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微软在纽约举办新品发布会,发布了Surface Book第二代以及全新的Surface Studio一体机、微软VR头戴以及为3D制作服务的软件升级。
产品的介绍,可以参见虎嗅转载的这篇文章,本文不对配置及功能作全面评价。那我们来说点新鲜的话题:用了两年Surface Pro 3的我,为什么不想再买Surface了?
首先,你们搞错了Surface一体机的市场对标
Surface Studio一体机,普遍被媒体解读为对抗iMac、争夺要有“逼格”的用户的产品,但实际上,Surface Studio的产品形态、售价以及那些格外提高成本的东西,压根不是给iMac用户们准备的,它真正对位的产品是这个:
Wacom Cintiq 27 QHD 数位屏,触控版本售价33800元,仅作为显示器,计算机需要另配。
这才是微软在Surface Studio的产品设计,以及发布会中对其“生产力”属性进行介绍时的假想敌。论价格,被媒体错误解读的竞争对手iMac,特别是高分辨率的iMac 5K,SSD版本的售价14988元,比Surface Studio便宜至少5000元。
一个最直观的成本因素是屏幕,iMac 5K的屏幕,被苹果形容为一种创举,实际上这块屏幕除了分辨率以外几乎一无是处,换用Apple-P3色域以后色彩准确度与苹果之前的是RGB屏有明显劣化,用途仅适合做电影相关工作,详细的评测可以参考这篇文章。而用AMD Raedon M390显卡推5K的屏反而让整个机器的负担变得很重。而Surface Studio的屏幕,三种色域软切换、每台设备出厂独立校色,这都是针对绘图、建模、动画等创意生产领域下的血本。
而需要付费另配得Surface Dial……看到上面Wacom数位屏上那个小遥控器了吗?一样的道理,只是微软可以把硬件和软件结合得更好,但仅限微软自家软件。
相对于专业绘图设备Wacom,微软表现出作为市场的挑战者应有的低姿态,但这里的悬念,更多在于微软和n-trig的手写笔能否满足相关从业者对数位笔的苛刻要求,以及绘图工具软件对Surface压感的支持情况(就不说更小众的Dial了)。曾经我尝试用Surface Pro手绘,结果常用的手绘软件对键鼠、触摸和笔的支持都还远远谈不上随心所欲。
这就是Surface Studio的尴尬:我用不上它。
当然,这台机器做得确实好看,我对拿楔形边缘做厚度欺诈的iMac和Macbook Air从来都没什么好感。
其次,Surface们的平板状态,目前仍没有太大实用价值
这次发布会,很多人最大的疑问就是:Surface Pro 5去哪了?
一种观点是,Surface Pro将逐渐给Surface Book让位。这是微软迈得步子有点大以后的回调,因为其实不论是Surface、Surface Pro还是Surface Book,尺寸从10寸到13.5寸,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平板模式没用。于是既然平板模式意义不大,那自然作为笔记本更顺手的Surface Book就是更理想的产品形态。
这里的问题是,平板模式完全颠覆了用户对Windows系统的认知。单界面操作对于电脑用户是难以接受的,比如想打开QQ回复一下消息之类,在平板模式下几乎不可行。没有了“窗口”,就好像不是Windows一样。
不要被宣传图骗了,你不可能在操作PPT的时候只用一支笔的
软件体验可以用始终保持桌面模式来解决,另外一个原因是没有使用场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使用Surface Pro 3的姿态都是展开键盘,唯一的例外是需要用OneNote手写,而在写了一年多以后,发现手写内容难以整理分享,速度也不见得比打字快到哪里去,只有在做计算、公式或者图表等绘制——并且只写给自己看时,手写才比键盘强。
剩下的半个平板模式使用场景,是只观看但不需要输入的那些事情,比如长时间的视频播放,我会把键盘折到机身下面,这样可以让屏幕离人更近。但这期间甚至不能有人给你发消息,否则第一反应就是把键盘折回来打字回复。网页浏览大量的输入网址和搜索同理。
键盘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在人类找到可以替代键盘的文本、数字、符号输入方式之后,平板电脑才可能有真正的价值。但Surface Pro的键盘……Pro 4之后的键盘都还不错,但Surface Pro 3的键盘,是我手上最难用的键盘,而且还是最贵的一块,接近1000元的原价,这信仰比较足。
最后一个问题,Surface移动设备,真的太小了
曾经我认为12-13寸是给笔记本们最适合的尺寸,得以兼顾性能与便携,但实际上他们的“性能”里缺了一块——视觉体验也是性能的一种。12寸的笔记本状态,眼到屏幕的工作距离往往只有50cm之内,这对于文本工作者的眼睛简直太不友好,当然,在外出时,这确实又是理想的尺寸。
于是我的Surface Pro 3就渐渐变成了仅外出记录时使用的一个打字机。但打字机的任务,最近又有被大屏手机加蓝牙键盘取代的趋势。剩下的时间,不论在家还是在办公室,我都选择使用台式机——也是目前虎嗅编辑办公室中唯一的台式机。合适的键盘鼠标显示器都是好东西。
当然在早年我也曾用Surface Pro 3通过扩展坞连接这些外设当作台式机使用,那Surface的意义又在哪呢。
微软对Surface的定位并不是面向全部消费者,我很不幸落在了这部分人之外。如果让我选择,恐怕15寸甚至17寸、搭载最新GTX10X0显卡的超薄笔记本会是更理想的选项。但毫无疑问,Surface系列会是更有极客味道的选项,只是这些有科技感的功能与设计使用率不高。
所以说,归根结底,这才是我不想继续买Surface的原因——
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