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硅巷”科创崛起的秘密
2023-04-19 21:10

纽约“硅巷”科创崛起的秘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丈量城市 (ID:Measure-the-World),由华高莱斯团队创作,撰文:鲁世超,总策划:李忠,文中配图由作者提供,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年来,“硅巷”一词开始陆续出现在多个城市政府的官方文件中,自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来,北京、南京、成都、广州、西安等城市纷纷提出打造硅巷。


那么,硅巷到底是什么意思?和建设科技都市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纽约硅巷


一、硅巷,从现象到成功模式


硅巷(Silicon Alley)这一概念早在1995年时就在美国被提出,当时的纽约为吸引那些向往硅谷的人才而巧妙地进行宣传,提出与“硅谷”相对应的“硅巷”一词。


最初的硅巷,只是曼哈顿地区的一个地名概念——它以曼哈顿下城第五大道与百老汇交界处的熨斗大楼为中心,而后逐渐扩展到曼哈顿中下城和布鲁克林的DUMBO区。


在这个范围内,集聚了大量新媒体、网络科技、金融科技企业,形成了一个没有明确边界范围的科技产业集群地区。


1990年代的硅巷范围示意


如果说当年的纽约硅巷,是为对抗以硅谷为代表的远郊园区,而出现的空间应对现象,那么现在的“硅巷”一词早已不是仅存在于曼哈顿特定地理范围的个案,已经发展成为都市中心区利用存量空间培育科技产业的一种普遍模式。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纽约市逐渐认识到以金融产业为支柱对于城市发展的不稳定性,政府提出将纽约打造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之都。


在此背景下,硅巷模式已突破原有的空间范围,在纽约的布鲁克林、皇后区等地得到复制推广,并基于当地的特质差异,吸引到了不同类型的科技企业进驻。因此也可以说,建设科技都市和打造城市硅巷,在实际内容上是可以同一而论的。


如今的硅巷,已蔓延到布鲁克林地区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存量时代,科技赋能城市更新已是必然趋势,尤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新要求下,硅巷模式是更加适合国内大都市挖掘存量空间潜能建设科技都市的发展模式。


二、场景营城,科技回归都市决定性动因


建设科技都市,是城市应对未来竞争的必然要求。然而城市的竞争看似是先进科技、产业的竞争,但本质上是对于人才的争夺。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在其《硅巷:纽约市创新生态系统的框架及其公共政策考量》白皮书中指出:技术,不是作为创新的驱动力出现的;技术,只是创新参与者利用的工具。因此,大都市只有赢得人才争夺战的胜利,才能迎来科技创新的未来。


硅巷生活化的氛围吸引人才


硅巷模式的成功,正因其抓住了人的需求,构建了“打造场景,吸引人才,发展科技”的路径。这其中,吸引人才是核心,发展科技是目的,打造场景是手段。


“场景”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词汇,自2017年成都率先提出构建多元应用场景,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均明确提出建设城市场景。


所谓场景,既包括硬件属性的空间环境,也包括软件属性的环境中的人与活动,简言之就是“特定的情境”。情境对于人的心理感受和行为表现有着直观影响,从而间接决定着城市的发展走向。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古话就是正负面情境带给人不同影响的鲜活案例。如果在此基础上大胆延伸,那么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座“善之城”或是一座“恶之城”。


因此,在年轻人「用脚投票」的时代,城市发展的思维必须要从以物质载体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城市只有多多构建积极的场景、改善消极的场景,才能更好满足人的需求,更有可能吸引人才。


同时,科技创新的趋势也愈发体现场景的价值。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城市正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中心,并将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所建立的关系网络视作创新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资产。从本质上说,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新技术、新产业的诞生,愈发需要场景组合和场景密度的支撑,而大都市显然比产业园区拥有更多的场景类型和密度。


伦敦城市中心丰富的场景类型和密度,造就了东伦敦科技城


正如机器人、物联网、区块链、3D打印等颠覆性的新技术发展为新兴的科技产业,更多地体现了实用导向。从最初的一个创意、算法原理到最终形成一件产品,需要大量不同职业的人在各种测试和实际应用中,不断进行螺旋上升的体验反馈过程才得以实现。


正因为硅巷中各类科技创新网络——孵化器、加速器、技能培训项目、共享办公空间,以及城市中众多的剧院、餐厅、博物馆、公园、时装秀等非正式的聚会交流场所和活动的存在,硅巷的科技人群相比硅谷的工作者能够拥有更开放式的、错综复杂的场景体验,并且在场景之中因互动而产生更多的灵感碰撞。


