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最佳损友
2023-07-28 14:42

再见,最佳损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RUC新闻坊 (ID:rendaxinwenxi),采访&数据:陈烛、陈江媛、汪瀚、惠一蘅、李逸博,可视化:陈烛、杨语之、陈江媛,文案:汪瀚,美编:李逸博,头图来自:《老友记》

文章摘要
1. 友谊衰退成为当代人面临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拥有亲密朋友的比例下降。

2. 旧友渐远的原因包括地理距离和生活轨迹的分化,观念差异也可能导致友谊破裂。

3. 新朋友的交往也面临困难,社交媒体上的搭子文化成为一种选择。

4. 搭子文化强调基于趣缘的关系,注重边界感和互相帮助。

5. 友谊的衰退并不意味着失败,留下的是情感和记忆,友谊的有限性也让人更加珍惜。

“北京找搭子!海淀top3/ENFP/研0/看电影...”


“以上就是本期游戏攻略,快邀请你的‘搭子’一起上线吧!”


正如影视作品可以被压缩成五分钟一集的“知识罐头”,时兴的搭子文化也将“朋友”的身份明码标价,堪称“相亲角(搭子版)”。但就像相亲被“真爱”所鄙视那样,搭子也常被视作质量更低的友谊关系。社交媒体上的搭子热潮,构成当代人友谊衰退的一种隐喻。


图源:剧集《老友记》


“友谊衰退”一词,首次出现于2021年美国生活调查中心的一项报告。报告结果显示:与1990年相比,拥有6个或以上亲密朋友的美国男性比例从55%降至27%,缺乏亲密朋友的男性比例高达15%,是过去的5倍[1]。而根据英国调查公司“YouGov”发布的“友谊研究报告”,1/8的英国人表示他们只有一位可称得上“密友”的朋友;7%的人声称自己没有朋友;还有51%表示他们认为自己很难结交新朋友[2]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里,一种自我宣称的趋势容易招致另一种反对的声音,作为人类共同经验的“友谊”也同样如此。我们抵达他者的能力衰退了吗?友谊衰退指向时代症候,还是个体的生命历程?关系中的你与我,如何理解友情的易变与有限?这一次,RUC新闻坊倾听了8位朋友的友谊故事,试图在二元的判断之外寻找联结的其他可能性。


老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


“为何旧知己,在最后变不到老友?”这是流行歌曲《最佳损友》中的“扎心”提问。


“我们说好不分离,要一直一直在一起。”物欲至上的《小时代》,也曾许下这样的心愿。


一直以来,友谊关系的建立、维持和终结都是文艺创作的流行叙事,也是个人生命历程的重要节点。虚拟世界偏好“友谊长存”的浪漫愿景,但回归现实,新老朋友的轮转交替往往反映出友情的有限:在距离、经历和观念差异下,曾经亲密熟悉的关系也有变质、过期的可能。


学者王昕迪在一项关于青年社交的研究中指出,就业、求学等契机致使大量青年离开家乡,和原有的社会网络“解绑”,基于地缘的人际关系逐渐式微[3]人生轨迹的分化,成为友谊衰退的重要因素。


和许多大学生一样,研究生二年级的梁木与儿时家乡的伙伴几乎断了联系。“过年回家可能大家还是会聚一聚,那种亲切感也还在。”但梁木觉得,各不相同的生活还是拉远了彼此的距离。小时候的好朋友选择了“体育”这条升学路,两人的友情便渐行渐远。“共同话题减少了,平时联系也少,关系慢慢就断了。”梁木有些无奈,尽管内心深处依然将对方视为好友,但迥异的相处方式、陌生的交流感受还是与他的预期不符,“分道扬镳”自然成为现实结局。


图源:电影《伴我同行》


毕业、工作、成家……这些标注着“告别”的路牌将我们指往友谊的岔路口。但有时,“友尽”还发生在那些更细微的、日常化的相处时刻。


这个夏天,15岁的初中毕业生叶子主动结束了一段漫长的友谊关系。“从小学到初三,我对栗子的印象一直在变。”起初,多年的同学关系让两人成为大家眼中的好朋友,叶子也习惯和他一起交流、结伴行动。但随着自我的不断发展,叶子开始意识到栗子和自己存在明显的观念分歧:“栗子对他造成的友情结束没有任何感受。”


很快,冲突便发生在更多的交流情境之中:对“早恋”的态度、对同学的看法……甚至有一回,他们就语文阅读理解里的主人公形象产生了激烈矛盾。“文中的姑妈很明显是个尖酸刻薄的人,他却用很多褒义词来形容她,就因为姑妈同意了男女主的婚事。”叶子表示,“当时一下子就不想理他了。”


如果说友情是一面镜子,映出关系中的理想自我与他者,那么结束友谊就是打碎镜子,在碎裂处直面人际的“瑕疵”:妒忌、傲慢、冷漠、依赖……负面的情绪与品质,向来与友谊的浪漫化元素并行不悖。因此,“挥别旧友”有时要求我们拥有自我消化和克服惯性的勇气。


