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这句话还是10多年前马云“忽悠”大家拥抱电商的Jin句。到了今天我们不再质疑电商的未来,但在融入电商大潮中面临不少问题——流量越来越贵、转化越来越低、用户需求变化越来越快......
正在我们困惑时,电商新势态出现:网红重新诠释了粉丝经济、直播+电商成了新的购物指南、内容电商化激活个人IP价值......
上述迷茫与困惑,不只是电商人需要去探索,也是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触电”跟上行业步伐的必修课。
嗯!虎嗅虽然抛出了这些问题,但拿不出标准答案。所以,6月30日虎嗅在杭州举办一场电商峰会(如是真爱,请直接点击购票),希望通过国内TOP级电商掌门人的头脑风暴得到启发。
关于电商的发展趋势,虎嗅向不能来活动现场的阿里巴巴CEO逍遥子、京东集团CEO刘强东进行了请教,他们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未来商业有哪些新的机会?
[阿里巴巴集团CEO 张勇(逍遥子)]
最基本的,还是整个商业消费与互联网的进一步结合——毕竟今天绝大多数商业还是跟互联网没有什么关系。这是巨大的机会。我认为,100%的商业都应该是电商;90%以上的企业也会走向大数据的大规模利用和实践。
此外,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观正在改变。我们要意识到一个问题,90后都不再年轻了。我们要顺着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来做电商。
做电商,大家都关心流量从哪里来,流量贵不贵?流量多不多?在今天的无线互联网时代,消费群体就在那里,整个流量是创造出来的。我们从原来习惯的货架式销售走向场景式销售,走向“内容和商品融合”的阶段,从视频到直播再到各种各样的社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机会。
过去电子商务是讨论开一个网店卖东西,或者做一个官方网站卖东西,无线时代来临以后,又有很多品牌搞一个APP卖东西,这些只是触达用户的终端和载体,更重要的是整个互联网带来的机会和技术,给营销流程、供应链流程、整个商业流程带来巨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刚刚走到无线互联网,新一代技术已经汹涌而来。例如,所谓AR/VR,在整个消费当中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需要我们一起探讨的。
大数据与智能技术将改变中国零售业态
[京东集团CEO 刘强东]
中国正在迎来品质消费的全面升级,消费者正在由价格敏感型逐渐过渡为品质敏感型。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服务越来越苛刻的需求依赖于技术创新,我相信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将对整个中国的零售生态、消费模式带来巨大的变化。
电商企业只有坚持销售品质商品、提供优质服务才有未来!而中国品商的发展、中国品牌的崛起、中国未来的品质消费需要我们全行业共同去思考,去努力,让我们抓住“品质革命”这场历史机遇,只有中国品牌成功才是我们真正的成功。
——————————————————————————————————————
分割线之下,我们更聚焦电商发展的现实问题,所以虎嗅提前邀请到能来杭州FM节的分享嘉宾,对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进行了复盘解答。让大家提前感知抚摸节“真实·犀利”的特性。
事件一:跨境电商新政按下“暂停键”
4月8日,跨境电商新税政实施,当日大量订单被拦截,保税区瘫痪。之后,平台断货、部分店铺关店、保税仓出现大面积闲置。新政实施一个月后,5月份,海关总署发文,确定跨境电商新政缓行一年执行。过渡期内,各试点城市将按照新政前的模式进行监管。
[丰趣海淘CEO 任晓煜]
任晓煜点评:
表面上看到暂缓的原因是新政,特别是正面清单的出台,对现有跨境电商,尤其是对保税模式高度依赖的跨境电商冲击非常大,同时正面清单在实施层面,各试点城市也需要更加明确的指导细则的出台后才能真的能够落地。从行业稳定发展,从监管落地,都需要有一定的缓冲期,所以出来了这个实施暂缓的过渡期。从大的局面看,跨境电商变成区别于贸易,区别于行邮,有了独有税率的全新的跨境交易方式,在监管上自然不能套既有的游戏规则,要有配套的新的规则。
这需要顶层设计层面的磨合,涉及到不同的监管部门的协调作战,所以需要时间。新政从看到的方向看是税改和正面清单的改变,同时也是保税模式和直邮模式监管方式的区别优化的过程,相信一年后重启,会发生的变化是:1、对货物属性的保税备货和物品属性的直邮模式会有区别性的细化政策出台。各自适合的类目和商品会有更明显的区别性和优化。2、保税备货模式最后我认为会定位于贸易简易化先行先试和平行进口先行先试的角色上。而直邮的监管方式是偏物品性质,会更加灵活。
