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怎么了
2013-01-27 14:41

浙江经济怎么了

最近被好几个媒体记者追问浙江怎么了?我自己也纳闷,浙江到底怎么了?回头想想,浙江好像也没有怎么,只是在还债而已,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浙江在还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帐罢了。

浙江的经济虽然在总量上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状态,但是我到是认为其实浙江在过去的十年里基本上是属于倒退阶段,经济层面没有任何的进步,我们回头仔细看看,十年前我们谈论浙江企业的时候,谈谁?万向。现在我们谈谁?还是万向。十年前娃哈哈就已经全国闻名,十年后还是娃哈哈,这十年来涌现出多少家大型,超大型的企业了么?可以说这十年,浙江经济领域几无作为。反倒在一些负面新闻里大家听到了很多浙江大型企业,从08年的华联三鑫,到12年的中江控股。从08年的浙玻,到12年的高盛科技到虎牌控股。尤其到现在的所谓600家企业联名上书。需要反思的并不只是政府本身。

如果按区域来看,浙江在08年到12年,除了经济不发达的衢州地区和丽水地区外,基本上每个地级市都已经洗牌过一次了。我们鲜听说有企业能在这四年来安稳的走过来。为什么?这个命题很值得思考。

我前几天接到香港一家媒体的电话,问我怎么看浙江的这次危机,政府能解决么?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自己总结下来,主要是这么几个问题吧。

过于发达的金融体系害了浙江。很多人都不赞同这个观点,但是我觉得我是对的,可能问题出在怎么理解发达两个字吧。浙江的金融其实很发达,我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家银行,其实很少有地方像浙江这个区域体现出两个特征:(1)金融机构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2)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风险容忍程度远超过金融更为发达的上海、北京。

这两个特征很有意思,浙江的经济总量其实在全国列在广东、山东、江苏之后,位列第四,大概2011年的数字是31000万亿左右,但是我们仔细来看,浙江的金融机构家数可能是位列全国之首。基本上所有能开设分支机构的金融机构都在浙江开设了分支机构,如果不能开设分支机构的也以办事处等名义开设,同时更奇怪的是基本上在2002年到2009年前,基本没有听说过亏钱的金融机构,谁来都赚钱,而且盆满钵满。

还有几个数字,大概在2010年之前,工农中建,除了中行在系统内排名不靠前外,其他三家都是系统内排名前三,农行长期在系统内排名第一,工行基本差不多,建行有连续两年在系统内排名第一。在同一时间段内,三家金融机构同时在系统内排名前三,就本身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另外,更何况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等一些股份制银行也在各自系统内都占比极大份额,高者甚至占到四分之一,那是个什么惊人的数字?

浙江就因为超强的盈利能力使得各家金融机构都挤尽脑汁想来浙江开设分支机构,许多本不被允许开设异地机构的城商行,也开始陆续进驻浙江,到现在为止,杭州街头的银行,堪比公共厕所,只多不少,所以我总是跟人调侃,在杭州,你可能找不到公共厕所,但是你肯定找得到银行。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放贷的容易程度,浙江绝对全国第一。我记得06年在银行当信贷科长的时候,我曾经去北京汇报工作,要求总行增加对浙江贸易流通类企业的扶持力度,当时总行要求对贸易流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以内,但是浙江事实上的贸易流通型企业没有低于85%的,按照这个标准,如果总行不进行改变的话,浙江基本上就处于无业务可做的范畴。后来总行给予了权限,允许到85%左右。当时总行说了一句话,全国就浙江一家,别无分号。这段话让我回到浙江以后想了很久,我所提的要求,到底这么做是对还是不对?

08 年工作关系到上海去,当时也在上海看了几家企业的情况,然后看到一家企业资产抵押全额抵押打7折,申请1500万贷款,居然被驳回了好几次,我当时很纳闷问银行,你们难道这样的企业也不批,那你们还做什么业务?银行同事回问我一句,难道你们有抵押就放贷款么?我想想,好像的确是啊,有抵押就放贷款了啊。别说抵押,在浙江,基本上的企业有个担保基本上就做了。如果一家担保不行,那么在拖一家,差不多总就可以了。到是让上海的同事很诧异。

浙江的现实状况就是这样。可能是因为金融机构太多,竞争极为惨烈,企业总是在各家银行之间游走,不断的挤压银行的底线,所以很多企业的贷款条件会不断的下降。尤其这里有个很大的前提是99年到08年的这将近十年里,浙江经济极为快速的发展的同时,贷款质量一直非常高,几无坏账,我记得当时去总行汇报,总是带着优越感的抨击总行的政策说,你看我们一直就这么做的,从来没有出过问题,你们总行屁也也不懂,就少干预点吧。在这种盲目乐观的前提下,各家银行的确也给了浙江的各家金融机构的分行极大的权限审批业务。

在众多的金融机构不断下降放贷标准的两重原因叠加下,使得浙江经济出现了一些很重要的变化,最主要的一点,我认为是实业空心化现象的蔓延。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浙江金融发达反倒会导致实业空心化,照理说金融发达应该是促进实业发展才是。但是很可惜,浙江并不是这么一条道路而来。

从2002年开始,经济不断上行,大量的实体经济的确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就出现了。很多实体经济发展到后来,实体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润远远赶不上固定资产所带来的利润增长。举例来说,很简单就是很多人辛辛苦苦开厂做实业一年才赚一千来万,但是他当时买的土地盖厂房的土地可能反倒能赚几个亿。

但是很多人会问,这个跟金融过于发达有什么关系么?有关系,关系而且很大,因为一旦目标发生了改变之后,经营模式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因为大量固定资产的升值要高于实体经济利润的创造,使得很多企业就会不断的去得到资金,然后扩大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而且得到的资金远远大于实体经济自身所需要的资金,这里面金融的过于发达就会助推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多金融机构变相的给予企业远超过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就是帮助企业去扩大和增加对资产的投入。帮助企业圈地,买房,甚至去做房地产。

过去的十年来,这种情况不断得到恶化,就产生了一个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什么意思呢?就是大量真正他是干实业的人没有好结果,而大量没有专心干实业,不断通过实业套钱用来做投机的企业却一个个暴富。使得很多企业自然而然都依样画葫芦走上了投机生涯。

我有个朋友,主业是做建筑工程的,06年才东拼西凑买了套房子,花了三百多万,一年后这套房子涨到了800多万,一年不到的时间,让他春心萌动,于是就是利用他的建筑工程公司的平台,房子抵押贷了600多万,这个钱到手后,他又去买了套房子,花了700多万,评估1200万,抵押贷了800多万,又去买房子,大概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他买了四套房子,都是利用他的建筑公司的平台贷的款,到了09年下半年的时候,他的资产就过亿了,然后有一次吃饭跟我说,早知道赚钱这么容易,他做什么建筑啊,做了二十多年建筑,一身病根不算,而且也没有赚到什么钱。他就利用建筑企业的平台,不到三年,就赚了五六千万。

在浙江,这样的故事不断上演,02年以来依靠固定资产升值成为暴富的人比实业暴富的要多的多,所以在浙江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到一种怪圈中去,创业,然后请人管理,不求赚钱,只要维系一定的生产量就可以了,然后就开始贷款,贷款来的钱去买地,或者去做别的投资。反倒没有花钱在实业上,为什么呢?因为过去的实践都证明了,在当前的趋势下,土地的升值或者投资的利润要远高于实业的经营。实业日益沦落为企业向银行贷款的一个依据而已。而银行也都知道,但是受限制于经营压力也变相的给予了这种支撑。

浙江从而演变成了全民投资或者全民投机的盛宴狂欢之中去,在经济不发生太大变化或者下行的情况下,这种盛宴有可能维系,但是经济形势一旦发生变化,噩梦就不期而至。

浙江的金融到底发达不发达,我再举几个例子。在浙江的银行中为了将贷款放出去,无所不用其极。不知道别的省份有没有。在浙江基本上只要有抵押物,不管什么公司,都有渠道能拿到贷款。在浙江会有很多的贷款品种出来,一般的抵押物基本上都打六折左右,所以通用的操作方法是高评估,然后在打折的方式,但是在浙江抵押物不但可以不打折还可以上浮120%,也就是1000万的房子,可以贷到1200万。你没有企业平台,银行会给你找企业平台,你缺乏贷款条件,银行会给你造贷款条件,你没有流量,银行会给你造流量。如果这个银行不干,那行,我换个银行。

在浙江在抵押不行的情况下,也还产生了所谓联保联贷,就是几家企业共同互相担保的方式贷款,政府还大力推荐企业这种贷款模式,但是这种模式是帮助企业还是害了企业呢?

我以前做银行的时候,有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如果一个企业确实需要钱,那么钱要给到位,给少了也是风险。第二个观点就是给一个企业超过它自身所需要的钱,那不是帮企业,那是害企业。

浙江一直在喊中小企业融资难,我觉得这个提法有问题,我没有做过统计,我只是自己瞎琢磨的,我可以说浙江的企业所用到的贷款90%是被挪用到生产经营以外的,换句话说,浙江的企业其实不缺钱。那不缺钱为什么要贷款?因为浙江的老板有天然的敏感性和赌性。

所谓敏感性就是能赚钱的事情,浙江老板能先天下人知道,所谓赌性就是只要有1%赚大钱的机会,就会愿意去博,结果先不管,干了再说。这两种性格是浙江人能闯天下的根本,也是浙江老板总出事情的根本。

浙江中小企业到底多缺钱,有时候是个伪命题,对于贷不到款的人去扩大资产投入的人,铁定说自己是缺钱的,因为眼红人家,也希望能贷到款去做投机,所以会不断提融资难的情况,从而形成了看上去都缺钱的样子,但是静下心来看看,他们应该是缺钱去投资,而不是缺钱做生意。我在干信贷调查的时候,总是发现要帮助客户去想钱借来干什么用这个事情,对于有些客户还要劝他们去贷款,有些心平点的老板,会说,给我钱干什么,又没有什么用,还要付利息。小日子过的挺好,懒得折腾。你也没有办法,但是大多数浙江老板,却会很直接的跟你说,他缺钱,因为他要买房子,他要拿地,他要干一票等等。

