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作用在于寻找功能和社会间的接点。读《设计的觉醒》,用设计向社会发言
2013-01-04 17:30

设计的作用在于寻找功能和社会间的接点。读《设计的觉醒》,用设计向社会发言

198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鼎盛期,针对大众过剩消费带来大量浪费的社会现实,田中一光敏感地觉察到设计可以介入大众生活发挥社会影响力的作用,从日常角度人手,倡导“资源循环再利用”,为企业提供了将设计转化为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新方法,更从基本观念人手向社会灌输了“合适就好”的生活方式新理念,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这种影响力随着“无印良品”企业的不断壮大,继任者原研哉与时代并进的广告更新,其范围还在持续扩大。可以说,与那些海报作品相比,由田中一光一手策划和缔造的“无印良品”才是他一生最好的代表作,它实现了他提倡的“设计定要向社会发言”的理想。

书摘:日本的设计

我第一次出国是在1960年。对于来自贫困时期的日本年轻人来说,当时的美国文化是再耀眼不过了。从纵横发达的高速公路、蓝天下高耸鲜明的建筑群,到陈列满各式商品的超级市场、自动烘干机、投入硬币就会滚出商品的自动贩卖机,以及一人份的袋装茶等。所有这些现在看来司空见惯的东西,那时的我都一一地仔细观察过,并拍下许多的照片。例如在纽约住宅区的街头被遗弃的崭新家具,以及在大雪的日子里温暖的室内只需穿一件T恤的留影等,都是些反映现代文明的照片,足以让当时在国内的朋友们感到惊讶。

可是不知不觉地,日本也已经发展成了那样的国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家生活在物质极度丰富的社会中,伴着对消费和舒适的欲望,每天生产出小山一般的垃圾,不断地填平着城市的港湾。

也许与我的年纪有关吧,如果将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启蒙当作是日本设计的第一幕,那么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洗练就是第二幕,而即将来临的二十一世纪则是第三幕。契诃夫的《三姐妹》虽然是伴着“去莫斯科去莫斯科”的台词落幕的,但莫斯科象征的理想形象已经消失。在享受着纽约的摩天大楼和东京的高科技生活的天际线上,我仿佛看不清二十一世纪的轮廓。

我感到,无论是设计,还是消费态度,在二十一世纪都会有很大的转变。那种认为“永远光滑闪亮的物品才是新的”的美感意识,连同“稍微有细小划痕就退货或丢弃”的消费观念,在二十一世纪都将面I临巨大的转变。

非必要的改版换代,每季必发的时尚新品,以及在本质上缺乏创新的新商品开发等,总让我觉得其中的思想已落后于今天的时代。与快速消费的崭新商品相比,如今的人们已渐渐发觉,品质好寿命长的商品更具有美感。对于适合自己并陪伴自己度过了一段时间的物品,人们总是会赋予更多的偏爱并从中感到精神层面的满足。

在古代的日本,有一种叫做“空寂”的美学。破损的茶碗被用金色的漆修补,而漆本身的美渗入到茶碗中。’这种以破损后修补而成的茶碗为自豪的观念,蕴含着至深的哲理。所谓世界只有物质是无法成立的,显示的或许就是这种强烈对比中的自豪。

在平面设计领域内,我们具有作为企业代言人和广告释义者的一面,即被称为艺术指导的这层身份。但是如果只存在于这样的关系中,现如今是无法打动人心的。反倒是将个人观点剔除修饰后表达出来,才能获得更多强烈的共鸣。这种追求精神性的广告与设计,不喜欢添加甜美的调味,而是越来越强烈地具有艺术化与社会化的倾向。

另一方面,计算机已经实现了对人类动态的实时把握。从卫星传输到移动电话,各式各样的电波数据在太空中交错往复,数不清的信号在被发射或接收。如果把这些电波都可视化,恐怕我们头顶的天空就不再是透明的。

二十世纪还是汽车、飞机、电视的时代。这使我们能够快速地移动,或是坐在一处就能触摸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文明信息。而这就是现代化。汽车在破坏着环境,飞机在削弱着不同文化的独立性,而电视则会使蕴含人情味的人类交流逐渐丧失。

二十一世纪无法回避对上世纪的反省和挽救之责任。设计也无法脱离“环境的再生”、“消费一使用一丢弃的文明怪圈”以及“人情的复苏”这三重考量而存在。当理想的蓝图在近代都市的天际线上慢慢消失,某种怪诞的宗教就开始在人们荒芜的心灵中悄悄潜入。

