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3亿B轮的凹凸租车,创始人张文剑说我们的对手只有PP
2015-12-01 16:37

拿了3亿B轮的凹凸租车,创始人张文剑说我们的对手只有PP

2015年11月30日,P2P租车平台凹凸租车完成了3亿人民币B轮融资,太平洋保险、赫斯特资本、常春藤资本,经纬中国及策源创投投资。其中,太平洋保险和赫斯特是战略投资,其他三家为财务投资人。据说B+轮也在进行中,而下一轮还会引入提升风控能力的投资方。


伴随着资本的注入,对于企业更重要的是资源投入和战略合作,虎嗅采访了凹凸租车董事长张文剑,主要探讨了这轮凹凸引入了哪些资源,去理顺这个新兴行业的问题。


三个合作:太平洋、赫斯特、携程


基于太平洋保险,日后能向凹凸之后的提供:

1.降低保费,定制适合P2P租车模式205万元的全新险种,这是目前行业最高保额度的全方位责任险;

2.通过呼叫中心向用户推荐凹凸,预计一年引流会高达几十万单;

3.太平洋保险的代步车计划,太平洋保险的用户遇到事故,就会有凹凸的车送去作为代步车使用。

4.基于凹凸的大数据平台,太平洋保险与凹凸合作UBI保险。


基于以上几点,太平洋和凹凸各有收获。凹凸方面,除了针对车险用户转为车主的引流,定制的保险让租用双方听起来都更安全。205万元的保险就是车损险50万元+盗抢险50万元+三者险100万元+座位险5万元。之前车险的保险范围只有盗抢、意外,不保诈骗,而现在PP、宝驾最大的危机公关事件就是丢车。而凹凸的新定制险也包括诈骗,无疑是解决了凹凸的后顾之忧。但论坛里还是看到今年五月,有自称凹凸的车主出现宝马车丢失的经历,但凹凸表示该车事后已经找回。张文剑表示凹凸风控严格,并没有出现过车辆丢失找不回的情况。


而太平洋保险方面,找到了为保险车主服务的服务提供方,和数据获取渠道,能做一些期待已久的尝试。代步车是各大车险都希望提供的服务,但一直缺少车辆提供的合作方。和凹凸合作后,多地点,灵活时间取用的车辆,能够给遇到事故的用户更快的支持。而这部分用户因为有在修汽车作为抵押,保险数据全面,所以风险大大降低。


国内车险一直希望能向国外看齐,推行以个人驾驶行为数据为评判标准的UBI保险,而不是现在按照车型一刀切。但推行一直卡在OBD盒子的安装上了,而凹凸的车主为了风控、安全,都安装了盒子。数据成为凹凸一大资源,之后还能检测、积累到车主和借车人双方的数据,协助保险公司进行UBI保险的试验推行。


令人意外的是媒体背景的赫斯特资本,也是凹凸的战略投资人,虎嗅也采访了投资主管胡盈青的投资考虑。除了对行业前景的看好,两家合作更多是基于“气质相投”,在刚需市场之外,凹凸更强调的事P2P租车能带来到生活方式。此外,胡盈青提到了三点:


  1. 凹凸的资本效率高,不是融资最多的,但是也达到了一定的市场占有量;

  2. 媒体集团认同凹凸强调产品、服务、品牌,强调“新生活方式”的理念;

  3. 和《名车志》杂志的内容合作,以及提供车主读者和厂商资源。


凹凸一直主打个性化车型,比租车公司更多元,也有不少豪车,能从生活方式上作品宣。从线下租赁平台,到试驾性销售,凹凸二手车很快就会上线。从二手到新车,和赫斯特旗下的《名车志》等杂志内容导入,提供新车试驾服务。


除了两家资本的投入外,张文剑也介绍刚刚与同在上海的携程战略合作,在携程移动端用车部分上线了共享租车的入口。目前仅与凹凸一家合作,但不保证日后会接入其他商家。(因为携程的用车租车频道,都是平台战略,接入了好几家服务公司。)张文剑提到携程正在往周边游去发展,很符合P2P租车的使用场景,两者的用户群(刚拿到驾照,20~35岁,有用车需求)也是吻合的。


