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首先要说的是,这个标题说的不是经济因素。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经济因素绝不是养育失败甚至代际成仇的关键,因为即使给许多父母花不完的钱,给他们最好的物质条件,他们仍然无法像文明世界的正常人那样教育孩子,给孩子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拥有文明世界正常人的三观。
我认字很早,而且有点古文底子,六岁半时偶然拿到一套《三国演义》,这种白话文小说对当时的我来说已经毫无压力。读完之后,便是《水浒传》《西游记》,还有各种历史演义与评书实体版。
我儿子认字同样很早,但不管是在我读《三国演义》的年纪,还是再长大一些,都对这些小说毫无兴趣。我偶然强迫症发作,就会唠叨两句,说“你看我六岁半就读完了,你这么大了还不看。”
但我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自大:我六岁半读《三国演义》乃至其他古典小说,不是因为我有多么厉害,而是因为在那个资源相对贫瘠的时代,我没有其他书可读。我如今迷恋的历史和人文领域,这些古典小说都没有给我提供什么养分。甚至可以说,这些小说在价值观层面,无法给予我多少正面的东西。
即使我后来常常将古典小说的内容用于写作题材,也无非是刻意穿凿,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而已。这就像我十几年前写《金庸政治学》系列,只是想表达某些对权力的理解,但在实际上,我早已厌倦了金庸的价值观,对其小说的评价早已比少年时代降了几个档次。
如果我的童年能拥有现在的书房,我同样会终日流连于书中,但选择的肯定不会再是童年时代那些没有选择空间下所选的书。
这让我能够理解儿子,他有太多好书可读。只要他有想探索的知识领域,那么我随时可以在书架上找出一摞相关书籍供他选择。就算我没有,搜索加购支付也是一条龙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恣意徜徉于书海。如果以我的童年为参照,他当然是幸运的,但如果放在人类世界中比较,他无非是享受到了些许正常人生而已——一个文明世界的正常人,本就有阅读自由和选择空间,我还嫌他拥有的空间太逼仄呢!
有人或许会说:不能太偏激,什么书都有好处,都应该让孩子读一下。恕我直言,说这话的人八成没读过两本书。
书有高下之分,有领域和质量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坏书也很多,甚至反人类,这也是客观事实。书海太过浩瀚,一个人即使一辈子仅仅专注于一个领域,也不可能将相关领域的书阅读完。“什么都读一下”这种话太轻浮,看似仅仅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则是对知识的极度不尊重,也是对创作者的不尊重。
相比逼着孩子读我曾经读过的书,逼他与我有同样的阅读兴趣(“逼”与“兴趣”是有着多大冲突的两个词啊),我更愿意给他选择的权利,通过我对他的尊重,让他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喜好。尊重别人的不一样,这是许多中国人一辈子都学不会的事情,如果他能学到,那么可能比读多少书都更有价值。所以,我曾经挂在嘴边的“爸爸我六岁半就读《三国演义》了”,真是愚蠢至极的说法。
在中国家庭教育里,许多冲突的根源都来自强迫症发作:希望孩子走自己安排的路,希望孩子遵循自己的喜好、爱好和兴趣点,却无视个体的差异与选择自由。这种冲突的背景,是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中走出来,总认为自己经历过的,孩子也应该经历。如果自己的成长经历贫瘠到只剩下苦难,那么就会认为孩子也应该吃苦。相比之下,读什么课外书还真是小事。
昨天推送了《许多经验与技能都不值得炫耀,它们只是糟糕人生的见证》一文,有朋友立刻给我推了另一篇文字,说观点相当一致。
那篇文章提到一个例子:一个小女孩坐绿皮火车,没有座位,只能挤在过道里,坐在行李箱上吃泡面,然后她妈妈配了段文字,说“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无座慢车,下次继续。”
网友们纷纷质疑,认为可以提前规划,无需让孩子挤慢车,而且还是无座状态。这位妈妈回了一句:“我想,我吃过的苦,她也得感受一下。”
这种对吃苦的迷恋,真是一种贱到骨子里的思维。正常人的思维肯定是“我吃过的苦,决不能让孩子再吃了”,但不少中国人喜欢将“苦难造就了我”挂在嘴边,认为能吃苦是最大的优点,吃苦是成功的根源甚至唯一必要条件,丝毫不顾这种思维的反逻辑反常识反人类。他们总是回避一个基本事实:苦难中成功的人万里挑一,世界上大多数世俗定义的成功者都有着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正常人生轨迹。他们更加会回避一个基本事实:缺衣少食状态下的被迫吃苦,跟学习时的主动坚持是两回事。
有句话说得好:只要肯吃苦,你就有吃不完的苦。之前有个问答很有趣,有人提问:“儿子每天坐两个多小时公交车上学放学,我想让他吃点苦作为宝贵的锻炼,怎样才能让他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呢?”
最高赞的回答是:“投胎成你的儿子,他这辈子有的是机会吃苦。”这话真的没错,许多家长热衷让孩子受无谓的苦,刻意夸大一些强调服从性的环境对孩子有多大帮助(比如所谓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和夏令营之类),但他们真的不需要这样,因为以他们的智识和认知,孩子早已被他们逼上了人生的苦难之路。
中国家庭的谜之操作非常多,而且是反人类的。它的本质是仇视文明成果,仇视自己成长经历中没有的东西。有网友举例,自己家明明有洗衣机,可是母亲偏偏在冬天用冰冷的水手洗衣服,然后举着冻伤的手告诉孩子自己有多么顾家多么节俭多么能吃苦。还有人家里明明有电饭煲,可母亲还是每天四五点起来柴火煮饭,然后说自己有多么能吃苦。
即使是那些对孩子特别舍得花钱的人,不少也仍然活在这种状态中。一方面以溺爱方式给予孩子各种物质,但另一方面又将自己吃过的苦视为资本——既是人生资本,也是批评孩子的资本,但这显然是荒谬且矛盾的。
所以,为人父母者需要有这样的自觉:自己经历过的,孩子未必需要经历。尤其是在文明经历一次次巨变的当下,个体的所谓经验往往不值一提。我认识一个老司机,多年前就能背下本地所有路名,对道路网络了如指掌。
但这个技能在智能手机时代一文不值,而且即使没有导航软件,他也无法维系自己的技能,因为城市日新月异,他已经无法记忆越来越复杂的路网。每个人都不妨细想一下,你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积累的生活经验,有多少能应用于今天呢?许多电器已经被淘汰,许多生活用品已经消失,许多生活方式早已改变,这些都是肉眼可见的事实。
当然,也有人会说,许多经验都流传到了今天,但抱歉,未必是它们留到了今天,而是你一直活在过去。比如许多人认为“天然的就是最好的”“以前什么都干净”,继而认为凡是食品添加剂都是致癌物,这就是典型无视科学和常识的表现。在“纯天然”的时代,人们的饮食并没有干净到哪里去,营养摄取也不充分,平均寿命更是低得可怜。正常现代人的身体条件,岂是以前的人可比?但许多人就是始终活在过去,甚至认为那个连食品安全基本标准都没有的时代,东西比现在更安全更干净。
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智识水平根本无法跟得上时代进程,只能活在那些似是而非甚至胡说八道的所谓道理中。这就好比那些鼓吹吃苦哲学的人,其实往往只是基于一个原因:他们除了苦难,再也没有经历过其他什么,吃苦是他们唯一能教给别人的东西,就像一个乞丐只会教别人往衣服里塞报纸取暖一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