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的人永远存在:关于知乎,这可能是最真诚的一篇分享了
2016-04-30 06:00

认真的人永远存在:关于知乎,这可能是最真诚的一篇分享了

文 / 闫浩


本文全文约四万五千字,分为六大部分 :


  •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知乎目前火爆的数据 ,引入全文

    (第二到第五部分是正文)

  • 第二部分:分四个角度介绍知乎为什么有这样火爆的数据,共四个章节

  • 第三部分:从内容和用户两个角度分析知乎特点,共三个章节

  • 第四部分:从内外部对知乎产品现有格局进行分析,共三个章节

  • 第五部分:探讨知乎商业化变现的可能,共三个章节

  • 第六部分是后记:简单讲述对知乎环境氛围「水化」的看法


一、从第143名到第29名,知乎用了20个月——火爆的数据


2016年4月20日,ALEXA排名显示,zhihu.com已经成为中国第29大网站,而此时距离知乎热门问题:“如何看待知乎成为中国第 40 大网站?”的提出仅仅过去3个多月。


屏幕快照 2016-04-20 16.58.16.png


如果这样的对比还不够明显的话,在2014年8月一场关于知乎和人人孰弱孰强的论战中,知乎用户Leo Fang在《知乎超越人人:新旧社交平台的更迭》中关于知乎的数据是ALEXA中国区排名第143位,距今仅仅过去20个月。


而在移动端,根据appannie 知乎 iOS 版本中国区排名显示,其在社交类app中国区下载量排名最近一年已基本稳定在10到15位之间,作为一款非典型社交类产品,达到如此成就已然卓绝。


屏幕快照 2016-04-20 17.41.38.png

而知乎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是目前惊人的6000万注册用户数据的支撑。(此数据基于2015年3月知乎ceo周源接受媒体采访预估年底5000万到6000万注册用户的目标保守推算)


2012年,豆瓣创始人阿北在创新工场演讲时说:


豆瓣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品牌了。


2016年的知乎,同样如此。


二、为什么知乎会有这样火爆的数据?


分四个角度介绍知乎为什么有这样火爆的数据:

1、以问题为中心,形成有序的「公共领域」——问答模式的过人之处;

2、「见解文化」——知乎独特的社区风格

3、「社会化关系」——知乎运营的核心思路

4、「自生长化」:人治→德治→法治——适时调整运营策略


1、以问题为中心,形成有序的「公共领域」——问答模式的过人之处


问答模式,是知乎作为一种非典型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独特之处;而作为新型网络「公共领域」,这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机制彰显出有序性的特征。


1)「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的概念:


公共领域是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地发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看法、意见,不受政府的干涉,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对其关系进行调停的领域。


知乎的问答框架,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公共领域」,它更符合美国人魏菲德、黄宗智提出「管理型公共领域」或「第三领域」理论,是一种阉割掉政治批判功能的「公共领域」。


2)知乎问答框架:以问题为中心带来的有序思辨流程。


同所有传统媒体、社交媒体不同,知乎的核心内容来自问答框架,它天然的规则就是:问题就是中心,所有回答都必须围绕问题本身。


在围绕问题的前提下,如果说传统媒体乃至新浪微博这种互联网社交媒体最终产出的内容是一个个单独的「议案」的话;那么知乎的这种问答框架可以完整的展现「议案」形成的整个流程:


议题提出.png


当然这套流程中颇为关键的地方在于:


  • 一个核心「议题」统领;

  • 由用户互动投票选择;

  • 「议题」最后并不一定会盖棺定论,没有哪个答案会因为他得到更多人点赞而成为终极标准;

  • 议题没有时间限定,尽管抢先回答往往占有先机,但原有高赞答案随时可能被新的答案超越。


3)与之对比,传统媒体和其他社交媒体作为「公共领域」有序性流程的缺失。


 传统媒体:


  • 首先:PGC模式下,没有资源去兼顾众多「议题」;

  • 其次:视角单一,尽管对一个社会现象有可能刊发多篇不同视角的文章,但现实往往是一篇记者的报道就可以给一个事件定性;

  • 再次:互动环节缺失或作用微小,即使发展到PC、手机平台上,普通读者也基本不能对这些「议案」产生影响;

  • 最后:基本会随着时间而沉淀。


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


  • 首先:产生的内容虽多,但不可能使关注某一「议题」的人看到所有相关内容;

  • 其次:大部分内容生产者不会主动添加话题标签;而即使主动添加,同一件事物用户添加的话题标签往往是不同的,也不可以像知乎的话题一样事后编辑修改;一个话题标签下的内容也往往是无序乃至有可能被话题开创者操纵的;

  • 再次:互动评论局限于一个单独的「议案」,用户充其量可以对单条「议案」产生影响;一个「议案」经常仅仅在片面的受众中获得高转发高评论高点赞就会对「议题」定性;

  • 最后:问题随着时间的流动就会慢慢沉淀下去。


而这些流程的缺失,最为关键的就是没有以问题为中心统领全局,除了一些重大事件会形成「 特别专题」以外,大部分情况下传统以及社交媒体产生的内容都会呈现出无序的「散兵游勇」状态,用户没有一个核心入口(问题)去专注。


1、「见解文化」——知乎独特的社区风格


如果说问答体系是知乎外在的独特之处的话,那么「见解文化」则是知乎区分于别的网站的内核,甚至连知乎的母体——著名问答网站Quora也没有如此鲜明的风格。


1)「见解文化」:知乎区别于豆瓣、果壳、贴吧的独特之处


豆瓣是文艺、情感文化,果壳是科学、知识文化,贴吧是多元、八卦文化相比;知乎最大的社区风格在于在于他的观念、见解文化。


知友“动机在杭州”在“知乎、豆瓣、果壳有什么相似之处?”中有对知乎的「观念流」有着这样一番理解:


观念融合了我们自身的经历、感悟和由此沉淀下来的人生智慧,它是灵活的知识,是有思想的情感,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无法复制。而在回答中阐述观念的过程,也正是提醒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期待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过程。


而这种社区风格成为知乎独树一帜的重要法宝。


2)「见解文化」带来的用户归属感:从「发现更大的世界」到「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如果说知乎起初的宣传语「发现更大的世界」更强调的是知识和经验的话,那么随后的「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更在乎「见解」这个词眼。


是的,来知乎,写答案,最核心的要点不是情感、不是知识、不是八卦,而是隐藏在情感、知识甚至八卦里的见解,每一个问题就像一道命题作文,你回答的要首要因素是传递你的观念、见解、你自己的独特领悟,一切的形式皆服务于此。