硅巷多样化的开放空间


因此,硅巷模式更适合依托城市中的多元场景来创造应用导向的新技术或产品,其有别于我们所熟知的硅谷模式——原始创新驱动下的位于都市远郊的大型科技园区模式,而有着鲜明的城市特征:


  • 硅巷以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存量空间为主要载体,通过营造具有都市特征的各类场景吸引人才聚集,发展起与都市紧密结合的应用创新产业。


  • 硅巷模式没有边界概念,这不仅是指城市中某个应用硅巷模式的存量片区在空间上无明确边界,其更深层含义是指,硅巷模式所创造出的产业增量价值及其连带的乘数效应往往远超该硅巷空间的物理边界,是能够辐射带动整个城市的。


以硅巷模式牵引的纽约科技生态系统形成了很好的乘数效应,实现了科技产业对于整个城市的带动,直观展现了硅巷模式的无边界理念。


硅巷俯瞰


据统计,纽约科技生态系统中每增加1个工作岗位,城市经济中就能增加1.86个工作岗位。


科技生态系统1.86的乘数仅次于证券和投资的2.44,超过了法律服务的1.65、医疗的1.60和房地产的1.31等等众多重要产业。


科技生态系统创造了29.1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另外又带动了25万个间接就业岗位,总共54.1万个工作岗位占到了纽约市劳动力总数的12.6%。与之对应的,科技生态系统每创造1美元的直接产出,城市经济就能创造1.53美元的总产出。


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错综复杂的场景将城市中的既有空间赋予多重维度的场景意义,同时某个维度的场景特征也可能不只存在于单一设施中。


硅巷范围内吸引创新人群的服务业


例如城市道路既可能是最基本的交通出行场景,也可能是后备箱经济的消费场景,还可能是无人驾驶的测试场景;而科创场景不仅能出现在高校院所,也出现在如中关村创业咖啡这样的交流空间中。因此,不同维度的场景和不同场景的空间,便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就业岗位,于是也就有了大都市庞大的科技生态系统。


用一句话总结——以服务人的需求为核心构建场景,能够最大化地整合城市资源,应收尽收地纳入科技生态系统。


与硅巷一样,中关村创业大街也包含了多样化的场景


依托大都市的丰富场景,纽约的硅巷模式无论是在空间范围,还是在培育的科技产业门类上都出现了扩张,并且在不同片区吸引并聚集了不同的产业和人才——


曼哈顿原有的硅巷地区经过对于存量办公楼的产业内容提升之后,仍以原有的金融、广告、媒体领域科技公司为主;在布鲁克林,对于原有工业码头进行更新后,新入驻的更多是城市科技和创意科技公司;皇后区的社区中兴起的是生物技术产业;而社会公益企业则在哈莱姆和布朗克斯建立。


具体而言,纽约硅巷利用城市既有设施在全域范围内定向营造了4大类城市场景。


1. 科技研发场景


人才不足是纽约建设全球科技之都的首要问题,为此政府针对性地开展了科技研发场景的营造:即利用城市中的存量空间,大力引入高校、与企业共建研究院等教育研发机构,以此为锚并辅以政策、资金等制度设计,带动周边片区存量空间植入研发场景,从而共同构建吸引和培育科技人才的场景。


纽约创新空间分布示意


纽约市政府推出纽约市应用科学计划,核心是通过大力吸引世界顶级理工院校来共建大学科技园区,培养优秀的应用科学人才。


2011年12月,市政府宣布引进康奈尔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在城市更新的罗斯福岛共建一所应用科学研究生院,并将其建设成为与城市融为一体的新型城市校园。学院设立计算机、电子工程、生物医学等20多个专业,计划每年培养约2500名硕士和博士生,弥补纽约在应用科学领域的短板。


建于罗斯福岛的康奈尔创新研发集群


此外,为减轻科技初创企业成本,政府直接投资创建孵化器,为场景增强创新主体密度。2009年时,纽约经济发展公司出资创建了第一个孵化器,面积近1500平米,由纽约大学理工学院运营,为初创企业提供基本的商业服务和行政支持。


至2018年,政府在既有的办公楼宇中共创建了17家专注于不同技术行业领域的孵化器,已有超过1000家创业公司从中顺利孵化,并获得了超过1.8亿美元的风险投资。


罗斯福岛的康奈尔创新研究院


以纽约近年来大力扶持发展的生物技术产业为例,纽约为建设成为美国东海岸最大的生物技术中心,吸引生命科学领域人才,在2016年时提出总投资5亿美元的LifeSci NYC计划,并且将曼哈顿东区规划为生命科学产业的主要承载区。


