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复旦人周报(ID:fudanweekly),作者:杨心苹(主笔)、何睿芮、杨雨轩,编辑:粟子骞、李蔚怡,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同人一词引申自日语的“どうじん”(doujin),即志同道合之人。现一般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出于个人兴趣而进行作品创作的行为,可分为原创同人和二创同人。其作品内容可涉及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的总称)、影视、历史乃至现实中的人事物。
同人展则是同人爱好者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好、读者交流的活动舞台。
COMICUP同人展,简称CP,是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规模的全类型同人展会类活动,前身是复旦大学沸点漫画社组织的同人活动。2007年,主策划人香菇在复旦大学光华楼学生活动广场举办了第一届ComiCon1111。2008年,与联合主办方ComiCon(简称CC)分道扬镳后,展会正式更名为COMICUP,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我们采访到了01级新院校友、CP创始人香菇。听她娓娓道来,从复旦走出的COMICUP在诞生之初与成长过程中的幕后故事。
火花
2007年11月11日,星期日,晴。光华楼落成尚不过两年,玻璃幕墙映出天空的澄净,象牙白的瓷砖和石柱在晴日下闪光。
那时还没有“双十一”的购物狂欢,对于这个日期,人们所能联想到的只是“光棍节”的玩笑,还有期中季应对连轴考试的忙碌复习。
若是在某个普通的周日早晨,有着“杨浦区人民公园”美名的复旦校园或许会有成群结队的游客或学子慕名前来游玩,但这一天显然并不普通:拎着大包小包的人群从国定路东门持续不断地涌入,光华楼门前的台阶上排起长队,东辅楼底层更是水泄不通。
就在一周前的11月2日,一则公告在KeyFansClub论坛、百度贴吧等一些圈内较有影响力的平台发布,公告的标题是:
《ComiCon 1111 同人祭 · 最终定案》
KeyFansClub论坛相关帖子的截图
11日凌晨时分,小可终于结束了同人本的装订工作。回到家,虽然身体极度疲惫,但精神依然很亢奋。
她是萌娘计划社团的成员,为了这次在复旦校园举办的ComicCon1111(简称CC1111),社团特别制作了《monocolle!3“for1111”》及其他三项作品以待发售。与“萌娘计划”摊位相邻的是动漫渔场社团,他们的参展作品是《盈月纪年2》。这是一张东方Project的同人音乐专辑,同时也是第一张进入日本秋叶原同人店发售的中国同人CD。CC1111当天,这张CD供不应求。
武藤破坏是本次会展的工作人员之一。11日清早6点醒来后,他便再也睡不着了,带着准备发放的500本场刊,他在早晨七点半抵达会场。上午十点半左右,《盈月纪年2》拆包发售,场地中的人群兴奋起来。于是,他临时加入会场秩序组,与另一位工作人员Liknight一同维持秩序。
事实上,这一预计到场500人次的同人展会实际人流量有近2000人次,完全出乎游客和主办方的意料。虽然展会中众多游客的热情使得秩序几近失控,Live演出的音响留有遗憾,但这并不完美的第一届却在许多同人爱好者的心中被认定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有人甚至认为,是Comicon1111开启了中国的同人时代。这是上海第一次纯粹意义上的原创同人志即卖会,一场同人展会、同人盛宴,它像一颗热烈的火花,引燃了之后的诸多烟火。
Comicon111现场盛况。图源:微博用户@LuckyStarChannel
而这场展会的诞生,源于主策划香菇一个火花般的念头。
ComiCon1111在光华楼举办的2007年,是香菇从新闻学院本科毕业的第二个年头。在校时期,她就热心于策划社团活动,因为喜欢ACG,喜欢创作,她加入了沸点漫画社,并在社团中担任了原创部部长的职务。借大教室、抢相辉堂活动场地、办圣诞舞会、策划沸点祭、联系校外漫画家和编辑做沙龙……在漫画社任职期间,香菇积累了许多活动策划和运营经验。
同人创作者们热爱漫画,乐于进行各种形式的创作,同时,他们也十分希望拥有稳定的线下分享渠道:他们渴望一个自由交流的环境,渴望一个更为纯粹的、内容更多是甚至只有同人志参展的漫展——同人展的出现,但对于创作者来说,创作同人作品和举办同人展之间隔着一道经验的鸿沟,而且并不是随随便便能够跨过的。
这时候,香菇站了出来。
当大家在说“好想要个同人展但是办活动好难”的时候,她想:可以啊,我能办。
乐园
策划一场同人展毕竟不同于以往所熟悉的校园活动,在创办同人展的过程中,香菇也考虑接触一些漫展主办方并尝试与之合作。
