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驯暮,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驯暮,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当我换上这个头像,不仅让领导失去了沟通欲望,更让老板看都不想看我了。”
打工人的精神状态除了呈现在层出不穷的段子外,还体现在各自的社交头像之中。
近日,“让领导失去沟通欲望的头像”在各大社交平台引发众人共鸣。这些头像中的人物或眼神呆滞,或表情滑稽。面对压力繁重的工作,人们的心态逐渐从积极奋进,永争第一转变为更加“佛系”、与世无争。
这一波人开始主动地放弃与老板的积极沟通,甘愿得过且过。这种心态当然有被网络娱乐化的夸张成分,但同时也是不少打工人面对工作的共同心声。
(各种各样的“让领导失去沟通欲望”的头像)
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大多数的“头像”只是存留在段子和社交分享之中。面对现实,更多人还是不得不成为那个听话乖巧的角色,在上进和摆烂的两极,反复横跳。
让领导失去沟通欲望的头像背后,更多寄托着人们在工作中的言不由衷,在生活中的无可奈何。
“发疯式”头像:打工人相似的生活困境
不难发现,这些头像都存在着类似的特质——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与此同时,他们还隐射着不少打工人类似的生活处境——工作不顺心,天天想摸鱼。
头像本就是每个用户在社交媒体上个人化的第一展览窗口, 它们不仅建立了人们和社交账号之间的连接, 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塑造了用户的身份象征。就像我们常常调侃中年人“大富大贵”头像背后,其实蕴藏着对与潮流脱节人群的戏谑。
头像不仅延伸了人们自由表达的空间,同时也将现实生活的处境延伸至虚拟空间。尤其是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在网上的交流时间可能远超于人们面对面之间的交流。
一般来说,大家都更愿意用可爱、帅气或好看的头像来展现出自身积极的一面。但让领导失去沟通欲望的头像却反其道行之,让自己的社交头像看起来更加“痴呆”和“不聪明”,从而让领导放弃对自己委以重任的想法。
这种变化展现的是人们转变的生活态度。如果说学生时代的年轻人还可以用“光明的未来”去激励自己好好学习,获得一份美满的工作的话,那打工阶段的年轻人则已经看透了原本所期待的落空。
当代的打工人群体对工作本身感到无尽的倦怠和疲乏。35岁的年龄危机、女性面对的职场歧视、未来晋升的遥遥无期……这些充斥在每个打工人生活中的现实困境,使得他们开始放弃无端幻想,走向外部反思和内部怀疑,不被打扰可能就是最后所期盼的温柔。
《圆桌派》截图
外部世界的各种压力不断消耗着每个人的精神力,无法改变的“996”,在内卷和躺平之间反复横跳。这时候人们自然而然会期盼着能够少些工作压力,并对权威做出一定的反抗,这些头像就像一片精神的止疼药,暂时麻痹了人们对现实的焦虑。
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换上头像,肆无忌惮发疯的打工人少之又少。在看似“爽文”的反叛背后,我们还需要权衡更多的问题。
“放弃式”沟通:在规训和反叛中走向沉默
为什么说让领导失去沟通欲望的头像只是一部“爽文”?
原因在于,尽管自由延伸至了网络空间,但管束的触角同样紧随其后,不断蔓延到社交平台。工作中,领导对员工头像的使用, 便成为管束的主要方面之一。
所以类似的话题才会层出不穷。例如,微博话题“被导师私信要求换头像”,知乎平台主题为“被母亲大人要求换微信头像, 是个什么样的体会?”的帖子受到众多关注和讨论……
面对纠缠着利益的工作上下级关系,由于社会地位的差距, 打工人的反叛常常只停留在隐性的层面, 因此才出现了“网络重拳出击,现实唯唯诺诺”的吐槽和发泄,更多的打工人只能在段子中感受到反叛行为的虚拟爽感。
(被导师私信要求换头像的微博话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出现了一部分具有勇气和反叛精神的人们,他们用切实的行动作出反应,希望能够让更多人看到打工人共同的困境,希望有人能够摈弃“好学生”思维,看到不同选择都有意义。
让领导失去沟通欲望,从而实现放弃式沟通。这可能是打工人在现实生活中最大程度能够做到的“反叛”行为。他们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好学生应该乖巧听话,懂得迎合父母老师的期许;好下属应该察言观色,八面玲珑,刻意在上级面前积极地表现自己的社会共识。
更进一步来讲,他们在原本成功至上的职场上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从而驱使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工作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工作后的乖孩子思维)
传统视角下,工作是为了创造社会价值,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行为。这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现代社会中打工人需要面对的首要难题就在于,不论是为了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似乎都需要牺牲我们的情绪价值。
也就是说,我的头像应该是积极乐观的,看起来让人觉得是靠谱的,这样的头像才能成为第一时间实现价值的金钥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财富、累积财富。
但事实是,越来越多人看到了工作本身对于自己的侵占和异化,所以现代社会的跳槽和离职才变得越来越稀疏平常。在社会规训和自我反叛的矛盾之中,我们一直寻找着不同的选择。
更多的普通人无法承担随意跳槽、离职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但庸庸碌碌的现实又不得不驱使人们做些什么。所以换上“发疯式”的头像,就算只能获得短暂的欢愉也好,收获老板的沉默总比接受无尽的叨扰要好。
“两极式”选择:在发疯和勤恳中探寻自己
上述的“发疯式”头像还指向了一个更深层的时代症结——解构和反叛已有的生活模式成为了潮流。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有不少人宣扬要做新时代打工人,新时代独立女性,新时代学生……
这些附带新时代的标签说到底只不过是一种新的生活选择,但讽刺的是总有人想从中寻找到新的优越感。就像当有人对让领导失去沟通欲望的头像感到困惑不解时,不少人会攻击这些困惑的人,说他们是工作的奴隶。
被攻击方则会污名化对方是离经叛道、低情商的。在这样的互相指责中,网络舆论逐渐形成了完全对立的两派,这种对立情绪同样也蔓延到现实生活中,让我们觉得工作中只有这两种选择。
但事实上打工人本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名词。在打工人的分类标准中,不应该只有勤勤恳恳和躺平发疯两个选项。在分类的两极中间,还有着无比宽广的探索地带。
就像《二十不惑》中关晓彤所饰演的“梁爽”,她在职场整顿侠和职场躺平侠中不断切换,根据生活处境的变化调整为不同的人生模式。
想要更好地探寻广阔的中间地带,无法回避的路径就是思考自己和工作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当我们以自己为判断的坐标系时,才能逃脱以他人标准来确定自身态度的桎梏。
工作无高低贵贱,但它确实是寻找自我意义,与社会进行关联的重要环节,就像换上让领导失去沟通欲望头像的那群人,他们也是在工作的一个环节、一个切面中寻找到生活的掌控感,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头像。
但能在复杂的职场中有自己的定见,有自己的想法,能够直面选择所带来的结果,这本就是自己把握自己的重要表现之一。
在复杂而又迷茫的时代面前,从来没有任何一种灵丹妙药,能够根治我们面对工作、生活的应激和苦恼。但当我们从这些滑稽的头像、幽默的段子中得到一点点回响时,我们或许就能更好地走下去,去寻找自己生命的重心。
怡然自得也好,功成名就也罢,但祝愿我们都能成为更完整的自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驯暮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