穷的时候怎么做人,怎么把自己的人生一样过得有价值有尊 严而且还能前进。人生就好比打牌,你不可能总抓一手好牌,笑到最后的,常常是那些牌技比较好的人,而不是你头一次抓了好牌的人。      
  

4. 文化的禁锢。书中说中国人数学好,一个主要因素是因为汉语中念数字所需时间比较短,符合人的短期记忆习惯,这一点我以前也谈论过,只不过我想到的是音节数 多少。另外一点,是“水稻田文化”的影响,让人知道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多劳多获。而其它一些文化就有一定的禁锢性,比如法国农民到了冬天要去“冬眠”,非 洲一些地方农民靠捡果子谋生,你让他去种东西,他会说世上有这么多白捡的果子,你种这些干嘛?我不知道如今非洲接受援助是不是也是受这种文化的影响?亚洲 孩子有一些是水稻田文化下长大,所以能知道付出和获得之间的关系。当然美国现在也注重培养孩子的“work ethics”。比如我们小孩回来就用一种美国信天游告诉我说:No bees no honey, no work no money. 歌词大意是:蜜蜂百忙才成蜜,不去干活哪来钱?    

 
(顺便说一句,我发觉世界上最瞧不起中国农民的人是中国人自己,我看过好几本书,都带着一种神奇的眼光看中国农民。这本书的作者看珠江三角洲 的农民在水田插秧,施肥,灌水,简直都看呆了,说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在管理一个个小的企业啊。上个月我看的一本书Weapons of Mass Instruction中,作者用了很长篇幅,描述德国一个工厂被中国人收购后,德国人估计要几年时间才能全部搬完。结果工厂请了一班民工去德国,在包工 头指挥下,这伙民工很快就给搬完了。而我认识的几个娶美国老婆的中国男子,全是农村小伙,因为他们的妻子觉得中国农村美。这是多年中国工业化灌输中,我们 自己看不到的。不信大家请看这位美国姑娘的介绍:她对中国农村的描述是: less developed — but charming — countryside.)由此我们说到第五个问题,也就是:   

 
5. 短浅的眼光。一些人人生遭遇滑铁卢,其实不是因为缺智商缺才能缺知识,而是缺眼光,不知道地平线那边走过来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所以只是跟着身边人瞎起哄, 追赶他们追赶的一切,最终稀里糊涂而晕倒。这本书开始我们期待着 “异类”的阐释,最终的结论却是:世界上本无异类,只是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条件用好了,于是有了成功。      
  

书中介绍了一些案例,说一些开始在智商上超凡的人,最后反成了平庸之辈。智商就好比打篮球的身高,太低当然不行,可过了一定阶段,其实并没有 多少差异。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爱因斯坦,不是他的智商超过所有人,而是在一些父母送孩子读流行的法律或者会计的时候,爱因斯坦没有,结果他的智商被充分利 用上了。      


说到这里,请大家对着镜子或者是转身四处看看,看看有多少智商150的人,在做着二百五的事情?  




文/同人于野 (物理学家)



Malcolm Gladwell 是个很会写书的,记者。我感觉他一共就写过三本书:The Tipping Point, Blink,和 Outliers。这三本书的共同特点是一本比一本流行,一出来就成为热门话题。 

 

Outliers 这本书,我们小镇(一共才不到十万人口)的公共图书馆一次就买了8本,因为太热门,借阅一次只给一周时间(一般的书是三周),结果过了两个月仍然有二三十人排着队等。这本书的书评是铺天盖地,甚至前几天亚马逊推 Kindle 2,也拿它做了背景拍照。 

 

跟每一本记者写出来的书一样,这本书的观点并不新,不是什么科研突破和学术进展。记者强大就强大在,对于不经常看书不经常思考的老百姓来说,他们的观点都很新。这些话说完了,我下面要说的是,这本书很有价值。它最大的价值在于破除了普通人对于"成功人士"的迷信。 

所谓"outliers",就是统计样本中的偏离平均值太远的那些个体,也就是那些比一般人不是强一点半点,而是强得你都觉得他跟你不是一路人的那种人。 

 

