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借贷宝“类传销”推广引发和口水战,让熟人借贷、社交金融又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其实早在2012年,人人网陈一舟投资美国P2P企业Social finance时,这个话题就已经开始被关注。如果再看得久远一点,2006年,在LendingClub成立之初,它也是想在Facebook的熟人网络上先建立起一种熟人借贷关系。那么熟人借贷或社交金融究竟可行与否?
LendingClub破灭的Facebook梦
时至今日,众所周知的是LendingClub当时花了6个月的时间,就很快摆脱了Facebook熟人网络的桎梏,而它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成功的P2P公司之一。
即使LendingClub能够获得Facebook用户的朋友圈数据,产生大量的潜在客户群;即使Facebook为LendingClub提供用户身份认证的依据;即使从表面上看,Facebook社交平台营造了借贷双方并非完全陌生人的环境,更有利于P2P贷款业务的开展;即使LendingClub 开发了一套搜索和识别贷款机会的LendingMatch系统,能够帮助用户建立一个熟人的信贷圈,迅速发现之前不知道的关系,使他们在有信任基础的人群中借贷资金;即使在2007 年5 月24 日到2007 年8 月23 日,3个月间,共有13000 个Facebook用户登录LendingClub……
但是一共也只获得75万美元的贷款,而这75万美元贷款的获得者还是建立在信用分数(FICO 分数)在640 分以上的人的基础上,显然,Facebook提供的大数据以及熟人网络,远没有FICO(费埃哲,全称为美国个人消费信用评估公司)评分来得简单和直接。
不过LendingClub的创始人苏海德却并不耻于谈及当年的Facebook白日梦。他在一次访谈中说:
“ LendingClub的第一版是作为Facebook内的一个应用而被创造的。当时Facebook有六千万用户,我们觉得六千万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如果能争取到一个用户,凭借Facebook广泛的影响力,结果也是惊人的,这是我们当时的战略。这以惨败而告终。而我们花了六个月才明白失败的原因。”
“原因就是,如果你要向人借钱,你真的希望你的朋友们知道你在借钱吗?”
“如果你要赚钱,如果你要借给别人钱,你真的希望借给你的朋友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如果你这么做,下次他们会直接跟你说‘借我点儿钱’。所以这花了我们很多精力还有额外的六个月才发现,才明白金融是一件非常隐私的事情。”
而在中国,借钱更是一桩羞于启齿的事情,又有多少人想让人知道自己身负外债尤其是借了熟人的钱?而又有多少人敢于冒着“放高利贷者”的风险把钱借给熟人?即使是匿名的状态下?
SoFi的熟人不熟
再来看Social finance(SoFi)。表面上看,SoFi是基于学生的借贷,但是它的所谓社交金融,只不过是划分了一个美国优秀大学毕业生的细分市场:在全美3000多家大学中,SoFi只选定了100家左右大学。不仅如此,借款者只能毕业于SoFi规定的较热门、有发展的几个专业,如法律、医学、商业、工程、美术等。
现在SoFi接受的本科专业只有8个,硕士专业较多为14个。根据美国教育部统计,这些学校学生的平均违约率为1.6%,低于学生贷款平均违约率8%——从某种程度上,它的风险与FICO评分在700分左右的人相当,这无疑已经是一个严格的标准,而并非熟人或社交可以一言以蔽之。
借款方如是,出借方更加不只是熟人了。2013年底,SoFi宣布公开证券化完成,它将2011-2013年间的3亿美元贷款余额的50%,以摩根士丹利公司(MorganStanley&Co.LLC)为承销方,卖给Top-TierInstitutionInvestor。
SoFi获得了这笔机构投资者的钱,以供2014年1月-4月期间放贷。2014年4月,SoFi还在第三轮融资获得8000万美元后,宣布进军房地产贷款市场——为什么它敢于进军这个曾经造就了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的“高风险”市场?
因为它的严格机制已经筛选出一批高素的借款人——2013年它的信贷资产证券被加拿大的DBRS(世界第四大信用评级公司)信用评级为A,因为这笔资产中74%的贷款来自MBA,95%毕业于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76%的借款人毕业于排名前25的大学,40%毕业于排名前10的大学,其中90%为再融资借款者,有可信的收入证明,比起学生贷款者有更高的个人信用。借款者平均年收入为12.4万美元,消费后平均每月剩余4,400美元,有极强的偿还贷款能力,平均FICO信用评分高达753分。要知道在美国,750-850分是信用质量最高的人群,只占总人数37.2%。
因此,SoFi虽然一开始是建立在学生贷款再融资的基础上,但是从目前来看,它完全已经不再是依靠熟人和社交了。
熟人的镜花水月
在中国这个普遍缺乏诚信的社会讲熟人借贷,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可以说是镜花水月。
首先,熟与信任并不对等
最明显的例子是微信朋友圈,当你的微信朋友圈到了一定数量,你会发现你变得不再敢于说话和表现自己,因为说不定你哪一天对工作的抱怨会被你的上司或同事看到,你在酒吧放浪形骸的照片会被你的闺蜜传为笑谈,你加班的借口也会被女友或男友识破,更别说向朋友圈里的人借钱——真正肯借的,不用你说他们会主动问你需不需要,而更多的是你根本想都不会想去开口的。同样,对于中国人来说,“借啥别借钱”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既然P2P能够向陌生人借钱,为什么还要问熟人?
再者,不同于熟人社交是一种刚需,借贷即不是刚需,也不是高频交易
尤其是中国人习惯了量入为出的生活和较高的储蓄率,较少会像美国人那样今朝有酒今朝醉,需要“过桥”来还信用卡债,熟人借贷或社交金融。
而在熟人借贷和社交金融模式看来,能够成为借款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信用破产”,在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情况下,也完全无法让一个失信的“老赖”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即使是现在非常火热的、带有一点熟人借贷或社交金融性质的学生贷款,如“名校贷”、“趣分期”、“分期乐”,它们对于学生的最大的威慑,也不过就是发生逾期时,会去找学生的辅导员、会去找他们的父母,而欠债逾期不还并不能在同学圈里面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基本上每个读过大学的人,班上总有几个习惯于借钱并不迟迟不还的同学,而令人气愤的是,他们却往往还都混得比我等只会念书的NERD(一般指偏爱钻研书本知识,将大量闲暇用于读书,而不愿或不善于参加群体性体育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的人)都要好,不管是在校内或是进入社会。
在这种情况下,熟人借贷的道德底线都能够被轻易击破,还谈什么风控呢?如果一个商业模式只能建立在“你能欺骗的,都是相信你的人”这样的心灵鸡汤的基础上,它如何能够走得远呢?
陈志武《金融的逻辑》里说,现代金融能够消解传统家庭关系中的契约构架——所谓“人格化的金融投资”的养儿防老,缓解“家文化”过重的责任与义务感,从而使“情感交流”成为家庭的主要功能。
但是熟人借贷和社交金融,却反而人为的加重了熟人之间的责任与义务感,即使是采用匿名借贷的方式,也无法掩饰这一模式“反人性”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