虎嗅:在“暂缓”新政的这一年里,跨境电商们该如何调整应对重启?除了新政,您觉得当前跨境电商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任晓煜解答:
新政,也是跨境电商被真正承认为第三种交易方式的全新的跨境交易方式。新政暂缓的一年间,目前的跨境电商企业必须要看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1、适合规模化的商品领域(保税备货模式),会进入更多的传统供应链端的企业,对目前跨境电商的企业而言觉的是门槛的通关单,各类资质认证,对供应链强豪不是什么门槛。所以,这种保税备货模式下玩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直在观望的很多企业会顺势进入这个领域,一起来做大市场。整体行业的盘子会更大,也会在一些新兴的类目上出现爆发式的增长空间,但没有足够快的速度向上游拓展供应链能力,也不能在新品类挖掘中胜出的电商会比较痛苦。
2、直邮业务模式,更加适合碎片化,个性化的交易特征,对接非标商品,真正的打造直邮供应链能力的玩家才会胜出。会把非规模化,个性化碎片化的跨境交易做成产业的从业者会胜出。这包含了赶商品的效能,跨境2C供应链的效能,以及导购机制的效能化等课题。短平快的供应链机制能否建立,是这个模式下的玩家更应该重点关注的竞争壁垒,而不是重点去看补贴用户的规模。
事件二:传统企业需不需要设立自己的电商事业部?
今年2月份,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刘强东语出惊人“作为传统品牌企业家忘记电商吧,回去第一件事是把电商部门撤掉”,之后马云疑似隔空喊话,“电商不是一个零售的渠道,不是一个销售的方式,而是一个思想观念的进步。不是电商部门要关掉,而是思考如何把电商部门做得更强大。”
[银泰商业CEO 陈晓东]
陈晓东点评:
现在零售企业大部分都尝试了电商部门,本身就说明电商部门存在是有必要的。当下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结合已经不再是趋势,是现实。中国存在消费升级的巨大机遇。无论是实体零售还是电商都需要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未来的零售是运营成本的比较,发展到极致的O2O成本上比B2C有优势。
虎嗅:银泰的转型之路上,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们对应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陈晓东解答:
银泰在转型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打翻”。公司上下达成一个基本共识是:任何一个企业终将被打翻,区别在于是被别人打翻在地,还是自我打翻。我们毫不犹豫选择自我打翻,通过“以客为先,创新变革,关爱员工”的理念,拓展我们的泛渠道,实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线上线下同价同款是必然趋势,线上专供款是死路一条。线上线下同款、同价一定会在某一个时刻被某些企业做到,我们希望是其中的一个。2015年“双11”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完全做到线上线下同价,但是我们一直在推动。后来我们实施任性退,凡同款商品高于网上价格我们就赔。消费者怕我不赔,我拉了一家保险公司跟我一起赔。到2016年,我们会在七个重要节点做到线上线下同价。
零售商要为消费者做到真正的“背书”是在品质、信誉和价格上。目前,消费者在百货店、购物中心已经买不下手了,为什么?加价率太高了。树形结构的供应链太长了,从省级到县级。现在要做的是把供应链缩短到合理的长度。
[找钢网首席战略官、前央视知名主持人 郎永淳]
郎永淳点评:
传统企业设不设电商部门是他们内部的事儿,拥不拥抱电商则是我们的事儿。传统企业拥抱电商,可帮助其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利润、完善产业链、实现按需生产的目标,让良币驱逐劣币。
以钢铁行业为例,传统钢铁产业链“痛点”诸多。5年前,传统钢贸供应链中最多有八九个层级,分别是钢厂—多级代理商(包括代理商、库存商)—搬砖头户(俗称黄牛)—服务商—终端用钢企业,效率因繁复的环节而低下,利润因多级中间商存在被层层盘剥。钢铁电商的崛起,中间环节被大幅压缩,帮助客户跳过N级代理商,直接从钢厂购货。除交易环节外,产业互联网最被外界看重的是大数据业务,以及由大数据带来的按需生产等内容。不管他们内部设不设立“电商部门”,但拥抱互联网、拥抱电商是必然选择。
虎嗅:找钢网如何应对经济发展中,结构性调整出现的钢铁产能过剩?