CCG是其中一家主动找到她们的主办方。其主办的CCG EXPO(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是一个以促进商务交流、倡导跨领域渠道合作的商业会展,由原国务院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自2005年举办第一届起,至2007年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这样一个承办过高层次、专业化、国际化展会的主办方投来橄榄枝,希望能够合作举办一场同人展,香菇和她的同伴几乎是立刻就想答应下来。
“毕竟还是学生嘛,我们当时非常乐意。只觉得好棒,我们的需求和想法被认可了。”
然而,在进一步了解中她们发现,CGG作为一个商业漫展的主办方,其理念与她们心目中同人展应有的核心理念有着微妙的差别,而且,是无法调和的差别。
CCG制作的展会对摊主的准入门槛很低,甚至可以说,只要和ACGN搭边,任何人都可以去获得一个摊位。对于这一点,香菇无法认同。
在香菇看来,同人展的核心是创作,参展出摊的团体或个人必须有所表达,而表达需要通过作品来传递;同人展的核心氛围必须是创作的氛围,是基于作品的氛围,即申摊者得拿出自己的基于ACG的原创作品。
“我认为申摊者得有自己的作品,如果仅仅只是一群ACG同好,有什么新的东西好展示呢?……一般的漫展很容易把同人社团和兴趣社团的概念混淆,营造让大家喜欢的ACG的氛围固然不坏,但同人展的核心必须是创作的氛围。”
这个观点一直延续到今天。不论是15年前的ComiCon1111还是之后二十几届的COMICUP,作为同人展,它们都是以同人创作交流为最大的宗旨。
“我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的是一个创作交流的区域,一个具有浓厚创作和交流氛围的平台。”香菇强调。
cp15~cp27游客好评高频词演变
文本和创作,这是香菇屡屡提及的两个词。
“同人的领域在很多人看来非常广泛,但我们最坚守的领域是创作。”而在进行创作之初,创作者首先会心怀一个想要传达的“文本”。文本在这里不仅仅指的是文字,它也包括漫画、音乐等各种形式,文本的含义在于它有内容,有想要表达的东西,而不只是一件商品。
这其实涉及到传播学里著名的“编码解码”理论。
创作者有一个文本,这个文本会被编码。可能编码成音乐,可能被编码成图片,可能会编码成小说。而听众、观众、读者会去解码,解码为他觉得创作者真实传递的message,这些message就是所谓的文本信息。
“说得更通俗些,文本其实就是创作。”
参加展会的除了创作者,穿梭其间的往往还有coser和cosplay摄影师们。对于这种现象,作为同人展的策划者,香菇认为Cosplay也是一种信息的交换。她这样解读:
“Cos并不是为了拍漂亮的coser或者纯粹的摄影艺术,而是将cosplay作为一种编码方式:coser通过自己制作装备和角色表演,传递出自己的认知和添加的信息;摄影师则可以在拍照的过程中,通过对角色的定格记录对作品的理解与共鸣。也是一种较为直接的寻找同好的方式。”但这需要主办方去监管,把控合适的尺度。因此,COMICUP在成长中建立并逐年完善了cosplay摄影证的规则。
氛围感,则是在整个采访中高频出现的另一个词。
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和迭代,各种各样的线上同人创作交流区域不断涌现。虽然不可控的疫情形势曾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但如今,线下活动纷纷复苏,力证其不可取代的存在意义。
cp29现场盛况。图源:杨心苹
线下的意义在于交流中的即时反馈和氛围感。
置身展会,创作者可以看到读者拿到本子(小物、无料…etc. )的反应,可以看到他们阅读时候的表情。这种反馈是线下所独有的。
“我们希望作者和读者有这种交流。比如读者看到作品时候的欣喜,以及作者知道自己的作品被人喜爱时候的快慰。这能够去刺激更多的人去投身到创作当中来。而从最原始的创作环节去激发人们的参与,是一定可以协助这个产业的发展的。”
在另一方面,展会空间中琳琅满目的熟悉的元素、相似志趣的人群、不同的面庞流露出的兴奋和愉悦,混杂着营造出自由而热烈的氛围,总是那样地叫人跃跃欲试、沉醉其中,以至不住地回味。
cp29现场,coser们合影。图源:刘禹含
问及诸如COMICUP的同人展会带来的感受时,不少人都提到了展会的氛围感。
“对我来说CP就有点像过节——所有人都因为类似的爱好汇聚在一起,能够丢开日常生活中那些丢开繁冗的东西,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放松。”祖玛玛说道,“实际上CP展对我来说,是从买票、规划和准备这样的时候就怀着期待的心情就已经开始了,这或许可以说是一种仪式感。”
20级的广告也有类似的感受:“在一个所有人都有相似爱好和相同了解背景的地方是很有归属感的,在那种环境下你说什么梗都会有人接得住,语言上的‘暗号’形式也加强了对于整个群体的认同。”
“仿佛身处乐园。”
摇篮
早在2005年,香菇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她便选取了“漫展在二次元产业中承担的角色”作为主题,她提出:
