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彭博社,腾讯科技编译
中国互联网市场有一种通向成功的“套路”:找到有钱的投资人,大捞一笔,然后用烧钱来换取市场份额。
最近,两位投身共享单车服务的年轻企业家,正在为这一套路剧本续写新的篇章。
“这些家伙都以为自己能做出一个亚马逊”
今年9月,25岁的戴威创办的ofo ,从金沙江创投、真格基金、经纬中国、唯猎资本、东方弘道、Coatue、顺为资本、中信产业基金、元璟资本等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人手中募集到1亿美元资金,他们当中还包括刚刚把Uber挤出中国市场的滴滴出行。此次投资对ofo 的估值达到了5亿美元。
ofo 创始人戴威
另外一家共享单车公司摩拜单车,则获得了包括高瓴、华平、腾讯、红杉中国、启明创投、贝塔斯曼、愉悦资本、熊猫资本、祥峰投资和创新工场等公司的投资。腾讯也是滴滴出行的投资人之一。
这就是中国互联网市场的火拼图景:对手还是同盟,似乎每天都在变化,而创业公司动辄烧掉数十亿美元,试图以免费服务招揽用户,为的却是在几个月后跟对手合并,然后接着迎战下一个对手。
艾瑞咨询分析师曹阳(音译,Cao Yang)表示,“腾讯和滴滴出行选择了不同的投资对象,这也让共享单车市场最终的赢家很难预测。这最终取决于创始人的适应能力,以及利用资源的能力。”
共享单车并非是新鲜事物。全球目前有大约600家同类公司。咨询公司Roland Berger预计,到2020年,全球共享单车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市场规模将达到58亿美元。
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共享单车服务是由地方政府运营或设立,如巴黎的Velib和伦敦的Boris Bikes。让ofo 和摩拜单车变得与众不同的原因,是他们的用户可以借助手机应用找到单车并付费,然后可以把单车停在任何想停的地方。
巴黎的Velib
ofo 和摩拜单车目前定位的市场并不相同。摩拜单车当前瞄准的是高端自行车市场,单车的制造成本达到了3000元。ofo 瞄准的则是学生市场,单车也没有全球定位系统,每小时租车费仅为1元,ofo 的租车价格通常仅为摩拜单车的二分之一。
摩拜单车通过集成的全球定位系统来定位自己的单车,ofo则选择了追踪用户的智能手机,并通过向用户发送代码来解锁单车。专注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香港风险投资公司Petrel Capital创始人黄志鸿表示,“这些家伙都觉得自己能做出一个亚马逊,都想着先烧钱再赚钱。五年后,我们是否会说‘我简直不相信他们能以这样的估值募集到资金’,可能真会这样。”
背靠大树好乘凉
在中关村,这个科技巨擘与初创公司共存的高科技中心,两辆黄色的ofo单车停在一栋公寓楼外的走廊里,这里就是戴威和他的团队的临时办公室。
“在公司创办初期,扩张要比防御重要的多,”戴威说。“越快地使用资金就会越有效;募集到的资金越多,就会变得越强大。只有这样,你才能控制市场。”
正是这样的战略,帮助滴滴出行击败了超过30家竞争对手。在滴滴和优步中国的战争中,两家公司每年都要烧掉整整10亿美元,多数用于补贴。滴滴目前覆盖中国大约400座城市,每天的接单数量超过1100万笔。滴滴还没有实现盈利,但戴威说ofo已经实现了盈利。
这位戴着眼镜、轻声细语的北大辍学生,目前已经得到滴滴早期投资人王刚以及金沙江创投朱啸虎的支持。也是王刚为戴威找到了滴滴这课“大树”,对ofo来说,滴滴的加入不仅意味着可以获得资金,更意味着ofo有机会得到滴滴背后的3亿用户。
摩拜的胡玮炜也找到了这样一棵“大树”。可以说,这笔来自高瓴、华平、腾讯等方面的投资非常及时,就在滴滴宣布投资ofo之后,许多像上海黄先生这样的用户纷纷注销摩拜账号,拿回299元定金,生怕摩拜马上就要倒闭。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
“通过这件事就能看出,在中国,大公司对于初创企业的生存有多重要。”黄先生表示,他自己也是一名创业者,目前在做一款女性健康App。得知腾讯投资摩拜的消息后,黄先生又重新注册了摩拜,“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依旧处在烧钱换市场份额的阶段,这里的竞争甚至比硅谷还要惨烈。”
比起烧钱,不如多买几辆自行车来得实在
然而,想要获得更多用户,ofo和摩拜需要的,恐怕不仅仅是更多用以补贴的资金,他们更需要自行车。
摩拜单车表示,该公司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部署了大约3万辆单车,但这些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过7400万。按照该公司的目标,今年年底前要在每座城市投放至少10万辆单车,并开始向其它城市进行扩张。
相较之下,拥有800万人口的杭州市,投入的公共单车数量也不过6.65万辆有余。
杭州的公共自行车
ofo则表示,该公司已经投入了超过8.5万辆单车,并计划向中国其它城市推出服务。
与此同时,ofo和摩拜单车目前都在考虑进军欧洲市场。
共享单车正试图扭转中国单车产业下滑的局面。1995年,中国曾拥有6.7亿辆单车;到2013年时已降至3.7亿辆。对于用户而言,ofo和摩拜单车谁能最终胜出,取决于谁的服务更为便利。
在中关村工作的广耿(音译,Guang Geng)说,“我不在乎是哪家公司的自行车。如果我懒得走路,就会随便找一辆来骑,老实说,我只是按颜色来区分它们。”(编译/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