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墨迹天气召开新品发布会,以一款空气检测设备“空气果”宣示告别纯软路线。随着移动互联网对用户习惯的重塑,软硬件结合进而向服务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从发布会前不断制造神秘气氛的造势来看,空气果无疑承载了墨迹天气的服务转型重任。但当这款神秘的产品终于揭开面纱的那一刻,它究竟带来了什么?它真的能够实现墨迹天气的梦想吗?
空气果分为室内版和室外版两个版本。室内版定价999元人民币,室外版在购买室内版后可以免费申请。这个设计咋一看似乎是“买一送一”的促销,但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提醒我们越是免费的越是主角。两个版本中,室外版对于墨迹天气才是最核心的。为什么这么说?
空气果的本质就是传感器。室外版相当于用户替墨迹天气在自家布了个点,从此墨迹天气便可以通过这个点进行免费测量。当这个点足够多的时候,便形成规模效应。传感器构成的网络便具备了对某个地区进行相当精确的实时监控能力。大家脑补一下满大街的监控摄像头就可以理解这种能力了。有些不靠谱的媒体说由此墨迹天气就可以提供更精准的天气预报。这未免太过低估气象工作者的专业性了!测量一下地面温度、湿度和气压就能做天气预报,而且还更准,那天上那些气象卫星、气象气球敢情都是放上去玩的,那些多普勒气象雷达也都是摆设了。这个气象梦做得有点飘,空气果离这个梦还隔着十万八千里。
但墨迹天气的梦并不比这个小。空气果是第一步。室外版若能完成传感器网络搭建的目的,那么免费获得的实时数据便可以有机会落地变现。例如,将PM2.5分布数据卖给政府用于环境监测,亦或是将敏感企业周边居民区的PM2.5数据卖给这些敏感企业。为什么空气果在传统的温度和湿度之外,选择的测量能力是PM2.5和二氧化碳呢?为什么不是紫外线强度和氧气呢?由此可见,空气果的目标定位是偏向企业而非个人的。这个监测网络如果顺利搭建,那么第二步必然是增加上面的传感器类型,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监测将会跟上。于是,墨迹天气成为空气质量的数据提供方和权威发布方。这个平台的变现能力是充满想像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室外版是墨迹天气的野心所在,但凭什么用户就要替你在自家门前装一个呢?我想这才是室内版空气果的缘起。于是,墨迹天气用了浓墨重彩来讲室内版的故事,努力用人文关怀感动用户。但很可惜,室内版故事虽美,但价值有限。这确实难为墨迹天气了,要将一个面向企业的平台包装成一个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产品,这个故事换成乔布斯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猜想“空气果”是墨迹天气准备向资本市场讲的一个大故事,目的是为了下一轮的融资甚至IPO。
于是,我们看到了十分鸡肋的室内版。传统的温湿度计连电都不用,电子的温湿度计在50元人民币以下就可以有不少选择。反观空气果,PM2.5测量难以为用户带来什么实际价值,二氧化碳的测量从宣传片中便不难看出,要找到一个个人用户的使用场景是多么地困难。尽管墨迹天气宣称已经和美的、澳柯玛等几家厂商达成合作,提供免费APP和云端支持,但在没有实际产品推出之前,这种宣示并没有多少实质性价值。更何况这种合作的主动权并不在墨迹天气手中。美的为什么不能在自己的设备上加上一个传感器呢?种种迹象都显示空气果的室内版更像是室外版的“托”。999元的定价我想是根本没有考虑卖给个人用户,而是用高定价把“送”变得高大上起来,用高定价把拥有变成一种炫耀。至于语音播报、手势交互、社交分享,都不过是噱头罢了。作为一个普通用户,你是希望能够一眼看完各项数值,还是希望通过一下下地挥手来每次只看一个数呢?
那么空气果究竟改变了什么呢?从一个产品案例的角度来看,空气果让我们看到了纯APP产品的发展瓶颈。2.7亿用户,4500万日活跃用户,都难以支撑墨迹天气的未来。现在还在想着靠小工具APP发财的创业者们可以醒醒了。空气果还让我们看到了硬件企业的突破契机。同样的目标,如果是美的或者澳柯玛将自己的产品线“升级”成智能产品,便不会有类似的鸡肋感。当然,传统企业在体验设计上的劣势和对成本导向的偏执是他们需要克服的障碍。
空气果,的确是一个有野心有梦想的产品,只是路有点跑偏了。
作者微信公号:林老师的私塾(微信号:FollowDr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