首先,漫展是一个重大的活动和节日,促进产业的参与者投入兴趣与精力,能够发挥其文化作用。其次,它能够承担展会本身的作用,传递信息流。不同的展会有着不同的信息流,信息流传递相关领域的信息以及展会的宗旨,漫展一定会有属于ACG领域的信息,通过信息流,“创作”这一核心理念应被强调。第三个关键词是现金流,可以促进产业消费。
多年后,从同人创作者转变为同人展会的主办方,香菇进一步意识到展会不仅具有文化推广的能力,更承担着宣扬正确文化价值观的责任。
“尊重创作者”是创作推广中的关键。
同人展会中各个摊位参展的作品都是创作者智慧的结晶,创作者付出了劳动与心血,他们值得拥有鼓励、尊重和报酬——这是香菇和她的团队一直想要传递的观念。然而,同人创作者遭遇创作被盗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对此,早在2017年,COMICUP的官方网站CPP无差别同人站就发表了《零盗版宣言》,率先表态对创作者的支持,坚决拒绝盗版入场,维护创作者的交流环境。
CPP无差别同人站发表《零盗版宣言》
输出正确的价值观,扭转一些刻板印象,这是香菇一直以来尝试去做的事情。
十几年前,同人创作的土壤在内地并不深厚。此前虽也有大大小小的城市举办了自己的“漫展”、“漫节”活动,但普遍以盗版商、经销商代理的大同小异盗版周边制品、cosplay演出舞台为主要参展成员和内容。据游客回忆,即使是所谓的“同人会”(2007年5月SMG及炫动卡通模仿香港CWHK筹备了第一届同人会)参展的同人社团比例也不高。
第一届同人会结束后六个月,香菇等人与ComiCon(简称CC)联合举办了第一次上海同人祭活动ComiCon1111。参展的24个组织均为同人社团,这与后来动辄上千摊位各种同人展会相比可能不值一提,但在当时,已经是汇集全国各地同人创作者的结果。
“那时候基本上没有同人创作,也没有什么漫画创作,我自己是原创部的,所以很清楚会有画得好的人,但是更多的人可能根本不认为国内有擅长画漫画的,觉得画得好的人都是日本的。”
ComiCon1111的第一个摊位是由香菇牵头,和很多喜欢画画的朋友一同攒起来的,在展会宣传推广的过程中,陆陆续续地又有一些校内外团体加入,最后甚至还有了MAD(マッド-,是利用既存的素材(一般为动画或CG图),加以修改,剪接等“二次创作”并配乐而制作成的影片 )摊。沿用至今的吉祥物囧猫,也是那时候在讨论中自然而然诞生的。
Comicon1111的囧猫海报、赠送的“好人祭”好人卡。 图源:微博用户@LuckyStarChannel
不过,由于彼时的CC并没有举办活动的经验,也没有场地的资源,最终是香菇拜托在沸点漫画社的学弟学妹借来了光华楼学生活动广场的场地和活动时需要的桌椅。此后,沸点漫画社也常作为COMICUP的协办组织出现。
而大学时期参加漫画社的经历使香菇比较了解高校漫画社团的大致情况和困境,同时也洞悉大学生们对漫画相关行业所抱有的好奇心态。于是,2012年,COMICUP在五周年之际推出了“校园火种计划”。通过沙龙、创作者交流会等形式走进高校,分享写手、乐师、漫画家、动画人、游戏制作者等圈内人士的经历与经验以及关于这个行业的实际情况。
由于和复旦、和沸点的渊源,每一轮火种计划中复旦大学都赫然在列,活动的协办也经常有沸点漫画社同学们的身影。
往届火种计划复旦场活动照片。 图源:微博用户@HobbyMax 、@COMICUP囧猫娘
香菇认为,学校社团可能是很多人步入大学生活后对兴趣圈子融入的第一次尝试,同学们怀着一腔热血或是朦胧的喜爱,想要撩开分隔圈内外的那层神秘的面纱,看到一个行业的真实面貌。但即使加入社团,却也可能仍是半知半解,无法清晰地了解到创作应该怎样起步。
“这种情况下,我们很愿意去帮助学校社团进行这方面内容的建设。”这也是火种计划设立的初衷。
正如火种计划发起文案中写道的:
“COMICUP从最开始,只是一群画本子的人希望能拥有一个交流的小地方,然后慢慢长大,创作是一切的基点。”
这片校园曾孕育了它诞生,从一星火花到一方乐园。而在COMICUP的发展中,它和它孕育的文化,又将成为谁的摇篮?
前路迢迢,不妨且行且歌。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香菇、祖玛玛、广告均为化名;小可、武藤破坏为KeyFansClub论坛ID,非复旦大学学生;文中所用图片均已获授权。
表格来源
[1]许春晓,施金碧.动漫同人展关联行业的游客情感演变——以魔都同人祭(COMICUP)为例[J].城市学刊,2022,43(01):35-43.
文章参考
[1]冯凝华.共生:国内的二次元同人创作与漫展[J].中国电视(动画),2013(04):14-15.
[2] CPP无差别同人站小无.无差别同人站—零盗版宣言[EB/OL].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08917998265168&luicode=20000061&lfid=4108917996605826&featurecode=newtitle,2017-05-1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复旦人周报(ID:fudanweekly),作者:杨心苹(主笔)、何睿芮、杨雨轩,编辑:粟子骞、李蔚怡,审核:黄继娴、李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