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长久唱衰似乎并未真正影响到Evernote。事实上,这个自2015年起便被认为会是 “第一只倒下”的独角兽,在经历了一系列动作后,已经拥有了良好的的现金流。日前,这家公司的CEO克里斯·奥尼尔(Chris O’Neill)在博客中宣布了这一好消息,而在venturebeat采访中,Evernote发言人更是颇为自信地表示,自家荷包满满,不需要再去积极地寻求融资了。
这当然只是一种表达,并不意味着在未来Evernote不会有任何融资动作了。显然,这只被太多人不看好的绿色大象,急切地想要向外界证实自己其实现在活得还挺不错。
克里斯·奥尼尔在博客中写到:“在过去的一年,Evernote迎来了第2亿名用户,付费用户数实现了翻番”。 “从现在开始,我们的业务将采用自筹资金,我们会将其投入到开发新功能、提升用户体验中去。”
“挣钱”对于Evernote来说曾经是一件很头疼的事。
工具类产品在变现这件事上,往往想象力有时候少得可怜,而对于Evernote来说,他们的问题在于想得太多。尽管用户量可观,但在如何变现上,Evernote却是迟迟未有大进展。这一大原因便是,他们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才弄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
之前多有人吐槽,称Evernote花了太多时间去测试随机的新产品,而不是优化商业化战略,比如一路跑偏,放弃核心优势去做了一Evernote Food、 Skitch等应用,比如在Evernote Market上卖周边,企图以此来 “补贴家用”。最后,毫不意外地,统统以失败告终。
终于在去年6月份,Evernote连放两个 “大招”:一是涨价,对Evernote Plus(标准账户)和Evernote Premium(高级账户)两档付费服务涨价40%;二是对免费版本进行限制,规定同时在线的设备不能超过2台。
显然,涨价带来了数据上可观的增长与收益,加之公司还经历了包括裁员在内的压缩成本的动作,Evernote的口袋充盈了起来,而钱,才是最实际也是最有效的生存之道。
可是,活下来,然后呢?
上个月,Evernote 推出了iOS 8.0 版本,新版本在功能和操作上都进行了大幅 “瘦身”,CNET编辑Casey Newton评价称, “新版本所带来全新使用体验似乎意味着 Evernote 找到了正确的产品形态。”它找回了 Evernote游离已久的产品初衷——快速记笔记,迅速找到文档。然而,这次更新对于其他平台(PC、Mac等)用户并未产生影响。而除此之外,Evernote 决计下注的人工智能也尚未展露出 “救世主”般的实力。
而在竞争者颇多的中国市场,亦是Evernote 的第三大市场,也同样有问题值得重视,比如本土化不彻底。虽然说是分了Evernote 和印象笔记两个产品,但本地团队在产品功能的改进上并没有太大的决定权,因而产品在功能上也没有实现本土需求的落地,比如,到现在微信微博手机的登录方式也没有实现,比如依然不支持微信支付。
一如克里斯·奥尼尔所言,大象调头不是件轻松的事,Evernote 的挑战还有诸多。乐观是好事,盲目乐观可是要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