有段时间我在义乌小商品城里想开发一个贷款叫商户贷,其实很多银行现在都在做了,但是真的很好玩,走访下来,其实商户们,如果只是做生意的话,压根不缺钱,因为他们本身的现金流都很好。除了可能临时性的进货的时候,会用到一些钱的话,基本上平时都是账上一堆存款,他们缺的反倒是理财通道,而不是贷款渠道。所以我对市面上很多银行打的商户贷款,很不看好,弄到最后又是一个变相害人的方式。
那么在去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浙江企业明明不缺钱,为什么还会这么多银行拼命给他们贷款呢?还帮助他们去造假以获得贷款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年轻时候也问过很多次我的领导,我领导说,归功于浙江人民神奇的赚钱能力吧。浙江人民过去几十年里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率先创富成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同时浙江人民也还是很讲究信誉,一般来说刻意违约的情况是很少的。所以08年以前浙江的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坏账指标一直是全国第一。前面也论述过这个问题,使得越来越多的银行明明知道浙江的企业可能并不是实质需要用钱,但是也是乐意给浙江企业家钱,一方面是相信浙江企业家有赚钱的能力,所以能还得起钱,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是因为的确全国范围内来看,可以给贷款的地区并不多。

我接触过很多地区,因为当地根本贷款贷不出去只能变相跑到浙江来收银行承兑汇票来解决放贷问题的地方。相对任何一个地区而言,浙江的风险度还是低的。所以这就能理解为什么个别股份制银行会将全国的信贷规模的一半投放到浙江市场上来的原因了。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浙江真的吃得下这么多贷款规模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大规模的风险事件就爆发了。

当一个区域内都只是个别性的投机的事件的话,影响其实总归是有限的,但是一旦区域内的群体性的投机的时候,问题就大了。再加上中国的金融机构本身就存在极大的制度缺陷的时候,两者叠加的情况一旦出现,那么山雨欲来风满楼就很自然了。

我这里谈谈自己的几点对风险的理解,我是09年离开银行的,当时我就写过一篇文章抨击银行贷款跟企业需求不匹配的现象,导致企业一直在做短贷长用的事情,所以,我认为当贷款的期限与企业的实际用途期限不匹配的情况下,其实企业的风险是巨大的而不确定的。

浙江的企业,赌性很重,胆子很大,敢用短期的资金去做中长期的事情,于是不可测的事件就会非常多,再加上浙江的金融普遍接受担保贷款,那么就自然衍生很多外围事件。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在有个工厂,年产值4个亿,利润大概3000万左右。厂因为建的比较早,所以土地价值前几年升的很快大概值2个亿左右。维持厂的扩大在生产,大概也就需要五六千万贷款就足够了,甚至都不用。但是突然有一天,他来跟我说,他在东北某个省会城市拿了块地,准备造大型商用物业,他自己测算利润可以有10来个亿。

于是他自己土地抵押贷款1.5亿,担保贷款1亿。都是用公司的平台贷款的,给银行的用途是扩大在生产,其实银行都知道他是准备投资去搞房地产,但是都睁只眼闭只眼给批了。贷款期限都是一年期的。因为用途是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测算怎么来的,就是销售收入要增加,所以导致采购增加,库存增加等等,理论上是销售完毕之后,就可以用现金流归还的,所以自然期限都不会长,而且在我国的银行体系内,大家都知道批中长期贷款很难。许多银行为了省事,都是以短期贷款来替代中长期贷款的,在贷款之前都信誓旦旦的会说,没事,第二年会继续给你贷款的。

我这朋友就拿了这2.5亿到了东北,买了地,造了房子,到最后造造停停,造了七年。他说他这七年生不如死,每年为了继续贷款,不断的找担保单位也就算了,靠着圈子里的人脉,每年还都能找到人给他担保,担保找到后,他每年都要先还后贷,让他疲于奔命,耗费很多心血而且成本极高,在浙江转贷一天的成本是千分之三。一般转贷过程都在五天左右。那么就是百分之一点五的成本。一个亿的转贷就是要150万。还不算利息成本。等他把房子造好弄好,等销售的时候,其实他所设想的利润没有赚到还是亏的。钱都给银行和高利贷给赚走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他还算是幸运的,悲惨的人在那里呢?悲惨的人是那些被抽贷的企业,企业都在控诉银行如何不负责任,随意的抽走资金。但是我们要问的问题是,企业自己准备好足够的流动性来应付银行随时发生的抽贷了么?

抽贷的问题很难准确描述,但是我想说的是合理使用资金做实业的企业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因为企业不会借入超过自己现金流的资金的,当然排除一些大型固定资产投入或者重大并购等资金使用,但是这些资金的使用,负责任的企业也都是必须保证长期资金的借入,也不会去做短期的拆解,因为一旦项目启动上马,而资金如果无法持续,那么随时面临流动性问题。我自己也走过很多企业,企业总是说,不这么干,企业得不到发展。其实我想说的,很多时候往往想赶在人家前面,但是事情的最后往往是你走到了最后。

而事实也恰恰证明,对资金有所要有所不要的企业,往往发展的最好,对资金来者不拒的企业,到最后都是死路一条。这个论断,我不需要去调研都知道。我看过太多的企业家,暴富是因为资金来的容易,死掉也是因为资金来的太容易。

实业空心化的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前面说的资产增值过快让企业无心实业是一个原因,那么第二个原因,就是金融机构的责任了。

在浙江金融机构众多,理论上照理说应该使得浙江的中小企业都应该获得比较低廉的贷款资金的,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浙江,金融机构可以在信贷审批条件上不断的放宽条件,但是两点是出奇的攻守同盟。第一是要求足够的存款,第二是贷款利率。

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要求企业配套存款,第二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利率都要上浮较高的利率。

据说温总理去温州调研的时候很纳闷一个事情,就是银行的配套存款,他说,企业贷款一千万,为什么还要存款一千万,有能力存款了,那还贷什么款?

是啊,总理说的很对,我能在银行存款一千万了,我干什么还要贷款?吃饱了撑着么。但是事实上浙江的银行这个惯例已经很多年了。所谓1:1配套已经还好了,很多银行都要求1:2配套,贷一千万要存二千万。当然现在普遍的是贷一千万,存五百万。

这样的操作手法,变相的推高了企业的贷款成本,在浙江,如果说高利贷横行的话,某个意义讲,银行是最大的高利贷,因为按照我前面说的哪怕1:1配套,基本上贷款利率这算下来都要到12%以上了。还不算别的各项费用。

这个情况直接带来的后果有两个,实体更加空心化,因为实体经济一年的利润毛利也就在10%左右,去那里来的利润支付利息?所以企业贷款之后更多的都投入到比实体经济更赚钱的行业中去——房地产或者别的投机性领域。如果自己实在没有能力的怎么办?借出去。借给谁?借给愿意出更高利率的人。也就是说12%银行借来,然后20%或者30%借给别人。这个过程无形中又极大的加大了风险的叠加。

所以,在浙江,我可以说90%的贷款其实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留到了两个领域中去,一个是房地产,另外一个就是投机性行业,这个投机性行业,在某个意义上也更把实业推到了一个很难维系生存的地步中去。

浙江的游资很出名,炒房团我们就不去说了,在许多生产资料方面,浙江游资其实也干了很多事情,主要在流通领域,浙江的游资喜欢囤积各种东西,然后推高价格,白菜、大米、猪肉、大蒜、钢材、铜、铁、盐等等,反正你想的出来的东西,浙江的游资都曾经囤过,推高了价格之后,使得这些东西的下游产业,根本没有空间可以继续生存下去。在这些领域里做实业的企业家很可怜,弄到最后也被逼的不得不去做投机性事情。

前些日子有人说,武汉钢铁养猪的事情,我反过来说,其实那真不算什么,在浙江大型国企因为背靠政府信用,长期都在从事影子银行的事情,他们从银行以极低的价格拿到贷款,然后到市场上较高的价格出去,已经十多年了。这种资金最后的趋向在那里呢?还是我刚说的要么房地产,要么投机性的机会中去。因为能支撑如此高利息的行业实在不多。

随着经济形式的恶化,大量投机性行业的萎缩,房地产行情的持续萎靡,那些利用短期银行资金从事投机的企业,面临当下的现状,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里面刚才说的几个问题都集中性爆发,山雨欲来片刻之间的事情。

总的来说,贷款条件的过于宽松,使得银行一旦开始严格条件之后,企业的资金势必被抽走。而事实上按照当前浙江的企业的状况是没有一家企业经得起银行抽走一分钱的贷款的,因为浙江的企业的杠杆用的很高,同时,都不在实体经济中流转,大量资金都挪用到了别的项目投资中去,流动性很差,所以一抽贷款,必然出事情。这个是当前最直接的导火线。

这次所谓六百家联名上书的表面原因是因为庞大的担保链使得企业被抽贷了,但是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企业的资金都被挪用到别的地方去了,流动性不够。

其实,我一直想表达的是担保是个恶制度,担保制度是连坐制度的衍生,担保无助于风险的控制的同时,反倒极大的加剧了风险的产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企业是否出风险,其实跟有否追加担保本身没有必然的关系。担保是一种事后风险追偿的机制,但是并不是风险的防范措施。为什么说加剧了风险是,因为担保链条,你不知道会牵扯到多少人,而且极大的加剧了整体性的风险,你给我担保,我给他担保,他在给他担保,不断衍生下去,其中链条上任何一家担保出问题,整个链条跟着完蛋。我见过很多不少好的企业,都因为给人担保,留下无尽遗憾。

经济形势的急剧恶化,是导致浙江今年大事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我不想说是根本原因,因为别的省市其实都没有浙江厉害,其实我们回头看,每次经济形势的恶化,浙江都会出大事,为什么呢?还是我前面说的,浙江的企业太喜欢用杠杆了,喜欢把自己绷的特别紧,尤其在资金挪用到投机性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等这些资金密集型行业上的时候,出事情成了定律。今年浙江的很多企业,普遍碰到了被套牢的情况,加上,经济形势的不好,使得银行发放贷款更为谨慎,浙江企业今年的出事也就是必然可以预料到的事情了。我在银行的时候,挺极端,我一直想说的一个问题是,银行是周期性行业,大势判断很重要,其实大势看好的时候,你放开手脚做,怎么做都是对的,有没有担保,有没有抵押,都不关键,因为周期向上,出事概率不高,这个时候要多赚钱。在周期下行的情况下,就要严格贷款条件,尽量少做,甚至不做,只有赚钱的时候拼命赚钱,才能在亏钱的时候少亏钱。

前面说了金融加剧了实体的空心化,但是其实,实体空心化反过来也导致了金融无法进一步发展,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润滑剂,但是替代不了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空心化,某个意义上讲又将浙江金融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浙江这两个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空心化的实体经济,让浙江金融其实真有心去做实体贷款,也没得做。浙江省内,遍看全省居然找不出一个大型和超大型的企业,而反观江苏、山东、广州,浙江是应该低头反思的。

其实,我不是很认同当前金融改革的策略,因为前面我说了,金融是过于发达,而当前的金融改革却是在推动金融的进一步民营化以及新设金融机构制度上下文章,我到觉得路走反了。对于过于发达的金融,我们要压制要收缩才是,怎么可以还不断放开呢?我们的金融体制要在鼓励金融差异化发展上下道路,同时也鼓励创新金融产品发展上下文章。

现在小额贷款公司很火热,但是新设小额贷款公司或新设村镇银行,能解决我前面说的这些问题么?中国的银行以及类银行,数量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美国虽然几千家银行,但是大量都是规模很小的社区银行,是不能跨区域经营的,但是我们的银行呢?

