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共和银行倒了,加息与危机共舞
2023-05-08 16:12

第一共和银行倒了,加息与危机共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欧阳晓红,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那个想成为客户第一选择、想做一家以服务为特色的美国地区银行——由吉姆·赫伯特(Jim Herbert)于1985年创立的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FRB)还是倒了……


在2023年5月1日之前,它被证明是正确的;之后,是否暗示吉姆·赫伯特之信念的崩塌?


孰是孰非间,始于4月底,发端于地区银行股的银行业危机重燃似乎愈演愈烈。除去事件本身的内外肇因,市场也注意到:银行股崩盘背后,空头们获利丰厚。媒体报道,美国监管部门正在评估近几天银行股大幅波动背后存在“市场操纵”的可能性。


加息与危机共舞之际,全球银行业亦行至重要时刻。业界认为,欧美银行股逊色,新兴市场银行股与其市场表现一致,存款来源无忧的中国银行无恙。


美联储第十次加息、银行业二次危机再起、3月M2同比骤降,虽然交汇一体之数据暗示激进加息导致的流动性风险被“量化”,但尚未被“定性”为系统性金融风险。



当地时间2023年5月3日,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5%~5.25%,为自去年3月以来第十次加息,且创下自19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加息纪录。


纵然以第一共和银行为代表的美国银行业二次危机风暴再起,即便3月M2同比下降4.05%,创历史最大同比降幅(主要动因或为储蓄消耗和存款搬家),包括美国一季度经济超预期放缓,特别是市场预计高利率和信用收紧背景下,美国经济可能进一步下行,下半年或步入衰退。这些“变量”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看来,仍不足以撼动美国经济的韧性。


鲍威尔认为,基于广泛的经济数据来看当前联储加息的累积效应仍未实质性加速美国经济衰退,美国经济的韧性仍然较强。但需警惕加息累积效应对信贷状况的恶化。


始于2022年3月的加息进程渐入尾声之际,鲍威尔仍鹰味十足,其暗示可能暂停进一步加息,让官员有时间评估近期银行危机等影响,但降息未至;其称货币政策紧缩的程度取决于经济状况,不过当前通胀不支持降息,长期锁定2%的通胀目标仍是首要工作。


“6月联储将暂停继续加息,未来降息取决于信贷条件。”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分析,相信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暂停加息可能是大概率事件。政策路径上,鲍威尔继续维持鹰派姿态。基于鲍威尔针对降息的回应,美联储是否释放降息信号将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核心通胀开始持续回落;二是金融条件出现实质性紧缩。但目前来看,两个条件均未能满足。


市场是否这样看呢?加息当晚,美元指数回落至101关口,非美货币全线反弹,黄金再创年内新高至2063美元/盎司水平。


“美元走弱,市场加大今年降息押注。”FXTM富拓首席中文市场分析师杨傲正称,美联储此次加息周期似乎已进入尾声,美联储会后声明中删除了“一些额外的政策紧缩或许是合适之举”;其后,鲍威尔暗示政策紧缩或暂告一段落。


杨傲正分析,受加息暂告一段落影响,市场在决议后加大了今年降息的押注。彭博综合利率期货对利率的押注显示,在5月3日会议后,市场已计入今年9月开始便开始降息25个基点,甚至有64.2%概率预料将一次性降50个基点,并连续在11和12月各进一步降息25个基点,也就是说年底时利率便已降回4.25%~4.5%。


“降息几率只在经济衰退发生之时。”杨傲正表示,实际上,鲍威尔5月3日重申了美联储官员对通胀的展望并不支持降息,说法基本与3月时相若,然而,市场对降息押注却进一步加大。主要原因并非与市场对通胀降幅未来预期比美联储更乐观有关,而是对预期今年内将出现经济衰退几率较大有关。


自去年6月,两年期和十年期的美国国债收益率倒挂便已开始,至今已经快一年,创下自1981年以来最严重的倒挂程度,今年3月更是一度扩张至100个基点。


据杨傲正观察,虽然此轮加息后,收益率倒挂状况有进一步舒缓,短期美债收益率的下跌幅度达到8%~9%,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跌幅则为6%,不过,长期的倒挂,加上近期美国银行业的接连爆雷,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憧憬已不断扩大,也是近期油价在OPEC减产后持续下跌和金价大幅飙升的主要原因,也因此市场认为年内降息几率非常大。