个人视角终有局限,如有非虚构类好书新书推荐,还望投稿或微博私信@潘乱兄


读点:无印良品的思考



整理/毛驴夫斯基

不了解设计的人,普遍会以为平面设计就是弄个原型定个颜色个图案的工作,事实上,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是误解了设计的本意。设计的作用在于寻找功能和社会间的接点,在功能足以说明一切都前提下,装饰成分是可以节制的,如何把握节制的度是考验一个设计师是否成熟的标尺。

拥有极佳的思考能力和出色构思的人,即使不画线不上色,也可以说是设计师。只要是对人类的生活方式有着认真的思考,那么即使是做行政或是商务工作的人,也会具有与时代同行的设计感受。而如果在社会和生活中适当发挥出这种感受,就会增添生活的设计感并形成高度的文化。

“平民时尚”这种说法很早就已经有了,它指的是使用合理而又舒适的生活形态,无印良品现在已经成为这种潮流的代表。在崇尚奢侈品消费的大环境里,无印良品却推出以“日常”作为主打的日用品,不能不说是种强烈对比。

为了突显商品或商店的信用而为相同的商品加上不同的标签,我觉得是“品牌性”对商品本身的过分参与,对于那些把商标去掉的话,就不再具有其商品性格特征的商品来说,强调功能而品质又稳定统一的无品牌商品,反倒是种对照,在一个浮躁的环境里更能获得知性群体的认同。

事实上,无印良品的诞生是对现代文明高技术的一种抵抗,从这一层面上讲,世界上的知性群体,都会产生共鸣,都会团结起来的。当然,持相反想法的人会说:“这么便宜的东西能用吗?这么便宜的衣服能穿吗?”可以说,对待无印良品的态度,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的就是不喜欢,泾渭分明。也正是在过度消费的时代,人们才会产生出这种“泾渭分明”的喜好。用身边的例子来说,就是吃腻了牛排、鹅肝酱,于是有了“茶泡饭也很香啊”的感觉,这其实是一种明显的反向作用。

在过去有着很深内涵的单纯,如今慢慢变成了直觉的单纯。过去的无意味着忘记,而现代的无代表着虚无。
城市的机械化在迅猛发展,人造卫星被广泛使用,超音速时代已经来临。相对于我们身边时间和空间的不断扩张,人类自身的生存反而显得越来越微不足道。从前的美学坐标正在一点点发生着平行的位移。人类一方面希望在感受性上找回昔日情愫,一方面又在新视觉的体验中不由自主的沉浸迷失。

首先有个好商品,这是第一前提,之后是为它加上好的推广信息,在以前这就够了,但现在如果没有好的卖场,好的国际化视野来展示推广商品却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如果“好的产品”+“好的推广信息”+“好的展示环境”三者缺一,将都无法在现今的商业环境中成功。所以如果空间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和策划这三个方面不能很好地默契前行,就很难使往后的商品推广获得成功。

我的二十一世纪

在平面设计领域内,我们具有作为企业代言人和广告释义者的一面,即被称为艺术指导的这层身份。但是如果只存在于这样的关系中,现如今是无法打动人心的。反倒是将个人观点剔除修饰后表达出来,才能获得更多的强烈共鸣。这种追求精神性的广告与设计,不喜欢添加甜美的调味,而是越来越强烈地具有艺术化与社会化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无法回避对上世纪的反省和挽救之责任。设计也无法脱离"环境的再生","消费-使用-丢弃"的文明怪圈以及"人情的复苏"这三重考量而存在。当理想的蓝图在近代都市的天际线上慢慢消失,某种怪诞的宗教就开始在人们荒芜的心灵中悄然潜入。

我认为,思考受伤地球的再生,重新认识非西欧文明,脱离整齐划一的欧陆风格,控制对舒适的过度追求,减少华而不实的国际交流,弥合由认知不同而产生的思想冲突,找回对非光滑闪亮之物品的审美等,这些都是二十一世纪设计的最大课题。

“传达”与“记录”的分离

可是如今,“知道”与“保留”已经不再共存。“知道”看中的是冲击性,因此材质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知道”所关心的是描绘与书写的“意思”,所以对载体来说无论质感、光泽还是细微的精密度,也都不那么重要,即便是粗糙的纸张或是很快会消失的影像都是合用的。因为重点在于其中包含的意思,也就是如何去沟通。

仅有内容的传达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代,而对于有着温暖而高品质触感的时候,人们却不由地再一次产生眷恋,这是令人惊讶却又近在眼前的事。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