主要包括一个应用生命科学园区,作为纽约发展生命科学产业的机构基石,以及政府出资建设8个以内为非盈利研究机构创造的新工作空间。


生命科学产业园区中已有亚历山大生命科学中心、迪尔菲尔德生命科学园区等建立起来,吸引了辉瑞、罗氏等多家知名药企进驻。


同时,因为纽约大学兰戈内医学中心、威尔康奈尔医学中心这样的生命科学研究“锚机构”的存在,与曼哈顿东区仅一河之隔的长岛市社区(Long Island City)也发展起生物技术产业。


长岛市社区


纽约市政府为鼓励生命科学产业发展,出台了《关于支持商业区内生命科学发展的备忘录》,其中明确指出,任何商业区域都允许生命科学研究开发实验室使用,市政府还把合适的生命科学产业项目选址列入最近的区划变更项目中。


这无疑是对长岛市社区逾74万平米办公空间内容植入的一大利好。此外,长岛市社区的房租价格相比曼哈顿便宜近一半,并拥有到达JFK机场的便捷交通条件,在生活成本上更适宜科创企业生存。


因此,依托自身的区位价值,长岛市社区通过承接“锚机构”辐射拓展出众多实验研发场景,在既有空间中发展起生物技术产业,为此前以生活为主的社区注入了新兴产业动力。


长岛市社区活力助推生物科技产业发展


除了这种围绕“锚机构”打造的硬核科技的研发场景,硅巷还能充分发挥大都市的场景丰富性,在解决各种城市生活问题、满足市民需求的过程中发现产业新机遇。


正如打车软件、净菜电商平台、社交软件等互联网初创公司,相比于城郊或乡村,它们更可能成立于有着现实应用需求的城市中心。事实也正是如此,这类科技初创公司纷纷出现在曼哈顿的商务办公楼宇之中。


2. 智造测试场景


在曼哈顿岛之外新拓展出的硅巷片区,其产业基础、空间形态与曼哈顿的高密度商务办公有着显著差异,硅巷模式的应用需要针对性地构建场景。


以布鲁克林滨水区为例,这里曾是历史上的工业、码头区。20世纪中后期逐渐衰落后,现在这里重新被改造为新的硅巷空间,发展起尖端的城市科技产业。而新空间吸引人的地方,是丰富的智造测试场景。


布鲁克林滨水区


布鲁克林在纽约工业与制造业税收中,占比达到41.5%,是都市制造业振兴的主要区域。纽约市政府于2006年提出工业商务区(IBZ)计划,以保护现有的制造业地区并鼓励全纽约市的工业发展。这就是我们国内所熟知的“退二优二”。


纽约市政府表示,IBZ设立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业区的发展,因此不会把这些地区重新规划为住宅用地。IBZ内企业可享受最高可达10万美元的税收抵免,以及直接的商业援助。


布鲁克林滨水区有4片被划入IBZ范围,成为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承载地。


在这里,旧有滨水工业区并没有改建为滨水豪华住宅区,而是升级高精尖的制造连绵带。其中的布鲁克林陆军航站楼(BAT)、海军大院和工业城(Industry City)由政府出资改造,旨在推动布鲁克林转变为创新和科学研究的全球枢纽。


政府及市属企业在前期进行土地收储,将产权收归政府所有,并出资负责片区的整体更新。


例如布鲁克林的海军大院,正是由政府买下土地产权,而后在2004年投资了7100万美元进行整体改造和基础设施更新,并通过向私人开发商租赁土地和建筑物的方式推动活化。


政府就产业空间载体进行更新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便是布鲁克林片区独具特色的测试场景的搭建。


在纽约规划部门发布的《愿景2020:滨水区十年综合规划》中提出了八个战略目标,其中的“增强蓝色网络”目标就提出:纽约的滨水空间不应只有休闲和运输,还要成为海基新能源利用等的前沿探索地。


布鲁克林滨水区自身水陆兼备的场地条件,正是发展起服务诸如无人驾驶、水下机器人等研发企业进行实地测试的优选之地。


例如位于海军大院的两栖机器人设计制造公司Pliant Energy Systems公司,其所设计的机器人,不仅在岸上的通风海滨实验室中完成了原型机的制造,也在布鲁克林水域进行了实地测试。此外,纽约的首个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项目,也在布鲁克林海军大院附近的街区内全天免费运行。


