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四个字儿:“我要我有”
2013-04-26 06:50

就四个字儿:“我要我有”

虎嗅注:这是虎嗅老作者罗超给我们写来的一篇他对“我要我有”商业模式的设想。也许还不太成熟,但不无启发。我们也欢迎其他有想法的创业者或准创业者来虎嗅“推销”你们(正在实践)的创意与梦想——当然,前提是你认为这个创意的市场够大,你不怕被抄袭。:)I have a dream。人人都有一个梦想,你想要,你就可以有!

用“打车”在虎嗅搜索,相关文章共有38篇。各路评论家对打车APP充分交换意见,唯一达成一致的是打车APP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打车体验。乘客发起需求,司机快速响应,见面服务并现金支付。从流程看这省去电招的中间环节,减少人力提高效率,缩短对接时间快速消费,通过博弈的方式快速自动对接了需求和服务。

跳出打车本身,如果将司机换成“资源拥有者或服务提供者”,将乘客换做“希望可以立即使用服务或获得资源的人”。打车APP可能引爆的是一种全新的“我要我有”模式。

何谓“我要我有”模式?

再举一个例子,你可能更加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收废品啦”这款应用可以让你发布上门收购废品的需求。方圆几公里的收废品的阿姨或大叔会及时上门收废品。前提是他们安装了这款APP。

这与打车APP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除了打车是你给钱别人,收废品则是别人给钱你。

简单地说“我要我有”是一方发起需求,另外一方响应需求,提供资源或者服务的过程。

一、与电子商务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与电子商务不同,传统的电商不论是B2B、B2C、C2C以及有公司宣传的B2*2*2*C,都是提供商品的在线发布信息后,用户有需求再去浏览或者搜索想要的服务。而“我要我有”是由需求方发起需求来驱动的。
 
虽然是需求方发起,但这不是C2B。C2B是电商的一种模式。本质是聚齐买家需求后,企业获知需求并提供商品。对用户来说提高议价能力以及满足个性化需求,对企业则按需制作降低库存及风险。例如反向团购即是一种C2B。“我要我有”则与规模效应没关,参与这个过程的是“我”,而不是“我们”。C2B是”我们要我(们)才有”。“我要我有”参与双方是个体,与规模化无关。

“我要我有”最显著的特征是:本地化的、实时响应的。显然,这两者是移动APP才具备的优势。通过LBS将参与者圈定在一个范围。打车时你的诉求只能传递到几公里内的司机,司机也只能收到几公里内的乘客请求。而移动设备的随身和随时在线特点,确保需求方和提供方可以实时响应。

这是O2O吗?Online2Offline将线上的线下结合。对用户来说线上预订,线下消费;对商家来说则是线上揽客线下服务。团购是一种O2O应用。这是一种笨拙的体验。经常团购的就知道“团购成功后必须提前一天电话预定”实在是一种很蛋疼的经历。反而在逛街时,遇到合适的商家,想使用其团购,比较麻烦。
 
“我要我有”通过“本地化+实时化”确保了与传统的服务消费过程几乎一致的体验。不用等待,不用预定,不会增加步骤,但又解决了痛点:让需求及时得到满足,让闲置的资源和服务找到归宿。

因为实时性的原因,“我要我有”在需求方发起需求后,会“点对多”地推送到众多的收听者。这需要服务方在一个短时间内有“举手”的过程。这个举手可以是时间上的抢断,可以是竞价。举手确保需求和资源服务配对,消除对其他需求提供者的干扰。确保“我要我有”这一个系统正常运转。

“我要我有”模式本质是借助移动APP本地化和随时在线的特征,在用户发起需求后,本地具备资源或服务的人“举手”响应,并达成最终交易。我们可以称之为“本地实时的需求对接平台”。

二、可能发展的方向有哪些?

