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圆桌会议由天使客(天使阶段的股权众筹平台)联合创始人石俊女士主持,参与嘉宾有360副总裁沈海寅先生、麦开CEO李晓亮先生、科通芯城市场营销副总裁刘宏蛟女士,虎嗅网作者田野麦穗也参与了互动。以下为圆桌会议内容精编。
360的智能硬件战略就是没有战略
石俊:您之前接受访问的时候说,360不会做电视,不会做手环,360做所有跟安全有关,所以做了360儿童卫士智能手表。我最近看到有报道说360在做一款智能的摄像头。有没有可能将来把这些散的整合到一起?360的智能硬件战略是什么?
沈海寅:360的智能硬件战略就是没有战略。
2004年,腾讯在香港上市路演,我当时也去参加了,但连腾讯自己当时都可能没想清楚自己的商业模式。大家现在做智能硬件也都是在探索商业模式。做成了就是大智大勇,如果没有做成,就到历史浪潮的小泡沫里面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自己做了十几年的互联网,从PC做到移动互联网,一直是做软件的,然后莫名其妙地觉得做硬件挺好玩的,然后就一头扎进去,碰得鼻青脸肿,才明白360应该要做哪些事,哪些不应该做,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360是一家做互联网安全产品的公司。我们为什么做儿童手表?当公益项目来做,希望能够保护小孩的安全。我们为什么做家庭摄像头?其实也是有用户跟我们讲,小孩在家里,保姆带着,但是在报纸上老看到新闻说保姆虐待小孩之类的,特别不放心,有没有什么产品能够实时看到家里的情况。这也是我自己的需求,我跟老人分居在两地,希望跟爸爸妈妈时刻交流,能够看到他们在做什么。
这也是安全的延伸,我们就把线上的安全延伸到线下的安全,这是我们做硬件产品当中优先考虑的。
麦开网判断供应商的标准:供应商的老板和公司文化是不是和自己契合
石俊:接下来我想问的是麦开网的李总,您的公司起步非常简单,50万投入,几个哥们一起,然后慢慢做智能硬件产品,智能水杯爆款,卖得很不错,年初的时候拿到500万的天使投资,目前在寻求下一轮投资。给我们介绍一下在深圳做智能硬件创业两年的时间,您所经历的起起伏伏。还有爆款产生的逻辑是什么?(注:石俊女士提到的智能水杯是指麦开此前推出的Cuptime。)
李晓亮:现在做智能硬件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会跟我聊怎么样把智能硬件落地,在这个过程中对合作伙伴的挑选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当时为了找一家最合适的合作工厂,前后花了一两周的时间,跑了30多家。选择非常重要,你可能在这里花了时间,但是在后面漫长的产品开发阶段可以提高效率。
我们判断一个供应商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几点,第一是看公司的老板和这个公司的文化是不是和我们契合,是不是认可我们公司的发展方向。创业团队的订单一定是很小量的,1K,2K的订单,我们当时跑了30多家工厂,大部分工厂是拒绝的。我们的技术是外包的,当时很多工厂会收你很高的开发费,因为订单太少了。我们最终选择的工厂在这方面认可我们,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包括后面5K,10K,20K的下单,他很高兴,这是我们选择工厂的第一点。第二点才是工厂的产能,工厂的其他各种指标。这也是我自己做智能硬件整个过程中比较深的体会。
科通芯城:大家不再追求爆款了,很多创业者就追求更细分、更垂直的应用
石俊:第三个问题想问一下刘总,科通芯城就像硬件行业里感知冷暖的温度计一样。请您聊聊对这个行业近一两年的发展,以及之后两三年的展望。还有,对于深圳很多的创业者来说机会是怎样的,哪些方向更靠谱一点?