除了场地条件的适宜性,政府在对海军大院的更新改造时,也充分考虑到初创企业的测试需求:一方面,政府升级了海军大院内制造业所需的硬件配置,以适应尖端制造产业需要,这些硬件配置,包括:共享3D打印系统、激光切割器等;


另一方面,在空间改造时,大量增加多种功能类型的交流空间,如:共享办公室、公共工作台、休息室、商店、样机展示间,以及社交空间和展览画廊等。


而且,为了促进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整个海军大院特别将工作区布局在建筑两翼,而公共休闲区靠近中轴线布局,为科技创新营造高密度协同的交流空间。目前,海军大院现已实现了太空装备研发、机器人制造、生命科学等尖端的科技制造产业在此孵化。


3. 社区微制造的场景


纽约的科技向城市的渗透是全方位的,不仅集中在成规模的商务办公区和制造业区域,更通过营造社区微制造的场景,以科技赋能社区,带动本地原有的散落在社区中的传统轻工制造业提升,增强社区活力。


无论在曼哈顿、布鲁克林还是皇后区,都有传统的轻工制造产业长期存在,正如纽约曾被誉为“世界食品之都”,传统的食品加工、珠宝加工、服装设计、家具制造等小工厂曾经遍布纽约各地。随着一轮又一轮的城市更新浪潮,传统轻工制造逐渐被挤出纽约。


但是,城市经济和市民生活离不开这些基础制造业的存在,尤其在金融危机后,纽约更加意识到都市制造业存在的必要性。


“纽约制造”(Made in NYC)的发起者之一,普瑞特社区发展中心(Pratt Center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负责人曾说,“都市制造业是让我们慢慢摆脱经济衰退的良方,想要创造工作机会,一定要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


随着都市消费需求的变化,在大都市中出现了以微观装配实验室(FabLab)为载体的都市先进制造业。这种模式具有污染小、订单弹性高、噪声低、占用空间少等优势。


美国城市制造联盟(Urban Manufacturing Alliance)主席亚当·弗里德曼认为,令纽约取得发展的正是高附加值产品制造业,即:以3D打印、电脑数控机床(CNC Machines)为加工方式,通过软件进行设计工作的微型先进制造业。


因此,硅巷中那些本地小型工业用地,在微型先进制造业的加持下,得以保留下来。


打造这种社区微制造,并非简单用科技升级传统的制造业,而是创造高知识密度的高科技制造微型场景。


以食品加工产业为例,政府在长岛市等公有物业中开设食品生产的孵化器,为食品制造商、餐饮企业和面包师等提供商业厨房、存储设施,并提供商业咨询、技术援助和联网机会等其他创业服务及资金支持。


此外,3D打印产业的发展也让曼哈顿传统的珠宝设计、家具制造产业重焕生机:例如American Pearl珠宝公司可以由消费者自定义珠宝,自行决定使用珍珠、宝石以及金属的颜色等。


下订单后,该公司首先使用一台3D打印机创建失蜡铸模,再制成最终作品。这不仅使成本降低,而且缩短了90%的时间。


3D打印、数字成像、CNC加工等先进技术和工具也已运用到家具设计和加工中,由此大幅缩减了定制家具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提供了更加柔性的生产方式,保障了家具制造产业还能够在竞争激烈且租金昂贵的纽约生存下来。


通过社区微制造场景保留提升的这些传统轻工产业,丰富了硅巷模式的产业生态,使城市的场景愈发多元,对新兴产业和人才吸引提供了有力支撑。


4. 生活性服务场景


纽约的科技生态系统能够创造很好的乘数效应,其原因也在于打造场景不只局限于与科技产业直接相关的研发、测试、制造等场景,而是真正从服务科技人才需求出发,打造了让他们感到更舒适宜居、有助于激发创意创新的生活性服务场景。


  • 其一是自我表达的场景营造


城市中的剧院、喜剧俱乐部、艺术学院等正是体现自我表达特质的重要载体。


根据《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一书的研究,个人的自我发展实现正在成为世界性的价值观导向。


鼓励自我表达能够使人们内在的观点、主张、习惯等外化为行动表现。对于科技人群而言,沉浸在自我表达的场景中,能够鼓励其将自己头脑中的创意灵感变成现实的技术或产品。


更为重要的是,“自我表达的场景不是高科技集群的结果,但是位于自我表达程度高的场景中的高科技集群,趋向于繁荣成长”。


研究结果表明,在自我表达性程度高的场景中,科技产业的集中度对于城市地租、收入、就业岗位的增长影响显著,这也正是“硅巷模式”相比“硅谷模式”的区别和优势所在:同是科技产业聚集的区域,由于硅巷的自我表达程度高,科技产业聚集对于城市经济、市民就业的带动作用更为显著。