为什么他们那么牛?一种迷信思维是认为他们是 "The ONE"。我们可以在好莱坞电影中反复看到这种思维:他们可能被怪异蜘蛛咬过改变了DNA,更可能一出生就天赋禀异,或者是预言中的天命所归,总之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是不同的人。 

 

而 Outlier 这本书的观点是,成功人士其实都是普通人,是时势造英雄。我总结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 如果你想从事某种特别的工作,比如说想当冰球运动员,出生时机非常重要。加拿大冰球运动员,和其他很多运动员的生日都在一月,二月,三月。 

因为加拿大选拔冰球运动员按1月1日出生年龄划线,所以1月份出生的孩子因为长得大而有小小的优势 - 这个小小的优势被马太效应逐级放大:他们因此获得更多的训练机会,比如进入优秀队伍,因此自身变得更好,因此进入更好的队。[现在这个效应已经被说俗了,参看本人《天才训练指南》。] 

 

就连一般人上学也讲究出生日期。九月份出生的孩子因为正好是学年开始,他们入学的时候在班上的年龄实际最大。因此他们学的更好,.更有自信,..., 马太效应放大之后,就是一直到大学他们都表现出众。统计表明有超过10%的分数优势! 

 

- 通过考察 SUN 的 Bill Joy, 微软的盖茨,和披头士乐队,结论是成功来自一万小时的练习。这里作者对于练习本身并没有什么描写,他所关注的是练习的条件。Bill Joy 的机遇是在他17岁的时候,刚好赶上密西根大学有了一个计算机实验室,而他通过系统的 bug 获得了无尽的几时。盖茨的例子很类似。高中时候因为富有的同学母亲赞助获得上机时间,然后又在华盛顿大学获得机会。 

 

有多少年轻人在那个时代能获得这样的上机条件?几乎没有。当时练大学计算机的教授很多也没有机会拥有无限的机时! 

 

计算机的革命,创业的最佳时间是1975年。那个时候个人电脑的普及成为可能。而20岁的人最适合在这个时候干这个事,由此后推,计算机英雄最好出生在1955年前后。事实上正是如此:盖茨1955,Bill Joy 1954,... 一时多少豪杰。[我进一步推演:一个人要想真正成为计算机专家,除了编程开始普及的时候渡过自己的青年时代之外,还有一个条件是当时电子游戏尚未普及!] 

 

- 智商之于成功就好比是身高之于篮球。一定的身高之内,肯定是越高越好,但是过了一个线,再高甚至可能反而不好。 

 

- 富裕家庭和中产家庭的孩子最大的优势是他们的 practical intelligence 强:从小学会跟权威怎么平等地对话,主动提问题,开玩笑,控制局面。这就是为什么奥本海默面临危机(八卦:此人念研究生的时候曾试图谋杀其导师)可以很好的谈判解决。家庭出身就是这么重要。 

 

- 这本书的一大发现是出生年份和日期决定人的命运,发现了人群论代现象。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纽约律师,最好的路线是在1930年出生于一个纽约的犹太移民家庭。这些犹太移民的第一代往往是裁缝等手工业者,第二代有自己的小生意,而第三代全是医生和律师。那个时候出生,你会赶上纽约公立学校的最佳时期,受到最好的教育,然后正好赶上开创新的律师业务。 

 

-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谈论环境和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比如山地文化是 culture of honor,讲究有仇必报,韩国文化是绝对服从权威,中国南方的水稻文化则认为勤劳换来果实。 

 

最有意思的一点是,这些文化本来是地理环境造成的,但是当这些文化的人群脱离了其地理环境,比如移民到美国之后过了多少代上百年,他们的后代仍然继承了这种文化传统。 

 

在我听的这个 audio book 的最后,附送了一个对作者的访谈。他提到了自己是怎么成功的:他是一个加拿大人,其自身的成功来自于从小学一年级就认识的两个朋友的帮助。这两个朋友日后分别成为了纽约时报和哈佛大学的人物。 

 

我听完这本书的感觉,就是人就好比是电磁场中的带电粒子。科研中我们经常对那些获得了极高能量的电子或者质子感兴趣,它们所占比例很少,堪称是带电粒子中的 outliers。 

 

难道是这些电子自身很特别么?其实所有电子都是全同的。它们只不过在恰当的时机出现在了电磁场中的恰当位置而已! 