在这种「见解文化」的包围下,用户对答案点赞可能不是因为他了解了这个知识,而是因为,他拥护答案背后的理念,他感受到答案独特的含蕴;你也许会觉得这种行为过于感性,但在这种「见解」的渲染中,用户的社区归属感油然而生。


3)「见解文化」催生的社区代表性符号:「知乎体」


知乎经典语录:


「看脸」

「人丑就要多读书」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你不能评价一个不存在的东西」
「好像有了软肋又好像有了铠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还轮不到拼天赋」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跳脱的想象力配合超凡的行动力来解决」


知乎经典提问范式:


「如何评价XXX?」

「如何优雅地XXX?」

「XXX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知乎经典回答体例:


「泻药/谢邀/卸腰」

「实名反对加没有帮助」
「求折叠」

「XXX的回答已经很完善了,我再补充几点。」


这些「知乎体」作为「见解文化」催生下的代表性符号,像图腾崇拜一样在知乎风行一时后,又盛行在中文互联网的其他角落,类似「XXX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提问甚至已经成为各种文案百试不爽的标题词。


4)「见解文化」的吉祥物:刘看山


每个没有头像知乎用户的默认灰阶图像就是刘看山。


屏幕快照 2016-04-28 03.14.30.png

5)「见解文化」的疏离:Quora与知乎渐行渐远


两个问答社区基于用户结构、实名制程度、语言习惯,以及知乎「大V导向」和Quora「问题导向」等种种差异,产品风格已经大为不同,而这其中,最明显的不同就是二者「见解文化」的疏离。


知乎与Quora的自两者诞生之日起就有很多比较:


Quora上的问题:How does the Chinese Q&A website Zhihu compare to Quora?;

知乎上的问题:知乎和 Quora 有哪些不同点?


在我看来:Quora的答案更重视理性分析的过程,而知乎答案中理性分析虽然不缺市场,但「见解」独到、有趣、有内涵往往也深受欢迎。


当然,知乎用户珞凌在“Quora 里的段子手和营销号目前是什么状况?”中所揭露的Quora用户「抖机灵」的现象不是个例;但总体来看,知乎中这种「抖机灵」、「段子手」、「政治正确」等「见解文化」的重要流行代表相对更容易得到正面反馈。


3、「社会化关系」——知乎运营的核心思路


1)知乎产品本身存在三种需求关系:


  • 第一是单纯的问答关系,我把它理解为类似于百度知道的「工具性」关系;

  • 第二是问答与用户的关系,我把他理解为「社会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问答需求是第一位的,但背后社交「弱关系」亦不容忽视。

  • 第三是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交关系」,QQ、微信皆如是。


2)知乎内部在早期阶段对这些关系就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思考:


知乎团队成远在“2011年什么原因会让你离开知乎?”的答案下,曾经这样说明当时知乎运营的重要性评级:


按照重要性排序知乎应该是:


1、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

2、信息和人(包括个人经验、社区关系)的关系;

3、人和人的关系。


其实在知乎上最重要的是前两个,而且前两个很大程度靠UGC,第三个不是不存在,而是很大程度靠底层算法、信息设计以及前两大类数据,而不是人际互动。


可以看到,「问答大于社会化大于社交」可以说是知乎早期的一个理念。


而之后知乎团队黄继新的看法变得更加直接,在2011年6月“目前知乎的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回答中,他着重强调了知乎的「社会化」关系是其最大价值。


知乎是新建社交关系的一个典范,而非映射或迁移现有的社交关系。

因此,知乎最大的价值,与其说是人脉,不如说是知乎帮助用户建立人脉的这个社会化知识、经验网络。


2012年,知乎重大改版之后,知乎CEO周源在“知乎团队的路是怎么走来的,知乎未来又将如何发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以「连接」来作为知乎今后运营的主旨。


但我想说的是,问答或许不应该是知乎的全部。

知乎的使命是把人们大脑里的知识、经验、见解搬上互联网,让彼此更好的连接。
所以,接下来我们既要提供工具,也要建设社区,我们在做问答,还会做搜索,做阅读,和更多的事情。

连接才刚刚开始。


而这种「连接」,就是要营造知乎用户的「社会化关系」。


3)知乎运营核心思路


基于「社会化关系」这个关键,知乎的运营核心思路可以总结为:


  • 通过UGC模式生产出大量以问答关系为主、专栏模式为辅的优质内容吸引用户;

  • 通过用户的自我筛选(筛选用户进行关注;筛选信息进行点赞)和主页推送机制,强化内容与内容生产者乃至内容传播者之间的联系;

  • 最终形成一种基于内容的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弱关系」。


「弱关系」形成路径流程图:


用户注册进入知乎.png

即“提问、关注问题;回答;浏览内容、互动;关注用户”这个几个环节的循环。


「弱关系」形成路径简明图:


如果将上述思维导图再归纳细化的话,知乎采铜老师2011年在个人博客网络图谱论“知乎”里所作的图更加简练。


知乎10.png

4、「自生长化」:人治→德治→法治——适时调整运营策略


1)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知乎社区运营的发展脉络。


知乎种子阶段(即2011年上半年)


  • 严格限制用户来源,必须通过邀请码注册;

  • 知乎官方运营人员直接参与大量问题的提出与回复;

  • 回答审核压力小,基本依靠人工模式。


知乎内测阶段(即2011年下半年到2013年3月)


  • 依然实行邀请码制度,但用户来源扩大,已不受官方控制;

  • 知乎运营人员开始对一部分问题折叠或删除;

  • 回答审核压力加大。


开放初期(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


  • 知乎官方运营人员基本退出了人工提问、回答的阶段,但依然对优质内容点赞来达到依靠影响力扩大传播的目的;

  • 知乎社区规范启用,大量依靠用户的力量对恶意答案进行折叠或删除;

  • 反垃圾系统启用,但仍处于雏形阶段,不堪大用;

  • 知乎社区公共志愿者广泛地参与问题编辑。


开放中期(2014年4月至今)


  • 2014年4月回答审核机制上线,因为用户多次修改内容仍然不能正常显示,遭到广泛指责,形成知乎史上的「419危机」。

  • 2014年12月对回答引入新的排序算法(即威尔逊算法)