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 Hooper亦认为,美联储似乎正在进行“有条件地暂停加息”。理由诸如:美联储声明中删除了“预期一些额外的政策收紧可能是适当的”的措辞,取而代之的是“政策的收紧幅度将取决于经济数据”。这为进一步加息确立了一个非常不同的标准。


包括美联储的措辞与2006年暂停加息时的措辞相似。美联储措辞及鲍威尔的言论,与加拿大央行1月份宣布“有条件暂停加息”时的依赖数据言论相似。此外,美联储并未改变其量化紧缩政策。


而当日的美股则是闻声下跌,价值股跌幅超过成长股。黄金上涨,VIX(恐慌指数)也有所上升;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次日,美股KBW地区性银行指数再度下行。


景顺预计短期内市场波动将加剧,因为未来对数据的审查将更为严格,以判断其是否会引发进一步的加息。


Kristina Hooper认为,我们可能已处于或非常接近加息周期的尾声。环境或更利好股票等风险资产。大部分情况下,股票在加息后的一至两年内的表现通常较好(除2000年以外)。鉴于有关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对美国触及债务上限的担忧以及对地区性银行或会爆发更多问题的恐惧加剧了近期市场波动,我们看好防御型投资组合配置,“一旦相关问题得到解决,预期全球风险偏好将随之改善。”


不过,要注意哪些风险?Kristina Hooper分析,此次加息以及持续的量化紧缩或将为一些银行带来更大压力。一旦货币政策紧缩的累积影响充分反映到经济当中,其程度之深恐怕足以引发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


另外一个风险在于,未来数据可能显示通胀居高不下,从而促使美联储继续加息,“我们将密切关注地区性银行的状况、经济数据及通胀数据。”



Kristina Hooper之焦虑,在当下颇具普遍性。业界担忧,若银行业二次危机触发又一轮挤兑潮,恐殃及更多美国区域性银行。


尽管美联储第十次加息与美国银行二次危机并无直接线性关系,但二者渊源颇深。


流动性冲击猝不及防。据美联储数据,美国商业银行存款由一周前的17.43万亿美元降至17.38万亿美元。堪称美国银行业二次危机的“多米诺骨牌”第一共和银行倒下后,美国地区银行股持续走低,有的银行股价暴跌甚至腰斩。


5月4日盘中,一度触及熔断的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US),恢复交易后跌超50%,再次触及熔断,报3.26美元,创历史新低。阿莱恩斯西部银行(WAL.US)报18.9美元,跌超35%;第一地平线银行(FHN.US)跌超32%;Metropolitan Bank(MCB.US)跌超6%,KeyCorp(KEY.US)跌近6%,齐昂银行(ZION.US)跌超10%,夏威夷银行(BOH.US)跌超9%。


西太平洋合众银行官网消息称,该银行正在权衡一系列战略选择,诸如出售银行资产等,已接触多家潜在合作伙伴和投资者,目前正在讨论阶段。


第二波银行业危机看似来势汹涌。五一假期期间,位于美国第14大银行的第一共和银行宣布倒闭,纽约证交所将启动该银行的退市程序。


公开资料显示,第一共和银行在5月1日被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关闭,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为保护储户,FDIC正在与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 Chase Bank)签订购买和承接协议,以承接第一共和银行的所有存款和几乎所有资产。


这是两个月内第三家倒闭的美国区域性银行。如出一辙,此前处于第一波危机风暴眼的硅谷银行(全美排名第18)和纽约签名银行(全美排名第22)因存款外流而倒闭,迫使监管当局采取紧急措施介入,以稳定市场。


季报显示,第一共和银行一季度存款规模骤然流失逾1000亿美元;受此影响,该行股价在4月28日暴跌43%,报收3.51美元;年内股价累计跌幅达97%。今年2月其股价还在147美元。


根据FDIC通告,摩根大通银行提交了对第一共和国银行所有存款的投标。作为交易的一部分,第一共和银行在八个州的84个办事处将于当天在正常营业时间内作为摩根大通银行全国协会的分支机构重新开放。第一共和银行的所有储户都将成为摩根大通银行的储户,并且可以完全使用他们的所有存款。FDIC将继续为存款提供保险,客户无需改变银行业务关系即可将存款保险范围保持在适用限额内。