在反过来看,小额贷款公司和新设村镇银行走到最后,我可以说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势必走到比银行还黑的高利贷之路上去,逐利性是所有企业的本能。现在小额贷款公司的平均放贷利率在18%左右,他们的贷款客户会是谁?用脑子想想就知道会是谁了。能解决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问题么?只会加剧。

中国的金融机构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到最后都会形成同质化竞争,典当、小贷、村镇银行、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甚至租赁公司,走到最后居然都是放贷款,或者都放高利贷。你新设再多的金融机构,也是到这条路上来,有意义么?我觉得毫无意义。

浙江的这次事情出的不是坏事情,让浙江的企业回归到合理的发展道路上去,不然下一次危机会更大,总的来说,我觉得利用巨大杠杆进行扩大投资固定资产,在未来十多年里这条路已经很难在走下去了。未来的十年,中国的GDP会逐步的从8%降到4-5%之间,这个曲线下滑基本成趋势,换句话说,利用资产的大幅度升值来获得收益的可能性逐步在降低。

这次事件最后的解决,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企业家自己表现最大的诚意,当然也许要银行的配合,结果怎样,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这种情况迟早要来。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翻出我去年给投资人写的一封信,看到我去年说的这段话:

“有时候,夜深人静看金融史,很多时候也在想,中国的经济2012年最坏的趋势是什么?大萧条的时代会到来么?悲观一点的看,的确也有类似的可能,政府一直在试图引导和调控经济,在适当的保障民生的前提下,加大了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这个程度上也意味着明年的考验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货紧缩,如果一旦政府无法有效控制通货紧缩的边际,外需不振,内需未起的情况下,引起一定程度上的萧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现金可能比任何理财产品都要更值得投资。明年合适的配置个人反倒认为在上半年持有较高比例的现金,应该是首选策略。 ”

如果今年二季度我还跟人提这个观点,或许很多人会笑我,但是到了三季度来看,我担心的趋势在逐步显现,大面积的通货紧缩,经济衰退迹象已经很明显了。而政府手里可打的牌在日渐减少,今年三月份,我写过一个微博说,今年是凯恩斯主义破产的一年,我不是坚定的原市场教旨主义者,我还是很迷信政府的干预措施的,但是我对今年政府的干预手段表示很没有信心,不是不相信政府,而是因为在很多时候,政府作为市场的一个主体,他能做的也相当有限。未来的几个月很考验执政能力。

我悲观的想,经济大面积下滑的情况下,动荡和社会不稳定会成为常态,大家要习惯接受一个不安分的2012或者2013,当然,如果还有明年的话。



浙江政府从来没有金融管制过




第一篇文章是周六晚上十二点开始写的,写了四个小时,基本上什么都没有改,想到那里写到那里,所以,思路比较混乱,而且我自己的写东西就是喜欢把事情来回的翻转,所以很多人都说又臭又长,也确实能理解。只是希望大家能海涵。

很多人私信给我,表明一些他们不认同的地方,谢谢各位朋友的探讨,我整理了下,主要还是集中在金融发达的理解上,我其实文章的最后说了,所谓发达,只 是大家理解的角度不同,我说的发达,是数量上的发达,不单是指金融机构的数量过多,而且还特别指出了,本来该在不同金融领域进行业务操作的金融机构,在浙 江集体演变成了同质化的低效率的放贷竞争。这种原始的野蛮的纯粹规模数量上的发达,导致了我文章里论述的一系列乱象。

第二个纠结点,很多人不认同金融过于发到是导致浙江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性原因,对于这点,我自己的理解是,在金融领域其实没有谁是谁的根本原因,很多 事件是互为因果的,所以如果单纯说金融机构的过多是导致了浙江经济的空心化,肯定是不对的,只能说不断加剧和恶化了这个空心化的过程。

而事实上,在经济空心化过程中,大量企业的投机模式和涉足房产所带来的表面暴利,很大程度上也导致金融机构的不断加入浙江这个市场,所以,经济空心化 也很大程度上带来了金融机构数量的日益增加。在利润面前,所有的风控制度其实都很惨白,这个到不一定是我国银行所特有的,巴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乃至摩 根大通等等国际知名银行,也没见得少犯这种错误。

第三点,就是很多人不认同我觉得那段金融改革的描述,怎么说呢?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确很难说谁对谁错,在金融改革方面,我只能瞎讲,因为高度不够,肯定讲的东西很虚,大家凑合着听听看。不对的地方多指教。

我前面这么长的文章,其实核心思想只有一点,浙江的金融所从事金融业态过于简单和低级,其实还是挺符合浙江的精神,就是什么事情都能草根化。野蛮生长是浙江的天性,浙江政府的无为模式,其实大大的促进了浙江的发展,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无为模式却又大大的限制了浙江的发展,使得浙江在大型重型企 业的建设上一直落后于广东江苏,总的来说,浙江在过去的十年,应该说度过了最好的前五年,同时错过了最可惜的后五年,前面五年浙江的经济其实得到了长足的 发展,如果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政府将金融工作重点放在,引导金融资本聚焦在产业转型升级上,那现在的浙江将是另外一番情景。

所以浙江经济怎么了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资本未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进行升级,而不断的将注意力放在了原始放贷上,但是责任在谁?从理性人的角度考 虑,如果放贷能获得很好的收益,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费时费力,那么资金流向这个领域其实不能责怪金融资本本身,所以政府成为了一个很大的可被指责方,这个 角度上,政府负有很大的责任。

浙江的金融在过去的十年里,因为政府的刻意放任自流,只知道不断引入金融机构,却并没有在金融监管层面做太多的功夫,导致进入浙江的所有的金融机构在 浙江这个市场所从事的竞争过于原始,除了放贷款,真没有干别的事情,如果说要有区别,就是资金规模以及贷款利率的区别。所以,在浙江,金融基本上可以等同 于放贷款,不管什么形式的发放,到最后就一笔贷款。

很多人指责,政府垄断了金融,民营资本不得进入?其实,我从来没有这么觉得过,我甚至可以说,浙江其实从来就没有金融管制过。按照在浙江的理解,说句 不负责任的话,浙江前十名的国有企业,没有不放贷的。浙江所有的上市公司也没有不参与放贷的。一样的道理,浙江也没有不放贷的担保公司,也没有不放贷的各 种投资公司。更别说充斥在浙江市场上的大量民间抬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放贷机构。所谓管制,只是法律上的约束罢了。现实生活中,未有管制一说。

那么金融机构在吸储方面有否严格的管制呢?我一样认为也不存在垄断问题,浙江所有的能放贷的公司的放贷其资金成本个别的都甚至都低于银行,但是所赚的 利差却都要远高于银行,上市公司的放贷是没有成本的,大不了不分红呗,在浙江不少上市公司都成立了各种各样的放贷机构,将超募资金用于放贷,至于什么形 式,什么方式,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而浙江大量国有企业的吸储则来自于银行的贷款,凭借其政府信用,每年从银行获取的贷款基本上都可以达到基准利率,但是其所赚取的利差,远高于银行。相 对可怜的是那些担保公司、投资公司,以及大量的民间放贷人,他们的成本会高很多,但是至少也是能吸储的,只要不出事情就行。因为中国的非法集资罪向来是结 果论的,不出事情,怎么干都行,出了事情,怎么干都不行。这就是浙江的金融现状。所以,谁说浙江金融是垄断的呢?

浙江就是在这个低层次的,原始的状态下,金融自娱自乐的玩了很多年,从没有政府真正思考过金融的下一步何去何从,该如何更好的服务浙江的企业?

前文如果说了浙江企业是由于内在的赌性促使浙江企业家投向房地产和放贷领域的话,那么浙江金融的不作为,无疑又是进一步逼迫浙江企业家上梁山的又一道 门槛,前面我是从资金成本的角度去提出这种提法,但是在深入想下去,银行作为独立法人,快速盈利自然是第一位,那自然利率更高,放贷更方便,风控更严格是 理所当然的事情,那么促成金融机构如此放贷,未能有效配合地方经济的发展的罪魁祸首,归纳到政府手里,其实也是未尝不可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某个意义上讲,企业转型升级是一项赌博,浙江的实体经济的构成大量是简单的在加工以及大量的初加工的出口所构成的,浙江的经济特点本 身就是中小作坊较多,浙江人都自己有做老板的习惯,所以大量的企业家都是从一家企业里分化出来的,做到一定阶段,都会不断的分家,所以整体规模都做不大, 而浙江也一直有藏富于民的说法,大家手头有点钱,日子都挺好过,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存在的情况下,反倒应该日子过的挺好,但是金融机构的加 入,使得大量的企业家反倒会去借钱做一些事情。做什么事情就开始成为关键了。

我们一般脑子里都认为应该是做转型升级,从中小作坊开始扩产,机器升级,或者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上去。走日本的产业革新道路。但是这个情况上,问 题出来了,中国的金融机构,未能给予这个条件,不能匹配浙江的产业升级之路,浙江的占90%以上的资金,没有投入到产业升级之路上去,都被投入到了房地产上了。

为什么呢?金融机构为什么更乐意投同样的是中长期期限房地产项目,而不愿意投资企业的中长期项目建设贷款呢?