 

成功人士受环境左右,同时他们能量高也可以左右环境 - 就好比这些高速粒子也会对周围的电磁场产生影响一样... 一切都是物理学:) 

 

最后,我认为如果一个人想研究怎么让“自己”成功,这本书意义不大。反倒是政府部门的人应该读读这本书,研究一下怎么创造一个可以让本国孩子拥有别国教授都没有的“上机“条件的环境。所以这本书虽然没有更多的技术含量,却很”高端“。 





地处亚平宁山麓的罗赛托属于意大利福贾省,位于罗马东南方,距离罗马一百多公里。这个保存着中世纪风格的小城,环绕着一个面积很大的中心广场。正对着广场 的,是马切斯宫,这是当时的大地主萨吉斯家族的宫殿。穿过一道拱门,便进入了卡米尼教堂——为卡米尼圣母而建。沿着山坡狭长台阶的两侧,是一排排两层的盖 着红瓦的石头房屋。

几个世纪以来,罗赛托这些“意大利老乡”不是在周围山上的采石场上工作,就是在山谷的梯田里种植。每天早上步行四五英里到山下,傍晚,经过一天的跋涉 之后又原路返回山上。他们的生活是艰辛的。小城的居民大字不识,生活贫苦,经济条件的改善,似乎遥遥无期。直到19世纪末,大洋彼岸的另一大陆进入罗赛托人的视野,才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机遇。 


1882年1月,11位来自罗赛托的意大利人——10个成年男子和1个男孩——扬帆航向美国纽约。初到美国,他们在曼哈顿意大利城桑树街一家酒馆的地 板上睡了一夜。随后,他们便向西部地区挺进,甚至来到宾夕法尼亚的班戈城以西90英里之外的采石场寻找工作。随后几年,又有15个来自罗赛托的意大利人来 到美国,其中一部分也在班戈城以西的采石场落脚,加入先前到达同胞的行列。这些移民回到罗赛托之后,又点燃了当地人来到新世界的希望,很快,一群一群的罗 赛托人收拾好行囊,奔向宾夕法尼亚,形成移民的大潮。仅在1894年,就有1 200个罗赛托人申请来到美国,把世代生活的村庄,留在身后。 


一些罗赛托人开始在一个布满岩石的山坡上购买土地,这个地方通过一条只能通过四轮马车的街道和班戈城相连。他们沿着山坡狭窄的街道修建了一排又一排两 层红瓦的石头房屋。他们修建了一个教堂,命名为卡米尼教堂,并把这条主街道命名为加里波第大道,加里波第是统一意大利的英雄。起初,他们把这个小城称为 “新意大利”,但很快又改称罗赛托,因为这里的居民几乎都是来自意大利罗赛托这个村庄,这样称呼才名副其实。 


1896年,一位年轻富有活力的牧师接管了卡米尼教堂,他就是帕斯夸里·德·尼斯科神父。德·尼斯科在这里开创了一个新的精神世界,设置了不少节日。 他鼓励本地居民清扫街道,在自家面积宽敞的后院种植洋葱、豆类、瓜果、马铃薯和果树,他提供种子。他们在这个小镇开始了新的生活。罗赛托人开始在自家的院 子里养猪以及种植葡萄树,自己酿制葡萄酒。接着,他们又建造了学校、公园、女修道院和一块墓地。在加里波第大街两旁,开始出现小商店、面包房、旅店、酒 吧。随后又涌现了十二家以上的制衣厂,从事服装贸易。紧邻班戈城的是较大的威尔士城和英格兰城,紧接着是有名的德国城,这意味着——在那个英国人、德国 人、意大利人的关系弄得比较僵的年代——住在罗赛托的只能是罗赛托人。在20世纪刚开始的几十年里,如果你在宾夕法尼亚罗赛托城的街道上漫步,你听到人们 所说的只有意大利语,不仅如此,这里的人们所说的语言,是意大利福贾南部罗赛托城的地地道道的方言。宾夕法尼亚的罗赛托,只是意大利罗赛托的一个缩影,是 一个不为周围社会所知的“世外桃源”——如果不是因为一位名叫斯图尔特·沃尔夫的人,罗赛托也许依旧不为外人所知。 