截至2023年4月13日,第一共和银行的总资产约为2291亿美元,存款总额约为1039亿美元。除了承担所有存款外,摩根大通银行还同意购买该银行的几乎所有资产。


FDIC和摩根大通银行也正在就其从第一共和银行购买的单户家庭、住宅和商业贷款进行亏损分担交易。作为接管人的FDIC和摩根大通银行将分担损失分担协议所涵盖的贷款的损失和潜在的回收。此外,摩根大通银行将承担所有合格金融合同。


第一共和银行的决议涉及竞争激烈的投标过程,并导致交易符合《联邦存款保险法》的最低成本要求。FDIC估计存款保险基金的成本约为130亿美元。这是一个估计值,最终成本将在FDIC终止接管时确定。


不同于硅谷银行的“猝死”,两个月前走过挤兑“生死线”的第一共和银行一直试图自救,但最终还是倒下了。


自1985年成立以来,第一共和银行的每年复合增长率达25%。截至去年底,第一共和银行的100万美金以上的高净值客户数量为13.8万家庭,占全美的比例为4.45%。换言之,第一共和银行的客户群体是以富人为主;但这也或许是其步硅谷银行后尘的主要原因。


业界评价,作为全美排名第14名的第一共和银行,资产质量并不差,管理资产规模2895亿美金,连续36年盈利,且不良贷款核销比率是全美前50家银行的1/10。


第一共和银行在季报通稿中坦言,随着最近的行业发展,由于前所未有的存款损失导致融资成本上升,净利息收入和净息差受到并将继续受到重大的影响。


与2022年12月31日相比,截至2023年3月31日,该行存款下降了40.8%。


今年3月16日,根据一份联合声明,美国银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宣布,将各自向第一共和银行存入50亿美元的无保险存款。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各存入25亿美元的无保险存款,纽约梅隆银行、PNC银行、道富银行、Truist和美国合众银行各存入10亿美元的无保险存款,这11家银行的存款总额为300亿美元。当时,市场称,美国最大银行的这一行动反映其对第一共和银行和各种规模银行的信心。“随着3月份多家银行倒闭,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存款外流。我们迅速采取行动,利用我们高质量的贷款和证券组合来确保额外的流动性。我们正在努力重组资产负债表减少开支和短期借款。”第一共和银行首席财务官Neal Holland表示。


第一共和银行直言,从2023年3月开始的近期行业事件影响了银行的资金来源。


硅谷倒闭之后,第一共和银行也开始经历前所未有的存款外流。但自3月16日收到美国大型银行总计300亿美元的无保险存款后,该行每天的存款流出量大大放缓。其存款从3月27日那一周开始稳定,并一直保持稳定到2023年4月21日(星期五)——截至当日,存款总额为1027亿美元,仅比2023年3月31日下降1.7%。


为应对前所未有的存款外流,第一共和银行通过从联邦储备银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获得额外流动性来增强其财务状况。该行总借款在2023年3月15日达到1381亿美元的峰值,当时,其资产负债表上有340亿美元现金。


截至2023年4月21日,第一共和银行总借款总计1040亿美元,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计100亿美元。


由于最近发生的事件,第一共和银行正在采取行动加强其业务并重组其资产负债表;还采取措施减少开支,包括大幅削减高管薪酬、压缩公司办公空间以及减少非必要的项目和活动。并预计第二季度将裁员约20%。


孰料,恐慌性的流动性风险冲击下,第一共和银行虽然做了一切努力,但难逃倒闭厄运。市场分析,其背后根源是美联储长达十几年的低利率宽松,造成美国银行业的资产长期错配,使之面对美联储激进加息时,普遍出现问题。


但“中小银行危机并未实质性威胁金融系统流动性风险”,鲍威尔在答记者问中首先认可了美国政府和摩根大通对第一共和银行的处理方式。同时,鲍威尔认为,当前中小银行的风险确实与加息的累积效应有关,但当前发生的一系列银行流动性危机事件并未演变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程实认为,总体来看,美国金融稳定性仍具韧性,中小银行的主要风险来源主要集中在零售端客户,但机构客户资产并未显著外流。大型银行第一季度财报普遍盈利也反映了机构客户融资挤兑风险降低。除了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鲍威尔指出美联储和其他政府部门(如财政部)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政策组合或金融工具化解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