我自己的几个想法是这样的:

过去十年的房地产的开发,太过简单易懂,只要好的地段,好的价格拿下,傻瓜团队都能开发,所以考虑发放房地产贷款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的少。便于审查。 很多人不认同我的观点,但是我可以这么说,虽然所有的银行要求一大堆的材料让你去做房地产项目的测算,但是不夸张的说,我可以用一个晚上就编写一个非常完 善,严谨,财务数据不出任何问题的房地产项目建设的尽职调查报告给你。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尤其在过去十年,未来的房地产开发可能会越来越注重品牌,越来 越注重差异化竞争,但是过去十年就是拼地价,拼资金的游戏。

我前段时间跟一个国税局长在酒桌上喝酒,提到房地产调控的问题,我自己的观点就是不进行分税制度的改革,房地产调控就是一句空话,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哪怕回落也只是为了更好的上涨做准备。

棺材哥上台后所进行的分税制,在当时的历史因素下,对于巩固中央集权,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具备极大的好处,但是当经济连续高速发展了十多年后的今天,分 税制的弊端,其实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体现,为什么地方政府热衷卖地,不断推高地价,不就是因为地方财政收入被中央死死的掐住了脖子,不得不从土地入手么?

从分配比例来看,地方政府获得的税收收入过小,使得地方政府的日子一直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无论你中央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紧缩的财政政策,其实地方从来只有积极,没有紧缩一说,为什么?创造税收来源是根源。

所以我说,什么狗屁减税方案,那都是扯淡,不可能实现的了。中央地方的政策如果违背了地方政府的利益,阳奉阴违的事情势必出现。事实上的确如此,今年 浙江的税务稽核面提高到了30%以上,比过去几年提高了不少。税务稽查的另外一面就是要求企业补交税款,浙江已经不少企业被补交了不少税款了。

这让我想到了当年的万历新政中的张居正,人家上台第一件事情就是考成法的实施,内容就是要丈量田亩,然后收税,一年时间收上了过去七八年的税收总额。 感觉就是相当于藏税于民,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贴补财政。所以分税制不进行改革,基本上,房地产调控也好,还是减税也好,都是浮云。房地产是第 二财政的情况下,银行从事房地产业务,自认为风险得到极大的保障。

反过来看所谓的转型升级,四个字,说说是容易,做起来天难了,我当年做过一个企业的项目贷款,一个项目做完,我也成了半个专家了,不静下心来研究个大 半年,还真拿不出什么尽职调查报告来。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具备极大不确定性的,完全存在升级失败后,不进反退的情况下,当企业抽调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砸 下去的时候,很多企业如果没有很完善的后续措施,资金应对,基本都属于血路一条。而金融机构却恰恰在这些时候会退而却步,没有多少金融机构愿意静下心来去 做这些项目,也不会匹配更多的资金,政府在这个时候该出手的时候,却也一样毫无作为。那么既然如此,我企业也就算了,反正现在有房地产这样赚钱快,风险小 的项目,转型升级走到最后也就荒芜一片了。

为任一方,造福一地,政府还是要配备较为长远的眼光,来考虑地方的长远建设发展的,日本、德国、乃至美国都可以看出,政府在产业创新领域其实提供了强 有力的财政保障的,美国我觉得可以放在一边,另外考虑,因为其市场化信用机制非常发达,政府不出手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而日本、德国基本上都是复制倾国家 之力扶持产业资本的模式。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建立其了在产业上具备龙头地位的企业,浙江的企业大多自生自灭,又生活在一个浮躁的世界,所谓的产业升级,到 最后真的只能成为一场浮云。

其实,我们的政府总是在该出手的时候没有出手,却在某些不该出手的时候,总是会出手,政府是市场的参与主体,但是政府却总是没有边际,承担了超越市场 主体以外的权限和责任,这次六百家企业联名上书政府的事情,我是持反对意见的,我对浙江的企业家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草根形态表示很不屑。

政府有没有权利压制银行,要求继续放贷?有没有权利,通过别的一些非市场化的方式帮助企业?这个命题姑且放在一边,政府过于全能,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出 什么事情,都会到政府头上,政府承担了太多不该政府承担的事情,政府没有哪个能力去解决这么多的事情,我前面说的关于产业转型过程中,政府要出台一系列的 金融政策,这个是制度权限范围内的事情,政府反倒没有参与,大量的精力却用在里处理一些紧急的非政府权限范围内的事情,导致了政府边际也无限扩张,负面效 果就是无论什么事情,都是政府兜底,一旦政府兜底不住,那么大家一起玩完,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扮演什么角色?需要思考。

浙江的企业家,很有意思,我做银行的时候,其实挺鄙视的,很多企业家,是真的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每次跟企业家吃饭的时候,都会听见其对政府的 满腹怨言,觉得政府阻碍了其发展,不讲市场规则,赚了钱都是自己能力好,亏了钱是因为政府不好。到现在企业出事情了,一个个都不顾所谓市场规则,拼命要求政府出来干涉,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针对浙江经济乱象的三个角度




所以,面对当前的危机,政府处于了两难的境地,也是很显然的,浙江经济的乱象,我自己认为要从三个角度着手。

第一个角度是规范金融机构的边际,如果金融就是放贷的话,什么银行,典当、小贷、信托、租赁都取消算了,弄那么麻烦干什么呢?直接全整编成银行算了。 反正就是放贷款么,银行最方便。但是事实上,不同的金融业态之间是有边际的,浙江的乱象就是边际混乱,无论,有牌照还是没有牌照都挤到一起去了。所以规范 边际很重要,不要越了边际,让各自的金融机构在各自的边际内拓展深度,而不是考虑如何逾越边际。我在这里着重谈我自己对小贷的看法,因为当初我对小贷的反 对意见很大,现在依然如此。前几天汇报的时候,我也是反对小贷转型升级银行的提议的。

小额贷款公司很有意思,温总理来了温州后,给温州特批了一百家小贷公司,然后温州好像采用招标的形式,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金改引发的所有入股小贷公司的上市企业股价狂飙,我当时冷眼旁观了很长一段时间,骨子里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我对拍脑袋想出来的东西,向来不看好。

所以当很多问题想不通看不明白的时候,就干脆边上看看吧,我很欣赏@仁和智本高政 他公司的口号是金融智慧,大道相通。金融并不是什么高深的行业,如果有人不能用浅白的言语跟你描述他想做的事情,你就别给他钱。金融之道,大道至简。如果 不能简单的表述内在的逻辑,那么这个东西本身就是有瑕疵的。

所以很多问题,如果看不明白,想不明白,不如回到事情的最本质去看,或者站的高度更高点,时间跨度放的更长点,或许脉络会静静清晰起来。

顾名思义,小贷的设立的初衷肯定是为了解决小额贷款难的问题,但是小贷公司在小额贷款上的优势在那里呢?对于一切以放贷为主营业务的机构,我考虑的问题在三个点,第一资金来源的成本是多少?第二贷款给谁,风控如何把握?第三贷款成本是多少?

别的市场上,我不知道,在浙江,我一直在想,从资金来源上来看,为什么我要参与小贷,我自己本身就能参与放贷,还能通过各种形式避税,通过小贷的优势 不明显,还要受到不断的监管,小贷又不能参与市场吸储,资本金用完了就用完了,跟我自己放贷或者借助别的通道放贷,没有本质区别。实质都是放贷款,并不能 说有牌照放贷款的风险就一定低于我没有牌照放贷款吧,也不能说有牌照房贷款就一定放的贷款利率就高于我没有牌照吧?其实恰恰相反的结果是没有牌照的放的利 率可能更高。那么小贷的优势是什么呢?

其实,仔细想想,小贷在当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很难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小额贷款领域的整体坏账率确切的数字没有历史数据,导致大量的银行等金融机构 其实都不敢过多的介入,小贷公司作为新成立的金融机构,试水将是长期的一个过程,短期内不太有明显的优势。所以,仔细看下来,现在江浙很多的小贷公司真正 潜心做小额的,肯定少之又少,即使做的小额贷款,也都是属于别的银行客户的一个配套存在,也就是说,贷款客户本身并不是小额贷款用户。简单举例就是某个人 在工行贷了三千万,然后跑到小贷公司那里顺手又贷了一百万。但是这个人,是不是一定是小贷边界内的客户呢?我也不知道!

我一直认为,小贷公司是否能在经营期间有效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经营风险的理念和风控的制度,是小贷公司能否走到最后的关键,而这个却恰恰是需要长期的 业务实践才能产生的,换句话说,一百家进入小贷的公司,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相信能存活下来的并不会多,关键还在于如何稳健经营。

这个意义上讲,小贷由于缺乏流动性,生存的难度是极大的,跟正规金融机构比较,资金来源成本远高于他们,而跟民间借贷比,又没有明显的优势,小贷的未 来除了放开吸储外,唯一的一条生路,那就是约束民间资本只能通过牌照进行放贷,以不形成跟小贷的竞争的状态。否则我可以想像的到,小贷最终必然还是介入到 高利贷市场,进行违规揽储,非法集资是必然的事情。设立和不设立小贷基本成了伪命题。

而放开吸储,也就是意味着小贷转型升级村镇银行,我个人却表示了极大的反对,某个意义上讲,虽然小贷我认为没有意义,但是如果真的能被约束在小额贷款 领域,踏踏实实的做业务,或许也真有可能在中国产生个尤努斯出来。但是如果一旦所谓的升级放开,估计也就没有多少小贷公司愿意在这个领域玩票了。所以,可 以料想到当初加入小贷申请的大量上市公司和民间资本本身的动机就不单纯。

不过这也只是我自己的猜测,我不看好实际可能发展的很好。用不了多久或许数字会给出答案。但是我坚持我的看法就是经济形势不断恶化下,首当其冲是担保公司,其次就是小额贷款公司。

在谈担保公司,我自己在担保公司呆过,也看过很多国家的担保业态,其实担保最大的问题在于盈利模式不合符商业逻辑,我自己对担保的定性就是担保在中国 会处于一个逐渐消失的状态。担保公司在很多国家都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出现的,但是事实却证明担保公司基本上在各个国家走到最后,都依赖财政 补贴存活,什么东西需要财政补贴?不赚钱的业务才要财政补贴。

所以,担保必然是一个商业模式不成立的业态,但是市场又需要他。而国内的担保公司很多的都是民营的担保公司,扣除大量的担保公司不从事担保业务,实质从事放贷业务外,实际从事担保业务的担保公司其实并不多了,也间接说明就担保而言,的确是走不通的。