刘宏蛟:从科通芯城的角度看,我们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接触了很多硬件创新的企业,发现大家不再追求爆款了,很多创业者追求细分的、更加垂直的应用,通过互联网也好,通过智能手段也好,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便捷,这是我所看到的。
我觉得未来一年或两年是可以预判的,我们今天跟供应链的总监也在碰,爆款会出现在哪些领域?未来两三年是否会出现爆款?他看到一些大家没有接触过的电子制造业的应用,比如一个工厂监控工人施工的设备,以前这个设备是不联网的,也没有做到预警,设备的检修可能要从日本来一个人。今天通过智能和数据的分析,可以远程进行检修和监控。这些微应用和微创新,你说是不是爆款呢?它能满足的应用量也不小。从这个角度来讲,在未来一两年之内,互联网跟电子制造业融合,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应用和企业走出来。我觉得爆款的概念,大家是不是可以稍微更加理性一点,或者更耐心一点。
石俊:总结一下您的观点,像所有行业的创业一样,不要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到大而全,如果找到一个垂直的方向解决某部分的需求,这样的产品虽然不能爆款,但是也有很大的需求。
刘宏蛟:我觉得未来两三年这样的产品会更多,而且我相信它的估值发展也真的不错。商业价值的前提是要有社会价值,这些是有社会价值的。
麦开:熟人社交能维持用户黏性,数据没有价值就让产品本身有价值
石俊:我也经常在乎自己的体重,我也尝试了很多软硬件,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跑步的数据收集了,但是没有一个处理的过程,我们感到的服务都是很浅的,这就影响到我们使用硬件。您能否觉得怎样让硬件更加有深度一点?
李晓亮:去年我们发现运动类型的智能硬件的零售用户在活跃度和黏性方面不如集团采购的用户,换句话说,免费获得企业福利的团体用户比起花自己钱的用户,更活跃更持久。这是多少有些反常。我们的团队经过研究发现了原因,线下的熟人社交是推动运动类型的智能硬件持续使用的关键,熟人能产生社交性,团体采购的用户满足这个条件,而零售用户在运动类型的智能硬件整体还未普及的情况下难以形成熟人社交的应用场景,自然很快就会失去活跃度。
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硬件,但问题在哪里?很多数据是孤立的存在。人所在的世界是一个物理世界,我们应该通过智能硬件把这些数据收集上来,最终再通过各种各样的智能硬件,让人的生活逐渐数字化、智能化。但现在是数据的孤立期,单个的数据是没有价值的。这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下,光靠一个企业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觉得需要智能硬件方,包括数据服务方,整个生态圈一起努力,这个市场慢慢会逐渐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麦开如果不能把数据价值提供给你的时候,我们就让产品本身有价值。比如智能水杯,我们当时开始做的时候提出一个想法,要淡化APP,淡化数据对用户的影响。
如何避免被巨头碾压
石俊:小米以毁灭性的价格介入智能手环这个行业之前,有很多创业者试图在100以内的价格推出类似的产品。当这些巨头都以这样非常低的价格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我们这些创业者应该怎么办呢?
1、沈海寅:创业者应该避开残酷的红海市场,切入细分领域
沈海寅:BAT,加上小米、360,进入智能硬件领域基本还会追求量。一个产品如果不到5000万级用户量,去做的概率就相对小一些。
对于创业者来讲,你要去看哪个市场会成为红海市场,你要及时躲开红海市场。在红海市场里面,360都不一定会赢。这在软件市场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微信推出来以后,阿里为什么要推来往,尽管成功率非常低,但这是一个战略高地,阿里也要做。随身WIFI,从百度到小米,到金山,大家都在做这个事情,成为一个非常残忍的竞争牺牲品。
我个人非常喜欢小而美的公司,我刚才讲过,任何一个大的公司都不可能把产品全做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历史经常教会我们很多东西,比如前年和去年,上市的公司里面,最多的都是垂直领域的,像唯品会、聚美优品这些,为什么他们也能达到非常高的市值?他们从一开始就切入到非常细的领域,这是大公司不会特别早进去的。所以大家还是应该去发现一些很小的细分领域,但是又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支撑小创业公司成长起来,这是非常关键的。不要说我看到一个领域,想都没有就扎进去。磨刀不误砍柴工,多发现一些用户的真正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2、李晓亮:及时发现行业规律,巨头进入对创业者是好事
李晓亮:我们做手环直到2013年4月份,因为我加入的各种各样的群里面都说做手环,我们就觉得这个市场到年底会出现白热化竞争的阶段,而且未来巨头也会进入,就及时转了方向做水杯。所以及时发现行业的细节规律,及时避开,这是第一要注意的。
第二,不管是小米做什么,还是苹果做watch,对创业者一定是好事,我一直有这样的观点,你在一个容量只有3000万的市场里面占30%,那不如在300亿的市场里面占5%。我们不用担心巨头,小米手环的进入反而会给手环带来更多的机会,他会帮助整个蛋糕做大。
3、刘宏蛟:去寻找真正核心的需求
刘宏蛟:从供应链的角度,为什么有这么多做手表和手环的?可能相对来讲比较简单,一个领域做的越多,其实供应链的整个成本变得越低。
而相反,在一些大家没有进入的领域,比如我有一个师兄要做智能炒菜机,大家都不同意他做,我也不同意,我说这个整合资源的难度非常高,他说这是他人生的梦想,他都50岁了。话说回来,这三个月他的样机出来了,我们很震撼。我们还接触到很多跟医疗相关的,这些的发展都不错。
我想说的是什么问题呢?今天你看一些巨头们做手环,做手表等等,小米和乐视推出电视,你看BAT做炒菜机了吗?有没有做跟医疗相关的设备等等?其实是没有的。从供应端的机会,对于巨头而言和创业者是一样的,你要做一个新的东西,比如炒菜机,巨头的优势只是比你的钱多一点,其他所有的起步都一样。你应该去找真正核心的需求,不是说大家做手环你就做手环,我都不戴手环。
大家都很关心智能炒菜机
石俊:我对智能炒菜机比较感兴趣,现在做得怎么样了?