喧哗的时代广场,也在硅巷的辐射范围内


但要注意的是,场景打造中“景”永远比“场”重要。


百老汇之所以成为世界级演艺空间的代表,并对本科以上的高素质人才尤其具有吸引力,最重要的不是百老汇大道这条路及其两侧的戏院建筑,而是《歌剧魅影》《西贡小姐》等经典剧目在这里上演,带给人以强烈的自我表达的情境体验。


因此,鼓励自我表达的场景并不一定要有优质的空间载体,关键在于在该空间中能展开哪些活动。


就连纽约的地铁站也能够被打造为自我表达的场景,因为大都会运输署(MTA)允许并鼓励街头音乐人在地铁站的演出行为。


街头音乐人可以报名参加纽约地下音乐项目的选拔,选中的音乐人会有专业人员为其介绍项目程序,以及在公共交通系统中演出的注意事项(尤其是那些关乎乘客安全和舒适的规定)


而音乐人可在表演期间悬挂高度个人化的宣传横幅,并获得在30个固定地点演出的机会。


MTA所列出的这30个地点,一方面能让表演者在人流最多的地方表演,获得最多的观众;另一方面也严格限制了空间使用权和使用时间,并规定了群体内部成员对于同一个空间的轮流共享,以保证自我表达存在于秩序的框架内。


因此,有些参与地下音乐项目的音乐人知名度其实很高,甚至登上过卡内基音乐厅、林肯中心的舞台。


此外,街头音乐人不报名此项目也可在地铁演出,但需遵守MTA对于演出空间、分贝数等相关规定。以此为例,鼓励自我表达的价值导向和场景体验正是这样深深融入纽约中心区的每个角落。


  • 其二是自然宜人的场景营造


一座城市的本土性特征是其引人的魅力所在,而自然宜人的环境是体现本土特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的自然禀赋能够让人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其魅力,并且能够与本地丰富的休闲活动联系起来,进一步增强体验感。


哈佛大学教授、荷兰著名景观设计师阿德里安·高伊策(Adriaan Geuze)曾提出,现代公园不应再被看作是一片安静的绿地或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而应被视为充满活力和动感的城市十字路口,是人们乐于聚集和参与的地方。因此,公园广场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场地,也是充满活动和活力的体验之地。


有鉴于此,纽约在自然宜人的场景营造方面可称得上不遗余力。在“场”的打造方面,纽约前任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在任内大力重塑城市公共空间,打造人性化街道与广场,在6年间增加了229个社区公园、320公顷绿地,为吸引企业和人才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场所。


纽约口袋公园分布示意


在“景”的氛围营造方面,纽约着力推动交通方式的变革,倡导慢行交通。因为在步行的速度下,人们能够获得相比车行更强的周边环境感知。


纽约前交通局局长珍妮特·萨迪-汗在任期的六年多时间内,将曼哈顿的时代广场与百老汇打造成自行车和行人空间,还批准新增加约640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同时改造了60多座城市步行广场。


在布鲁克林科技三角区(Brooklyn Tech Triangle)和皇后区长岛市等由城市更新拓展出来的新兴硅巷空间,政府也在推进更好的基础设施支撑,构建人行步道、自行车道和强大的交通网络,鼓励户外座位等与自然环境更好结合的场景。


布鲁克林科技三角区的户外空间


自然宜人的场景营造,最具代表性之一的案例就是高线公园。高线公园的设计师从营造使用者在自然环境中的舒适感受出发,不把使用者当旁观者,而是给予其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


“高线公园的成功之一就在于没有变成禁锢人们想象的绿地,这种功能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的无障碍处理方式,在繁华中提供了一处可以自由活动的场地,让游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场地上或悠闲散步或小聚闲聊。人的参与成了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线公园,看风景的人本身就是风景


三、硅巷模式,助力打造中国科技都市


中国的城市正步入存量发展时代,科技的进步也愈发依靠场景的密度和场景的融合来激发,在此背景下,科技回归都市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


硅巷模式的成功经验表明,大都市的多元场景是吸引人才集聚,发展都市科技产业的优势所在。


城市政府应当树立“场景营城”的理念,发挥城市中的存量空间优势,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场景赋能,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场景;还应站位更高格局,以人为本,关注人才的生活需要,构建生活性服务场景,满足人才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科技产业生态的外部性为更广大的市民群体所共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丈量城市 (ID:Measure-the-World),由华高莱斯团队创作,撰文:鲁世超,总策划:李忠,文中配图由作者提供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