  • 2015年4月,新一代「悟空」反垃圾系统上线,成为知乎发展的一代里程碑

  • 2015年4月,引入知乎友善度机制,引起一定争议但效果拔群。


2)脉络总结:人治→德治→法治


  • 前两个阶段(种子期和内测期),靠人治(社区管理人员)

  • 开放初期,靠德治(强调用户自觉性的社区规范)

  • 开放中期,靠法治(强化奖惩的社区规范,并用不断成熟的技术来维护)。


知乎不断因时制宜调整运营策略,使社区迈入了「自生长」的良好运行轨道


三、知乎的用户和内容特点


从内容和用户两个角度分析知乎特点,共3个章节


1、「金字塔」型——知乎的用户结构特点

2、「大杂烩」化——知乎内容的发展趋势

3、九大模式与一个缺失——知乎用户最愿意点赞内容的特征


1、「金字塔」型——知乎的用户结构特点


1)知乎著名用户苏莉安有两份广为流传的知乎民间分析报告:


  • 2014年8月:《第一次民间版知乎用户分析报告》

  • 2015年1月:《民间版知乎分析报告第二期——赞同背后的秘密》


在他近300万的样本中,得出这样一些数据:


  • 有将近84%的用户是从来不生产内容的。


而且,写过答案的人里,还有一半从来没得到过赞同、三分之一左右没有人关注;换言之,被别人点过哪怕一个赞同的用户,也已经在整个知乎排到了前8.77%内。


  • 零关注、零提问、零回答的「三零用户」占全体用户的59.65%。


  • 96%的人粉丝少于10人。


知乎4.png


  • 65%的人只关注粉丝上千的3000多位「中牛」,近一半的人只关注粉丝过万的729位「大牛」之中

  • 知乎粉丝上万的大牛们路径长度仅为1.5,而普通用户的路径长度为5.65(路径长度是指某用户平均需要经过几个人可以与所有用户产生联系)


  • 在全部51,934,080次关注行为中,仅有1,291,626次是双向的,也就是不到2.5%(可以理解为回粉率,平均关注100个人才会有2.5个人回粉)


2)知乎用户赵澈在《有哪些网站用爬虫爬取能得到很有价值的数据?》的回答里也相当专业地分析了知乎的一些数据。


他虽然只有2.6万名用户的样本, 但是却具体研究了在此背后的461万条关注连接和72万个问题,结论与苏莉安不谋而合。


  •  知乎用户结构中「马太效应」非常突出,少数用户占据大量赞同、关注,而大部分用户是图中「长长的尾巴」里的一员


    知乎6.png

  • 大V「抱团」特征非常明显


    知乎7.png


大V的关注网络是如此健壮,健壮到即使失去许多结点,对整个圈子的连通几乎毫无影响。

(平均最短路径向你保证平均来讲这条路径很短,只有2左右。直径和半径则告诉你在最坏情况下,你们碰巧是整个圈子里相距最远的两位,道路的长度在2到5之间)


知乎8.png


(纵坐标是介性中性度:一个点的介性中心度较高,说明其他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很多甚至全 部都必须经过它中转;上图可以这样理解,大v之间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独立的,大部分大V互相关注)


3)结论


尽管这两位用户的研究数据或陈旧或样本数量太少,但是从中依然可以窥探到:


  • 知乎用户的金字塔结构非常明显,少数「知乎精英」几乎掌握着整个社区的话语权;

  • 这些大V用户「抱团」特征明显;

  • 知乎的「媒体」属性远大于他的「社交」属性,大部分人关注一个人只是为了订阅一个经过自己筛选的消息源。


    知乎4.jpg

2、「大杂烩」化——知乎内容的发展趋势


在知乎内测时期,知乎用户主要来自IT行业,热门内容也主要集中在这一领域;而随着知乎的开放注册,一步步发展壮大,形形色色身份和阅历的人不断涌入,其产生的内容可以用「大杂烩」来形容。


  • 钛媒体张远在2015年8月份发表的万能的知乎:“在行”为何没有出自知乎?中对知乎扮演的角色是这样描述的:


它是互联网时代的《知音》、《故事会》,是解读一切新闻热点的评论网站,是从10元到1000万全面覆盖的导购网站,是影评、乐评和书评网站,是各学科论坛的集合体,是可以搜索一切百度不到知识的社会化搜索引擎,是段子手和网络写手龙蟠虎踞之地,是中文互联网最大的UGC平台,是微博、微信上嗷嗷待哺的“搬运工”的救世主…


  • 在知乎用户赵澈的数据中,用户重点关注的热门话题分类是:


调查类问题 3792, 生活 3096, 历史 1713, 恋爱 1464, 心理学 1432

电影 1419, 人际交往 1404, 社会 1332, 互联网 1214, 情感 1197

政治 1028, 两性关系 994, 教育 897, 中国 823, 人生 815

游戏 805, 文学 772, 知乎 772, 法律 750, 音乐 738

爱情 699, 文化 659,创业 628, 大学 621, 程序员 619

心理 617, 你如何评价 X 609, 女性 604, 编程 585, X 是种怎样的体验 582


而这也基本上与我们在知乎的个人感受吻合:


知乎话题分布图.jpg

3、九大模式与一个缺失——知乎用户最愿意点赞内容的特征


1)知乎内容「大杂烩」化拓宽了热门内容可以触及的边界,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规律无迹可寻。


黄继新在具备哪些特征的网络内容(音视频、图文等)比较容易被广泛传播?里曾经这样描述新浪微博的热门内容特征


  • 生活感悟类文字。不要小看知音体。

  • 写得好的笑话。

  • 情色。注意,不是色情。如果是若隐若现的暴露图片,配上情感方面的感悟文字尤佳。如果是视频,最好是搞怪,而非感悟。

  • 普通人会做、但某些人做得极其牛鼻的事情。比如把歌唱成《忐忑》,比如里维斯的空中转体穿仔裤广告。

  • 萌图。猫狗幼崽尤佳。

  • 带有争议性的突发社会事件或者包含社会责任感的内容。比如城管打农村老大爷的照片,上海高楼大火,以及儿童打拐照片等。

  • 经过名人转发的上面几种内容。


而知乎同新浪微博相比,也渐渐大致趋同,目前知乎高赞答案(即热门内容)我总结出九大模式:


  • 主题积极:如 现实可以有多美好问题下的回答

  • 主题消极(令人愤怒、恐惧类回答):如何评价雾霾调查《穹顶之下》问题下的回答

  • 有趣(抖机灵、段子):如 知乎日报瞎扯栏目下的回答

  • 干货(各行各业的专业类回答):如 有哪些文化上接近 A 省,却在行政上被划归 B 省的城市? - 闫浩的回答

  • 有时效性、社会热点类回答:如 如何评价包贝尔婚礼上闹伴娘即试图把柳岩扔到水里的行为问题下的回答

  • 故事类回答:如 知乎用户银教授在如何看待 2016 年4月流行的让男朋友猜化妆品价格这件事问题下的回答

  • 总结类回答:如 如何评价电影《死侍》? -闫浩的回答

  • 爆照类回答:如 知乎妹纸爆照大合集收藏夹下的所有回答

  • 名人回答:如 李开复、徐小平等社会知名人士的回答


这九种模式常常互相交织,频繁出现在知乎用户的timeline中。


2)知乎高传播内容中最迥异的一环:视频和动图的缺失


知乎现在仍然不支持GIF图和视频的播放,这使得知乎在被泛娱乐化冲击的互联网社交平台里显得格外庄重;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这亦成为知乎内容的缺憾。毕竟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很早以前就支持gif和视频直接播放了,而新浪微博更是有一半以上的热门内容以视频和动图形式呈现,在流量资费日益下降、短视频创业成为新一轮投资热点的今天,知乎该如何取舍?


周源2011年在《发现在知乎上提问题不可以附上图或简短的声音、视频。请问以后会添加这样的功能吗?为什么?》中曾经这样回答:


增加多媒体信息,对信息表达,完整性都绝对有用,我们一直在考虑中。目前知乎在文字问答上的用户体验还做得不好,还差得很远,我们也希望在提升当前的体验后,再来提供更丰富的体验。


文字→图片→动图→视频,知乎会沿着这个已经被前人验证的道路走么?


四、知乎现有的格局分析


从内外部对知乎产品现有格局进行分析,共3个章节

1、外部:什么将威胁知乎?

2、内部:知乎产品格局之知乎问答

3、内部:知乎产品格局之子集产品


1、外部:什么将威胁知乎?


1)知乎就是「京东」


知乎的内容从最初的以IT领域为主进化到今天的分门别类样样俱全,从某种角度来看,知乎像极了京东(从以前的垂直领域做起到现在一个全面的阶段,质量相对有保证)


而从这个角度想下去:


  • 百度知道就是淘宝(全面但是存在低劣产品)

  • 豆瓣、果壳就是唯品会(某一个或某几个垂直领域,质量相对有保证)


2)知乎的市场会不会被垂直领域的问答网站瓜分?


当互联网很多大而全的产品比如58同城、赶集网的市场被二手车、二手房、招聘等垂直领域 发展较好、较专业的互联网公司抢走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


但,答案是不会,打败柯达的,绝对不是胶卷:


  • 首先,问答本身并不是一个普遍需求的产品;

  • 其次,问答的用户使用成本太过高昂,很多知乎用户现在也不知道怎么问一个好问题;

  • 再次,现有的垂直论坛模块本身已经可以解决很多问答需求了;

  • 最后,如何做到比知乎更加专业?


3)但是成熟的社区产品借用问答的形式充当一个功能模块的模式将会威胁知乎


以豆瓣电影为例:


  • 其实每个单独的豆瓣电影页面,就相当于一个知乎问题的入口:「如何评价XXX这部电影?」;短评就相当于「抖机灵」;影评就相当于「深度长文」


  • 而豆瓣电影推出了问答模块(热门电影问答)则可以涉及到「XXX电影有哪些有趣的细节?」这种具体小问题中:


    屏幕快照 2016-04-24 19.34.13.png

  • 豆瓣电影的问答模块更加突出的一点是,相比知乎这种媒体属性重,大V掌握话语权的社区,去中心化的效果要更加明显。


  • 当然豆瓣电影问答也有他自己的一些问题:比如问题本身审核机制缺陷、用户不会提问题、回答偏向短评、进入问答模块的成本高等等。


除此之外,未知的威胁,才是威胁:苹果一夜崛起 ,诺基亚顷刻坍塌,谁也不知道社交媒体的「苹果」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而如果梦魇成真,届时倒下的又何止知乎一个。


2、内部:知乎产品格局之知乎问答


知乎公司.png


知乎问答是知乎的核心,其他一切产品线都是对问答环节产生的内容以及内容制造者的再开发。


笔者对知乎问答体系现阶段的主要困境和需要改进之处的思考如下:


1)搜索


知乎的成功离不开「运营驱动」,和初创时期「资源驱动」,但从本质上来看,知乎是一家「体验或者说设计驱动」的代表性公司,其最大的短板在于「技术驱动」的明显不足。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搜索。


在Quora,随便输入「zhihu quora」搜索反馈是这样的:


屏幕快照 2016-04-26 16.07.42.png


而在知乎,输入「知乎 quora」是这样的:


屏幕快照 2016-04-26 16.09.46.png


这就是知乎最核心的技术痛点,也是广大用户最大的槽点,甚至某种程度上,用户不会提问都要归咎于搜索。


知乎搜索工程师张前川在《为什么知乎的搜索功能如此之烂》中也坦承了知乎搜索的技术缺陷,目前看来,知乎搜索任重而道远;但同样也要认识到,这确实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解决的小问题。


2)建站五年以来的知识沉淀问题——还是搜索


在知乎,最常见的一个场景就是:自己曾经浏览过的某条内容就忘记收藏找不到了。


为此,以下功能的推出可能解决用户的这一痛点。


  • 个人回答搜索机制


用户产生的众多回答,自己寻找都很麻烦,更何况访客。而实际上,像新浪微博一样的搜索就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屏幕快照 2016-04-26 16.27.11.png

  • 个人点赞答案搜索机制


知乎同其他社交平台不同,对很多用户而已,点赞推送到自己主页是一种「收藏」手段。在做好回答搜索机制之后,紧接着要推出个人点赞内容的搜索,不仅可以搜索自己曾经点过赞的内容,也可以搜索别人点过赞的内容。


  • 个人收藏搜索机制


与上同理


  • 增加「历史」栏目:浏览过的内容自动列入(*部分用户的痒点)


解决了一个普遍的问题:我看过的东西忘记点赞、忘记收藏,再找的时候找不到了。


  • 个人回答排序机制(按赞数排序和按时间排序)(*部分用户的痒点)