正如近期美联储理事沃伦认为,通过贴现窗口和银行期限融资工具(BTFP)为银行提供必要流动性支持是完全正确的。


结合5月3日晚间鲍威尔的观点,工银国际基于Auto-GPT模型,比较分析了近期多数官员对市场降息预期的观点,程实发现,近3个月以来,几乎所有官员对联储启动降息表达了不认可观点,而且包括鲍威尔在内的4位具有投票权官员(Powell、Waller、Bowman、Cook)均强调了银行信用条件对经济活动的重要性。


工银国际认为,这暗示了当美国金融稳定性出现实质性风险或银行信贷进入紧缩周期,才是讨论降息的开始。当前情况下,美国金融风险可控,银行并未进入“紧信用”周期,美联储仍将集中于目标通胀。此外,针对第一共和银行出现的流动性风险,鲍威尔认为与硅谷银行类似这次事件只能被视为事件风险(EventRisk)。他继续指出,尽管联储无法预测任何银行危机,但联储能够对发生的银行危机进行有效应对。


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对降息预期过度敏感,可能将继续加剧联储和市场的政策分歧,导致金融市场波动仍然较大。”程实表示。



某种程度上,经营环境骤变的全球银行业也行至关键时刻……


根据麦肯锡报告,过去12年,全球银行业经历了一个相当平淡的时期:净资产收益率长期持平或低于股本成本,行业收入增长持续低于GDP增长,低利率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逐渐侵蚀着银行业的净息差。新兴市场则在强劲业绩推动下,缩小了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其中,中国始终表现出众。在低利率助推下,资产价值上涨的趋势似乎不可阻挡。


直到2022年,似乎一夜之间,一切全都变了——利率从历史低位反弹,随之而来的是银行净息差在经历了十年或更久的收缩后重新开始扩大。全球银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在徘徊于资本成本之下多年后,开始上升并超过资本成本。


银行业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通货膨胀这个似乎已埋没于历史尘埃的模糊回忆又卷土重来、笼罩全球。麦肯锡报告指出,银行业仅在一个方面保持不变:即行业的超低估值——银行业在所有行业中估值最低。虽然几乎半数的银行创造了正的经济利润,但只有大约15%的金融机构同时实现盈利和快速增长。


对于近期这场“迷你银行危机”,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认为,整体行业资本充足,全球银行业面临的蔓延风险很小。


其逻辑是,由于存款流向更高收益率的产品,收益率曲线仍然严重倒挂,美国的银行的利润率可能会受到挤压。欧洲的银行因经济疲弱而面临盈利能力下降。新兴市场银行,尤其是中国的银行最具韧性。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地出台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全球商业银行目前的资本状况远优于2008年。


此外,全球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远高于最低要求,这意味着它们在抵御任何资产减值方面的准备远比过去更充分。近期不良贷款水平远低于2008年,全球银行信贷质量在过去10年已显著改善。全球各地银行之间的关联性目前也远低于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时期,降低了整体的蔓延风险。


不过,赵耀庭分析,美国银行业处于最不稳定的态势,由于储户外逃风险,它们继续面临信任危机,这或将迫使其出售资产,并在损益表上确认按市值计算的投资亏损。与其他18个主要经济体相比,美国的收益率曲线倒挂程度最为严重,美国银行政策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差距最大。银行必须在大幅提高存款利率与冒险让存款外流到收益率更高的其他选择之间做出决定。这两种情况均会导致利润率受到挤压。


展望近期银行业,赵耀庭分析,鉴于存款利率未能与相关政府债券收益率与收益率曲线走势保持一致,预计存款将继续外流。欧盟及美国的银行股表现逊于各自的国家指数,新兴市场银行股则与其市场表现一致。


黑石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苏世民在近期采访中表示,银行系统并不处于任何类型的传统危机中。这场动荡只是由利率上升导致的暂时性问题,而存款问题则是由科技引发的。这两个问题对于大部分银行而言,基本都是可以解决的。其预计大多数美国银行能够经受住目前的行业动荡。


苏世民认为,硅谷银行和另外两家美国地区性银行的迅速倒闭引发了人们对其他银行可能会遭遇挤兑的担忧。手机应用程序使人们能够快速沟通及转移资金,叠加疫情后存款的大幅增加,导致了目前的动荡。“由于只有银行设有存款业务,因此风险实际仅限于银行系统,几乎不会影响到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后者并不需要立刻把钱交到客户手中——理解这一点很重要。”


中国银行是最不受这场银行业小型危机影响的。相反,受疫情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家庭超额储蓄不断累积,过去一年中国银行的存款量显著增长。”赵耀庭认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欧阳晓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