刘宏蛟:还在原型机的阶段。他觉得很多餐馆已有的智能炒菜机还不够智能,第一炒菜的味道一般,第二价格比较昂贵,不适合家用,比如太大或怎么样,第三是需要人工把菜配置好,要放什么料。他那个东西的设想是一个小型的,成本比较低的,家用的,而且完全不需要配置的,按一个按钮就可以了,到了点就可以吃了。
沈海寅:我之前跟广东一个家电厂商谈过这个事情。现在馆子特别多,会做饭的人很少,所以我跟他们说你们做一个炒菜机吧。他们说的确是在做,但是非常贵,要一万多块钱。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项目。
巨头不会涉入的有趣项目
石俊:三位也跟我们分享一下巨头不会涉入,但是很有意思的项目。
沈海寅:我看有一个做钢琴的,原来小孩练钢琴练得手指都快断了,为什么不能把弹钢琴变成特别开心的事情,把智能化融入进去以后就像玩游戏一样,你玩得非常开心的时候就会玩下去。
我看项目的时候经常会想,这个项目能不能复杂的东西变得傻瓜化。像炒菜,我还会炒菜,但也是被折磨了很久才被教会,如果一键就可以搞定的,这样的东西我会非常喜欢。
李晓亮:炒菜我不是很看好,我比较看好智能牙刷,还有智能帽子,还有智能马桶,就是会分析你的身体健康,还有智能碗,智能筷子。
刘宏蛟:在北京很多90后租房子,买了电视搬家麻烦,未来可能有一个趋势,做投影,可以把现在比较复杂的投影做得更简单,更小巧一点,你可以接入很多数据,可以各个角度换,这个也挺好的。
沈海寅:看好智能家居、健康医疗、车联网,360在未来纯自制智能硬件越来越少
田野麦穗:大家好,我是虎嗅的作者田野麦穗,我再补充几个问题,我想首先问一下沈总,第一是跳开360,站在一个高度跟我们分享一下智能硬件未来两年可能的机会点在哪些领域?
沈海寅: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像智能家居、健康医疗、车联网,这几个领域都是我们看得比较多的。智能家居不光是智能插座的问题。另外健康和医疗的确是非常大的领域,尤其中国老龄化越来越厉害了。我们原来必须到医院做的事通过小的传感器就能解决,物联网就是传感器越来越多,你身体当中的体征数据越来越容易获得,你到了一个临界点以后会形成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医疗的形式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田野麦穗:360是不是只关注在安全类的硬件领域?健康类的智能硬件360会涉及吗?还是完全通过投资的方式覆盖?
沈海寅:我们愿意投资一些有非常好创意的公司,也愿意投资好的技术,但是没有能力产业化的企业。我觉得360在未来可能自己百分百做的东西会越来越少,通过合作的方式会越来越多。
田野麦穗:据我了解,360好像投资了一家物业公司,这个布局是不是未来会在社区入口有大的发力,以社区为核心的O2O平台?
沈海寅:其实也不算投资,我觉得他们的模式是比较创新的,现在住宅小区都需要物业管理费,我觉得物业管理费真的没有必要。在物流也好,O2O也好,最后一公里是非常困难的领域,这一公里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花样年在这里面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他们的物业管理费是在所有物业当中最低的,几乎不收钱。我们投他们也是想能够跟着他们一块学习,看这种模式是否能够走得通。我听说原来物业公司估值基本都不高,但他们上市以后很多人拼命去抢,想要买物业管理公司,这也是非常好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