郎永淳解答:
钢铁是工业的粮食。钢铁的总产值占到中国GDP的10%,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否安全健康和快速,将决定中国经济下未来的发展健康度。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有望帮助传统产业重新崛起。
具体来说,通过找钢网这样的电商,生产企业将由以前的“批发制”转向“零售制”。消费者在网上的一举一动,生产商都能获悉;针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生产商可以迅速组织采购、生产和物流配送。在满足用户需求后,用户与生产商之间产生了粘性,钢铁行业才有可能从“以产定销”走向“以销定产”。
通过“营销—零售—批发—制造”的倒逼过程,同样适用于其他传统行业,能够帮助制造业实现从“先生产再销售”到“需求驱动”的目标。
事件三:同行并购,电商输给了 O2O
自从去年滴滴快滴合并后,就掀起了合并潮,紧接着58、赶集合并,美团、点评合体。不过这些影响行业格局的合并多是出现在O2O领域。电商领域仅有今年初蘑菇街与美丽说额换股合并。二手车也一直传人人车与瓜子会合并。即便如此,电商的并购在数量和影响力都远不及O2O 。
[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 朱啸虎]
朱啸虎点评:
电商之前一直没有出现过补贴大战,他们只是打打广告去获取用户,所以这和O2O的补贴大战的意义不一样,假如O2O公司双方合并后,补贴停下来是可以赚钱的。而电商合并后是没用的,还要花钱去买用户,小的电商合并起来体量还是太小,与淘宝、京东没法竞争的,所以电商合并没啥意义。
虎嗅:今年直播也火气来了,您为什么选择投资映客?而“直播+电商”又如何区别与传统的电视购物?
朱啸虎解答:
我们去年10月份投资映客,就觉得直播这个风口肯定到了。因为第一个是4G网速很快且便宜普及了。第二个是以手机设备也非常好,以前需要直播设备才能录制视频的,现在已经不需要了。第三代PC互联网时代,YY这类产品已经把直播的习惯教育了起来。最后一点,90后占了30%以上的上网人群,90后是非常愿意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动态、与人互动。
直播+电商更讲究网红本身的流量效应,靠网红的人气带来销量,而电视购物更多是靠电视台本身的收视率,二者还是不一样的。
事件四:中国网红产值将远超电影票房
5月23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预计2016年红人产业产值预估接近580亿人民币,远超2015年中国电影440亿的票房金额。与广告盈利相比,电子商务依然是目前网红产业中最主要的商业方式。
[蘑菇街&美丽说CEO 陈琪]
陈琪点评:
我自己总结了一套互联网公司的发展路径,通常会经历六个阶段:feature、content、benefit、brand、ecosystem and standard。也就是说,首先通过特定功能切入市场,然后做内容沉淀和价值变现,接下来是品牌、生态和制定标准。
网红们在内容的生产、电商的转化、社群的运营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结点作用,是时尚消费生态中物能流动的最重要媒介,依靠个人影响力连接商品和用户。所以,电商是意见领袖个人价值最有效的变现渠道。
虎嗅:网红其实并不是什么新产物,过去大家叫“达人”,而为何今年变得如此之热?您预计“网红+电商”会火多久?
陈琪解答:
其实,这一波网红热潮,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酝酿期的。最早一批是因为脸长得好看,或者言行特别出位,而被大家知道。后来,各种修图app越来越强大,脸长得好不好看或者说照片po出来好不好看,变成了一件越来越低成本的事情,于是新一代的网红就开始尝试更多元化的展现方式,比如旅游达人、健身达人、时尚达人。这样一个从外表到内在所驱动的网红发展路径,实质上也符合新一代的年轻消费人群越来越独立,希望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状态的诉求。这些在某一领域里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的网红达人们,本质上是在用他们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吸引到粉丝的关注的。
这也说明了另一个重要的商业趋势是,未来的商业世界,将逐渐从人与货的关系,转变到人与人的关系中。换句话说,简单做个电商,把商品买給用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简单做个媒体,把时尚内容交付给读者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以网红为核心,采用内容+社区+电商结合的方式,是未来互联网商业文明继续发展的方向。
事件五:内容电商的春天真正到来?