现有的个人回答排序机制是这样的:默认按赞数排序就是降序;默认按时间排序是由近及远。


123.png


假设这样一个场景:用户因为一个人的优质内容点击进他的个人主页,想要查看他的历史回答,这时他会更倾向选择由远及近的浏览顺序,了解这个人在知乎的成长轨迹来做「关注与否判断」;再比如:用户想看这个人会不会推送一些劣质内容影响自己的timeline,那么他更倾向于采用按赞数升序机制了解他「最平常状态下」会生产什么样的内容。


3)首页动态推送机制


知乎对用户影响最大的一次改版,当属用户首页变化为「全部依靠用户点赞来推荐内容」的机制,而原有的按关注的话题、热门程度推荐内容的混合机制默认关闭,开启模式隐藏在设置中的「实验室」版块。


屏幕快照 2016-04-26 17.01.12.png


可以说,周源力排众议推行新版首页推送机制是无比有先见的决策,他预料到知乎发展壮大之后内容的复杂程度,也深谙「马太效应」对社区别的优质内容的摧残。


屏幕快照 2016-04-26 17.19.55.png

(新浪微博热门内容的「马太效应」,几乎全部都是娱乐明星)


但主推「社会化关系」的首页模式也带来了很多新问题:


  • 大V成为另一种「马太效应」中的顶层。之前对知乎用户结构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大V掌握话语权,他发布的内容往往「自带500赞」;与此同时,通过其点过赞的内容才更容易被人关注,掌握着传播的节点;而大V抱团现象的出现,更是加大了普通用户和明星用户间的差距。

  • 带来产品简洁化的同时,也束缚了知乎的手脚。(首页不能尝试别的内容)

  • 用户点赞的内容具有不稳定性,且内容范围跨度也很大。


目前理想的首页模式:


  • 适当增加首页多样化,告别全靠人推荐。

  • 话题分类


这是知乎目前「根话题」下的子话题


屏幕快照 2016-04-26 17.58.52.png


理想状态下,首页可以分类看到不同父级话题,让用户可以选择专注于某一方向的内容(当然话题有部分问题重复的现象需要具体再研究)


4)可推出将关注的人分组功能


屏幕快照 2016-04-26 18.09.08.png


尽管将一个人贴标签并不是一个「政治正确」的做法,用户生产、传播的内容也并不一定局限在某一领域下,但给用户提供这样的自主功能相对首页增加「话题分类 」技术难度要小很多。


5)加强「社会化关系」方向的思考


信息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 提问限制:在知乎搜索机制不健全和用户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大量用户的无效提问,是否可以根据用户注册时间长短来确定每日可提问的数量。

  • 提问发现:用户问出一个问题往往石沉大海,非常挫伤用户的积极性,是否可以推出一个提问之后自动邀请机制?(当然邀请的用户可以不是大v)

  • 回答排序机制:新的排序算法带来了优点,也带来了很多缺点,最突出两点是,反对票对答案排序的影响过大;对新人回答不友好。

  • 回答排序重要么?究竟是通过关注问题进入答案界面的人多还是通过关注的人点赞推送到自己timeline进入答案界面的人多?这决定了回答排序重不重要的问题,因为后者常用的浏览习惯可能是光看这个答案就够了。

  • 回答发现机制:我注意到知乎关闭了早前曾推广的「首场秀」界面,主要原因是不堪低劣内容的骚扰;但是这带来了很多问题,新用户乃至普通用户的回答基本没有通道也没有节点被发现,挫伤积极性。在anti-spam技术相对成熟的情况下能否重启「首场秀」乃至「优秀新用户展示」?


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 私信功能的进化:表情包、图片、语音是可以慎重考虑的事情;对知乎来说,相对普遍的一个应用,私信中「个人名片展示」是否可以推出?

  • 私信群组:知乎网友线下有很多微信群、qq群,可不可以在私信添加用户群组功能?这样省得每次必须用微信、qq群联系群组成员,也没有id改备注的烦恼。(当然,这可能与知乎设计本质不符,但部分场景下存在合理性)

  • 评论机制:评论作为知乎社交体系的重要一环,可不可以纳入知乎搜索的一环?某些优质评论可不可以不用打开评论直接呈现在答案下?顺带解决知乎回复评论还需要打开的繁琐操作。(同样是与知乎简洁设计本质不符,但存在合理性的方案)

  • 一个加强用户关注答主意识的方案:


一个场景:文章略长,用户看完答案之后,懒得翻上去关注答主。

一个优秀前例:知乎app端将「点赞、反对」功能从右上方移到了左下角,解决了用户懒得点赞的痒点;

一个方案:在答主回答或文章尾部加入答主id标符,让用户尝试关注


如图,默认在文章尾部加入 「作者@用户名保留权利」字样加深用户关注意识。

20160426_193133.png


两个附加效果:长回答的答主和「抖机灵」答主在获得关注的资源上站在一个起跑线上,有助于改善社区氛围;加强版权保护意识。


3、内部:知乎产品格局之子集产品


1)知乎专栏的问题


知乎专栏是知乎于 2013 年 7 月 18 日上线测试的内容创作产品,2016 年 3 月 29 日面向全部用户开放写作。类似的产品首推国外的Medium,其次是国内的简书和十五言。


目前知乎专栏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他一方面依托问答产生的优质用户来创造内容,而另一方面,却与问答体系产生了竞争关系。


  • 内容:用户有很多内容完全可以在回答体系中解决,而且相对更容易获得关注和传播,这就导致了知乎专栏里的内容是一些带有发散性或者不好定位为某个问题的杂文乃至散文;

  • 搜索:尽管新版知乎推出了专栏文章搜索机制,但是一方面本身搜索体验依然不顺畅,另一方面,问答和文章夹杂,搜索难度加大(何不单独开辟一个文章搜索界面?)

  • 投稿机制:用户不知道给谁投?(能否出一个征稿分类别集成页面);用户不知道投了以后多久才能收到反馈?用户投稿成功后能否强化作者属性?

  • 专栏·发现模块:目前仍然处于编辑推荐阶段,且本质上依然是大V导向,普通用户生产的优质内容与Medium、简书相比传播的难度太大(是否可以在推荐的位置放一些优质但是没有开通专栏作者的文章,或者「专栏·发现」模块本身就接受投稿?)

