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纽约时报公布了两则收购案:总开销3000万美元现金收购两家产品评测博客——The Wirecutter和The Sweethome,说是两则,其实是同一件事,这两个网站的站长是同一人,界面与模式完全相同,只是内容方向不同,分别定位于消费电子和家居。毫不意外,在中文媒体圈里这条消息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因为大家都不知道The Wirecutter啊。
他们的创始人Brian Lam,资深科技记者,曾在Gizmodo与《连线》杂志这两家著名的科技媒体工作,2011年创办The Wirecutter,#我不知道这位仁兄在Wired(《连线》杂志)工作期间发生了什么,拐过来自己创业就叫Wirecutter剪线钳了#,在2013年,The Wirecutter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好的50个网站之一。在科技媒体圈子里,The Wirecutter也有很好的风评,Engadget等其他媒体也经常转引他们的推荐列表。
他们是我认为一个谈论产品的科技外媒最该有的样子:只给你把最好的产品挑出来,让你能用最高效的方式知道该买什么。
而且,目前为止,国内没有这种模式的追随者,其中原因以下细说。
网站结构——只选最好的产品,该用什么逻辑?
与国内玩出花来的网站排版不太一样,The Wirecutter更在意信息的效率与传达一些重要的概念,比如最重要的——为什么要信我们?在网站的开头,将“关于我们”的网站介绍放在了最高权重的位置。
而网站的主体则是一个列表,有大众如耳机、笔记本电脑,小众如小类外设、智能办公室、户外科技设备等共计22个大类,每个大类中数个(往往是5-15个不等)详细的小分类,而这个命名为“最好的xxxx”小分类就已经给了消费者答案:不说废话,只选出一个该分类最好的产品,三个左右可以备选的方案,然后就是一篇相当详尽的长文解释为什么编辑选了这些。这些列表和文章都是会随时更新的,推荐产品有了什么优惠信息,这会放在页面的右侧。
同类型除了上述编辑推荐以外的其他的产品则以“我们评测过的其他设备”进行简短的说明,而一些有代表性的但编辑没有测试的产品也会说明没有评测的理由,比如其他可信的媒体已经给出准确的不推荐信息,或者亚马逊等购物网站上爆出了大量的负面评价或故障等等,这些原因,编辑都会给出原始的链接供消费者查证。
150美元以下的耳机推荐列表 #我已经买了MDR7506,索尼大法好#
在这样的模式下,消费者在明确知道想买什么产品,但不知道买什么型号好的时候,The Wirecutter会提供最高的选择效率,并且能实现一站式的评测——你不再需要从搜索引擎里一个个媒体查过去,找不同产品的评测文,而且还得判断这些文章本身是否可靠。
商业模式——赚不了快钱,没救
所以The Wirecutter这样一站式的评测导购,必须有足够强的媒体公信力,和确保不会从商家处获利的商业模式,才能保证每个门类从上千种产品中选出的这几种,是值得信赖的。当然,《纽约时报》买下The Wirecutter,《纽约时报》称就是这种模式他们高度认可,并且在《纽约时报》这个最老牌的媒体旗下,还可以运行得更好。
The Wirecutter选择的盈利方式是电商导购返点,但直达链接仅限于亚马逊等可信渠道。这不是一个高效的盈利模式,尽管这个模式导购的转化率会比传统评测导购高。
这也是导致两个网站打包仅仅卖了3000万美元的可能原因。作为纯粹的网页版产品,Alexa排名6000左右的The Wirecutter #略高于虎嗅#,去做纯媒体或者电商生意,估值应该都远不止这个数字,但恐怕为了“科技媒体的理想”,商业模式还是选择慢一些。
确保不从商家处获利,还有另外一家更典型的媒体,《消费者报告》,完全依靠用户付费订阅,但那是大而全的评分制购物指南,远没有The Wirecutter简单。
重点来了,为什么我们没有一家这样的导购可看?
第一,电商导购的第一落点已经没有了。什么值得买抢下了优惠信息这个大入口,兼顾了编辑对优惠产品的判断,这多少替代了纯粹的评测媒体的价值,并且国内消费者对价格远比对产品敏感,所以SMZDM能成,并且业务范围越来越大,到处都有商业化的可能。以我的判断,什么值得买会是最适合借鉴The Wirecutter的,但他们将明显受制于商家合作导致的公信力下降。
第二,本质上,这是搜索引擎思维与黄页思维的争斗。在The Wirecutter的Twitter上,他们直接置顶了一条推,称“购物搜索是给蠢货用的”(Shopping search is for nerd)。虽然当年在全网查询领域,搜索引擎最终战胜了黄页,但在垂直领域,近年黄页类产品已经有死灰复燃的趋势,国内怕是还晚了几年。
第三,这种重编辑、PGC与慢公司的“调性”,与国内互联网创业圈水土不服。单就评测来说,国内近年来新兴了不少硬件评测媒体,打的都是全民参与的牌子,做的都是单品评测使劲吹的路子,厂商喜欢,有钱,这一点都不错。尽管The Wirecutter做着离钱最近的垂直评测媒体,但钱都是别人的。
第四,因为没钱。所以,恐怕在国内,也是很难攒起一套团队来编辑这样的文章。一篇耳机类的列表,比如“150美元以下最好的耳机”,动用了4位编辑和一票顾问,并要求他们始终跟踪着市面上的新产品,去听去更新,这个效率,放在国内恐怕是没哪个投资人敢玩的。
归根结底,理想是很难,但多少也得有点理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