吴晓波在微信售卖大米、厨具,杜子健微博推销“腐酒”,罗胖子在社群叫卖跳蛋。这些已经数见不鲜了,业内他们被称之内容电商。包括像阿里也在布局,去年9月淘宝高调宣布重金20万,推出内容开发平台——淘宝头条,招募自媒体达人。上个月,俞永福宣布,UC要做内容店铺。内容电商看起来一篇繁荣,但也避免不了鱼龙混杂。
[什么值得买 CEO 那昕]
那昕点评:
1、内容电商的火爆,意味着消费升级大时代的到来。一方面,用户不再满足于解决刚需和痛点,开始寻求“种草”和“痒点”,例如旅行、轻奢,或在满足功能性要求之外,进一步满足对于“品质”要求的产品;另一方面,用户的需求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但相比主流需求产品的海量广告,此类产品了解渠道十分有限,因而催生了包括内容电商在内的、一系列以内容为主的“消费升级产业”。这将催生一个千亿级的市场,而大市场需求背景之下,也不难理解参差不齐的内容水平。
2、消费升级的背后,是成长中的中产阶级在崛起。归根到底我们应该知道,自己的用户是谁。他们不再是满足于节省开销的用户,价格战的投入产出比在这个领域不会乐观。他们更看重专业真实的内容,帮助解决消费决策,节省时间、物有所值。也就是说,欲速则不达。踏实做好内容、以专业化而非纯商业化作为导向,才是内容电商赢得目标用户的关键。这也是我们积淀六年来一直在做的事。但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春天,夏天都已经快到了,内容创业成了红海,现在需要开始准备过冬了。
虎嗅:如果不是大V,或者说是普通电商店铺,又该如何做内容电商?内容平台如何权衡大众读者对过度商业化内容的反感?
那昕解答:
有需求的用户在看到对应产品的推荐时,首先想到的是需求被满足,而非被商业化打扰。用户从来不排斥“王婆卖瓜”,只是过去卖瓜的方式过于粗放了。精细化内容营销是中小电商可以参考的一条路。
我们的经验是:首先,本身定位于推荐值得买的产品,则在用户访问之初就已经有了心理预期;其次,提高内容专业度与可读性,也就是俗称的“靠谱”,来获得更多的用户信任。
事件六:母婴电商“价格战”已经结束?
去年3月那场动辄数亿元补贴、5亿元备货、几十元秒杀价的“纸尿裤狂欢节”今年没有继续。而在去年各大平台杀价最厉害的时候,一包代购成本价为150元的纸尿裤可以亏68块,有的平台仅纸尿裤一项一年就可以亏1000多万。“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用来形容母婴电商的价格战十分形象。
[贝贝网创始人 张良伦]
张良伦点评:
价格战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炫耀的事,因为价格战本身是和商业模式息息相关的。有些品类注定了要打价格战,比如奶粉纸尿裤;有些品类注定了没法打价格战,比如服装。所以打不打价格战看上去是一个创业者的主观行为,实际上是受制于商业模式的被动行为。去年以来奶粉纸尿裤的价格战,其实是砸钱买流量,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整个行业的生态。
靠标品冲GMV的母婴电商,是不成立的。如果想不陷入价格战的泥潭,就得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式。价格战并不能带来真正的价格优势,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创造的持续价格优势才能成为真正的护城河。
虎嗅:除了奶粉、纸尿裤等流量红利,母婴电商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张良伦解读:
非标实际上是真正的引流产品,因为购买频次更高,比如童装,每月都要为宝宝购买新衣,而尿裤奶粉往往一次囤货,很长时间都不需要再购买。同时亚洲的制造业和供应链从全球来看都很有优势,因此长期来看电商仍将以中国质造为主,而目前的消费升级对于中国品牌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很多母婴电商的问题在于品类结构不健康,税改之前几乎所有母婴电商的SKU都集中在奶粉纸尿裤等标品品类,而跨境税改的落地,无疑对这部分电商的打击很大。
以上,只是嘉宾们热热身..... ......
除了上述嘉宾,现场会来的嘉宾还有这些(持续更新)。。。。
[F&M创新节杭州站部分嘉宾]
你看,连一篇活动推广文,我们都要写得这么实在,难道你还担心30天后,[虎嗅FM节(杭州)电商峰会]会缺少干货吗??
大会话题贴近行业热点、趋势,活动形式我们也会让大家耳目一新,比如:投资人与创业者面对面、网红变现之道大起底、生鲜电商新老势力大PK、海淘电商的阵痛与阵亡......
想一探究竟?点击这里或者扫描海报二维码购票吧!手慢抢不到票可别怪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