事实上,哪怕是有财政补贴的欧洲,在七十年代,大量信贷担保的机构就纷纷倒闭,特别是1992年瑞典信用保险公司破产后,欧洲金融界基本上全面停止了贷款信用担保。而恰恰我国的担保机构主要从事的就是贷款信用担保,所以我自己对担保向来是持保留意见。

具体到分析上来看,担保三个致命缺陷无法破解,第一是风险收益不对称,按照目前担保公司的收费在3%左右,扣除一个点费用外,大概在2%左右的收入, 我一直跟很多人分析一个逻辑是,中农工建,成立几十年的金融机构的坏账率在多少水平?我想如果扣除银行贷款里面大量不会坏账或者说可以用流动性来弥补和掩 盖的的贷款,我想这个数字不会低于2%,银行的风控制度和担保公司的风控制度相比,银行的工作人员的能力与担保公司的人员能力相比,我认为即使不敢说超越 担保公司,但是总不会差了太多吧。

第二就是流动性风险,银行有很强的流动性,理论上银行只要不挤兑的流动性风险,坏账再高也没有关系。而担保公司不同,担保公司的流动性就是代偿,一旦 无法代偿,就造成了信用挤兑。这种信用挤兑很可怕,当年的中科智,只是一家银行发出代偿声明,就会导致连锁反映,一旦一家银行停止合作,担保公司就会被其 他银行停止,连锁式的反映的后果就是担保公司的信用被挤兑。

第三点很关键的是担保公司的客户群的风险度要远高于银行,按照我对浙江的理解,浙江的银行的风险容忍度已经很高了,其实现实情况也是如此,很多担保公 司都做不了的客户,一些银行反倒直接能做,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银行做不了的客户,担保公司如果去操作的话,风险度其实是大大抬高的。客户群体的不同很大 程度的决定了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加大。

所以担保作为一种金融业态,在浙江很多时候,其实是高利贷的另外一个代名词,浙江几百家担保协会,真正从事担保的不会超过三十家,其中,我到是一直觉 得浙江省担保里面可能也就中新力合是为数不多真正在中小企业担保上做出成绩并且可能一直维持下去的为数不多的优秀企业了。

说的有点多了,不过之所以提这两个业态,是因为在浙江,中小企业占比过大,而能贴合中小企业的,除了小贷就是担保,而恰恰这两个在浙江却一直未能有效 得到金融监管呵护,这两个业态,尤其是后者,基本都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反倒,最近省金融办成立了小贷监管处,或许对小贷寻找出路可能是一个利好消息。

我这里核心的观点与其不断新设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状态,反倒不如静下心来,先规范各个金融机构的边际,让小贷做小贷,担保做担保,典当做 典当,信托做信托等等。规范好边界,收缩好金融布局在反过来大力发展或许会更好,尤其现在一团乱麻的情况下。不要去火上加油了。

第二角度是核心点,其实我们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金融机构不断拥挤到浙江放贷这个问题?钱来自哪里?为什么到浙江来?浙江人有钱倒也罢了,为什么全国 不少地区的信贷规模都愿意投放到浙江来呢?浙江人真有那神奇的赚钱能力么?浙江的经济危机明确告诉了大家,都错了,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罢了,浙江人做不到 这么多资金的涌入。这里面深层次的问题是货币的滥发以及滥发之后是大量沉淀在银行体系内的资金到处寻找出路,而恰恰这个时候,房地产暴利却不能维系。很多 事情就集中的爆发了。我到是觉得两方面破局或许会更好,第一方面,债券市场的尽快建立,缓解部分资金无处可取的尴尬境地。也同时缓解浙江民间高利贷实在过 于泛滥的问题。我国的企业融资过于依赖银行融资,而股票市场又沦落为优秀企业套现的场所,前面说过的许多需要转型升级以及真正需要用钱的企业,却无处可融 的尴尬境地。

就我自己的理解,浙江的债权市场其实只能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为代表的相对正规的高利贷, 另外一类就是非银行高利贷。凡是银行融资不了的客户,所能进行的都是高利贷,当信托融资要至少高于15%、小贷融资成本在平均18%,典当融资要在25% ,民间融资成本至少在36%以上的生态环境下,浙江的企业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也就是说,如果进不了银行融资通道,其实事实上就只能进行高利贷了,区别只是 被谁给宰了的问题。这在浙江其实也是个悲哀的地方。所以我说,从风险特征上来看,事实上中国的债权市场,只存在低风险和高风险,不存在中等风险的产品区 间。原因是中国的债券市场并不发达,大量无法在低风险区域解决的债权就都进入了风险较高的区域,甚至连银行本身也成为了高风险债权的主要解决方。郭树清上 台,让我看到一些希望,各地债券市场的建立,应该会逐步的改变这一风险结构特征。大量目前高风险区域中的中等风险债权会逐步下移到中等风险区域之中,通过 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对浙江的企业而言,或许是个利好的消息,可能会成为破局的关键。其实在浙江,很多进入高风险区域的债权,本身并不是高风险的,但是却 会因为所处的区域而变成高风险,由于在高风险区域里游荡的金融机构本身具备极高的风险收益,所以会推高这个区域里的企业融资的成本,从而推动这个区域的企 业的风险高企,这种高企,不是因为他本身有高风险,而是因为外部的环境所产生的高风险。

举例,一家企业,接受三年期的年化8-12%的利率的 情况下是中等风险,但是如果接受短期的20% 的利率,那就成了高风险。高利贷区域里的市场较为险恶,普遍的信息流通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资金的借贷缺乏有效性,普遍无序,使得借入方很难有效 安排和使用资金,从而无形中也推高了经营压力。事实上,目前高利贷的放贷机构,本身也在谋求转型,高利贷是无法改变的商业形态,其生存有合理的生存逻辑, 而且也将一直持续下去,但是长期的实践证明以下两种情形同时出现的高利贷,必然无法持续:固定成本的借贷行为匹配主动管理型的操作方式。

这里解释下,什么叫主动管理,就是你把钱,借给我,别来管我怎么用。所以所谓固定成本的借贷行为匹配主动管理型的操作方式。就送你给我钱,我给你许诺一 个利息,你别管我干什么用。这种借入固定利息的资金然后进行主动管理,基本上就意味着死亡是迟早的事情,主要的原因在于资金和项目之间的平衡很难,不能做 到无缝对接。我们就拿吴英 来举例,一旦你以年息20%借入资金的时候,你必须每年收获超过20%以上的收益才能保本,或许20%对某些商业奇才是可行的,但是项目和资金的匹配度是 没有那么好的,中间会存在很多的时间沉默成本,这段时间里,你项目没有找到,但是你的利息却要不断的支出,所以实际的成本必然要到20%以上,取决于实际 投入项目的情况,那么借入资金方的财务压力是极大的,在这种压力之下,你还必须留有足够的流动性,来确保不断的有人来赎回,所以你看上去你借入了一个亿一 年,但是你可能实际能用的资金只有五千万的六个月,所以实际成本是多少呢?按照年化计算大概实际成本要高达80%,纵使你是天纵奇才,我想也做不到这个收 益率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吴英这类一旦走上了固定收益的主动管理,是必死无疑的,界定为集资诈骗其实也是合理的,因为,她应该明 确知道自己还不了这个钱还去借钱。所以对于那些信誓旦旦说能保证给你每年盈利20%以上的人,基本可以打入骗子一类。其实,我自己是将固定利息超过15% 以上的主动管理型,基本都定义为非法集资。但是高利贷,还是有存在空间和形态的。他的合理的生存逻辑只有两种,要么就是项目管理型的固定成本资金,要么就 是不设定固定收益的主动管理型。在项目主导的情况下,收益可以跟项目锁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无效资金成本沉淀,从而降低由于资金沉淀带来的成本过高的风 险。其实,信托就是典型的项目管理型的固定收益类的高利贷形态。而不设置固定收益的主动管理型的高利贷,更像是一种股权投资行为,是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 享的行为,由于是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从而使得高利贷的资金成 本较低,因此可以操作的空间就更大,可投资的品种也就更加丰富,他所要体现的是良好的资产管理能力。其实,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可以理解是这种模式。某 些主动管理型的私募债权基金也是这种模式。但是从长久的持续的经营角度考虑,由于项目管理型会因为一个项目的失败,而影响单一项目的 投资人,所以造成较大的冲击,而主动管理型,可以在多个项目之间进行分散投资和平衡,从而减少某一项目失败带来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利贷只有通过非 固定收益的主动管理型才有持续存在的可能。

不好意思,又扯远了,我刚说到未来的金融改革的破局会从债券市场开始,是有一定的可能性 的,债券市场的发达,会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除了银行高利贷就是非银行高丽贷的格局,很多游荡在高利贷区域里的企业,会可能落地到债券市场,而融资成本得到 大大降低,从而变相拉低了其他金融机构的放贷利率,或者直接参与到债券市场从事交易,毕竟相比之下,债券的流动性要远远好于单一的债权交易。所以,债券市 场,将改变以银行为主导的债权市场格局。这从这个角度想下去,银行的估值还会进一步下降。

为什么我个人很看重债券交易市场,很大一个程度上,主要跟政府开始转变自身定位的考量有关系,中国在私募债之前没有债券市场,别骂我,真没有。因为之前所 有的公募债,都要进行两个部门审批才能发行,无论实践中还是理论上都不存在违约的可能,这种情况下的债券市场,没有价值。而这次私募债的发行采取的是备案 制,极大的改变了发行体系,将产品定价和风险承担都推到了市场中去,这就衍生出很多的机会,也会极大的推动了国内债券市场的变革。

当 然私募债为主导的债券市场的建设,难度会很大,主要集中在风险定价和风险承担的制度建设上,债券市场的一开始或许就会是腥风血雨,惨淡开场,可能性很大。 尤其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但是艰难起步是个破局的好步骤。今年的私募债发行的征求意见稿,我提的是两条意见,引入做市商制度,以鼓励交易。一个没有交 易的市场,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这点上,我建议证监会放开目前以券商作为唯一通道的发行模式,否则券商会成为最大的发行瓶颈。第二条我是建议放开中长期债 券的发行,目前最长的债券是三年,我到是觉得可以参考美国的ABS,期限拉到10-15年,当然,目前定价的三年是跟私募债当前定位于中小企业有关系,我 只是希望未来有期限更长的债券出来。

第三个角度,比较务虚,但是觉得还是有必要讨论下,我前几天跟几个领导吃饭。跟其中一个领导说,中国的金融专家,在过去十年都在牢里呆着了,所以,中国的金融人才其实都在监狱里,有什么金融疑难问题,问问他们应该不会错。