  • 用户激励:


知乎商业化运作之后,可以采取类似youtube的广告分成模式:


知乎寻找广告提供给用户.png


当然,现有的打赏模式也非常成熟了:


屏幕快照 2016-04-27 18.51.39.png

  • 群众吐槽很久的痒点问题:「收藏」 功能三年都未上线;富文本编辑器缺陷,不支持markdown(比如我发在知乎的这篇专栏的排版就很让人头疼)


2)知乎电子书的问题:是否重启知乎阅读?


2014年时知乎关闭了阅读界面(彼时更相当于一个热门内容阅读器),而后主推知乎日报;而知乎后来在电子书业务上的发展,展示出了知乎团队媒体人背景的优越性;当步入2016年后,知乎更是进入连续出书的高密度状态,不禁要问:


知乎阅读是否会重启并且赋予他新时代的使命呢?


这是目前知乎电子书业务的购买渠道:


屏幕快照 2016-04-24 21.50.56.png


也许再做一个「知乎阅读」就现有的资源体量来说仍然不具备现实可行性,但倘若启动这个产品的话,就会解决两个问题:


  • 拯救目前不上不下的知乎专栏:将知乎专栏纳入电子书出版体系,一方面有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另一方面也适当解决了用户激励困局。

  • 给知乎自己的「版权、服务付费」体系打开一个通道,培养用户的「订单意识」。



屏幕快照 2016-04-27 19.36.00.png

3)知乎日报、读读日报与知乎错综复杂的定位问题


知乎日报与知乎的关系


知乎日报是知乎2013年5月推出的移动媒体app:


  • 1.0阶段,相当于知乎热门内容集锦,编辑精选,小而精;

  • 2.0阶段,开放不同主题日报进行主题扩容,允许部分知乎用户编辑,尝试引入知乎以外的优质内容。


知乎日报与读读日报的关系(读读日报是知乎日报的3.0版本):


3.0阶段,「读读日报」,口号是「人人都是主编」,但此时更相当于一个全新的产品线,编辑扩大到每一个用户,主题可以无限设置 ,内容完全不局限于知乎。


知乎日报为什么成功?


知乎日报初期阶段仅仅依靠数位编辑就取得了两年1500万的装机量,可以说大获成功,而其成功的背后,最为关键地方在于:


  • 知乎日报和知乎是共生关系

  • 它及时地成为了知乎「见解文化」展示的最佳窗口,一方面,解决了知乎用户无暇应对社区产生的爆炸性优质内容的梳理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知乎彼时作为一个偏小众网站的「引流」问题,其默认绑定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就展现了这种目的。


而如今,已经作为一个成熟产品的知乎日报,首先在ios客户端率先支持用知乎账号登陆,宣告一个「引流」时代的结束:

屏幕快照 2016-04-25 21.24.43.png


读读日报现状:


笔者2015年在知乎盐club现场率先试用了彼时还叫做「知乎日报 3.0 β」的「读读日报」的雏形,算是最早使用的用户之一。也许知乎官方也清晰地认识到,贸然把知乎日报直接升级为读读日报是一个完全不现实的事情,所以就有了现在颇为尴尬的两条产品线,一边是知乎日报2.0,另一边则是包含知乎日报2.0全部内容的读读日报。


而appannie的数据显示,进入2016年以来,「读读日报」ios客户端下载量从「新闻」类目中的50名一直下探到100名左右,就算4月14日进入app store编辑推荐,也改变不了「过把瘾就下来」的现实。


屏幕快照 2016-04-25 21.42.20.png

而同期「知乎日报」的数据基本稳定在「新闻」类目的十几名到二十几名的区间内。


屏幕快照 2016-04-25 21.48.25.png


「读读日报」为什么不尽人意?


读读日报和知乎的关系是竞争关系,这是核心原因;在此基础上:


  • 首先,就像我介绍知乎日报的成功时所说的那样,它「解决了知乎用户无暇应对社区产生的爆炸性优质内容的梳理问题」,而读读日报产生的爆炸性内容不仅包括知乎、还包括微信公众号、各大网媒,是一个大杂烩。某种意义上看,是一个比知乎还乱的「社区」


  • 其次,用户的使用成本过高。在移植原有知乎用户的同时,还要再让他们学习一套新的使用逻辑。在知乎日报时代,用户进入app之后只负责看就对了,普通用户完全不需要学习,而在读读日报,用户要学会如何寻找内容;在知乎日报,不同主题分门别类很容易找到,而在读读日报,没有主题分类,只有一个个奇奇怪怪名字的主题;还有许多不会发生在知乎日报的问题,比如编辑质量问题、编辑弃更问题……


  • 再次,「读读日报」不是一个单纯的新闻类app,而更像一个社交app。除了知乎上原有关注流程之外,还多了「转推」功能,首页变得乌七八糟。(相比起来知乎首页要简洁很多)


  • 最后,「人工推荐」真的优于「算法推荐」么?


黄继新在读读日报的竞争力在哪?这样描述「算法推荐」和「人工推荐」两种模式:


第一种:创造一个「智能搜索引擎」,除了根据你输入的关键词输出内容,还能识别内容质量,按照质量高低、好看程度排序。

第二种:依靠那些懂的人、了解的人来推荐。喜欢书籍的人,愿意其他爱书人的推荐;热衷生活的人,也更想得到其他生活家的筛选。


读读日报无疑走了后者的路,但现状是,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推荐」制胜的资讯媒体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并且越走越远。


F.jpg!heading.jpg

(图引自36kr一场血拼,已经开场:今日头条决战全国第一绕得过腾讯吗)


其实又何止「今日头条」,13年以来一直被看衰的「新浪微博」也重视「算法推荐」的作用,用户打开微博发现界面,默认显示的是推荐页面,而不是按传统的热门微博榜了。


屏幕快照 2016-04-26 14.48.24.png


而推荐的内容则完全跟你喜欢浏览的内容挂钩。

「算法推荐」的质量不一定高,但现阶段,就效率和稳定性而言,比人靠谱多了。


读读日报如何重生?