1、垂直细分的"我要我有“让等待中的服务找到归宿

就本地服务来说,打车APP之外会出现更多垂直细分的应用。

社区服务方面,既然出现了收废品APP,也会出现找家政的(已有找家政的APP,但是是找周围的家政公司,类似58同城的手机版)   ,找保姆的,找月嫂的,钟点工、水电工的等等。

只要你敢想,上门按摩呢?在东莞这一类APP可能更有潜力。创业者们赶快想吧。

2、与O2O模式的本地应用服务的结合

叫外卖的APP已经不少了。不过叫外卖的APP是你选择一家饭店,然后发起外卖需求,对方送外卖。这跟打连锁快餐的订餐电话预定流程一样。如果采用打车APP的"我要我有”模式,体验会变为:你对着手机说,我想要外卖,麻辣。适合的饭店通过“举手”,实现与你的对接。

加油、洗车、美甲、SPA、购物、团购、优惠券等等,所有O2O都有机会结合这个模式。以后你在逛街时,对着手机说“我想要XX火锅的优惠券,马上吃”,马上会有优惠券发到你手机上。这个模式或许不错,比使用手机搜索更方便。

3、除了服务还有闲置资源和需求的对接

上面的方向都是用户去找专业的服务。服务是他们的职业。所有服务者都像出租车司机一样转了一圈儿又一圈儿,等候着需求找上门来。但是还有部分人并不是专门做服务的,而是拥有一些资源。而这些资源也有对应的本地需求。

例如,已经有人提出打车可以用这种模式,那么拼车呢?每个拥有汽车的人可以装一个打车APP。有人需要坐车时,对着手机说“我想蹭车”,而不是“我要打车"。这样这个APP影响的就不只是出租车产业了。整个汽车行业都会受到影响。私家车可以拿来拼车,这是资源的对接。

美国这款融资1400万美元的APP:Zaarly就是这样一款本地需求对接平台。让用户外包任务和跑腿差事。如果你在外面赶上下雨了,希望附近给你提供一把雨伞,附近的人可以收到通知。

不出你所料,国内很快出现Copy2China版本:微差事。现在上面的主流任务是调查公司请用户做做问卷、去看看超市快消品广告的执行情况。拍个照,赏你五毛。暂时他是B2C的,是公司发起跑腿需求的。国内应该已出现了Customer2Customer版本。这时候,你的空闲时间就是一种资源。这有点像传统互联网上的众包。

如果有个小贩想打听本区城管队长的电话呢?这时候,你有他电话也是一种资源。小贩还想约城管队长吃顿饭(估计很难),你与城管队长的人脉关系也是一种资源。甚至,“谁家的狗狗需要找交配对象”也可以通过"我要我有”类APP来对接。

4、LBS交友是否可以参考“我要我有”?

业界给了陌陌等产品一个雅称:叫做“荷尔蒙需求”——荷尔蒙分泌导致的社交诉求。想要知道互联网十大荷尔蒙社交圣地的可以评论本文。不过,实质上有多少人通过LBS的APP成功的实现了“荷尔蒙”社交了呢?也欢迎评论做个调查。

跟朋友讨论的结果是,传统的荷尔蒙社交例如珍爱网、豆瓣网等存在一个非“本地化”的问题,还有决策流程太长。在见面之前容易偃旗息鼓。荷尔蒙是有时间周期的。就算有想法还得飞跃千山万水来相见。打个“飞的”也得花时间和金钱。太累。这让部分有心之人无力为之。

陌陌和微信彻底解决上述问题了吗?没有解决。为什么呢?因为需求没对接上。你加了100个“附近的人”,你有需求,人家没这个诉求,对接不上可能是骚扰。微信“摇一摇”倒想对接两边都寂寞的人。问题是相隔太远,还有在大庭广众下“摇一摇”的动作实在太过招摇。中国人还是挺保守的。

这时候,“我要我有”交友,可以解决用户的寂寞。使用这个产品的善男信女很明显是动机不纯,为了解决寂寞。你在手机输入“我要交友”“我要找女朋友”等等。那些含蓄的妹纸,寂寞的妹纸则可以低调地开着这个“我要我有"的APP,随时接受周围的推送消息。不过,千万别忘给自己搞一个不错的头像。这时候如果有人找你了,彼此就很容易对接了。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这是爱情。这也是“我要我有”APP交友可以实现的目标。让寂寞的你找到附近寂寞的ta。不过我想这类APP会改头换面,弱化“荷尔蒙社交”的外表。打着“荷尔蒙社交”标签的想解决原始诉求的,除了陌陌估计也后无来者了。你给自己打上“荷尔蒙”标签,含蓄的妹纸就不好意思装了。妹纸不装,屌丝不来。所以要想办法看上去不是解决荷尔蒙诉求,实际上却是。因为寂寞的需求是存在的,是需要被解决的。


5、是否存在整合成大一统的可能呢?