说这句话的时候,挺悲哀,一个不会保护金融创新的国家,一个法律模糊,没有边际的国家,金融人才除了监狱的确没有更合适的地方呆着了。在中国做什么事 情,都不能比别人快一 步,快一步就是死路,你所做的事情,只能比别人快半步。所以,在这样步步惊心,如履薄冰的情况下,有几个人愿意潜心做事情呢?吴英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比她早一年被枪毙的丽水小姑娘,那才叫不幸。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无法琢磨的,那叫命运。在中国真正做金融,那需要有种,舍我其谁的魄力和勇气, 要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要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怎么听,怎么看,怎么都像是当年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员干的事情。问题是 在中国,事实就是如此。金融奇才,没一个有好下场。仰融、管金生、陈浩武、葛政,唐万新,刘金宝,朱小华、王雪冰、李福祥。风吹浪打,是非成败,到如今, 何处话凄凉?当金融领域成为一个埋葬豪杰的坟堆的时候,金融注定是衰败的。当时间用了十数年来证明这些人曾经做的许多事情,在当下看来是如此英明神武的时 候,我们只能感慨他们生不逢时外,我们是否可以在做点别的事情呢?该反思下为金融人才创造更好制度保护的时候了。

前些天,我艾特了我的校长,@丁志杰, 我跟他说,我每天感觉自己坐在火山口,我也感觉我们这行的人,永远有只脚在里面,不到金盆洗手,不知道那只脚是自己的。最有感慨的是那天去了昆吾九鼎黄晓 捷师兄那里坐了会,他最后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想了好长一段时间,他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做金融的人,难道真的都是要在忧患中才能生存么?貌似有点可 悲。政府永远小心翼翼的在看着我们做事情,如果我们做对了,那么好,所有的功劳、政策,不要钱一样的给你,如果,如果你一不小心,走反了,结果也不是太 好,于是一句,杀无赦,以泄民愤,然后息事宁人,挥挥手就带走了一片云彩,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政府如同港片的警察里一样,本来很早可以被出现的时 候,不出现,却总是在事情不需要出现的时候才出现。

其实,回头看全球的金融创新,最初的目的都很单纯,都只是为了当时的金融监管罢 了,所以现在看起来的很多金融创新,无一不是突破金融监管而创造的,政府和金融机构在一次次的博弈中,不断衍生和变化,促进了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一个金融创新突破了金融监管,而不违反金融监管政策,本身又无私利的金融机构,我们是需要创造条件给予充分的保障的。所以,第三个角度,就是我觉得金融改革,要 先从鼓励金融创新开始吧。



我骨子里其实是个挺悲观主义的人的,那天写浙江经济怎么了的起因仅仅只是因为在会所里喝茶的时候,看到路上拥挤的人群兴高采烈的去黄龙听滚石三十年的演唱 会,一阵恍惚,突然想到这种美好的时光,未来还会继续么?数年后的人们回忆这个场景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态?很多年前看过一本书,假想了N年后,美国入侵中 国,中国一路溃败,退守西南,许多本来与军事绝缘的人,如我这般的无所事事的人,或者如另外一些每天上班下班的职员,都加入了这场站争之中,然后,在破败 的工事里,聊起了各自曾经的往事,年少时候爱过的人,唱过的歌,也缅怀其曾经看过的电影和演唱会,最后,随着炮声响起,一个个端起了枪,冲锋而去。

就在那一刻,我的悲观主义心态让我突然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当时的情绪就是很想写一篇小说纪念那一刻,到了午夜时分,我却打开了电脑写了那篇被很多人称之为又臭又长的文章。为什么感慨的战争,却写起了经济。那是因为我想如果中国有战争,势必从经济衰败开始吧。

2007年的时候,我跟老婆说,我们回老家,挖地窖,囤点大白菜吧。她骂我神经病,我笑笑说,我看到了1929年的美国在日益临近。1929年后的美国 饿死了800万人,全国范围内的流浪人群大迁徙的场景其实并不遥远,而且就发生在当时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里。回首悲伤往事,其实也就相聚不到八十年的时 间,为什么现在就不会发生类似的悲剧呢?我这种悲观主义想法,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到我考虑都是非常的悲观。

我自己虽然是人民银行直属院校毕业,但是绝对谈不上什么科班出生,因为我的大学生活,基本上都用在因为感情失恋,而到处游走的历程上了。我的四年生活,基本归纳起来,就是夜夜笙歌,纸醉金迷。虽然每门考试都过了,但是确切的说,那要归功于我良好的应试能力,确切的说,我大学四年去上课的次数绝对不会超过三个月。

可能也是老天惩罚我这个不爱读书的学生,所以,让我去了浙江最破败的一个储蓄所里当押钞员,说道这个储蓄所也挺有意思,因为当时这个储蓄所所辖的支行行长,是现在私募股权行业里鼎鼎有名的天堂硅谷的总裁袁维刚先生。

很多东西,事前看和事后看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在最初俩年里,我觉得自己作为中国金融最高学府出来的学生,身边一堆同学都在顶级机构厮混,而我在浙江最破 败的一个储蓄所做押钞员,那种苦闷其实是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虽然现在我可以说,我很怀念当初的时光,因为那的确从回忆里来看,那应该是相对最轻松和没有 忧虑的时光了,但是如果你们说,让我重新去过一遍这样的生活,你还去么?那我想想还是算了。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结论是,如果没有好的结果,那么经历是毫 无意义的。人生还是要在乎结果的。每次看电视里一堆人在讲他们的成功路上的艰难曲折,我一般都会骂几句傻逼,成功其实是不可复制的,因为支撑成功的理由有 很多,或许压根不是因为别的,仅仅是因为你比人家命好呢?难道这也是可以复制的么,很多人在讲勤奋,讲努力,我只能鄙视的说一句就是,不是你比别人勤奋 了,努力了,能干了,走到最后的就一定是你。

做金融行业久了之后,你会明白很多道理,我一直跟人说,在现在这个社会,你足够努力,足 够勤奋,哪怕你学历再低,我想过个衣食无忧的小康日子,应该是问题不大的,但是你想功名显赫或者成为国之栋梁,那我想,你还是先去算个命吧。这东西是注定 的,绝对不是你通过勤奋和努力就能实现的,国人喜欢树标兵,听别人的励志讲座,基本上都属于瞎扯淡一个范畴,我反正总是不太喜欢听这种讲座的,你的人生就 是你自己的人生。

我有时候开玩笑说,比马云努力、比马云聪明、比马云勤奋、比马云坚持、比马云会忽悠的人,甚至比马云帅的人多了去 了。为什么成功的是马云呢?马云的成功你是无可复制的,因为他命就是比你好,你没办法,加上他遇到了他的时代。事实上也的确是,人和时代也是要相互匹配, 毛主席如果不是生在风云激荡的年代,他在大的才能基本上也会烟消云散。古人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不是封建,不是迷信,是人生哲理。

我09年银行出来当年,曾经满怀雄心壮志写过一篇给大学生找工作的建议,写的是慷慨激昂,也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被很多媒体杂志给转摘了。但是不到一年, 我就颠覆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写了另外一篇完全不同观点的文章吧。确切的说,就如同我前面有篇讽刺我同学的一篇微博里说的一样,在股市上,跟大势对抗那是傻 逼才干的事情。其实,人生也是一样的。

盲目的鼓励努力和勤奋,毫无意义。经济有周期,人生也一样,在低潮期里的时候,其实你会发现, 你怎么做都是错的。你多做也就错的越多,而你越努力,你错的就越厉害,这个时候,你做很多事情,不但无助于你人生的理想,反倒会让你在时机到了可以做事情 的时候,花大量精力去给这些时候努力做的错误去擦屁股。就如同跑步,你方向错了,你跑得越快,走回来的时间就越多,所以,迷茫无助孤独的时候,你就静静的 站着吧,留点体力吧。一动不如一静。静静的等着属于你的时候到来,或许才是最合适的吧。

我应该算无业三年了,三年里基本没有干过啥事 情,我自己给自己界定,可能就处于这个阶段,、我这三年,基本上时间花在了钓鱼、练字、麻将和研究易学(主要是给人算命用的),四件事情。虽然,这四年一 身负债,也经常感觉自己满腹心酸,却总要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煎熬,学会等待属于自己的时光到来,从一开始的很不适应,每晚上辗转反侧,总是经常深夜孤身一 人在水库钓鱼,看着东方太阳升起,到现在的悠然自得,淡然处之,却突然也发现这样的日子其实也挺好。为何非要去求功名利禄,声名显赫呢?什么样的人生不是 人生。你过你的锦衣玉食,我吃的咸菜肉丝,你一定比我幸福么?!

可能因为跳出了金融圈子之外,看金融,我到是也觉得我看很多事物反倒看的更透彻,闲来无事,也开始写了不少金融类的文章,对的,不对的,其实不关键,关键是思考。金融跟人生不一样,人生没有逻辑,没有对错,没有模式,而支撑金融最后的却只有两个字,逻辑。

一个不懂逻辑的人玩不好金融,我曾经在股票上赚过很多钱,但是没有多久就在股票上把这些多钱都亏回去,然后还倒贴了很多,那之后,我就不再玩股票了,我 觉得在没有弄懂股票的逻辑之前,我还是不碰股票吧,我当时的设想其实很简单,既然中国股市80%亏钱,那么我所设想的就是我自己是否能成为哪个20%呢? 我想了很久,觉得我在股票上花的时间也没有别人多,那么理论上技术必然是不如人的,理论研究也必然跟不上别人的步伐,而且人家沉浸在股市这么多年,我还是 个后来者,那么先发优势也没有,最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运气也肯定没有人家好。那么我成为20%的可能性几乎就没有了。那我还玩他干什么呢?这不是找死 么。所以我就毅然退出了股市。下定决心就是没有弄懂股市之前,就不玩股票了吧。

突然很多年后,我觉得我可能弄明白了我自己所认为的中国股市的本质后,我写了两篇文章,第一篇是去年7月份给在杭州某银行培训上的演讲稿,提到了退出所有以二级市场为标的物的资产配置。第二篇是,今年3月份写的,有理由继续看空中国股市。

