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ji,尺寸是12×12像素,手机每发一个,就会花去2字节流量——Emoji便是以这样的形式存在于网络世界里。
Emoji是日语“绘文字”的意思,相当于中文说的“表情”。1999年前后,日本一个名叫栗田穰崇的年轻人,和许多直男一样,给女友发的短信经常会被误解。比如,“知道了”被解读成“生气了”、“不耐烦了”,随后引发冷战。于是少年栗田想:“如果能在文字里插入一些表情符号来表达感情,大家应该会需要吧!”
原始的Emoji就这么诞生了。
Emoji是当代年轻人间的一种俗语
1999年的时候,栗田穰崇供职于日本手机公司Docomo。为了增加竞争优势,栗田穰崇设计的约250个表情符号被搭载在Docomo生产的i- mode系统里,初代Emoji开始出现在年轻人你来我往的文字聊天之中。
现如今,很多年轻人已经离不开Emoji了。2015年,光在Twitter上,Emoji表情“笑哭脸”就被使用了65亿次。全球人民用一年时间,在一个网站、单个Emoji上就花掉了121G流量。这还仅是冰山一角。
年轻人们,仿佛离开了Emoji就无法正确表达情感,仿佛文字离了Emoji就会黯然失色。
除了Emoji,年轻人间还流行使用一些新造的缩略语。在中国,最初年轻人用“喜大普奔”指代“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一种多层次的激动心情,又用“腿玩年”指代“这腿(真美)我可以玩一年”,还有诸如2333、666等从网络表情代码中延伸出来表示某种情感的缩略语。在西方呢,用“BTW”指代“By the way”,用“WTF”指代“What the ……”
咳咳。
Emoji和这些缩略语一样,都是年轻人赋予了一些新词一定的含义,因为好玩又好记,在年轻人中间传播很快。
这些文字游戏原本只处于亚文化地位,但随着年轻人的话语权渐大,更多人的了解和使用它们,便成了在一定范围内通用的“当代俗语”。甚至还进入主流语境,登上大雅之堂,比如,2015年《牛津词典》评出的年度词汇,竟是一个代表“喜极而泣”Emoji。
虽然中国的表情包脑洞大开、早期的标点符号表情怀旧、缩略语好玩有趣,也敌不过Emoji线条简单情感丰富,依托图像,使用方便。
和这些网络时代的“俗语”相比,Emoji依托于图像、没有语言和文字隔阂的限制,所以 Emoji拥有全球传播的先天优势。
Emoji如何成为现象级表情
最初的Emoji长这样:
数量不多,只有250多个,单色、形状极简。由于当年的手机屏幕所限,第一批Emoji还是像素化的,很有时代感。
从250多个到12万8千多个,Emoji的体量现在还在不断扩充,使用它的人群分布于全球各地。之所以能发展壮大并广泛传播,契机是Emoji后来被加入了世界统一编码联盟Unicode。
Unicode相当于电脑领域里文字和字符的“世界语”,是一套统一文本字符和编码方案。早期,由于不同计算机使用的代码不同,文字在不同电脑和代码环境间传播时,经常无法正常显示。Unicode的初衷,便是通过给每个字符指定统一标准的代码,来识别每一种语言的每一个字符,解决乱码的问题。
被加入Unicode之后, 发Emoji到另一台手机或电脑就可以正常显示,不用担心发生乱码,或变成“口口口”了。这成为Emoji得以更大限度地传播的契机。
在成为世界级表情包的路上,Emoji还赶上了IOS和安卓系统崛起、取代功能机和塞班系统的时候。
2010年左右,苹果公司的IOS系统和谷歌安卓系统的逐渐崛起,此前称霸的塞班系统日渐颓败。我们现在常用的智能手机带有掌上电脑的影子,便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流行,以苹果和安卓手机的崛起为一个标志。
Unicode的小组成员,恰好有许多来自苹果、谷歌、Facebook等科技企业的高管。在苹果、安卓等互联网公司的使用推广下,Emoji先是风靡了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之类的全球性社交软件,继而以此为起点往各个区域渗透,步步占领了各个国家年轻人的聊天应用和社交软件。
想象下,十年前,一些手机和电脑还没办法显示Emoji,现在,年轻人网上聊天、发推发博等,都离不开Emoji,它已经成为全球性表情包,成为一些人的生活必需品。
甚至还有专属Emoji的节日——每年的7 月17 日被设定为世界Emoji 日。
Emoji意义流变,老粉和新粉互不服气
成为全球通用的表情包大腕, Emoji在西方也很受欢迎。但在传播时,Emoji经常会被脑补出更多意义。不同人对Emoji表情的解读,还引起过争议,最后大家互不服气,无法达成共识。
为人所知的例子,比如下面这个表情:
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之时,中国的网友们和以前面对大灾大难一样,用“蜡烛”的图标和上面这个Emoji表达祈祷。但有人指出,外国人认为这个Emoji是“击掌”的意思,于是,使用这个表情来祈祷的网友遭到了嘲笑。
