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声不响地,饭否翻了一个身
2016 年 3 月 4 日,互联网圈发生了一件说大不大的大事。
说它「不大」,是因为这件事情甚至未曾受到任何科技媒体的关注,没有新闻,没有传播,没有情怀特写;说它「大」,是因为它引发了一个亚文化圈子的集体狂欢,并且导致某个边缘网站在深夜流量激增,宛若天明。
这件事情或许由知名互联网人、普通饭否用户王兴的一条饭否消息起。3 月 4 日晚间,一向理性温良的王老板(王兴在饭否得到的爱称)发了这样一条十分质朴、颇具热血的消息:
美团网是成立于 2010 年 3 月 4 日的网站,到 2016 年 3 月 4 日,恰好 6 周年。王兴这条消息,表面上感慨美团一路的艰难曲折,然而既然发在饭否,「回首」「再造」等用词,不免带给饭否用户无限遐想。毕竟,6 年以前的饭否,也是王兴手中一位艰难奋战的猛士。
在几小时之内,饭否用户兼义务管理者 @.rex 转发了王兴的这条消息,并宣布了一条令饭否用户狂热的「回首再造」——饭否发布了图片服务的更新,在美团云的帮助下,饭否可以更频繁地发送动图及高质量原图了。原消息如下:
凌晨起,大量饭否用户开始发布动图消息进行测试、或单纯地表达狂喜之情。御饭、猫饭等非官方饭否客户端产品也紧急更新,以适应饭否图片的新环境。
非饭否用户可能会极为不屑:大图、动图都发不了,这是个什么破网站?比较遗憾的是,这网站还真的挺「破」的。在破而不立的灾难后,饭否背后几乎已无资本支持,除了美团慷慨提供的设备和几位热心程序员的义务维护,饭否的维护、运营成本基本为 0——当然意味着成绩也基本为 0。在 2012 年,彼时的饭否还能发布动图,有此消息为证:
之后,gif 服务时断时续,笔者很难总结原因,也很难确立时间节点。但总之,从今年 3 月 5 日起饭否的 GIF 确实回归了,这要感谢美团云的慷慨解囊,感谢管理员的义务维护,感谢形形色色的饭否工具开发者,感谢王老板多年来的坚持,以及所有饭友的不离不弃。
接下来,容我盗用自己去年写的文章,再次回顾一下饭否的「灾难史」。
饭否老了,但还健康
饭否成立于 2007 年,其创始人是如今凭借美团大获成功的连续创业者王兴。王老板的另一知名项目校内网于 06 年出售给千橡集团,并在不久后改名人人。
「饭否」取典「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中国人见面一句「吃了没」表明其日常社交属性。当时的中国,类似 Twitter 的微型博客有六七家,饭否是其中功能最完备、体验最流畅的网站。
饭否在中国开创了类似 Twitter 的崭新产品形态,并在 08、09 年红极一时,吸引了许多前沿网民如程序员入驻。重内容轻形式的产品形态使饭否内部言论活跃,KOL 纷纷涌现,有不少名人如陈丹青、梁文道、连岳、陈晓卿、和菜头等以普通用户的身份活跃其中,为中国网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专家和偶像的机会,颇类新浪微博如今的明星云集现象,只是没有加 V。
然而,与校内网类似,饭否同样算不上幸运,或许更为不幸。2009 年夏季,在日趋严厉的互联网内容监管下,以某次政治事件为导火索,饭否所有服务器遭受关闭,不久之后与其类似的叽歪、嘀咕等网站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关停期间,饭否团队通过博客与用户沟通,并在较晚时候提供了用户数据下载,承诺「会带着更好的饭否回来」。有饭友试图用百度贴吧及豆瓣小组的形式为饭否用户提供一个临时集散地。但在不久之后,饭否团队博客遭关闭,百度饭否贴吧遭关闭,百度百科「饭否」词条被删除,豆瓣小组「饭否」「饭否官方」「饭否观光团」「饭否话痨圈」等相关小组被解散。
直至关停 505 天后,2010 年冬,饭否才逐渐恢复运营。然而,在饭否关闭期间,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等国内门户巨头先后推出了微型博客服务,其中新浪微博成为发展最快如今也最成熟的一家。有评论认为饭否的关停是新浪微博得以迅速发展的契机之一。