这里我先声明下,我今天晚上的这篇文章,纯粹是瞎写,只是自己的思考,大家别打我。我理解中国股市是跟一个做金融工程的朋友聊天得到彻悟的,当然是我自 己的彻悟,未必是对的,我从他的聊天里,我感觉中国的股市逻辑出了很大的问题。金融工程有个前提是历史可以复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谈量化交易和技术分析 是有意义的,什么概念呢?就是只有大量的行为逻辑在特定的事件下会经常发生,那么这种行为逻辑才是可以被量化,而且也是有价值,可以衍生成为一种金融逻 辑,如果很多行为逻辑都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才会有,那么当时这种行为下所产生的量化的东西,其实是不会再次出现的,这个时候积累的数据就没有意义了,所以 这个层面上讲,技术面分析其实是无法分析出有效的东西来的,因为历史环境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人们的行为逻辑跟着变化了,而为什么美国却可以谈金融工程呢, 我自己的理解是美国一百多年来许多金融行为逻辑是被固化下来的,就是说在面临同样的市场情况的时候,人的选择跟历史是一致的,这个人不是一般的人,是构成 参与者主要的群体的历史行为,可以被复制。所以,国外可以通过历史可以预测未来,但是中国不行,中国的股市一出生就是个畸形体,每个阶段的参与市场主体的 群体的行为逻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直没有形成特定行为逻辑。20多年过去了,才慢慢具备一点正常的雏形。

中国A股一开始是什么人买 股票?是共产党员!那时候股票出来没有人愿意买,共产党员要带头买股票。然后赚钱了,开始有人愿意买了,再之后排队买股票,有行为逻辑么?其实是没有的。 然后,接着是庄股时代,坐庄的大户忽悠买股票,再接着民间大庄被机构渐渐取代。总共二三十年的时间,每一代的操纵市场的人的逻辑都是不同的,你怎么可能通 过这些不同的行为人的行为去预测未来可能的行为逻辑呢?

虽然,每个国家都存在不同时候发生不一样的历史事件,但是成熟市场体系里,应 对不同的事件的反映基本上趋同了,而在中国却就未必。如果经济不具备周期性,那么股市就必然没有周期性。而在中国其实很大程度上,连一个周期都没有走完。 历史么有有循环,行为逻辑尚未可以归纳。

在的股市开始具备一点点投资价值了。但是我觉得还不够,中国股票历史上的主要参与者其实不是 散户,以后肯定也不是。散户的行为是集体无意识行为。不具备参考和分析的价值。回到最后我们要看的是市场机构者和大量游资的行为逻辑分析,所以你们会发现 为什么国外很多市场交易量基本上都是一根直线,没有一定的事件,基本上没有成交量,那是因为,市场参与主体很理性,他们对一个股票的估值基本趋同,所以达 成了均衡,也就固定在某一个价格上,所以,他们的行为逻辑是有预案和逻辑的,未来的中国股市的发展可以参考香港股市,但是需要时间。

很多人在喊中国十多年了,股市没有涨,所以必须涨。拿巴西、印度、俄罗斯来举例子,事实上A股和他们没有可比性,因为中国一开始的时候股市就是个畸形,明 显虚高,中国股市的出生是肩负着历史使命出来的,其实股民都知道中国股市最早是给国有企业脱困而创造出来的,明显就是来套钱的机构,一堆没有价值的股票, 不断会被推高,掩藏在背后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股票上市的管制。正因为股票的稀缺性,所以中国连个ST股票都有价值,因为具备壳资源。这种管制 逻辑自然就催生出有中国特色的股票定价机制了。

我自己的理解,决定股票价格的是对股票未来价值的预期,理论上股票的根本价值建立在未 来通过股票分红产生的收入能对得起你股票的价格,但是在中国这种定价机制却发生了扭曲。产生了一条逻辑链是什么呢?因为股票管制,导致股票供应减少,而股 票供应减少,市场资金较为丰裕的情况下,所以基本上每只股票都远远高于他本来该有的价值。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股票市场。但是大家都知道这种明显扭曲的市场定 价机制,是走不远的,必然要回归到合理状态去。

合理状态是什么呢?还是回到逻辑上来讲事物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房地产价格的本质是什么 呢?在中国可以理解为出租房产一定年限内的租金收入的折现,再加一定的通货膨胀的系数。经济都是有它的运行规律的,可以得出房地产价格是否虚高的结论,股 市也一样,每年分红收益加转让价格加通货膨胀系数,按照同样的折算方式得出的结论是房地产大部分区域有投资价值。股市80%无投资价值,我前面讲的回归是 指股市要回归到有投资价值上去,否则股市就是一帮傻逼的击鼓传花的游戏。今天一个傻逼说我赚了,明天说我亏了,因为他们都没有底线。一个看到要玩完的市 场,你们去玩就是赌棍。既然是赌棍,那么净身出门的概率是最高的。

那么回归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改变股票管制这个关键点,让股票 上市不需要管制,真正把股票定价交给市场去。而监管层要做的事情就是确保信息的公正公开及时客观,同时打击内幕交易。如果能理解到这点,我觉得其实我们就 应该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监管层的决心决定了股市未来很长时间的走势了。

我去年的原话是这么说的,“二级市场当下的情况下,还不断的进行扩容,我们的理解是政府有变相的通过扩容来取消发审体系的尝试的可能,从而实现A股的去泡沫化,政府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得二级市场从一直较高的市盈率回归到合理状态,从而降低一二级市场之间的高价差。”

这个判断一旦成立,其实股市跌跌不休的状态就是明确的了,我一直在群里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看不清大趋势的人,是不适合做股票的,每天技术面分析分析去,进进出出,赚的都是小钱,真正赚大钱的永远是站在更高点上看人生的人。

其实做股票就是做人,时机不对,趋势不对的时候,你还在玩股票,那么当时机对的时候,你也没有钱去做股票了,因为你被套牢了,所以散户的悲剧在于炒了一辈子的股,还没能解套。做人不也一样么,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还某一个时候放下的错误。

总的来说,大趋势下做股票的难易度其实是差很多,你要在弱势里面找机会,你是可能有很高的涨幅,但是对你的要求太高了,我也从来不排除在即使大盘哪怕一路向下,还是有个别股票会有几倍的涨幅,只是问题在于他会是你的么?你抓住的概率有多高。

我从来不相信在二级市场上有所谓的高手,现在那么多阳光私募一个个都出来了,甚至比股票家数都要多了,能说明很多问题了,说明了他们跟你差不多,都是靠 天吃饭的。极个别的优秀天才是有,但是占比太少,99%的人都是跟你一样,甚至如果运气够好,他们还远远不如你,但是并不说明他们能力弱于你,而你是要结 果的,一个操盘能力强于你的人,却赚钱赚不过你的人,对你也没有意义。

现在很多人,包括但斌好像也都在忽悠政府暂停新股发行,我其实心里就觉得挺有意思了,我前面给浙江金融提出的想法是要去杠杆化,其实,证监会在做的就是去泡沫化,这个事情很得罪人,尤其是得罪散户,但是这个过程该不 该做呢?其实还真是该做,否则中国的股市,走到最后,真的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赌场。因为每天买进卖出的都是明显没有投资价值的东西,你还爆炒,迟早要爆 掉。逻辑就是这样的。

那么很多人问,股市什么时候会好,我不是专家,我给不了答案,我只是觉得,现在很明显可以说股市不好的理由有这 么几个,第一个是监管层,不断扩容趋势不会暂停,那么理解起来就是产品方不断增加,股票家数增加,第二个就是股市资金不断流失,而且各地各种区域性市 场,OTC市场,以及私募债市场都开始建立,分流了不少资金,大家用脑子想想,当一个市场钱少了,产品多了的时候,结果会是如何?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是 每个产品的价格都下来,因为大家没有那么多钱买了。第二个结果,就是大家的钱都去买市场里好的产品。这个产品价格不断上行,而不好的产品就没有人买了,直 到大家觉得产品虽然不好,但是还是值某个价格的时候,会有人去买,所以股市下一步,我的判断就是还是继续的跌,但是优质的好的股票,可能会有很大的涨幅。

其实在放程度更大的层面来看,股市这个问题,我自己觉得还要考虑两个因素,其实,翻看全球股市,股市上行要具备两个很重要的条件,我认为是必要非充分条件,就是必须要有,但是不代表有了就一定涨。

一个是经济形势的相对明朗,啥意思呢?相对明朗的意思不是说经济形式一定要多好,但是经济形式总不能太差,一个好的经济形式未必一定带来股市的一定上 扬,我自己理解下来,这其实是个信心方面的问题,在一片哀鸿遍野的情况下,大家做多情绪总是会受到打压的,每天听到负面新闻,很多人还是不愿意进行投资 的,喜欢保持流动性,这种心态不单散户才会有,机构也是一样的,所以经济面明朗很重要。

另外一个条件其实是货币的充沛供应,这个大家想想都明 白了。没有足够的货币是推动不了股市的上行,股市总到最后来说还是靠资金推动起来,尤其在在中国一般情况下认为这个是充分条件,一般货币多了其实必然导致 资产价格大幅度上行。但是货币泛滥了在某些情况下,货币充沛其实不一定就能推到出导致资产价格上行的这个 结论的。这个前提是经济形式要向上,也就是前面说的第一个条件,所以两者要叠加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催生大行情。

在经济面不好的情况 下,其实资金找不到出路,或者说找不到安全的出路,推导出的结论就是资金再多,也推动不了资产价格上行,其实现在的情况市场上资金面很紧缺么?其实我到不 觉得,市面上资金还是较为宽裕的,但是这个宽裕,我自己的理解是市场上的这个宽裕,反倒是实体经济不好所衍生出来的宽裕,因为实体经济不好,导致大家不愿 意进行投入,只能让钱留在手里,而又不愿意进行股票投资,只能以流动性的形式存在,一旦实体经济好转,市场资金可能又会出现紧张的状况。所以,这种宽裕是 相对的,而且,在目前市场的存准和利率的情况下,要很宽裕其实也是不现实的。

很多人到现在还在谈CPI,其实我一直有个观点是,经济 形式好的时候,关注CPI,但是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大家更关注的是GDP,以及由于GDP下行可能会带来的利率变化,为什么呢?因为一旦经济下行的时 候,大家的关注重心都放在了经济是否滑坡的问题上,这个问题的打击当然要远高于CPI对股市的打击了,更何况GDP下行,其实CPI大抵是下行的。所以, 谈CPI在这个阶段无意义。