斯图尔特·沃尔夫是一名医生,任职于俄克拉何马大学医学院,主要研究胃的消化功能。他曾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农场度过一个夏天,这里距离罗赛托很近 ——即便如此,他对罗赛托也鲜有耳闻,因为罗赛托的居民一如既往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便是邻近的城镇居民都对罗赛托知之甚少。“有一个夏天,我们来到 这里——是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当地的社会医疗机构邀请我去作一次演讲,”沃尔夫在多年之后的访谈中说道,“演讲结束之后,当地的一名医生请我喝啤 酒。喝酒的时候,他对我说,‘你知道,我从事医疗行业已经有17年了。我医治过很多病人,但我发现,从罗赛托过来的病人,很少有65岁以下的人有心脏 病。”


沃尔夫觉得很惊讶。在20世纪50年代,预防和治疗心脏病的降胆固醇药物和侵入性治疗方法都还没有出现,心脏病成为美国人生命的一大威胁。在65岁以下的死亡者中,心脏病是致死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作为医生,是不可能不会见到心脏病死亡病例的。 


沃尔夫决定展开调查。他得到了俄克拉何马大学的同事和他的一些学生的支持。他们收集了罗赛托死亡居民的死亡证明,尽最大努力收集死者生前的资料,他们 分析了死者的医疗记录,探询了死者的用药记录和家族历史。“我们非常忙。”沃尔夫说,“我们打算作个初步的分析。我们的研究从1961年开始。当时小城的 市长对我说,‘我所有的姐妹都可以给你做帮手。’他有四个姐妹。他说,‘你可以住在参议厅里。’我说,‘如果这样,你又到哪里召开参议会?’他说,‘没 事,我们可以把会议往后顺延一下。’他的那几个姐妹为我们提供午餐。我们搭了一个很小的棚子,可以在里面提取血液,做心电图。我们在这待了四个星期。随 后,我们和这里的一些比较有威望的人士进行了交谈,他们让我们整个夏天都住在学校里面,我们邀请了所有罗赛托的居民进行了测试。” 


结果令人惊讶。事实上,年龄在55岁以下的罗赛托居民没有一位死于心脏病或者有心脏病的迹象。65岁以上的人当中,罗赛托居民因为心脏病死亡的概率, 还不到全美国心脏病死亡率的一半。实际上,在30~35岁的罗赛托居民中,各种原因致死的死亡率,也远低于原先的预期。


沃尔夫的朋友约翰·布鲁恩,是同样来自俄克拉何马大学的社会学家。他帮助沃尔夫,参与了这项调查。“我雇了一些医学专业的学生和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 让他们去采访当地的民众。在罗赛托,我们一家一家地拜访,和21岁以上的每一个人交谈,”布鲁恩回忆道。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50多年,但一说起这次发现, 布鲁恩的语调中依旧透露出惊奇不已的感情。“那里没有自杀者,没有酒鬼,也没有吸毒的瘾君子,很少见到犯罪行为。那里任何人都不曾有什么福利。我们以为这 里会有一些胃溃疡患者,结果没有发现一例。那里的人们都能活上一大把的年纪才死去。确实如此。” 

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沃尔夫发现的罗赛托这样的地方——这是一个与日常经历的地方与众不同的所在,一般的规则在这里不再适用。罗赛托的居民属于异类。 


沃尔夫首先想到的,是罗赛托人可能有着从“旧世界”沿袭过来的特别的饮食规律,这就使得他们比其他美国人的身体更健康,但他很快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他 们喜欢用猪油做饭,而不是像过去在意大利一样,食用更有利于健康的橄榄油。通常,意大利比萨是加了食盐、油,或者加上一点土豆、凤尾鱼、洋葱的薄薄的面 饼,但在宾夕法尼亚,比萨却是加了香肠、意大利香肠、意大利腊肠、火腿和鸡蛋的生面包。意大利脆饼和意大利特拉利咸饼干一般都是为圣诞节和复活节准备的, 但在罗赛托,这里的居民一年到头都吃这些。当沃尔夫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罗赛托人的饮食习惯时,发现几乎有41%的食物都属于容易使人发胖的食物。在这个小 城,你很少看到有人一大早就出去练瑜伽或者是小跑6英里。宾夕法尼亚的罗赛托人抽烟也很凶,而且很多人在和肥胖病作抗争。 


