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放弃哈佛?
2023-07-03 08:29

他们为什么放弃哈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付笠,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全球进入6月后,又是一年高校迎新时。日前,哈佛大学校刊《深红报》(The Harvard Crimson)公布了2027届新生的录取数据。在录取人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申请池的逐年膨胀,入学竞争正愈发激烈。


今年,在56937名申请者中,仅有1942人收到了哈佛的录取通知书,3.41%的录取率创历史第二低位纪录。尽管如此困难,但在被录取者之中,竟有311名学子选择了放弃业已到手的入学机会,占了总录取额的16%。


应当看到的是,在拒当“哈佛男孩/女孩”背后,有着深层的社会成因。


一、终生背负的利滚利学贷


美版知乎Quora关于“你为什么拒绝哈佛”这一问题,一个高赞回答吐槽,哈佛的一个潜在问题在于,行政管理机构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未旨在构建具有支持性的关系,而更像是一种“交易”——哈佛更关注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而不是他们的个人需求。


此处的“个人需求”首指经济诉求。在美国,高校教育成本位居全球前列,精英化的私立大学尤其靡费甚多。


根据美国教育网站My eLearning World发布的研究数据,就读美国私立大学的平均费用由1971年的2930美元/年,飙升至2021年的51690美元/年,50年间,涨幅约为国家经济通胀率的4.6倍。


在福布斯全球最贵榜单中,美国大学常年霸占榜单前五。美国大学理事会最新报告中称,2020~2021学年,美国州内公立大学平均学杂费为26820美元,州外公立大学平均学杂费为43280美元,而全美私立大学平均学杂费为54880美元。加上住宿费、书本费,年教育开销逼近七八万。


据《时代周报》,上世纪90年代初,大学学费支出约仅占全美家庭收入中位数的6%。2014年,这个数字已接近16%。也就是说,美国一个家庭需要花费约六分之一的总收入,才能供得起一个大学生。


而雪上加霜的是,很多美国顶级名校的学费还在不断增长。《正解局》统计,2021年,纽约大学涨幅为3.8%,耶鲁大学涨幅为3%,就连号称50年来涨幅最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也增长了2.8%。


负担学费,如负大山。从今年哈佛官方发布的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多达68%的学生申请了助学金。而美国大学为争取优秀生源,在向申请者发出录取通知时,同时也会寄出一份由校方提供的经济援助计划。


但据Quora上高赞答主Richard Dahan介绍自己的情况,比起麻省理工、斯坦福、普林斯顿、耶鲁和哥伦比亚等大学,哈佛每年少给了1万多美元。这就导致有不少学生处于获得补贴的动因而放弃哈佛。毕竟,“学贷猛于虎”。


根据《时代周报》,时至今日,在美国共有近4500万人背负学贷,占据了美国总人口的七分之一。高昂的学费、庞大的基数,竟使学贷成了美国的第二大贷款,总额高达1.7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8%。


故而,2019年奈飞脱口秀主持人哈桑在节目中形容——美国教育部凭借助学贷款这一项,在放贷领域已成为全美第一大金融机构。


而学贷之所以令美国人闻之生畏,还与其制度条款设计的严苛密不可分。首先是高贷款利率。《时代周报》整理发现,疫情前的2021年美国提供给本科生的联邦助学贷款平均利率在2.75%~5.30%之间浮动,私营助学贷款的利率为3.34%~12.99%,研究生的助学贷款利率相比本科生还要更高。


而相较之下,据《财梯网》,到2022年6月美国房贷基准利率才为3.69%。对此,美国教育部的解释是,学贷没有房产等有形资产作抵押物,全靠学生的信用申请,故而属于典型的高风险、高利率贷款。


此外,美国的学贷还执行利滚利,导致还款数目滚雪球般越还越大。毕业后即跻身精英阶层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花了整整21年才还完学贷,可以想见普通人不得不终身还款的压力。


《环球网》报道显示,美国存在“学生债务危机”——65%的人每月还贷金额都超过了食品预算,另有56%的人还贷金额远超出医保开支。美国教育部数据显示,1995~1996年入学并申请联邦学生贷款的人群中,现如今还有半数以上的人仍在还款。


而一旦无力偿还学贷,贷款人就会立刻进入征信黑名单,这在金融信用构建起的当代美国社会里,形同宣告经济死亡。不仅如此,美国的破产政策中唯一不可减免的贷款,就是学贷。换句话说,学贷一旦背上,就必须连本带利还清,躲是躲不掉的。


高利率、高期限、利滚利、永不减免,曾被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公开称为“金融恐怖主义”的美国学贷,从学子们的造梦天使变味为噩梦之源。


二、寒门学子“被挤掉的人生”


2022年,《赫芬顿邮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媒体曾报道过一位华裔超级学霸Kevin Cao的另类选校故事。在参加了哈佛录取生在华盛顿的聚会后,他放弃了原本十分向往的哈佛大学,改选弗吉尼亚大学,理由是“哈佛学生大都来自富裕家庭或校友家庭,在沟通交流中都显得非常自命不凡。”


