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美国投资者在投资类似阿里巴巴集团这样使用VIE(可变利益实体)结构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时存在重大风险。”
其实,此前赴美上市的逾百家中概公司都采用了VIE结构。美国投资人分享和见证了中国最优的企业的成长,但他们对相关风险的讨论从来没有间断。
与中国"高大上”的监管者不同,美国证券监管者的姿态极低:股市看门狗(Watch dog),主要功能是向主人警示风险。阿里要向美国投资人募200多亿美元,成为史上最大的IPO,“看门狗”此时不叫更待何时?
除了VIE结构,还有支付宝、合伙人制等问题。阿里一定要有所表示,不为应付监管者而是让投资人放心。于是,在新版投股文件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目前打算将此次募集到的资金用于海外,预期不会转入中国国内(We currently intend to use the net proceeds from this offering outside of
China, and do not expect to transfer such funds into China)。
虽然不算正式承诺,而且可以肯定阿里早晚会设法将募集资金中的相当一部分转回国内。但招投书中既然出现“打算投资海外”、“没有转回中国的预期”这些说法,总不能钱一到账立即转回国内吧?所以,阿里IPO募资暂时不会转回国内。
况且,不知道阿里是否对SEC有更进一步的承诺。
美国人患得患失的心态很清楚:利益要多得,风险要少担。用200多亿美元参股,从业绩增长中分一杯羹,但阿里要答应不把钱转走(至少不是马上转走)。
阿里的“承诺”虽然无奈但也有三点积极意义:
第一,暂时不把这200多亿美元转回中国可以让美国监管部门没话说、让投资人放心;
第二,2014财年,阿里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仅为9.2%,可以用募集资金来开拓海外市场;
第三, 收购或参股美国企业及中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