——对自己的盗用结束。此外,在 1 年前的文章中,我如此描述饭否的遗老之态:
「刷饭」对于许多用户来说已是日常,午夜刷饭、起床刷饭、上班刷饭、吃饭刷饭是习以为常的动作,不管生活多么匆忙,刷饭的手总是停不下来。好像饭否是繁忙都市中的一个村庄,这个村庄的住民有着独自的慢生活节奏,不管现实中的他们是什么样,饭上的他们往往无所事事、迷糊随和。
也许受「饭否」这个名字感染,饭否的用户以一条条琐碎的消息构筑了一个异常淳朴的世界。…… 这是一种敝帚自珍的情感,在充满速度与时尚感的互联网世界,更是显得难能可贵。
然而,饭否从未真正地与世隔绝,饭否的历史也并未遭受尘封。无论是一直以来的小修小补,还是 3 月 4 日重大的图片服务更新,早已没有团队的饭否团队还没忘记「会带着更好的饭否回来」这一承诺。
「现在的饭否」与「更好的饭否」
不可否认的是,饭否自 2010 年回归以来,产品本身的变动确实不大,直到今天都还是名正言顺的「测试版」。
有人认为这是良心,是情怀,是为老用户留存的一泓原汁原味。诚然,在各大社交网站获取信息的成本都日渐上升的当下,饭否的界面还是那么简介,逻辑还是那么清晰(尽管表现上不尽完美),再菜的菜鸟也不会被饭否的产品本身坑到,而大神们又可以很轻松地为饭否添加各种小工具,进行个性化的 DIY。
总而言之,饭否的产品优势可以归纳为三点:
一,极低的社交成本。界面清爽,功能简单,需要点击、跳转、载入的内容少之又少。TL 就是全部,消息、转发、评论全都呈现在 TL 上,无需专门点开哪一条看,也无需专门进入哪位饭友的主页。只要你在饭否主界面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你就可以在几乎不做任何操作的情况下体验饭否的乐趣和价值。
二,完整的身份体验。你可以将如今的微博视作媒体,但饭否时至今日仍然保留了浓烈的社交气息。因为消息转评不分的特性,饭否用户很难像微博用户一般「在别人家院子拉屎」,在 TL 上呈现的只能是尽量完整、真实的自我。当然,也可能是一个经过精心伪装的自己,但即便是戴上假面,每个用户的饭否人格仍然非常完整,这就形成了邻里性格迥异的人间百态,不一定有价值,但一定有信息量、一定有趣。
三,深厚的社区积淀。相对于微博的信息洪流,「再大的新闻三个月后没人记得」的状况,饭否没有大新闻,对时尚和新潮无动于衷,甚至都不太讨论社会热点。如此一来,用户的关注点自然更聚焦于社区本身,或者说社区中的每一位用户。哪位用户是程序媛啦,哪位用户在伦敦求学啦,哪位用户又双叒叕和领导撕逼啦等成为饭否人津津乐道的日常话题,琐碎,三俗,但充满生活气息——而不是「转发微博:莱昂纳多 · 迪卡普里奥终获奥斯卡奖」。
在 1 年前的文章中,我也曾对饭否产品做出如此评论:
拒绝大 V 和广告,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拒绝了商业价值;转评原创不分开,精品消息传播难的问题就难以解决。饭否用户可以不屑微博在商业上的成功,事实上二者本就没有相比的必要。
而事实上,我们当然可以自顾自地说这是价值取向的差异,却无法否认饭否产品本身具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不然「测试版」三个字该作何解释?古朴的界面,粗粝的排版,暴力的关注系统,聊胜于无的图片,令人尴尬的链接和英文消息,这些都不能当做自我麻醉的借口。多年不曾更新,在逻辑上早已与 Android 当前版本不合的官方客户端更是乏善可陈,虽然非官方入口多少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不统一的入口显然不能带来统一的体验,遑论这是新用户入坑的难题。
然而,且不说饭否并没有专职团队负责产品,即便有,以上问题也不该是最优先解决的。问题很简单:把产品细节做好,就能带来更多用户吗?
