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Travel (ID:jiuxing_neweekly),作者:曹徙南,编辑:道叽喵,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日,芬兰旅游局公布了首届“幸福大师课”的入选名单。
这是芬兰在连续6年被评为“最幸福国家”后,首次决定免费公开自己的幸福密码。
△芬兰将举办为期四天的“幸福大师班”。/芬兰旅游局
大师班将在6月12日至15日举办,地点选在芬兰南部的湖畔度假胜地——库鲁度假村。四天的研讨会将涵盖四个主题:自然与生活方式;健康与平衡;设计与日常;食品和福利。14位参与者将从全球征选,一旦入围全程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这些幸运的申请者除了填写基础的信息表和动机信外,还完成了一项挑战,成功证明了“自己可能是一位与未曾谋面的故乡失散多年的芬兰人”。
冻人的幽默感背后,芬兰旅游局其实也在表达这个国家的人们对于幸福的独特理解——
幸福不是某种玄学,而是可以被分享和学习的技能。
当然,学不学得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幸福的芬兰人,为何笑不出来?
今年3月,联合国发布了最新的年度《世界幸福报告》,诸多网友的梦中老家芬兰再次蝉联榜首。
△芬兰连续6年被评为最幸福国家。/《全球幸福报告》
该报告访问了全球共10万人,涵盖137个国家和地区。各地区2020年至2022年间的快乐程度指数、预期寿命、人均GDP、社会救助、腐败程度、自由程度,以及人们对他人施以援手的慷慨程度等因素都是这份报告的衡量标准。
幸福没有办法完全被量化,但如何获得幸福又是萦绕在当代生活中的深奥问题。
为什么又是芬兰?
终身教育体系、高福利政策、极低的社会腐败、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绝美的自然风光,谈到芬兰式幸福,似乎已有足够多令人羡慕的要素来支撑起这个现实中的乌托邦。
在旁人看来,拥有如此生活环境的芬兰人要是笑不出来,那就很不礼貌了。实际上,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比博人传还不燃的东西,那应该是芬兰人。
芬兰式幸福不是人们想象里的,每天笑得合不拢嘴,而是面无表情的平平淡淡。
芬兰的《赫尔辛基日报》曾在2018年以线上问卷的形式调查芬兰人对幸福的感受,最常被芬兰人提及的关键词却是“生活有安全感,且平淡无奇”。
2018年正值芬兰首次获得“全球最幸福国家”称号之时,社交媒体上其国家官方账号“这就是芬兰”还曾发过一组四格漫画予以回应,一个全世界最快乐的芬兰人、一个伤心欲绝的芬兰人、一个气炸了的芬兰人、一个充满热情的芬兰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面无表情。
△芬兰人的表情管理。/这就是芬兰
这可不是芬兰人在凡尔赛,早在1993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作的新闻节目《60分钟》就曾这样介绍芬兰街头的行人:
“这不是芬兰的全国哀悼状态,这些是处于自然状态的芬兰人;沉思和私密;冷酷地与除了他们自己以外的任何人接触;地球上最害羞的人;很郁闷,也很自豪。”
每天看起来闷闷不乐的芬兰人却能在幸福测试中夺冠,不少芬兰人将其归功于低期望值。
△“幸福是我们的天赋”——芬兰旅游局首页宣传标语。/芬兰旅游局
在幸福报告的问卷中,要求参加者对测验项从0到10评分。最高分(10)代表最好,最低分(0)代表最差。然后要求参加者选择自己当前生活对应的评分。换句话说,如果实际生活状况接近最高期望,就会被认为很幸福。
而恰好,“降低何为美好生活的标准”正是整个北欧的传统艺能,芬兰人甚是擅长。
二、谁剥夺了芬兰人不幸福的权利?
自从幸福报告让芬兰和幸福这个词挂钩,芬兰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北欧国家名,而是作为一种全世界人憧憬的生活样本。
芬兰式幸福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全世界人都觉得芬兰人最幸福,除了芬兰人自己。
最幸福国家的另一面,是芬兰人高发的抑郁症。
芬兰以5.6%的抑郁症率位列全球抑郁症高发国家第十位,其中,相比那些业已成家立业的中年人或者安享退休生活的老年人,年轻人的情况最为糟糕。
芬兰心理健康的一项全国普查中显示,大约有20%的30岁以下年轻人患有抑郁症。在15至24岁的年轻人中,三分之一的死亡是自杀造成的。
“最幸福国家”的称号对芬兰年轻人来说,与其说是荣耀,不如说是黄金打造的枷锁。
原本以为自己过着平凡生活的芬兰人,突然就被告知芬兰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他们几乎失去了不幸福的资格。
根据一份由北欧部长理事会和哥本哈根幸福研究所在2018年撰写的报告《幸福的阴影》,大约16%的18至23岁芬兰女性和11%的年轻男性将自己定义为挣扎或生活在苦难之中。人均幸福大师的社会环境会让这些年轻人羞于提起自己的不幸福。
△《幸福的阴影》报告。/北欧部长理事会、哥本哈根幸福研究所
这也导致芬兰蝉联全球“最幸福国家榜首”的时间越久,反对这一评选的芬兰人就越多,不少芬兰人为了真正的幸福,甚至想在下次评选中让芬兰排名下滑。
三、真正的芬兰式幸福,是“sisu”
虽然你我皆无缘4天免费的芬兰“幸福大师课”,但或许“sisu”这个单词能帮你更好地理解芬兰式幸福。
△芬兰电影《重金属囧途》精神病人激励主唱。
据闻,相比于幸福,芬兰人其实更倾向于用“sisu”这个单词来形容他们的生活。作为芬兰语中特有的,也是最受欢迎的单词,它的意思可以被理解为“面对极端逆境时的非凡决心”和“在不太可能成功的情况下表现出的勇气”。
毕竟,作为一个芬兰人,你可能一出生就要面临名为大自然的逆境。
孩子从小就得学会忍受一年中整整52天见不到阳光的极寒日子。年纪大一些的人一天得灌上八九杯黑咖啡,在纯粹猛烈的苦味中熬过漫长冬季。
芬兰传统滑雪课,老师首先传授的不是标准姿势,而是亲身示范摔倒怎么摔、摔倒后又怎样爬起来。
由此,关于失败的认知与践行便贯穿了芬兰人的一辈子。
每年10月13日的国际失败日,他们会在社交平台上大胆展示自己此生最囧的经历,网友互相抱团取暖。还有详细的“失败指南”被不断转发,生怕成功人士注意不到。
诺基亚之所以是芬兰人最受追捧的国民品牌,不是因为它们能将产品远销海外,也不是因为它们够硬,而是因为诺基亚从不讳言自己的骤然没落与失败。
但就像闯过了冰雪夜,你就能走进极致的芬兰桑拿房;高税收的代名词是早退休与高福利。芬兰人的幸福从来不是外向的,因为他们内心自有能在一个又一个看起来永无尽头的冬夜里,隐忍着等待春天第一缕阳光的勇气。
△芬兰人拥有跨过黑暗,迎接阳光的勇气。/pexels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Travel (ID:jiuxing_neweekly),作者:曹徙南,编辑:道叽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