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被边缘化之后,主打“1对1”的K12教育还能保证因材施教吗?
2015-11-16 07:49

教师被边缘化之后,主打“1对1”的K12教育还能保证因材施教吗?

本文头图经海洛创意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往往一种新事物蓬勃兴起的时候,总有人都会鼓吹“去中心化”,砸烂某某的饭碗之类。微博火的时,说人人享有话语权了,记者会消失;微商火的时候,说淘宝店铺会被微商取代。随着在线教育迎来“井喷式”增长,又有人说随时随地都能上课,人人都是老师了,教育O2O要“去老师中心化”。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和草根生态崇拜症,还是很有市场的,其中不乏一些专栏作者和投资人;笔者觉得有必要站出来为老师、为教育的健康,说几句实话了。


一、 在传统K12培训机构中教师已被彻底边缘化了


几乎所有的K12教育培训机构都是从家教做起来的,一开始是师傅带徒弟,对学生言传身教。随着应试升学压力加大,补课蔚然成风,有的教师在学校或者家里办起了小班,更多的老师则被招募到培训机构去上课了。


很多培训机构担心教师跳槽或单干带走生源,逐渐建立起了延续至今的职业分工,在缴费前设立“咨询师”、在缴费后安排“学管师”,由他们负责与家长、学生进行沟通;而老师专司上课,对教学课时和质量负责就行了。如果家长和学生对教课老师不满意,可以向学管师申诉,由学管师更换老师。老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沦为课业的主讲者、客户的服务者和民办教育机构的打工者。当然,公立学校的老师的境遇会好一些,由于讨论的是教育市场行为,所以本文中的“老师”特指在培训机构的教育工作者,以及担负教学任务的家教。


以上不难看出,在K12教育领域反应了中国的师生关系经历了“师傅带徒弟”(言传身教阶段)、“教师职业化”(大众教育阶段)、“教师雇佣化”(培训教育阶段)三个阶段的嬗变。到教育产业化阶段,其实教师已被彻底的边缘化了,因而所谓的在线教育及教育O2O的所谓的“去中心化”,显然只是一个伪命题。


二、 老师地位边缘化带来的消极后果,已成线下培训机构的痛点


1、优质师资资源流失严重


学生是用户,而家长是购买者或支付者,家长更关心的是老师的授课水平,从教育背景、从业资格、备课质量、学生反馈、家长口碑等方面进行挑选,名师自然成为了家长竞相争夺的对象。中介一方面要依靠优质师资吸引家长和学生报班,提升接单率、成功率,另一方面又得对优秀师资分权管控,以防止优质师资利益驱使下私自代课或跳槽,而跳槽现象确实屡见不鲜。


2、学生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产品之间的矛盾


为了实现规模经营,培训机构致力于把招生及教学流程标准化,以便于扩建校区、多收学生。教师边缘化之后,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优劣势和补课需求,只能提供没有针对性的标准化产品;另外,为了减少人力成本,一些小众的、不能直接提分的兴趣课程,也会被培训机构砍掉。市场上,主打“1对1”的K12教育机构,无法保证因材施教。


3、业务模式及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K12教育市场无论是商业模式、教育产品、管理方式、终端拉动方式都大同小异,即便如精锐、学大、学而思等上市公司也缺乏“良币驱逐劣币”的魄力,其他市场跟进者多的是模仿,行业陷入恶性竞争。


此外,老师地位的边缘化还引起教学关系松散,教学效果不稳定,管理成本攀高,培训价格高昂,教学模式僵化等诸多问题。


三、在线教育得老师者得天下


据统计,国内K12学生数量为1.8亿人,K12教育市场容量约为2550亿元,其中在线教育占18%,传统线下培训机构仍然占主流。在2014年国内共有167家在线教育公司获得投资,其中K12在线教育所获得投资占据整体投资的31.7%,远远高出其他教育培训市场。资本市场追棒K12在线教育项目原因在于:


  • 首先,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是个千亿市场,年增长率高达52%;

  • 其次,K12教育受众是00后、95后,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与PC操作相比门槛更低;

  • 第三,教育线上化有利于打破我国教育资源区域分配差异,市场潜力巨大。


而目前的K12在线教育产品比较迷茫,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如通过上传讲课视频让用户自主学习,还有UGC或C2C模式则是让用户之间进行知识交换和众包。由于没有发挥教师的中心作用,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也很难保证用户的学习与公立学校的课程紧密衔接以及顺利升学,并且整个K12阶段群体的心智并不成熟、自律意识差,没有学校管束、老师监管很难收获成效。


不缺时代红利,也不缺资本风口,但是由于没有抓住师生关系这个教育业的“牛鼻子”,没有重新让老师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很多在线教育项目和教育O2O项目还未能对传统K12培训机构形成威胁。


笔者认为K12线上教育及O2O的发展方向如下:


1、坚持内容为王,走内容付费路线。传统的课程是由老师在教室上课,相当于“OGC”(职业生产内容)。在线教育属于纯内容运营,为严格品控,在线教育仍然应以老师原创内容为主,以高知的大学生、研究生原创内容为辅,形成“OGC+PGC”组合模式。在盈利模式方面,在手机或者网页中插广告,会影响学习效率,采用优质内容付费方式获得利润,也是比较可行的。根据腾讯科技的调查显示,对于在线教育,44.1%的用户愿意为一对一解答服务付费,35.5%的用户愿意内容质量付费;教育在线收费的群众基础比音乐、视频等内容要好很多。


2、整合老师资源线上化,使用大数据技术精确匹配。一些传统K12机构也陆续开发了APP,将老师个人简介数据化,以家长或学习查看和约单,而咨询师或学管师主要提供预约、结款、返佣、反馈等工作,有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性,让老师的作用增强。而一些互联网项目则试图借鉴Uber和滴滴出行模式,基于LBS预约家教,直接打通家长与教师之间联系,但要注意教师和用户信息的审查,并且形成交易的闭环。还可根据家长和用户的浏览记录、成绩信息、账户信息等,利用大数据技术在线精准推送学习内容、题库资源、教师信息,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同时,向个性化教学目标靠拢。


3、教育O2O项目与传统K12培训机构合作互补,为老师提供新的增收项目。线下传统机构将无暇顾及的业务如作业检查服务、小语种教学、兴趣培训等外包给教育O2O项目,既能作为传统培训机构招生卖点,增加培训的附加值;对于教育O2O项目来说,扩充了移动端的用户基数,加快落地进度,盈利模式也比较清晰。


总之,无论是传统线下K12谋求线上化,还是教育O2O项目落地,都应致力于让老师回归教育的中心,围绕照顾老师的利益、放大老师的价值来设计商业模式,才能吸引老师入驻,提升内容质量,获得盈利保证,也可以更好为莘莘学子和家长朋友服务,这样的创业项目才更有市场前景。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