图源:剧集《我的天才女友》


和叶子相似,大四毕业生林景决定结束一段“有毒”的友谊关系。本科刚入学时,林景发现小学时期的好友小宁和自己同校,两人便重新恢复联系。小宁常常向她吐槽大学里的烦心事:功利的友谊、高难度的考试、日益变“卷”的就业市场……“(我)就像他的垃圾桶一样,关键是我对他的‘垃圾’并不总是能共情。”林景表示,自己常对他的“深夜负能量”感到束手无策。


最严重的分歧发生在求职季。那些日子里,小宁曾和林景讨论过毕业去向。由于对方专业适配的岗位多,林景建议小宁尝试报考公务员(简称“考公”),但小宁以“太卷”和“太累”否定了这项建议。两个月后,林景自己考上了家乡的公务员岗位。在一次聚会上,她向小宁分享了这个好消息,但对方的反馈却让她感到意外。


“他对我说:‘你准备了不到两个月就能上岸,看来公务员也不是很难考。’”林景回忆道,小宁还对另一位高中成绩不如他、但同样“考公上岸”的女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一时间,林景对这位老友的印象跌至谷底。“我想趁最后一个假期好好休息调整状态,他却一直发消息问我:‘你怎么还不去上班?’甚至配上了翻白眼的表情。”“打压型”的沟通方式、长期的负反馈让林景不堪重负,她最终决定远离这位昔日老友。


随着生活轨迹的分化、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老朋友”可能不敌“新环境”,成长与体悟也可能带来重新审视关系的契机——一致或分歧,支持或打击,它们都是友谊真实的模样。


新朋友太难交?Let's找搭子


日益疏远的旧友唤起了我们对友谊“终结”的感怀,而结交“新朋友”的坎坷则体现了友谊衰退的另一个维度:新友谊的数量与质量变化。英国调查公司YouGov2021年的数据显示,在数量上,四成受访者的好友人数在2~3人,拥有10位以上好友的情况仅占3%;在质量上,半数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当前的交际圈中缺乏亲密友谊,对“交朋友”感到困难的人则占比27%。



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许多人对新朋友“有所保留”。大学本科期间,梁木将交际圈中的大多数面孔都视为“朋友”。但他很快发现,这些人际关系远没有小时候那么纯粹。“无论是工作还是读研读博,新的人际关系可能都附带着一些所谓的条件,相处起来很不舒服。”慢慢地,梁木开始缩小自己的交往范围,他的核心交际圈也留在初高中时期,那些相识五年以上的朋友身上。“到了现在,和新认识的人缺少那种长时间的、比较亲密的接触,也缺少一种交流,就很难把他们视为朋友。”梁木表示。


日益树立的“边界感”也减少了抵达他者的可能性。同为大四毕业生的戴欣发现,和大学里的新朋友交往时,自己能明显感受到更强的“边界感”。“就比如我和舍友,平时会聊很多话题,也会交流过往的经历,但大家不会把身边的人当作可以倾诉的、宣泄情绪的对象,更不会成为那种相互依赖和支撑的关系。”戴欣总结道。


用以把控社交距离、平衡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边界感”,已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在豆瓣小组“日常注重边界感”中,超过12万名用户分享了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的困惑、反思与经验:“讨厌别人突然来我家” “拒绝了一个朋友给我传播负能量” “室友没有边界感该如何处理” “被自来熟同学困扰到了”……


诸如此类关于社交距离、情绪价值和言语尺度的探讨,在维持自我独立性和“社交清爽度”的同时,也将交往的标准条目化、精细化,致使“友谊”的标准更加严格。学者王昕迪指出,为了适应社交需求的现代化转变,一种“亲密且独立”的人际关系,成为现代社会青年社交边界感的理想图景[4]。


图源:豆瓣小组“日常注重边界感”首页截图


注重界限、强调距离的“边界感”从何而来?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都市生活——作为由货币经济导致的社会关系客观化的一种极端形式,导致社交边界发生变化。“都市生活要求个体与其社会环境保持一种距离,即要求在人与人之间存在一道‘内在的屏障’[5]。”不断扩张的社会距离,意味着人们在社交中表现得更加矜持、冷漠,有时甚至是“一种相互疏远和排斥”[6]。对联结的抵触与保留,成为新友谊建立的一大阻力。


“新朋友”的难得,使更多人转而构想人际关系的其他形态。在社交媒体上,“搭子”文化日益流行,成为用户丰富社交生活的新选择。以社交平台Soul为例,Just So Soul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轻社交态度报告》显示,66.49%的年轻人通过社交App拓展社交圈子,构建新的友谊桥梁。据统计,2023年5月, Soul上“搭子”相关话题数环比增长76%,相关瞬间发布量环比增长136%[7]


“找搭子”和交新朋友的本质无异,但相较于“朋友”概念的标准不一,“搭子”集中强调基于趣缘的关系类型:结伴旅游、奶茶拼单、考研、找工作……无需多方面的相处与磨合,也不许诺稳定的交往预期,“搭子”以其轻量化、低消耗的特征成为热门的“社交单品”。而根据DT财经的调查数据,在五花八门的搭子类型中,“饭搭子”以84.2%的占比成为绝对的“爆款”,遥遥领先于户外放风、娱乐放松和运动健身等其他需求[8]