  • 首先,严格准入门槛,可以人人都是主编,但必须保证质量和更新的频率,建议增加审核机制乃至注销机制。(当然这要建立在编辑有一定激励的基础之上)


以一点资讯的做法为例:


最近两个月,一点资讯封掉了大概7000多个号。古玩、健康、财经等,都是重灾区。我们的竞争对手,在放宽入驻条件,但我们相反——高标准,并且实行严格的分级制度。从一级到六级,级别越高标志着你的内容越优质,这样你得到的展示量就越大。


  • 其次,削弱社交化因素,专注做内容。


读读日报现在和知乎不是共生关系,而是竞争关系;改变这样的现状重点在于理清二者关系,把「社会化关系」的培养放在知乎,而读读日报专注做内容呈现;另外,「转推」机制应当慎重考虑,淡化人的重要性。


黄继新在 「OFF2015·离线未来大会 」演讲中提到:


这个时代,内容会和所有的角色融合,内容再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会三位一体


然而 ,把内容实生产者(原作品),内容再生产者(转发评论),内容消费者(阅读)三位一体结合起来最理想的形式目前有且只有「弹幕」


  • 再次,碎片化阅读下,按领域分类势在必行。


主编每推荐一篇文章,都要将其归入已经限定好的不同类别中,这对于用户的分类浏览习惯来说太重要了。


  • 最后,「算法推荐」要和「人工推荐」相结合。


且算法推荐的内容和编辑推荐的内容不能割裂,要完全融合在一起。


五、知乎商业化变现的可能


探讨知乎商业化变现的可能,共3个章节

1、广告

2、从用户激励角度看:知乎赞助、招聘、咨询方向的发展

3、知乎生态圈:由知乎电子书和职人介绍所想到的


1、广告


周源2015年接受好奇心日报的采访时这样看待知乎的广告:


我们去年做了一些实验,从实验中能看到其中的一些变化。另外,如果广告都做不了的话,就不用想其他的了。在不同的介质上,广告会有巨大的差异。


确实,做广告是知乎最自然而然的一种商业变现模式。


1)知乎现在的广告业务布局


在web端,知乎的广告一般非常考究,无论是配图还是字体都让人非常舒服,更为关键的是用户可以自己关闭这个banner;C轮融资之后,知乎甚至连广告都不接了,只推广自己的活动或者电子书:


屏幕快照 2016-04-26 21.26.25.png

在移动端,除了尝试过启动广告以外,知乎的子产品知乎日报的上曾经有「这里是广告」栏目,因为清新脱俗而备受好评。


广告.jpg


知乎的广告以品牌广告为主。


1234.png

某种程度上,同豆瓣fm的广告类似,培养用户对品牌的好感乃至信仰:


屏幕快照 2016-04-26 21.35.02.png


2)更为激进的商业化广告的可能性


不可否认,知乎对广告的克制极大程度上消弭了用户的不适感,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慢慢培养出了「洁癖」的用户习惯,而以后去除这种习惯必然面临困难。现在一个小小的的banner广告都怕用户接受不了,设置了「选择关闭」功能,假使有一天在用户动态首页上做广告,势必阻力重重。


但目前在用户首页FEED流做广告的形式已经普遍化覆盖知名社交媒体web端和移动端:


  • 如最近刚刚试水移动化的reddit的广告:(标示ad,并用灰色背景突出)


Screenshot_20160426-214612.png


  • 再比如雪球的广告:(设置企业账号,标示广告 ,推送到用户主页,用户浏览过一定次数以后自动屏蔽)


    屏幕快照 2016-04-26 21.52.36.png

2、从用户激励角度看 「知乎赞助、招聘、咨询」方向的发展


1)知乎现有的用户激励:精神激励


没有等级、积分、勋章、加V制度。知乎李奇2013年曾经在一个博客评论中这样理解知乎这套设置:


积分、等级、勋章始终是社区产品无法绕开的三样东西,也是被各大社区采用的方式。


这三样东西本质是拥有社区资源多寡的体现,当一个人在一个社区拥有更多资源,他就更加不易离开这个社区,目前知乎已经拥有了「准积分」,比如关注量,赞同数等,通用积分可被消费,而这类「准积分」则是永久的,它们的价值是远大于通用积分的,「准积分」带来的直接收益是自己作品的更大范围传播以及在擅长领域的更大话语权,这些都是通用积分无法比拟的。


  • 而Quora用实际行动证明,知乎当初一直保持这样的设置是何等的英明。


2011年Quora曾经推出一套credit体系:每个新注册的用户自动拥有 500 积分。该积分可用于「支付」(邀请或是激励)可能知道问题答案的人来回答。因此,用户可以收到有质量的问题邀请,也可免受大量邀请信息的干扰。当积分低于 100 时,Quora 会不定时地充值到 100。与此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主动获取积分,比如:回答邀请者的问题、你的回答得到「赞」、其他用户主动「支付」


而2015年8月,面对社区巨大的「贫富分化」或者说「通货膨胀」问题:「大V拥有几百万积分,而普通用户可能不足百」,Quora选择取消credit制度。


  • 但Quora在credit制度实行期间的意外收获是他的stats分析体系


    quora.png


我注意到知乎曾经推出我的知乎五周年活动,将用户注册知乎以来的个人事件展示地极其清楚;有理由相信知乎做出类似Quora这样的分析体系已经在路上了。


屏幕快照 2016-04-27 21.30.59.png


「 获得知识」:知乎的用户精神激励法


  • 用户之所以持续浏览知乎甚至在知乎回答问题最核心的驱动因素在于:其获得知识的收益大于分享知识的收益;这种情况下,用户正向的心理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妈妈,知乎真是个知识宝库啊.png


  • 而用户之所以不再继续答题甚至退出知乎最核心的原因也基于此:其获得知识的收益远不及分享知识的收益(物质和精神收益)


这种情况下,用户反向的心理流程是这样的:


哎,知乎越来越水了.png


2)物质激励的加入会破坏精神激励原有效果么?


在现有的精神激励法下,用户回答问题、撰写文章更多地接近于一种「感恩回馈」或者「赚取名誉」,其次才是「导流变现」。而物质激励的加入有可能使用户把「变现」当成首要目的。


知乎物质激励的可能方式:


  • 知乎赞助功能:用户可对答案、文章进行赞助,由答主设定赞助金额

  • 知乎招聘:根据用户的答题来做评判其能力的一个标准范畴

  • 知乎咨询:类似于果壳的「在行」,知名用户收费线上/线下约见指导


物质激励的破坏性:


  • 对用户生产的内容具有一定意义上的指向性,如鸡汤类、苦情类等容易获得同情赞助的回答纷纷涌现,影响内容质量。

  • 用户对答案本身更加挑剔,用一种商品的眼光看待知乎上的答案。


对招聘、咨询来说:仅仅根据知乎上的答案就评定专业能力不太可行。


3)缺乏物质激励的负面效果


短期来看,知乎成为了「材料发掘站」,更多起到了为别的网站引流的作用。


  • 大量知乎的好问题好答案作为源头,最后被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这种“吸血鬼”抢去,即使有针对侵犯知乎原创作者合法权益的微博营销号的声明,也不可能短期内阻断这种现象;

