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庆秀
“我们的愿景是成为全球第一的电影生活圈。之前很多人对这个目标还打问号,现在看,我们不是把全球资源都整合了?”
本周五(4月21日)下午,娱乐资本论受邀参加了万达院线总裁曾茂军的小规模媒体沟通会。经过艰难的2016年,相比其他业绩下滑,股票下跌的影视上市公司,曾茂军说话的底气显得格外足。
这场小规模沟通会的背景是,几天前,万达院线刚刚公布了2016年财报。
报告显示,万达院线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净利润1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其中票房同比增长15%,非票房增长101%。
差不多与这份成绩单同时出现的还有万达院线改名为“万达电影”公告,以及英国《金融时报》对王健林的采访。
他提到两个核心点,一是传奇影业去年业绩不达标,已经决定剥离;二是评价传奇影业参与投资的合拍片《长城》从内容到票房都没有达到预期。
在海外并购国际院线,国内并购时光网、布局游戏产业、涉足在线直播。万达院线的各项业务可谓是“全面开花”,但2016年万达院线的市值却被腰斩。业内人士分析,这与行业景气度降低及资本市场去杠杆、挤泡沫相关。
林林总总的迹象表明,在2016年总体业绩向好的情况下,万达院线内部也面临的种种重组和反思。
万达院线继续坚持并购策略
万达院线正在朝着全球娱乐集团的路上一路狂奔。
2017 年 3 月 29 日,万达院线董事审议通过了更名为 " 万达电影 " 的议案。依据是最新公布的2016年年报,万达院线非票房收入 39 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01%。
这期间,万达院线首当其冲的任务是通过资产重组,盘活各种内部资源。
在2015年第一次提出万达院线的重组方案中,万达影视也将打包装入上市公司。 去年,万达影视的整体经营利润与前年的经营利润相比是有比较大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加大了IP的经营,2016年IP收入已经过亿。
事实上,今年3月,万达院线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答,公司将通并购重组的方式不断提高市场份额。
不过,影视行业并购重组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证监会政策收紧。
对此,曾茂军表示,非影院类并购,比如影视公司和游戏公司的并购,万达院线的并购标的一定是那些业绩比较好的公司,未来有很好发展趋势的公司,利润有预期的公司。
“过去太多不是这个行业的人进来并购,可能很多制造业的公司急于转型,前几年影视和文化的股票很值钱,很多人是为了贴标签,不管这个公司亏损不亏损,先买过来,这对股民来讲是不负责任的。我们并购的标的就是盈利的公司。”
此外,在影院类的并购方面, “现在没有很大的影投公司,除了一些国企和一些大的民营企业外,其他很多公司都是很小的(规模),3到5家,10家都是大的。未来,零星的并购一定是业内常态。”曾茂军说。
单银幕产出虽有下降,但影院广告同比增长高达222%
万达院线一直保持高速扩张态势。
2016年,万达院线票房收入 76 亿,同比增长 21%。相比2015年,万达院线旗下影院增加了将近100家,屏幕增加了将近1000块。市场份额达到13.6%,连续 8 年居全国首位。
但是,万达院线的单银幕产出收益出现下降。
从全国范围来看,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的增长整体只有3%多一点,但是银幕数的增长大概为30%。
对此,曾茂军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万达院线的情况稍微有点不一样,去年新增影院中差不多一半以上的影院都是第四季度新增的,所以,虽然增加了100家,但在大盘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新建影院贡献不大。
“像北京丰台的两家都是12月22日,和23日开业的,海口的影院也是在这个期间开业的,其他还有29号和30号开业的。其实对全年的票房不会有太大的贡献。”
“下滑的幅度在管理层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因为电影是严重依赖于内容驱动的。去年4月我就提出,2016年可能迎来电影票房增速放缓的拐点。《速8》就是个典型的案例。在4月14日的档期,单日票房还能达到4.4亿,所以只要有好内容,还是有票房。”曾茂军表示。
事实上,从万达院线披露的年报中可见,相比传统票房收入而言,万达院线正在增加对非票房收益的追求。
根据2016年财报公布的数据,万达院线影院商品销售(爆米花、可乐、薯片),以及广告(贴片广告、LED 广告、灯箱广告等)两项业务收入高速增长。
其中,广告收入达到 16.9 亿,同比增长 222%;商品销售收入达到 13.3 亿,同比增长 43.7%。
在曾茂军看来,未来线下的流量一定比线上流量更值钱,线下流量的停留时间是远远高于线上的,线上的流量停留几秒钟,但去购物中心,最少一两个小时。
“去年并购万达传媒以后收入上亿,已经由电影贴片广告公司,变成做阵地的广告在购物中心去做整合营销,做展会经济。去年最大一单客户是2.8亿,最近我们谈的几个客户都是好几亿的。这些客户都是看中万达庞大的线下资源,整个万达广场去年一年线下会有超过20亿人次。”
坦言《长城》有亏损,值得反思
2016年年底,传奇影业投资的大片《长城》上映,这部被称作“史上投资最大的中美合拍片”的导演是张艺谋,主演则包括马特-达蒙、景甜、刘德华和威廉·达福等中外明星。
但影片上映后口碑和票房都有些不尽如人意。作为一部中美合拍的史诗大片,全球第一大票仓和第二大票仓的合作并没能让《长城》走向巅峰。
(《长城》剧照)
曾茂军接受采访时表示坦言:《长城》没有我们想象的增长利润,但到今天为止全球票房已经超过3.4亿美金,我预计会突破3.5亿美金。电影的制作成本相对比较高,但这样的大片首先要看你的定位,是全球的票房还是全球某个地区的票房,定位在全球可能中国元素不能太多,部分中国演员在海外的名气度仍不高,明星也成了一个品牌;另外则是要让故事与明星的结合能产生化学反应,将来需要培养更多人成为世界级的明星。中美合拍是一个趋势,但这个路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长城》在全球80多个国家商业,因为档期上也有不少好莱坞大片“夹击”,可能冲击票房延续时间就有限。
在他看来,如果未来一部影片的票房主要依靠中国市场,那电影的制作成本就要严格控制了。如果定位是靠全球回收票房,那么影片中的中国元素就不能太多,就要淡化,不能像《长城》这样。
曾茂军的回应或许代表这万达院线的一种深刻反思,同时,也为电影行业中在中外合拍片方面带来了更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