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扑到掼蛋,资本圈的“东升西落”
2023-07-23 20:00

从德扑到掼蛋,资本圈的“东升西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熟财经 (ID:Banshu-Caijing),作者:顾翎羽,编辑:余乐,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到现在你还没有被人喊过参与任何一场掼蛋局,你应该怀疑自己是否还称得上是一个投资人。”


一位供职于头部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告诉我,在投资圈里,掼蛋现在已经取代了德扑,成为组局的最好借口。她只是在社交平台上贴出了一些掼蛋资料,一天之后再登陆,未读私信就已经淹没了她——都是找她要培训资料的。


眼下的投资圈,掼蛋已经俨然成为工作的一部分:博时基金举办了掼蛋比赛;一家证券机构推出了“掼蛋套装”;小红书上甚至出现了参加掼蛋老总高端社交圈子的收费服务。一位江苏籍投资人来北京出差,叹服京城创投界浓厚的掼蛋氛围和同行的精湛水平,“头一次感受到这么强烈的反向文化输出。”


掼蛋起源于上世纪的苏北。没有人知道这种扑克游戏是如何火出圈,又是如何与金融这样一个高大上的行业联系在一起的。传言中,这是因为投资环境和募资方向的变化:美元基金处境日益艰难,市场上大多是国资在投资,长三角地区的创投资金和氛围又更为活跃。为了和这些地方金主们说上话,投资人们开始苦练掼蛋。这种风气又从一级市场传导到二级市场。


“为了抢项目学会了喝酒,为了去政府募资学会了掼蛋……”梅花创投创始人吴世春在一个脱口秀视频中也描述了同样的现象。


创业服务机构清科的数据显示,以政府机构、政府出资平台、国企、央企、政府引导基金等为代表的国资背景LP(有限合伙人)是中国募资市场的重要支撑。2023年上半年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LP的合计披露出资金额占比达71.2%。


但是,打掼蛋真的能拿到投资吗?


我询问了超过20位投资人,他们均表示掼蛋只是一种社交手段,和募资成功与否绝无因果关系。不过,另一个回答也是肯定的——他们全部都在工作性质的社交场合中不止一次地玩过掼蛋,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自己称得上技术精湛。


投资精英们开始学会身段柔软,这种戏谑的叙事折射出投资圈当下的剧变,也给了投资人们一丝丝还可以自嘲的安慰——路人皆知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洗牌,不过今日楼塌了,他日何尝不能再高楼起?


先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要在新的时代生存,就必须要先适应新的变化。比如,从德扑到掼蛋的转变。


撤下红酒,端上茅台


德扑和掼蛋,贯穿了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历史。


中国本没有风险投资这一概念,美元基金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并在接下来的互联网浪潮中缔造出一批巨头神话。游戏规则总是由成功者制定,因此当时的从业者们都喜欢玩德扑。这个源自美国的扑克游戏代表着一种充满精英气质的外来文化。


周宁曾在北京一家创投服务机构里工作。那些年里,她接触的创投报道记者经常在周末组织业内的朋友一起打德扑。公司每年还会举办一次德扑大会,来的全是主流私募基金的老大。商务的同事喜欢在朋友圈发美美的自拍,配文是问有没有人一起玩德扑。


老板意味深长地告诉她,这不都是机会吗?


那也是美元基金在中国最好的时光。她和一家头部VC吃饭,坐下来看见桌子上一瓶茅台,只觉得十分怪异。直到红酒摆上来,才放心下来:白酒只是用来加在菜里。


但是现在,美元基金的强势已成为历史。第三方机构Crunchbase数据显示,2023年前4个月,美国投资者参与对中国科技初创企业的交易少于20笔,不足去年平均水平的20%。


长三角地区的国资正在今日的中国创投市场上成为绝对的主角,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偏好也随之变化,白酒重新受到追捧。一位清华系硬科技投资人告诉我,他接触的年轻创业者们已经“对茅台比我们还要熟悉。”


德扑也离开了舞台的中心。国资的领导往往年龄偏大,并不是德扑的受众群。投资人们需要新的沟通语言,而掼蛋,正是一种流行于长三角地区、在体制内也相当普及的社交工具。


多位江苏和安徽地区的体制内朋友热情地对我说了同一句话,掼蛋在当地,无论男女老少都爱玩,“欢迎来XX(地名),不会我教你。”


德扑与掼蛋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前者是天然的赌博游戏,而后者则完全可以“不带钱”。正因这样的特点,它才成为了一种公务人员可以参与的、足够安全的游戏。甚至在2023年的春晚小品《坑》里也有如此细节:沈腾饰演的“躺平干部”便和下属拥有掼蛋群。


周宁第一次在工作场合见识掼蛋,是在江苏见项目方——一家地方国企——的饭局上。她推开门,只见一张大圆桌,装满香烟的烟盒像筷子筒一样立在转盘上;旁边一张小方桌,放着扑克牌。


“一瞬间我内心狂喜,玩掼蛋的话,今天看来是不用喝大酒了。”


陪喝酒陪掼蛋,周宁也是有备而来。她告诉我,去江苏就学掼蛋,去四川就打麻将,入乡随俗,“这些都是润滑剂。拉近和对方的关系,总得有点共同爱好。


在周宁看来,社交方式并没有高低,“能办成事就行。”


为什么是掼蛋?


但是,为什么偏偏是掼蛋,而不是其他本土牌类游戏?


