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对美国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与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商标争议行政纠纷系列案进行了公开宣判:判定“乔丹”商标应予撤销。
“乔丹”商标的注册损害了迈克尔•乔丹享有的在先姓名权,违反商标法规定,应予撤销;
涉及拼音“QIAODAN”、“qiaodan”与相关图形组合的商标争议上,因迈克尔•乔丹对拼音不享有姓名权,故驳回迈克尔•乔丹的申请。
在最高法宣判后,迈克尔·乔丹向媒体发表了公开声明:
随后,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随后也发表了公开声明:
最高人民法院整理了这个案件的历程:
关于这个案件的更多内容,中企哥从微信公众号“花儿街参考”(ID:zaraghost)授权转载了一篇文章:
文 | 马钺
你知道运动品牌中,最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公司是哪一家吗?
你肯定想不到,它的名字叫乔丹。
不是迈克尔·乔丹,而是“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这家福建鞋厂在2000年注册了“乔丹”商标,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排名靠前的体育品牌。大多数人(至少70%)以为乔丹体育获得了NBA球星迈克尔·乔丹的授权,或者干脆就是乔丹开的。其实两者之间什么关系都没有,比我和范冰冰的关系还清白。
2011年,乔丹体育筹划上市,如果成功,就将成为A股第一家体育品牌。此时迈克尔·乔丹终于注意到了这个李鬼,他向中国法院状告乔丹体育未经允许使用他的名字误导消费者,要求后者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114万余元。
乔丹体育辩称,“乔丹”这个商标并不是取自飞人的名字,而是意为“南方之草木”。
嗯,明白了,如果我用“科比”注册商标,并不是想占湖人队球星的便宜,而是为了宣传“科学比迷信好”;“勒布朗”的意思,其实是一句在中国流传了上千年的俗语,隐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中国古代的妇女经常用这三个字来训斥自己因为缠足而哭哭啼啼的女儿,意思是“勒紧你的裹脚布,别唧唧歪歪的,开朗一点!”
至于“库里”,理解起来就更需要具备很高的中国古典文化素养了,“库”是个通假字,通“裤”,“库里”这个词一般只用于新婚之夜,更深的意思我就不点透了,大家意会吧。
乔丹体育的另一个理由是:外国人姓乔丹的一抓一大把,比如那个三版大波妹,中国有4200多个人叫乔丹,你凭什么说乔丹就是指你啊?
这就基本上把大家当瞎子了,谁都知道,在体育界,“乔丹”通常就是指迈克尔·乔丹,在飞人陛下征服中国球迷之前,“Jordan”的翻译还是“约旦”呢。乔丹体育的这个理由只在一种情况下可以被勉强接受,那就是他们生产的不是运动服装,而是情趣内衣或者卫生棉条。
总之,乔丹体育不光强词夺理,还反咬一口,反诉迈克尔,索赔800万美元。客观的说,他们确实因为诉讼蒙受了极大损失,证监会正是以“存在重大未决诉讼”,叫停了乔丹体育的上市进程。“Michael Jordan自2012年起针对乔丹体育商标提出的争议和民事及行政诉讼,是国外同行业竞争对手为了阻碍乔丹体育顺利上市发展壮大而精心组织和策划的一系列恶意诉讼。”乔丹体育董秘田胜曾对媒体表示,其结果“不仅影响了公司的IPO进程,更损害了公司十多年以来靠艰苦创业、诚信经营所积累的品牌商誉”。
在将乔丹体育告上法庭同时,飞人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撤销“乔丹”商标。
这在乔丹一方看来,本来胜券在握,因为在此之前,体育明星在中国维护自己姓名权的斗争已经两次获得胜利。一次是易建联,一次是姚明,在这两起案例中,易建联和姚明的代理律师依据中国商标法第31条指出,申请注册商标既不能侵害具有优先使用权的人的权益,也不能非法地利用这些人所获得的声名。
哪怕侵权者是实力雄厚的公司,在诉讼中也很可能败下阵来。2008年,阿迪达斯公司将著名山寨货阿迪王告上法庭,认为“阿迪王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侵犯了阿迪达斯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构成了不正当竞争”。经过五年拉锯,双方最终达成和解,阿迪王将中文商标和logo无偿转让给阿迪达斯,事实上输了官司。
然而,乔丹似乎倒霉得多。他的诉求被商评委驳回了。飞人一怒之下将商评委告上法庭,两败之后,官司直打到最高法院。
今年4月26日,最高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一天恰逢世界知识产权日。
在庭审中,乔丹方面的律师出示了两张照片,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乔丹”这个商标和前公牛球星之间的联系。
差点忘了解释乔丹体育为什么高瞻远瞩。
不是因为这家公司注册了“乔丹”,而是它把“杰弗里·乔丹”和“马库斯·乔丹”这两个名字也注册了——马库斯和杰弗里,正是飞人的两个儿子。也就是说,乔丹体育是铁了心吃定乔丹了,不仅要占老子的便宜,还要占儿子的便宜。幸亏乔家那俩公子没有遗传到老爹的天赋,否则乔丹体育估计已经开始推马库斯乔丹和杰弗里乔丹这两个子品牌了。无耻到这种程度,简直是无耻中的战斗机。
奥尼尔、勒布朗等球星的下一代已经展露出了篮球天赋,为了他们的利益起见,我建议这些球星赶紧查查儿子的名字是不是被注册了,说不定,以他们名字命名的球鞋已经存在于福建某个鞋厂车间里,只待进入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