最后的结论是,大家如果问我,股市未来会如何,我只能说扩容不停,经济形式不振的话,下跌是必然的,没有什么好多谈的。

如果说,股票我看的很透彻的话,那么我对于房地产以及未来经济形式,我却一直未能理出很好的思路,前几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我把矛头对准了大量的金融机构,第二篇文章,我认为浙江金融机构的乱象跟政府监管缺失是有关系的。

有好几个批驳我的人,认为金融不应该被管制,这是对自由市场经济主义的反攻清算,其实,这个命题很庞大,争个几日几夜也争不出来什么,但是基本上目前各 个国家达成的共识是金融是需要监管的,保尔森提出的观点是,“我们不需要更多的监管,我们需要更好的监管。”,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提出建立超级监管平台 的概念,保尔森认为没有不要重建监管体系,但是却需要在现有的监管体系下面做一些深化和更好的提升。所以,管制比不管制更有市场。

其 实,浙江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政府有不少人才,而事实浙江政府官员也很务实,我前几天跟省政府一个公务员聊天,他提到了金融监管的问题,他认为,在商品市 场,鼓励充分竞争,政府干预越少越好,但是在产品要素市场,政府就必须发挥引导作用,同时要加强监管,因为产品要素市场带有很大的公共性在里面,政府要引 导要素市场流向到符合产业政策方面中去,而正是因为前些年浙江政府在金融要素市场的放任自流,导致了大量的金融在浙江日益信贷化,将金融体系变成了一个高 利贷体系,从还这个意义上讲,我认同他的观点,金融是个大杠杆,浙江很多经济问题,不能归罪于金融机构,也不能归罪于政府。但是作为杠杆的金融,在期间的 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这是一把双刃剑,良好的金融体系,能稳固经济,确保经济即使出现了大问题,也能较为平稳的过度,我07年写过一篇文章,提到美国的次 贷危机,某个意义上讲,美国的金融体系是创造了次贷危机,却又确保了次贷危机没有让美国趴下,美国凭借强大的金融体系,让次贷危机流动到全世界,从而让全 世界在为美国创造出来的次贷危机买单。

而一个发展失衡,不稳定的金融体系,一旦发生冲击,那么对经济带来的伤害将是极为巨大的,不但 带来经济体系的崩盘,更带来社会的极大不稳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最好的证明了,这场金融危机,使马来西亚的人均国民财富水平 倒退10年,使泰国的国民财富损失近一半。亚洲许多国家陷入内乱之中,这场危机还使199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降低1个百分点,意味着比前一年下降1/3, 而危机的成因就在于长期累积的金融风险的最终爆发。

所以,金融的监管,我个人认为是必须的而且毫无疑问的。问题的问题是,金融监管这个命题,太大,政府有没有能力能管好。

那么既然金融 不是引发浙江经济出问题的根本性原因,那么会是什么呢?这个命题,我给不了答案,我想无论谁也给不了,就如同,现在谁也没有专家能界定1929年的经济危 机的确定原因是什么?周期论或许是最好的借口和理由吧,反正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总是要发生衰退的,二战后的经济规律就是每八到十年都会有一次衰 退,然后进入复苏。全球经济基本连为一体的情况下,中国肯定也不能独善其身,所以,谈中国经济出问题,那么就还必须谈美国,欧洲怎么了?这个难度太大,我 就不做讨论了。

要做的其实是一个预测,这个难度更大,经济学家对未来的预测从历史实践证明基本上跟赌大小概率是差不多的,所以我我概率比他们更低,现在一个准确的判断是,经济在下滑,进入衰退期,两个问题是,一是什么时候到底部。二是会不会进入萧条期。

经济学界,一般把经济出现两个季度以上的负增长称之为衰退,而将经济大幅度下降超过10%,而且持续1年以上称为萧条。美国著名的印裔经济学家莱维·巴 特拉(Ravi Batra)也认为,经济衰退如果持续1-3年,失业率上升到12%-20%之间时,就可以认为经济陷入了萧条。如果经济陷于衰退的时间更长,便可定义为 大萧条。

今天跟上海理财周报一个美女记者聊天,我提到了一个很悲观的预测,我说,中国经济会不会进入L型底部,这很恐怕,一旦L型 底部的话,那么进入萧条是必然的了。会不会呢?我真给不了答案。如果真是这种情况,我只能回老家深挖洞,广积粮了,等到萧条过去在出来看看,世界还留了多少人。所以从这个角度卡,谈房地产意义都已经不大了。所以我也就不多谈了。就想说一句,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基本上跟股市的铁底有点类似了,什么概念呢?我 只能拿杭州举例,在杭州市场上,市场价格大概也跌去一半了吧。到这个时候,能下来的开发商,也都下了,真下不来价格的房产商,可能要么有足够的流动性,要 么也真铁定不想下了,哪怕形势在恶劣,他也懒得动了。因为,现在的市场到了哪怕价格真下来了,估计也没有人买的地步,所以属于成交量缩量缩的极为厉害的时 候,所以房地产价格,继续向下的动能严重不足。我自己的理解就是房地产相比股市,肯定更有投资价值。



私募股权




最后谈谈私募股权吧。真没有什么好 谈的,只是下午有个朋友让我无论如何要写点这方面的,因为他要配置几千万去,想听听我的意见。这个命题真实老生常谈了。就随手写点吧。观点是,我是极度不看好私募股权,什么叫私募股权,不需要我解释了吧。PE,现在的PE一般都投资的即将上市的未上市企业的股权,属于一级市场的范畴,他主要是通过企业实现 上市,然后退出来获得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的高溢价的。当然很多PE也都在谋求转型,发生很多的变化,但是短期内,我看这些转型大部分都不太会成功。

09年PE发展进入井喷期,几乎进入全民PE时代,每天都可以听说这个人投了个PE,翻了几百倍,那个翻了几十倍,似乎所有的人都赚钱了,而与此对应的 是大量的PE公司的出现,不完全统计国内的PE公司肯定超过了4000家,资金规模超过了12000多亿。2009年,光中国共有105只人民币基金成功 募集122.95亿美元,首次在募集总量上超过美元。当然今年就死的比较惨淡了,募集额大幅度下降,说明降温很厉害。

前几年涌现出了 很多生猛的PE机构,规模从几千万飙升到几个亿的比比皆是,还抢着要,PE发展的很好,跟前几年股市扩容和09年的货币滥发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还是从逻 辑上进行分析,反正不对的地方,大家多海涵,因为股市扩容,企业上市的难度下降很多,前面说过了,证监会其实变相的在通过扩容来取消发行审批,而加上09 年大量发行货币,市场资金充沛,所以,大量的资金在PE的赚钱示范效应下都挤进了PE领域,到处投资项目,然后发行上市,中国的股市我前面说了,是个极度 畸形的市场,因为股票发行受到管制,所以股票在上市之后,会严重的偏离而产生出不合理的价格,定价机制是扭曲的,大量的货币追逐较少的股票,股票价格自然 上行。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企业都希望上市,就是因为可以突然财富实现极大的增值,同样占有公司的同等比例股份,在上市前和上市后,可以获得十多倍的区 别,谁不想干这个事情?!于是也有不少人或者机构,千方百计要挤入这个市场。

我第一篇文章说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人少玩玩还行, 但是人多了就不是那么好玩了,而且价值洼地总会被人发现的,经济学上明确说的一点就是一旦一个地方有超过市场平均利润水平,很快就会被磨平,PE就是这个 市场,现在无数PE机构在谴责,昆吾九鼎,说他扰乱了市场,我真心觉得这些人很虚伪,昆吾九鼎扰乱的是市场么?无非是将一个暴利的市场给拉到了非暴利的时 代,让原先的PE竞争走入到了一个惨烈的时代中来而已了。所以有没有昆吾九鼎,这个市场的竞争迟早都会激烈,时间问题,昆吾九鼎极大的拉快了这个进程。

我一开始批判私募股权,主要在于两点情况,第一个还是扩容,很多人会说扩容不是让企业上市更容易么,为什么还是不好的因素了么?其实扩容短期来看是加速 了企业上市的进程,但是扩容从长久来看,是拉低了大多数企业上市后的价格的,这个我在前面说了,随着上市股票越来越多,发行失败,或者跌破发行价的必然比 比皆是,甚至都可能跌破PE进入的成本的可能。这个是可以看的到的情况。

第二点是PE的惨烈竞争,PE是要通过投资企业,然后包装企 业上市来获取收益的,但是现在好的投资企业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是PE机构过多,导致的机构本身的竞争很激烈,投资项目跟买白菜一样,你出一毛,我出 两毛,你出两毛,我出三毛,这种情况也不知道延续了多久了,纯粹低级的毫无技术含量的竞争,不断的太高PE入股的价格。另外一方面是经济形势出现较为大危 机的情况下,入股的企业本身估值会被抬高,所谓市盈率是指盈利能力的倍数,而经济形势下滑,盈利能力自然也减弱,无形中也抬高了实际的成本和估值。所以这 一方面加大了PE的成本。

以上两点相叠加的情况下,就可以看到未来的pe的日子会是如何了,现在国内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在15倍左右,以后我估计会逐步降低到10-12倍左右,但是很多PE入股项目的倍数可能都在8倍左右,两个空间已经很小很小了。

所以几年前人家跟你谈,谁谁谁赚了几十倍,几百倍,都是真的,那么以后呢?单个项目可能性还是有的,尤其是PE早期化的投资项目,但是从整个盘子来看, 这个可能性基本没有了。PE投资还要将就一个平均收益率和期限的匹配度的问题。我自己设想的合理PE的收益率折算下来,估计年化有个15-20%左右已经 是很好的状态了。

PE何去何从呢?其实美国的PE状态就很明显了,以后的PE肯定是家数越来越少,但是管理规模日以集中。大量小型的 私募如果无法找到核心竞争优势,估计都会退出这个市场,这几年就是洗牌期,而且大量的PE的第一批投资期限基本都要到期,流动性开始面临考验,不知道交答 卷的PE的结果会如何?

其实,我认为中国私募股权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也是在专业性方面太欠缺了,这方面我国的 人才储备明显不足,支撑不起太大规模的私募股权。无论是PE要前移到VC阶段还是后移到并购领域,人才储备太欠缺,可以说过去几年的PE太好赚钱,使得大 量PE公司都忽略了真正人才的培养,到是培养了一批不错的募资人才和一批关系型营销的谈判人才,但是未来的竞争显然不在这里。

此文章部分内容刊发于《中国商人》杂志2012年9月刊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