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机器人已上岗制造iPhone,但数量还远不够
2012-09-27 07:28

富士康机器人已上岗制造iPhone,但数量还远不够

9月23日23时至24日3时,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内发生冲突事件。该大型冲突又一次将富士康大规模年轻工人的管理问题托上水面。

此前,虎嗅曾发表过《麻省理工科技创业》杂志的一篇文章,该文章称,富士康宣称“三年内,将在装配线上添加100万件工业机器人”。

进展不如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的最新报道也提到郭台铭的这个目标:
郭台铭指出,将于2012年时以日产千台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来取代生产线上具有单调、重复性高、危险性强等特性的工作。

但是据该报道,富士康推进机器人的进展并不像之前郭台铭预计的那样顺利。

一家和富士康在机器人业务上展开合作的台湾公司人士告诉该报记者,在深圳和山西晋城等地,富士康正在大面积组装机器人产线。他透露,现在富士康上马的机器人数量不到郭台铭当时说的30万台的二十分之一。

他同时表示,目前富士康的主要对手比亚迪、上海ABB的机器人工艺水平和富士康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现在富士康的机器人已经用在了苹果的iPhone和iPad的生产上,“主要是在一些简单、重复、枯燥的工艺上,如粉刷、检测、焊接。”

如何看待机器人替代人工的现实可能性

上海一家拥有自有工厂的手机公司的副总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手机行业,机器人只适合于那些单个品类产能较大、出货周期长 的公司,因此大部分手机公司都会选择用人工为主,相比之下,富士康的大客户苹果的产品通常一年才更换一次主力型号,且单个产品iPhone、iPad的出 货量超大,因此比较适合率先采用机器人产线。

不过,机器人要完全取代人工,目前在技术上还很难做到。一般自动化仍就是以运送、抓取或筛选等较粗略、重工性的工作为主,自动化在大量、同质性产品生产上会 具有较大优势。但是有较多精细流程或定制化生产的地方,使用机器人自动产线则不具有经济效益。在精细项目的组装或较为复杂的测试上,仍是需要凭借人工进行。

从经济效益上来计算,目前使用机器人的成本仍然超过人工。台湾拓墣产业研究所的研究员左鹏飞举例说,一台机器人的设备摊销、维护成本一年至少要十几万。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预计在2014年前后机器人的成本可以低过人工。”左鹏飞认为,如果富士康能拿到政府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补贴,则这一进程还可能会加快。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