  • 知名知乎答主几乎都会在回答、专栏文章尾部放入自己的公众号二维码引流;

  • 知乎自己推出的知乎专栏功能影响力还是很小,弃更现象明显;即使保持更新,也经常是在别的平台发布过后再发布。


部分用户铤而走险,比如「童谣诈骗」事件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知乎平台信誉。


假设有物质激励:


  • 一方面,可能不会选择「诈捐」这样极端的方式变现;

  • 另一方面,知乎相对会对这些用户有基本的身份审核。


4)物质激励在赞助、咨询、招聘上可能实现商业化运作的改良方式


知乎赞助:


  • 继续开发类似愚人节时推出的「值乎」功能,借鉴知乎日报与知乎割裂的方式


值乎.jpg


  • 「赞助」功能要等同于「赞」:也就是说用户赞助之后,默认相当于他赞同了这个答案;当然也要凸显「赞助」标识。一方面刺激用户赞助,使用户更加自然地适应;另一方面出于对关注者负责的态度,内容质量也   可以相对保证。


知乎咨询:


专注线上咨询:


  • 可以仿照知乎初期曾经采用的向某人提问的方式,由用户自主选择开启此项功能,并由用户自行设置单次咨询费用;

  • 知乎对这些用户的资质进行审核

  • 单独开辟一个封闭区,进行「一对一」付费问答咨询,普通用户不可见。

  • 提问者选择赞同、反对、没有帮助来评价回答

  • 咨询流程结束之后,提问者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将此次问答公开,如果提问者选择公开,这时候这个问题和答案就和别的普通问答别无二致,别的用户可以继续添加答案。


知乎招聘:


专注做TO B模式:


  • 在用户编辑资料的页面添加一个我要上传简历功能,由用户自主选择自动投递或者精准投递;

  • 为猎头设立专门平台;

  • 知乎回答作为猎头评定专业能力一部分参考因素;

  • 部分技术实操类招聘不适用。


3、知乎生态圈:由知乎电子书和职人介绍所想到的


1)「知乎生态圈」


「知乎生态圈」的引入。上文在论及知乎产品格局时,我曾经提到子集产品的地位:


其他一切产品线都是对问答环节产生的内容以及内容制造者的再开发。


「知乎电子书」如此,「2016年推出的「职人介绍所」也如此。


  • 知乎电子书:将社区优质内容集结出版;将社区优质用户集结为其出书提供平台背书

  • 职人介绍所:将社区优质职场用户集结, 产出视频


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真的要从战略高度思量,这一套包装体系应该衍生到「生态圈」这个概念。即 「凡是社区产生的优质内容、优质用户,都应该提供一套针对的服务体系」


知乎生态圈可以有什么?


  • 知乎阅读:前文已叙,做类「豆瓣阅读」的平台

  • 知乎版TED :类似盐club形式

  • 知乎版奇葩说:视频业务

  • 知乎用户个人项目发行平台


2)具体商业化操作示例


知乎阅读(略,详见第四部分第三节 「知乎电子书问题」部分)


知乎版TED:


  • 2016年 「盐club」改为门票模式一售即空即是这一模式有市场号召力的明证;而在2015年,用户因不满「盐club」场地在北京而选择了在武汉、上海多地自行组织各地特色的类「盐club」活动亦反映了膨胀的市场要求。


    屏幕快照 2016-04-28 02.06.21.png


  • 为推广读读日报,知乎已经尝试了在全国各大高校进行了宣讲;如果将知乎版的TED植根于高校,一方面解决了优秀演讲人的问题(如可以请大学部分学者),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场地乃至观众的问题。


知乎版奇葩说:(知乎视频业务)


在前文论述 「知乎问答模式的过人之处」时,我这样提到:


在围绕问题的前提下,如果说传统媒体乃至新浪微博这种互联网社交媒体最终产出的内容是一个个单独的「议案」的话;那么知乎的这种问答框架可以完整的展现「议案」形成的整个流程


也就是说,知乎是天然的议会,天然的辩论场。而知乎与奇葩说渊源颇深,先是《奇葩说》中出现知乎广告;而后有马东主持2015年「盐club」,并在现场招募选手;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和《奇葩说》合作。


那么知乎版奇葩说的特色在哪里?


  • 辩题出自知乎问题

  • 辩手来自知乎及其他社会渠道

  • 最终的视频展示在问题描述下,形成完美的融合


知乎用户个人项目发布平台


  • 2015年,彼时刚上伯克利音乐学院的知乎用户Sherry Li在「盐club」上深情演唱一首《Video Games》,随后被音乐人发掘:(详见其个人专栏文章《我就这么出道了》)


2015.jpg


夏天给鹿晗写了一首歌词,秋天成了功夫熊猫3的官方中文推广曲


也就是成为《海底 》这首歌的词曲作者。


  • 知乎用户梁边妖曾今在《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无偿分享知识?》中大方提及:


从我2013年9月份左右开始在知乎写答案,慢吞吞答到了50题上下,也不过花了3个月的时间。然而单凭这50个答案,我获得的可列入统计的收入大概就超过了……84万rmb。


其身份是编剧,而知乎为其个人能力展示提供平台。


上述二者在知乎并非个例,能取得如此成绩的人自然天赋异禀,但知乎也为发掘他们提供了平台,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而这引来这样一个衍生问题:做音乐的知乎能不能给他出一张专辑?做编剧的知乎能不能给他拍个网剧?


如果为这样的个人项目提供发布平台乃至传播平台,又当何如?


后记:对知乎环境所谓「水化」的看法


一方面,爱德华·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里说:


尽管城市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的吸引力正变得越来越大,在一个城市人口占比较高的国家,居民更容易感受到快乐。假如从创新的角度去思考,就会理解这种快乐——一种对文明的向往。


知乎是一座城市,他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元,坏的东西多了、好的东西也多了,但是人们还是会蜂拥而至。


另一方面,Eli Pariser说: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个人都身处在一个过滤泡(filter bubble)中,它会为你过滤信息。


知乎最特殊之处在于每个人都看到的知乎都是不同的,你关注了什么人,就决定了你看到的知乎世界。


认真的人永远存在。


本文为原创文章,发自作者闫浩的知乎专栏:https://zhuanlan.zhihu.com/p/20778860,个人微信:withYouDandan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