虎嗅君去携程瞅了眼,确实有共享租车的新入口。不管是首页的“共享租车”还是选车的页面,都没有标明是由凹凸租车提供的服务。只有车辆展示的图片里车牌上有凹凸字样,也就是说用户在线上的整个筛选流程可能都不知道是在凹凸租的车,只有进入到交易流程可能才知道。比如以下最右图中,这个自行结算油费的功能,携程只表明了不参与油费结算,而没有说明是凹凸提供的服务。显然合作中,对比一嗨这种入股的,凹凸是缺乏品牌露出的。


未命名_meitu_1.jpg

以上为携程的共享租车产品截图


两分天下?凹凸只看得上PP


看到以上的合作,似乎P2P这个新行业的许多问题,正在被逐渐理顺。而从行业来看,传言PP租车在九月公布了5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如果属实,在资本是领跑的地位。而对于P2P租车行业的竞争态势,张文剑认为:“北京有PP租车、上海有凹凸,可能会形成两家分别在南北垄断竞争的格局。而像宝驾、友友这样的竞争者都不太有机会了,因为他们在北京都竞争不过PP。”


而PP和凹凸模式略有不同,PP是完全的 P2P的模式,而凹凸在交车的中间环节,增加了取送车的服务。这就类似OTA领域的去哪儿和携程,上海的携程和凹凸都更重视服务,而北京的去哪儿和PP都更倾向于用机器解决低价的问题。似乎又验证了南北用户的不同特点:北方城市更注重价格,南方城市更注重服务。PP在华北地区有超过50%的份额。张文剑称凹凸租车已占华东地区90%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凹凸订单量有60%来自于上海,其他包括北京在内的城市的订单量有增长。


现在凹凸的布局城市有12个,北上广深、南京、杭州、成都、重庆、三亚、青岛、海口等。但拿了钱不急着扩展新地盘,而是继续做好用户服务体验,拓展租车人的量。在服务这块,凹凸越做越重,张提到下一步会在以下三个方面:取送车的标准服务;一秒认证(只需要身份证和驾照),三次以上可能不要信用卡等等。而取送车服务这块,虽然能提升体验,但会投入大量人力成本去运营,目前也没有统一收费。所以每扩展一个新地方,凹凸的成本会远远高于技术流的竞争对手。


但大家在市场份额上似乎都忽略了华南的市场,城市化程度高、车辆保有量高,城市集中,人口密度大,这些特征无疑都指向珠三角的城市圈会是加一个激烈竞争的战场。而PP的速度和低价,对比凹凸的服务和“生活方式”,不知哪个会更吃香。


如何盈利?目前只有保险


张文剑介绍凹凸现在主要靠保险费用盈利,每单有一定比例的利润返点。凹凸有10万辆车的车主资源,注册租客一百万。每个车主平均出租4次,客单价在500、600(大概两天),但目前还没有向车主收费,未来可能会向车主收费。


在目前业务上的转变方向:


1.降价:价格运营下来,有了足够的车主,就有一定的定价权,比传统租车便宜20%到30%。

2.提升用户体验:认证快,信用级别高不用押金,车会洗干净、整理好的。

3.更多租车场景出现:以后会开通国际租车,房车、摩托车,各种个性化的车辆。


而日后,进入保险、汽车后市场、二手、一手新车的售卖服务,似乎都是想象空间。


一个问题:能独立上市还是成为产业布局?


但这些美好的想象空间能够有实现的一天么?有媒体猜测,PP和凹凸之争会是当年的滴滴快的。快醒醒吧,没那么好命了。滴滴快的高投入的竞争只会有一次,背后是AT为了强调支付入口,烧钱烧出用户的玩法,资本不会再陪第二次。所以PP和凹凸们不靠烧来的用户,还是很值钱的。


既然行业进入“二者争雄”的阶段,我们不妨思考下这些创业者的前景。资本领跑的行业,虽然服务和市场都在打磨培育过程中,却也早早显出了格局。现在这几家创业公司都没有共同的投资人,估计短时间不会看到兼并的情况。当他们抢完了租车市场,杀入保险、汽车后服务、二手车销售的市场时,凹凸、PP们的竞争对手似乎就不是彼此,而是抢占了出行二字的滴滴、瓜子二手车们,或者下棋人BAT。租车行业本身就一直需要大量精力的投入,P2P创业者们是否还愿意独善其身?或许抱个大腿,功成名就是更好的选择。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