一种游戏的风靡离不开自身特性。在采访中,几乎所有人都提及,掼蛋入门简单,可以快速上手,便于社交。反观德扑还涉及到概率、心理战、下注策略等,参与者不能专注谈话。


网传《长江商学院掼蛋培训PPT》


另外,掼蛋的游戏时间相对更长。在投资圈的沟通中,这一点至关重要。


一位从业多年的FA(融资顾问)人士向我回忆过去美元投资人们的倨傲——他从深圳飞到北京,对方只给了他五分钟,一句工作之外的寒暄都不愿意多说。他认为这代表了对方觉得没必要和他建立联系,但是,如果是一个牌局,双方就总得说点什么,即便是非工作内容,对建立关系也大有裨益。


一位江苏地方招商部门的官员告诉我,掼蛋是少数能够有效延长和领导沟通时间的合规活动。手上有个牌,没话说时也不至于尴尬。


能上牌桌的人又有讲究。掼蛋可以四人玩,也可以八人玩。出现在募资的社交场合时,通常是四人制——合作双方领导各占一席、一个作陪的第三方领导、还有一个善于此道的“牌架子”。


牌场还是一个辨别人心的好机会。掼蛋的特点之一是两两对垒,这决定了它比其他牌类游戏更能看出一个人的竞争偏好、合作精神和博弈策略。“打牌,打的是一个人情世故。你得会察言观色,对家是谁、对手是谁;什么时候赢、什么时候输,都要拿捏火候。”前述投资人表示。


不是所有金融从业者都有募资需求,但是所有人都有社交的需求。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券商分析师表示,自己和同事们几乎每周都要玩掼蛋,主要的目的就是相互交流行业信息。


她表示,之所以不是单纯吃饭聊天,是因为掼蛋的互动性更高,彼此在更放松的状态下愿意说得也更多,因此即使有时候她已经很累了也不得不参加。“我也不想说得这么多,可是在卖方,不会说话、不会“套”别人的话,那就是死路一条。”


掼蛋的出现还让社交场合少了几分刻意,多了些亲切感。


一位一级市场投资人告诉我,此前他收到了券商朋友寄来的一套礼物。对方说是书。一次他在出差前想带一本书随身看,遂拆开包装,发现套装里有一本《纳瓦尔宝典》,还有两副掼蛋牌。


于是他果断丢下书,拿了牌上路。从此以后,他只要外出,包里时常揣着牌,“会来事的都会这么做。有时候出差不坐飞机坐火车,就是为了掼蛋。”


我询问了数位正就读于北大光华、清华经管、中欧商学院的朋友,他们表示,在MBA和EMBA的同学里,几乎人人都会玩掼蛋。“我们是上课无聊也玩,团建聚会也玩。掼蛋才是读管理学的必修课。”一位刚刚MBA毕业的独角兽公司高管告诉我。


“金融是个圈,没有比这群人更讲究人脉和信息的了。”一位500强外企亚太区投资线负责人道出其中奥义,“不会玩的人嚷着要学,只是为了和会玩的人坐上同一张牌桌。”


可是,会玩就能够坐上牌桌吗?


资本的求生欲


想拿掼蛋当“敲门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能上牌桌者也必须是信得过的。能一起打牌,就证明关系比一起吃饭更进一步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有必要坐上牌桌。


“都是跟风。”前述江苏籍投资人告诉我,在江苏,掼蛋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普及到没有人会专门提起;如今金融圈对掼蛋的追捧,在他看来,正是因为掼蛋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多数人仍在接受阶段。


一位半导体投资人就在我询问他掼蛋水平如何时,表现得十分冷淡,“我不会任何棋牌游戏。”


大佬们也有自己的看法。经纬的张颖就发微博称:“这种段子看看乐一下就好了,千万别当真……行业头部投资人都知道,真正有意义的还是聚焦投资、聚焦投后、聚焦赋能创业者,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好……大家为解压、为爱好打惯蛋很正常,但我不会为了融资抢项目讨好别人而去迎合,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打死我也不会。”


在最后,他还强调了,他也不玩德扑。


然而,无论他们的态度如何,一个公认的事实是,掼蛋和德扑的东升西落,表明中国创投圈的生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如今,在中国的创投市场上,人民币募资+硬科技投资+A股退出是绝对的主线。一位美元投资人表示,美元的投资往往机制成熟,对事不对人。和其相比,人民币投资风格有其特性:周期更长、退出更困难、有更多的考察维度。


国资的钱也不那么好拿,机构除了要背负反投压力,处理不当甚至会变成“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多重因素叠加,入局者都变得更谨慎了。“过去见一两面就能决定的事,如今要见一两年。”


7月19日,美国再次收紧了对华投资限制。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向纪源资本等四家美国风投机构发出问询函,要求提供他们对中国硬科技投资的决策信息。


见微知著。在众多此消彼长的美元基金与人民币基金的叙事中,创投圈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过去的规则已经不适合未来了。可是,未来又该是什么样的呢?


“还是先拥抱变化吧。”一位投资机构高管告诉我,当前行业的内卷程度已经是他从业近二十年来最甚。募资难、退出难、生存难,什么都难。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同行在裁员的信息,他预计,在未来,市场上的美元基金能留下的不会超过一半。


在谈话末尾,他半是客套地和我寒暄,下次有机会见的话,一起玩掼蛋。


我有些想笑。这是我在约他前就想好的结束语——用一个轻松的话题先和对方建立信任再把关系维系到以后,没想到对方先开了口,“没问题,必须约起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熟财经 (ID:Banshu-Caijing),作者:顾翎羽,编辑:余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