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阿里巴巴公布了截止2014年12月31日的业绩:总交易金额7870亿(同比增49%)、营收261.8亿(同比增40%)、净利润59.8亿(同比下降28%)。由于营收增长不及预期、净利润下降,加之身陷与工商总局纷争,阿里股价连续重挫,两天内市值蒸发300亿美元。
很快,阿里与工商总局和解:阿里表示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技术、人力投入打假;工商总局宣布“白皮书”是会议纪要、不具法律效力。
抛开“政治问题”,细看最新公布的这份财报,揭示阿里巴巴业绩和估值走势的线索就在其中。
外部制约因素日益突显
财报显示,阿里电商平台的总交易金额(GMV)及活跃买家数量持续增长,且移动端占比逐步扩大。2014年四季度,国内市场GMV同比增长49%,活跃买家同比增45%、至3.34亿人;移动端月活用户同比增95%、达2.65亿。
从上图可以看到,交易金额的季节波动比较明显,每个自然年的第四季度都会出现年度峰值。
尽管规模冠绝全球,且保持强势增长,但外部对阿里的制约因素却日益突显。
首先,是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下图可以看到,活跃用户人均消费随季度波动更为明显,2011年〜2014年第四季度的人均消费分别为1868元、2161元、2289元和2356元。
尽管每年第四季度都是电商的销售旺季,尽管“双十一”成交金额屡次刷新纪录,每个四季度的人均消费增速还是明显地放缓:2012年Q4同比增长15.6%、2013年为5.9%、2014年只有2.9%(与一年前相比,每人每月在阿里多消费22.3元)。2014年前三个季度,人均消费居然都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可见,用户在阿里平台消费金额的提高已接近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天花板,只有收入上去了网购消费才能上去。
其次,是整个国民经济生态圈对阿里的承载能力。企业经营活动都有“外部性”(或称溢出效应),何况阿里这种规模。单季金额近8000亿元,不仅阿里生态圈内的供应商、平台、物流要满负荷运转。外部非阿里的供应商、实体零售商乃至交通、金融、税收方方面面都会受到不可忽视的影响。与工商总局“失和”是阿里外部环境恶化的综合体现。
对政府而言,电商如果能够活跃市场、刺激消费、带动就业、增加税收当然会大力扶持。如果价格战、“造节促销”成为主流,不仅起不到拉动消费的作用,反而会产生浪费、混乱和纠纷(通俗地说就是给社会、给领导带来“麻烦”),政策风向京会转变。阿里莫如摆个高姿态,宣布2015年双十一不再“大操大办”。否则发展下去,双十一恐怕会与“五一黄金周”有同样的命运。
移动化只是防守
移动互联网浪潮来袭,所有企业都将“湿身”,科技企业首当其冲。任你强大如谷歌、微软如果不能成功实现移动化,原来的商业帝国将土崩瓦解。近年来,中外科技企业在公布业绩时都会无一例外地对移动化成就大书特书。
阿里2014年第四季度财报披露,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MAUs)较上季度净增4800万,达2.65亿;移动端交易金额达3270亿元(同比增213%),占比42%;移动端营收达64.2亿(同比增加448%),占比24.5%……
与交易额、营收占比提升相比,更难能可贵是移动端变现能力的改进。从下图看到,2012年Q2阿里移动变现率(注:营收/交易金额)仅为0.44%;到2013年Q4攀升至1.12%(同期总变现率3.05%)
2014年Q4,移动变现率、PC端变现率和总变现率分别为1.96%、4.3%和3.26%,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解读这三个数字:
正方:阿里生财有道,三个变现率均创新高。
反方:阿里为业绩奋斗,卖家总体负担日益沉重。特别是在PC商,流水的4.3%都贡献给平台,生意越来越难做。双方博弈已至平衡点,变现率提高空间有限。#防止“官逼民反”#
回过头来看,移动化是应当的、必然的,如果不能顺应时代、成功实现移动化,市场份额就会被抢走。如果大家都成功移动化,市场格局则不会有本质的变化,所以移动化只是防守。近两年来,BAT分别成功实现移动化,呈现的就是这种局面。#光讲移动化故事不能打动投资人#
市值增长空间何在?
2014年双十一前后,阿里股票在美国资本市场的表现耐人寻味。先是连涨六天,在双十一当天创出119.45美元新高,市值逼近3000亿美元,为亚马逊的两倍。
双十一结束,市场不为571亿这个“人类史上最高单日消费品交易额”所动。阿里股票在最近12周中只有2周以阳线报收。与工商局矛盾激化时,阿里股票表现得一触即溃,至昨1月30日收盘,阿里市值较历史高点回落764亿美元,合人民币4700多亿元,相当于三个万科!
不仅仅是阿里,市场对BAT均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研究,已经算无遗策。三家的估值都充分反应了它们在各自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在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及营收保持增长的预期(至少3到5年)。不开开辟新的战场,BAT的市值均无太大想象空间。
具体到阿里,增长的空间存在于四个方面:
1、汽车、房产等“大件”;
2、O2O及在线旅游;
3、跨境电商;
4、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