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巨头,谁最偏爱AI投资?
2024-05-17 18:38

中美科技巨头,谁最偏爱AI投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桔子(ID:itjuzi521),作者:吴梅梅,原文标题:《谁是中美科技巨头中的「AI 并购之王」?》,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美科技巨头在AI投资方面的表现,重点分析了腾讯、百度、阿里、谷歌、苹果等公司的投资情况。

• 💡 腾讯在AI领域的投资并购总量遥遥领先

• 🔍 苹果是科技巨头中的AI并购之王,收购了15家人工智能公司

• 🌐 苹果的并购策略注重人才和技术,保持低调且专注于主业

这几天,微软中国曝出了炸弹级别的消息——与 AI 业务相关的重要部门(涉及数百人团队)将被整体搬迁至美国或澳大利亚等地,员工也可以选择离职。


这个消息被媒体理解为“微软裁员/撤出中国”,它略微有夸张的成分,我们不做过多解读,这次只想探讨 AI。


在现代科技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就不必多说了,它已经日渐成为了大国博弈的筹码。


显然,大公司是 AI 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AI 是科技巨头标配的底层能力,也是他们当下想尽力抓住的“风口”。


不过,人工智能技术产业链本身深奥又绵长,应用又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大厂们仅仅自研或者自己下场寻找商用的应用场景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对外部 AI 初创企业的投资甚至是并购也是各巨头们发展壮大必不可少的一环。


从海外的科技巨头们如微软、谷歌、英伟达,亚马逊、苹果、Meta、特斯拉,到国内的巨头如腾讯、百度、阿里、字节、京东、美团、华为——我们选取并对比了中国和美国各 7 家科技巨头,看看各位在 AI 领域的投资并购战绩如何。


其中,还有一家在 AI 领域的并购行为尤为引人注目,我愿称它为科技巨头中的“AI 并购之王”。


它的名字,你猜到了吗?


中美14大科技巨头,谁最偏爱AI投资?


先拉一下 14 家中美科技巨头的投资清单,发现腾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并购总量是遥遥领先了。


注:除华为的投资主体为哈勃投资外,BATJ 等均包含多个不同的主体


根据 IT 桔子数据,对 AI 创业公司的投资(含并购)热情度最高的属腾讯,在 14 大科技巨头中位列第一,显示出其在 AI 领域的强大投入意愿。另外,腾讯这些年一直是国内最为活跃的 CVC 投资者,总投资量也遥遥领先。


百度投资的 AI 公司有 84 家,位列第二,仅比腾讯少 3 家。百度作为中国 AI 技术的先行者之一,这样的投资力度符合其在 AI 领域的战略定位。


第三是谷歌,谷歌投资了 74 家 AI 公司,尤其是深度投入自动驾驶、AI 技术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阿里巴巴有 65 次 AI 相关投资,反映了其在电商、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方面的 AI 应用需求。微软在 AI 方面的投资也不少,或与其在云计算服务、企业软件和游戏领域的 AI 应用有关。


可以说,这些年中国巨头在人工智能的投资版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数量上超越美国七大科技巨头。



从“垂直度”“专注度”来看,也就是各大巨头对 AI 领域的投资占比占其总投资量的比重——又是另一副情境:


英伟达(Nvidia)以 56% 的高比例而突出。作为 GPU 和 AI 芯片的主要供应商,英伟达在 AI 硬件领域占有领导地位,是很多知名人工智能公司的供应商,那么它的投资也能显示出行业对于算力的需求,以及英伟达重注 AI 的决心。


百度以 22% 的 AI 投资占比位居中国科技公司之首,美团和字节跳动各 15%。而在腾讯 1177 家公司的投资版图中,AI 的占比似乎有些弱,以至于排名垫底。


Apple:科技巨头中的 AI 并购之王


不同于股权投资,单从并购这个角度来讨论的话,又是另外的结果了。


注:华为、特斯拉、京东未并购 AI 公司


IT 桔子数据显示,苹果 Apple 并购的人工智能公司是最多的,达到了 15 家,远远超越了微软 Microsoft、Meta 等,可谓“AI 并购之王”。


从上图可以发现,中国科技巨头的 AI 并购数量和 AI 投资规模简直不成正比:排名前 5 的除了字节跳动 ByteDance,其他都是美国科技巨头,这说明腾讯、百度、阿里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巨头在 AI 领域的并购意识和意愿还是比较弱的,他们还是更倾向于做股权投资、生态合作。


我们可以具体来看看苹果都并购了哪些 AI 方面的企业,有没有可能得到什么启示?


虽然苹果保持一贯的低调投资并购策略,通常不公开其交易细节,但通过投资标的的业务和方向仍可以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


根据 IT 桔子数据,最早在 2014 年,苹果宣布收购了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语音识别技术公司 Novauris。Novauris 团队自 2013 年秋天以来一直在苹果公司工作,致力于改进基于 Sirispeech 的虚拟助手服务 Siri 技术。


一年后,为了继续优化 Siri 服务,苹果又收购了英国专注于汽车市场的 AI 语音公司 VocalIQ。


2017 年,苹果以 200 万美元收购以色列的面部识别技术公司 RealFace,主要提供生物识别登录服务,还可以帮助不同平台的用户选择和整理出图库中最好的照片。


说说最近的——今年 2 月至 4 月,苹果又宣布收购了 3 家人工智能公司,包括:


  • 法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Datakalab,自称提供“压缩计算机视觉神经网络的新方法”;


  • 加拿大人工智能公司 DarwinAI,为电子 (PCBA) 制造商提供 AI 视觉质量检测系统;


  • 德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Brighter AI,从事匿名化/隐私数据(人脸和车牌数据)处理。


总结了下,发现这类 AI 公司大多是针对一个技术方向的,比较专注,公司员工数量也不会太多,一般在 10~50 人左右——这大概也是苹果比较偏好的并购对象的画像,比较有科技公司的范儿。



我们分析了苹果的并购策略有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 并购规模通常不大,甚至是以小型公司为主,苹果公司官方表示过会“时不时收购较小的科技公司”。


第二, 并购的主要目的,据我们分析,人才和技术是主要的,产品和商业化考虑是次要的,这与国内环境截然不同,这或许也是苹果在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创新的重要因素。


第三, 并购和主业高度相关,要么是对老业务的改进,要么是开辟新业务,整体是从业务和战略出发的。


整体上苹果对外并购非常低调,且一以贯之,不太想拿投资说事,专心搞自己的产品事业。这些特点不仅仅表现在 AI 领域,而是苹果一贯的投资策略方针,毕竟并购是刻在苹果骨子里的基因——IT 桔子数据显示,苹果在过往十几年的投资行为中,展现出了超过 82% 的并购行为占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桔子(ID:itjuzi521),作者:吴梅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