必须承认的是,哈佛一直致力于执行need-blind招生政策,即在录取学生时不考虑其财务状况。在今年,查阅《深红报》还可知,哈佛还将免除学费的条件,从去年的家庭年收入7.5万美元提升至8.5万美元,扩大了免除范围,使24%的入学新生受惠。


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全美统计最愿意招收普通家庭孩子的大学Top10(按每所大学中来自收入后40%家庭的学生比例大小进行排序)中,并没有看见哈佛的身影。


据美国非营利新闻机构ProPublica编辑丹尼尔·高登所著的《入学的价格》,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作为富豪子弟,通过家族向哈佛捐250万美金而被直接录取。


在招生中起作用的,不止是家庭的财富,还有学历——哈佛《深红报》“2025届新生调查”显示,该届传承录取(Legacy Admission)的新生占比就高达31.9%。


所谓传承录取,指的是美国大学申请系统中有一个小框,须勾选是否有亲属同样入读了这所学校。若选择了“是”,这个身份便极有可能让申请者在接下来的录取过程中受到“优待”。


在招生时给予校友子女一定的照顾,这种美国私立大学中普遍存在的操作,被视为理所当然而非潜规则。尽管近几年,宾大、纽大、加州理工乃至哈佛等众多高校,都主动或被动地宣称要减少传承录取的比例,但这些精英大学自身并无动力去打破这一“历史传统”。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哈佛大学投资管理公司年报显示,仅2025届一届哈佛就从校友那里得到了500多亿美元的巨额捐款。


对这种堂而皇之的偏向性录取,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其著作《优秀的绵羊》里发出了犀利的批评:


“哈佛大学不是一个理想意义下的大学,而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企业,恰好出售教育。它有很多优点,但我无法否认,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一些东西。”


当升学成为与财富挂钩的生意,“暗箱操作”更是屡见不鲜。2019年,美国检方曝出涉案金额高达2500万美元的招生丑闻,涉及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圣地亚哥大学、乔治城大学等多所顶级高校。共有包括家长、体育教练等50人被起诉,其中不乏好莱坞明星等知名人士。


如出演著名美剧《绝望主妇》而走红的好莱坞女明星菲西丽提·赫夫曼,承认曾于2017年支付1.5万美元修改其女儿的考试答案,被判十四天监禁。


2020年,《洛杉矶时报》再曝,加州国家审计报告显示,加州大学在7年里“不当录取”了64名申请者,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有钱白人家庭的学生,他们“开侧门”的手段包括了假造运动员履历、家庭捐款以及利用和学校工作人员的关系进入名校。


美联社抨击,桩桩案件牵扯出的是一个由金钱和权力堆砌起来的升学产业利益链条。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有录取学生因厌恶特权氛围而放弃资格,更令人扼腕叹息的,则是寒门学子“被挤掉的人生”。


三、“奖杯学校”的异化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William O. Beeman教授曾在哈佛、布朗、宾大、芝大等众多高校任教。他指出,聪明的学生了解他们可能申请的所有学校的优势和劣势,并选择最适合他们的学校,而不是下意识地选择一所显而易见的“奖杯学校”。


什么叫“奖杯学校”?1983年,一家美国杂志《美国新闻》决定开展一个规模庞大的项目,通过评估全美1800所学院和大学,按优秀度为这些学校做一个排名,用于指导数百万年轻人做好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选择。


1988年,高校榜单第一次发布后,从高中毕业生到大学校友再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美国民众很快将该排名与大学教育质量划上等号。


但恶性循环随之出现。当社会简单粗暴地认同了排名对高校进行的“一刀切”式评判,也就欣然接受了排名靠前的学校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特权阶层这一事实——一个认镀金文凭的功利化教育时代来临。


而越来越多学生放弃哈佛的原因之一,正在于其开始重新认识到高校教育都有其特色与专长——他们应当效仿J·K·罗琳笔下的魔法分院帽,去列出自己的兴趣方向、经济实力、生活需求、职业规划甚至交友倾向等各项指标,来进行个性化筛选。


比尔·盖茨的儿子罗里·约翰·盖茨,就曾因为放弃哈佛、耶鲁、斯坦福、普林斯顿等众多名校而轰动一时。最终他选择进入芝加哥大学就读,正是因为不想用排名、“藤校”来制造所谓的学霸光环,而希望专注于在专业领域继续钻研下去。


在工具主义理念影响下,过去几十年里,高等教育出现了本体价值的异化和失落,传统意义的“象牙塔”在市场逻辑主导下,一味追求着物质、技术、效率等实用性指标的片面膨胀。从311名学生拒绝哈佛这件事里,或许我们窥见了一场教育自反过程的逐渐到来。


参考资料:

1.哈佛公布2027届新生数据,竟有超300人放弃了offer?外滩教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付笠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