随后又有网友指出,两人击掌一般不会拇指朝向同一边,如下图:
所以,这个Emoji表达的就是“祈祷”说这个表情是击掌而不是祈祷的人,被认为是没事找事。
但话说回来,如果两个人硬要别扭地击掌,其实也能说得通:
直到现在,认为这个表情指代双手合十和击掌的两拨人,仍旧没法说服对方,也没办法被对方说服。
再比如:
这个男孩深鞠躬表示尊敬的Emoji,传到西方后,被赋予了“拜托”、“惊醒”,甚至“做伏地挺身”的含义。
这其实是Emoji跨文化层传播的结果。拿男孩深鞠躬的Emoji举例,它带有典型的东方文化含义,不了解日本文化的人很难从中读出“鞠躬”的意思。因此,从Emoji得出不同解读的人并非故意扭曲,只是在用自己的文化解读、使用Emoji,仅此而已。
新鲜人不明就里的 “误读”,却意外地解释得通,还获得很多人的认同,最终新的意义被接受、流通。而了解日本文化和Emoji表情原本含义的人,更多的是不齿于新粉对Emoji表情的新解读。
老粉对新含义的蔑视,实际上是oldmoney对圈子新人因优越感而生的蔑视而已,这种蔑视存在于各个生活场景中,不止Emoji圈,各种明星的粉丝圈里也有类似的鄙视链。
这种较劲其实意义不大。Emoji作为一种表情,只要使用的双方心领神会就够了。甚至追根究底,你会发现现如今的Emoji的“原本含义”,有些也不符合设计师最初想表达的意思。
新粉老粉都在凭借过硬的的脑补能力,为许多 Emoji开辟新用法。而很多新的含义因为符合某种语境,渐渐地比原有的含义更为通用,其实也挺好。
Emoji是好,但别被他控制了
围绕Emoji 发生着另一种oldmoney对表情界新贵的歧视。
:-)
还记得这个表情吗?这是符号式表情的始祖。1982年9月,自它在一封电邮中首次出现后,全世界就开始流行用标点符号组成脸部表情,用来表达情感——这是Emoji的老前辈。
它的创造者,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ScottFahlman教授,曾经表示过对Emoji的“不屑”。原因有两个:1.长得太丑;2.Emoji取代了标点符号表情,让人失去了尝试用字母和标点符号有创意地表达情感的乐趣。
作为Emoji粉丝,估计只想回复一个大写的“:-)”——这根本是来自前辈的无端指责。
作为表情符号,只要能在多种场合里,简便地表达情绪就好了。至于创造力,我们的生活已经够丰富了,不需要和一个表情死磕创造力培养——总之,如果每个特点都必须和前人一模一样才算合格,那只会出现“标点符号表情2.0”,而不会出现年轻人的新宠Emoji。
至于丑不丑,也只是个人审美差异而已。
Emoji的粉丝们不用急着生气,因为Emoji之父栗田穰崇就说过,自己其实也不爱用Emoji,给的原因,带着一种在互联网时代自省的意味。
栗田穰崇觉得,男生用多了Emoji表情,会给人一种“娘”的感觉,留下不好的印象。
他还略微严肃地说,虽然现在Emoji很火,但大家习惯把Emoji和文字放在一起使用。这样只会减少文字交流,增加人沟通的惰性,一来二去,不仅没法完成他设计Emoji时“帮助人沟通感情”的初衷,反而会让人和人越发疏离。
收到下面这条短信的人,可能还会因为需要在一大堆Emoji里抠字而感到烦躁。
除了Emoji,表情包的情况也是一样。年轻人使用的表情包越来越多,习惯了斗图式聊天,只用表情也能在聊天软件里聊上很久,相反地,打字和直接通话的时间越来越少——如果用表情,取代人和人之间语言的交流,会妨碍深层次的思想交流。
但是,也别把人和人的疏离怪到手机、表情包和Emoji身上,毕竟,选择躲在屏幕后面,切断与人面对面沟通的,是人类自己。让沟通只停留于“打嘴炮”的层面的,还是人类自己。
就连凭借Emoji被更多人知悉的Unicode组织内部,也因为是否该继续着力发展Emoji而发生分歧。
Unicode并非专门开发Emoji的组织,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让大众的、小众的甚至是濒危的语言文字在网络世界留存。
是先扶持那些快要失传的传统语言,还是先增加更多的 Emoji?Unicode组织内部的争论点在于,究竟应该为哪一项工作投入更多的资源?
由于这两年,Unicode发展出系列倍受欢迎的Emoji而尝到甜头,一部分年轻的 Unicode 组织成员认为应该顺势推出更多的Emoji。
可那些更传统、在历史上曾对 Unicode 做出重要贡献的成员则认为,对一些行将失传的重要文字进行适配的工作本该更为重要,却由于Unicode把精力大量花费在Emoji 上,这部分工作失去应得的研发资源。
甚至有传闻称,曾有成员在邮件里表示:“我很气愤于一家致力于让全世界的语言都能被计算机编译的组织,实际上却把自己当做‘ Emoji 工厂’。”
该让Emoji控制人类,还是节制地开发、使用Emoji,人类需要小心地划清分界并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