相比产品,多年的运营疏失才是饭否如今的痼疾。无法让这一老牌轻博客重获新生的话,无论汤熨、针石还是火齐,都只能是锦上添花,改变不了日渐衰落的「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屠杀饭否人
饭否想要快速获取(哪怕不多的)用户,一定要从运营始,而非产品。运营的渠道,对于饭否来说,最好的选择有二:微信,以及微博。微信上,饭否相关内容有饭否老用户经营多年的「精选君」,以及前饭否团队成员精心打造的「太空语录」,二者都是优秀的微信公众号,有不错的流量和相当规模的粉丝,也陆续为饭否带来了不少新鲜血液。如果有心饭友能继续打造风格更鲜明、立场更直观、更能代表饭否的微信公号,想必对饭否也会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而作为一名饭否用户,对微博则并不能如此轻描淡写地讨论——就算排除微博趁饭否之灾崛起的情绪,饭否老用户对微博的心理多半也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来源于多个方面:
一,产品风格和运营策略上的差异导致直接的用户分野:虽然饭否实在也不是多么值得称道的产品,饭否用户倒多少有一些逼格自在心中。往大了看,哪个小众社区不这样呢。
二,陌生人社交和熟人社交的转换带来相互的敌视甚至恐惧:在微博遭遇老师同学爸爸妈妈亲友团,吓得我一溜烟就跑来饭否了——为啥不用微博?当然是因为微博不好,绝对不是因为我妈在那儿……
三,历史恩怨:暂且不讨论微博相关人士在饭否遭难期间起了何等作用,在 2010、2011、2012 三年间,流亡微博的饭否用户普遍有遭受微博「迫害」的经历,这种迫害无外乎降权、禁言、封号等,且多数是毫无道理的,或者说,道理是您的帐号在微博使用了饭否字样的 ID、头像,或者在消息中讨论饭否。当时的微博采用此等运营策略,虽然龌龊,也算决绝。
今天的微博家大业大,自然不再忌惮饭否这位老前辈,已经有了宽容、开放的余裕。而逐渐边缘化的饭否人则没那么容易放下芥蒂,更何况一些微博用户还往往不识趣地从饭否搬运有趣消息拿去微博营销,曾经的 @silver 是水果味儿的 抄袭事件便是一例典型。今年年初,伴随着张小龙的饭否信息曝光,汹涌而至的微博观光团一度令封闭已久的饭否人感受到冲击——这种冲击主要是在网速上的…… 然而,或许最令人苦不堪言的,则是这两次灾难反倒带来了饭否用户的两拨强劲增长。这也许是饭否遗老们既希望看到,又不希望看到的。
因此,任何饭否主体在微博进行的营销行为,都势必要考虑到饭否与微博的历史渊源,以及饭否现有用户的情绪反应。假若这一营销行为由个人发起,被指摘为又一桩抄袭事件的可能性便极高;但倘若由饭否官方发起,又未免显得太忘本、太跌份了,好似努尔哈赤宣读七大恨之后突然与明朝媾和,必将令人错愕不已。
如今还能被称为饭否「官方」的人,王兴自然算头一个,曾经就职于饭否的先驱者算第一级,日后义务维护饭否的管理员算第二级,为饭否开发各类小工具及客户端的有爱饭友算第三级。且不说这三级其实有很深的重合,但曾经这些故事的人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如今饭否用户的情绪,又怎么忍心去伤害它?
因此,微博营销这一条路,虽具备可见的高性价比,却是自绝了饭否的后路——如前述,敝帚自珍之情亦是难能可贵,倘若放下节操谈饭否复兴,就有可能陷入新用户不领情、老用户不乐意的两难状态。贸然放下门户之见去微博大肆刷脸,在精神上无异于对饭否用户展开一场血腥屠杀,而屠杀的结果可能是一地鸡毛,为之奈何。
饭否的意义
即便艰难若斯,我们仍然不能低估一个存活了将近 9 年仍有活跃的社区的能量。若谈复兴饭否,四类人的力量都是不可忽视的——热心的饭友,热心的网络大牛,原饭否团队以及王兴自己。
如果乐观估计上述人群能带给饭否的,也许资金、人力甚至产品方向都不是问题。所有人担忧的问题,其实是「饭否能带给我们什么」?
确实,空谈复兴饭否,就好像做一场十分抽象的大梦。即便资金、团队都到位,人们也不需要第二个微博或者 twitter。而假如空洞地说一句「做饭否就好」,那么饭否是什么,饭否是怎样的,饭否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也许没有服众的答案。
数年前,饭否用户 @落小彤(如有记错请海涵)曾经修改歌词《旅行的意义》,唱出自己的饭否理想,并引来一波翻唱热潮。时至今日,在饭否用户群再经几次更迭之后,饭友们对「饭否的意义」还能否产生某种程度的共识?在 90 后逐渐成为饭否生力军、甚至 00 后开始入驻后,「饭否的意义」又该怎样被唱响?
与一场严肃的讨论相比,作为一名饭否人,我更希望能听到如当年一般的,歌声中的答案。
本文作者 @ 天使不投资人 微信新媒体:赤潮 AKASHIO(微信号:AKASHIO)- 此言此思若潮水,不沾红粉自风流。转载请保留本信息,未包含本信息的微信公众号转载将受到侵权投诉。如想要联系赤潮或作者,可与评论尸微信号 ifookit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