面对旧友渐远、新朋友难交的社交难题,“搭子”是最优解吗?受访者向RUC新闻坊提供了态度迥异的回答。


从事建筑行业的方芳认为,“搭子”可以成为友谊萌芽的契机。来到外地工作以后,方芳经常一个人出门吃火锅、看电影。那会儿“搭子”还不流行,看到影院和餐馆里结伴而行的人,方芳起先还有些不好意思。“回想起来我就发觉,哎呀,好想有个饭搭子,好想有个电影搭子。”对于“搭子”之间的陌生感,方芳也并不介意:“关系再好的朋友,都是从不熟开始,之后慢慢熟悉起来对吧?”只要有共同的目的或者爱好,在方芳看来,“搭”久了就成为朋友了。


梁木则将“搭子”和“朋友”划清界线。在他看来,和朋友“在一起”的感觉远比具体做了哪些事情更加重要,而“搭子”附带的明确社交意图恰恰偏离了他所重视的友谊体验。“搭子就像是朋友的‘代餐’,而且是比较低端的那种。”梁木形容道,“我不会在心中把搭子当作朋友。”



从更广的数据面上看,“搭子”的确填补了一部分社交空缺,成为人们应对友谊衰退的现实选择。DT财经对于“搭子社交”的调查数据表明,“搭”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注重边界的交往方式。84.6%的调查对象认为“搭子”的最大优势在于互相帮助、满足相同目的或需求;认可度第二高的优点则是“边界感强,不容易侵犯私人空间”,赞同者占比达49.1%[9]


友谊退潮后,留下的是什么?


无论“搭子”热潮存续与否,新老朋友的交替都是友谊发展的重要规律。那些随生活轨迹分化、认知和社交需求变化而告别或结交的朋友,也将在人际关系里留下专属的情感和记忆。如果友谊终将像潮汐一样褪去,我们希望它在海滩上留下什么?


即将成为一名高中教师的小辰说,她希望留下“自己”的浪花:“友谊对我来说,更重要的可能是寻找自己,那个无法由我客观讲述的、别人眼中的自己。”


梁木希望得到“陪伴”的贝壳:“让我知道还有一个人,一直关心你、在乎你,也有一个人,值得你去关心和在乎,这样一种双向的精神寄托。”


大四毕业生晓碧希望,她能留下细水长流的“缘分”:“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等你意识到,就已发现它非常重要。”



拾起友谊的珍藏以后,或许就该直面它的易变与易逝了。怀揣着期待与忐忑,即将踏入职场的林景决定放下对“朋友”的严苛定义:“每个阶段有不同的需求,现在这个阶段没有深刻联结的需求,所以也不会特别较真,说一定要到那个程度才能算朋友。”


提到友谊的“保质期”,梁木也开玩笑道:“说不定明天我不在了,或者对方不在了,这段关系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何必考虑以后呢?未来的事情就让未来决定吧。”


小辰也相信,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永远都有期限。“ 就像在同一班列车上,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上车。你们一起聊天、相处、回应彼此,这个过程是好的就够了。至于对方何时下车,认真道别或是不告而别,都没有‘一定’可言。”


友谊的衰退——无论作为时代症候还是个体经历,都体现了它的有限。但正是透过这层有限性,身处关系的你我尝试理解自我、触达他者,历经成长和别离而写就足以“地久天长”的友谊之歌。


图源:剧集《老友记》


参考文献

[1] Survey Center on American Life.(2021):The State of American Friendship: Change, Challenges, and Loss, https://www.americansurveycenter.org/research/the-state-of-american-friendship-change-challenges-and-loss/

[2] YouGov. (2022):Daily Survey: Voting, Friendships, and Family, https://docs.cdn.yougov.com/n0fenazxwc/tabs_Voting%2C_Friendships%2C_and_Family_20221027.pdf

[3][4] 王昕迪 & 胡鹏辉.(2022).边界感:现代社会青年社交需求及其建构. 中国青年研究(10),72-79. doi:10.19633/j.cnki.11-2579/d.2022.0141.

[5][6] 成伯清.(1999).格奥尔格·齐美尔  现代性的诊断[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87-88

[7] Just So Soul研究院.(2023):《2023年轻社交态度报告》,https://mp.weixin.qq.com/s/p5XZG_W4Qt9zhEGjGEZ2dg

[8][9] DT商业观察.(2023): 《从饭搭子到蛋搭子,年轻人为啥流行找搭子?》 https://mp.weixin.qq.com/s/W0Hz9IiySlMBUAOsYhgitw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RUC新闻坊 (ID:rendaxinwenxi),采访&数据:陈烛、陈江媛、汪瀚、惠一蘅、李逸博,可视化:陈烛、杨语之、陈江媛,文案:汪瀚,美编:李逸博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