如果饮食和身体锻炼不能解释他们长寿的原因,难道是因为基因的原因吗?罗赛托人是来自意大利同一地区的“血统纯正”的群体,沃尔夫于是想到,是不是他 们拥有抵抗疾病的独特能力。因此,他开始搜寻生活在美国其他地区的那些罗赛托人,看他们是否像宾夕法尼亚的同胞一样,也拥有非常棒的健康状况。但结果并非 如此。 

接着,他又把思路集中在罗赛托人生活的这块区域。是不是有什么东西使得生活在宾夕法尼亚这块丘陵地区的人,比其他地区的人更健康?紧邻罗赛托的两个城 镇是班戈城和拿撒勒,班戈城位于山脚下,而几英里之外,就是拿撒勒。它们的规模都和罗赛托不相上下,这里生活着的同样是辛勤劳作的来自欧洲的移民。沃尔夫 把两个城镇的医疗记录梳理了一遍,发现在年龄超过65岁的人当中,因为心脏病造成的死亡率,班戈城和拿撒勒都高于罗赛托三倍。这种解释宣告失败。 

最终,沃尔夫开始意识到,罗赛托人健康的秘诀不是饮食,不是锻炼,也不是基因或者方位。罗赛托人健康的秘诀就在罗赛托自身。当布鲁恩和沃尔夫漫步在这 个小城的时候,他们终于找到了答案。他们看到罗赛托人喜欢互相串门,经常可以看到罗赛托人在大街上停下来用意大利语拉家常,或者邀上好友在自家的后院聚 餐。他们发现,在这个城镇的社会结构中,家庭邻里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他们看到了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众多家庭和家庭的祖孙三代,长辈在这里受到家人特别的 尊重。在卡米尼教堂,他们看到教堂是如何使得聚集在这里的人们那么融洽平和。在这个不到两千人的小城,他们发现的独立的市民团体就有22个。他们了解到, 在这里的社团,人人平等,社团鼓励那些富有的人士,抛开他们成功的浮华一面,去帮助那些非成功人土克服生活中的挫折。 


为了让意大利南部的本土文化植根于宾夕法尼亚东部的这块丘陵,罗赛托人发展出了一个强大的、能够自我保护的社会结构,这使得他们免于遭受现代社会的冲击。罗赛托人之所以健康长寿,是因为他们独特的根源,是因为他们自己在山丘上建设的这片小天地。 


“我记得第一次来到罗赛托的时候,看到祖孙三代一起用餐,看到很多面包师;在大街上,人们来来往往;有些人则坐在门廊上聊天;白天,穿着工装的妇女们在磨坊里忙碌,而男人们则在采石场忙碌着,”布鲁恩回忆说,“这真是奇妙极了。” 

你可以想象,当沃尔夫和布鲁恩把他们的发现,首次向医学界披露的时候,会受到多少人的质疑。在讨论会上,他们没有像同行那样,引用一长串的数据和复杂 的图表,去分析基因类型或者生理学机能,相反,他们滔滔不绝地讲述人们在大街上唠家常以及祖孙三代同住一个屋檐下的种种神秘而又奇妙的益处。当时的传统观 念认为,长寿的原因在于一个人自身——也就是说,取决于个人的基因。一个人是否长寿也取决于个人的行为习惯——我们的饮食、锻炼、我们的医疗条件。没有人 想过健康还和社团这个概念相关。 


沃尔夫和布鲁恩试图说服相关医疗机构,使他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健康和心脏病预防的相关问题:他们必须让那些人明白,如果仅从一个人的行为决策方 面孤立地看待其健康问题,必将误入歧途。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必须超越个体。他们必须明白,他或者她秉承的习惯,其中很大部分来自于他们的亲朋好友,来自于 其家庭生活的城镇。他们应该对那些能够认识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对我们有着深刻影响的周围人群的价值观心存敬意。 


就像沃尔夫帮助我们理解健康的根源一样,在《异类》中,我们也将一同理解什么是成功的根源。


小编注:若您爱读书爱读点,我们欢迎您关注虎嗅网旗下的微信公众号“书入法”(Roobook)。你的一部分是你读过的书决定的,书入法精心挑选好书和美文,愿你在此每日遇新知予你欢喜。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