发散这么多,收敛回来:有无可能做一个大一统的“我要我有”呢?微博告诉别人“我在关注啥我在干嘛”,LBS签到让告诉别人“我在哪里”,是否可以做一个统一的APP,比如叫“微要”,可以告诉别人“我要啥”或者“我有啥”呢?

你发起诉求,然后有人响应;具有服务或者资源的,可以收听一些关键字、标签或者分类,随时看到相关的“需求流”并响应。技术允许,则可以做自动对接。根据服务者之前的服务情况和资料,根据需求方的特征、地理位置等,做自动的需求对接。

用户还可以去看看有谁跟你一样,别人“想要啥”,可以一起去做这事儿。比如找到想看电影、想吃饭、想找朋友的人,辅助约会的成功。

这个整合我更看好已有的大平台例如微信或者微博来做。有人说微信或者微博不会做打车应用,懒得去抢这块小市场。但是如果能整合所有的“我要我有”需求,答案就不一样了。

三、存在的问题在哪里?

打车APP、收废品啦APP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我要我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发展初期用户?

有需求,没人响应;有资源和服务,没有提需求。这个问题是所有“我要我有”APP启动时面对的问题。打车APP,司机不愿意装,得花几十元去司机出没场所推广一个APP。收废品APP也有同样的问题。要收废品的大叔和阿姨装APP,暂时不现实。总不可能送他们一部装了APP的智能手机吧?

“我要我有”APP在前期需要会花费大量的成本去启动,带来初级用户。尤其是服务提供者这一端的用户。大平台具有大量需求方用户,解决这个相对容易。

2、如何加强供需双方的使用频度?

对用户打车APP在打车时才会打开。收废品打开次数可能就更少了。前面提到的所有方向,要用户安装已经很难。安装以后,很可能会进入用户的“90%沉默APP”名单。打车、废品、找保姆、上门按摩都是短暂而稀少的需求。

对于服务方来说,常年开着监听N个需求却只能响应其中几个,还有一个流量成本。打车APP现在需要用很高的成本维护司机的APP打开率。

整合的“我要我有”可以满足多元化的诉求,解决这个使用率的问题。

3、有赚钱的商业模式吗?

谈到任何模式最终还是会落地到商业模式。做“我要我有”如何赚钱呢?从需求方收钱几乎不可能,只能从提供服务和需求一方获取收入。不论是直接收费,还是广告推广费,或者其他的商业模式,都得想清楚给用户带来的价值是什么?只要有用户,以及可以给用户持续带来价值,商业模式迟早会浮现出来。看下刘强东就知道了。

4、如何实现响应需求的“举手”?

由于“我要我有”是“点对多”的宣传式需求请求。具有资源和需求的人有一个举手的过程。有竞价,也有看谁手快。这会让本来简单的模式变得复杂。“我要我有”平台需想办法建立供需双方的信用评估体系、并且实现基于标签、历史行为、LBS的自动对接。这对技术有一定要求。

隐私、纠纷等问题也需要考虑。

在传统互联网旅游行业的“沙发客”可以算作“我要我有”的始祖。你去旅游,可以在网站发布沙发需求,找愿意提供闲置沙发的网友供你入住。不过因为“引狼入室”“羊入虎口”等问题的顾虑,一直未能普及。沙发客模式很好,但是见面以后的事情变得复杂,甚至存在风险,影响了“沙发客”模式的普及。

笔者认为,“我要我有”应用本质上是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本地化、实时在线的优势,解决需求和资源的对接问题,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中间成本,进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这个模式是极具价值的。“让需求找到资源和服务,让服务和资源找到它的归属”。互联网之前,这也是人类一直在解决的问题。“我要我有”类应用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好工具。

你在大街上高呼“我想要找个女朋友”,无人响应。而"我要我有”能做的是让你的声音快速、精准地到达你的潜在女朋友。

作者为爱科技网创始人,微博:广州阿超,微信公众账号:SuperSofter;

转载本文需经作者同意,注明虎嗅网首发并附链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