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于冬琪商业笔记 (ID:gh_f399e10c3a3c),作者:冬琪,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于冬琪商业笔记 (ID:gh_f399e10c3a3c),作者:冬琪,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一年,很多35+的同龄人被裁,大家戏称“大不了就去送外卖、开滴滴”,身边也确实有人去开了滴滴。
按理来说,滴滴司机应该更多了,我们更好打车才对?
但情况并非如此。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种体验。现在我在北京,非上下班高峰时段,打滴滴居然也常常需要排队。叫到车后,司机也常常离得很远,通常也需要等上一个乘客结束,八九分钟后才能接到我。
有时候,还只能叫到拼车。
在两三年前,可不是这样的。那会儿非高峰时段叫滴滴,基本上是秒应答,三五分钟车就到了。
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按道理来说,更多人开滴滴,不应该更好打车吗?为什么等待时间反而变长了?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找了在滴滴、高德工作过的朋友,也找了近20位滴滴和高德的司机们聊了聊,不仅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找到了滴滴和高德打车竞争的主要逻辑。
本文将会以以下结构呈现:
1. 为什么更多人想开滴滴,反而打车更难了?
2. 滴滴过往领先的竞争策略
3. 高德打车是如何崛起的?
4. 高德打车如何解决安全问题?
5. 滴滴还能怎么做?
一、为什么更多人想开滴滴,反而打车更难了?
当我问滴滴的朋友,为什么周围这么多人想开滴滴,我打车等待时间反而越来越长了?
对方说我的体验其实不是个别现象。
实际上,自疫情后,滴滴打车的响应时间,确实一直在慢慢延长。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原因是,过去几年,高德拿到了近30%的市场。
而高德市占率提升导致的结果是,由于滴滴的订单被高德分走一部分,滴滴上的打车需求减少了,相应的,滴滴也就需要控制司机的总数。
实际上,滴滴从不敢让司机数量多于需求。
为什么呢?
因为滴滴怕平台放进来太多司机,订单会不够分,导致司机收入整体下降。反而引发更优秀司机的流失,订单量少了,司机们也容易不满、闹事。
对很多司机来说,开滴滴是一份全职的工作。
他们的心态是:
如果开滴滴每个月能净赚6000元,我就开滴滴。
如果每个月只能净赚5000元了,少了1000元,我可能就不开滴滴了。
因此,在滴滴的运营经验里,司机的收入是最需要被保障的要素。
哪怕越来越多的人想开滴滴,滴滴也不会放更多司机进来。
那随着司机的减少,滴滴在路上的车密度就会降低,从而导致了我们等车时间变长。
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了不让解释过分复杂,我提炼一个极简(也很极端)的案例来和大家描述。
假设,我们现在在一个只有一条街道的城市,这条街道长10公里。
如果这个城市需求少,只能养活1辆网约车,我在城市的一头打车,这辆车很可能正拉着另外一个乘客。我必须等前一个乘客下车,司机才能来接我,当司机来接我时,平均下来,距离我会有5公里的距离。
而如果这个城市需求增加了,可以养活10辆网约车,那当我同样在城市的一头打车,不仅更容易有一辆车,此刻车上没有乘客。司机为了接我,空驶的距离,也可以平均下降到1公里。
所以说,当一个城市车辆密度越高时,乘客的等待时间就会越短。
这也就是大家喜欢说的“网络效应”,对于平台,只要规模越大,效率就越高。
当滴滴过去拥有越来越多的订单和司机时,乘客的等待时间会缩短,司机的空驶距离会降低,从而带来司机收入的提升。
但是相应的,高德过去几年拿走了近30%的订单和司机,就使得滴滴的司机密度降低了。就导致了像我这样、惯用滴滴的乘客等待时长变长。
我感知到的,其实是滴滴的司机密度下降的过程。
有趣的是,对于习惯用高德的用户,感知到的,却是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上升,车越来越好叫、等待时间越来越短,体验越来越好。
据几位在滴滴工作过的朋友反馈——在部分城市,高德的叫车等待时间等体验,已经超过了滴滴。
二、滴滴过往取得领先的竞争策略
按理来说,一个打车这样拥有网络效应的行业,曾经在市场中绝对领先的滴滴,它的效率,作为后来者的高德本该无法追上,为什么还会让高德抢走近30%的市场份额呢?
原因在于,对于最大多数的网约车用户,首先敏感的不是等待时间,而是价格。
高德实现了比滴滴更低的价格。
前面说的网络效应确实会影响价格,因为订单越多,车越多,司机接乘客前的行驶距离更短,司机的空驶成本就更低。
但网络效应不是唯一决定价格的要素。
我们还是用前面那个只有一条10公里路的奇葩城市来举例。
假设在这个城市,一个平台有100辆车,平均接每个乘客上车,只需要司机空驶0.1公里。
另一个平台只有10辆车,平均每接每个乘客,需要司机空驶1公里。
看起来,两者的空驶距离相差了10倍。
但实际上,这1公里司机的行驶成本,可能只需要一两块钱。
10倍的效率差距,靠平台补贴,却是多补一两块钱,就能覆盖掉的成本。
所以,当两个平台的订单、司机密度都达到一定水准时,网络效应对价格的影响就没那么大了,会小于补贴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所以说,真正有价值的护城河,其实来自于用户最在意的核心价值的实现过程。(比如对网约车来说就是价格)
我们说“网络效应”虽然是护城河,但如果不能转换成用户最在意的“低价格”,也不能始终保持优势。
也是因为这个业务特点,滴滴过往的竞争都很激烈。
面对每个竞争对手,滴滴都会追求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但却很难像其他互联网平台一样,仅靠市场占有率的优势杀死对手。
在我那位前滴滴的朋友看来,滴滴历史上赢得每场竞争的策略都高度一致。
第一,不断提升各端的效率。
团队要努力提升招募司机的效率、拉新乘客的效率和补贴的效率。
不过在这方面,竞争对手可以挖滴滴的人,也可以抄滴滴的动作。
历史上,能和滴滴打到决赛阶段的竞争对手,都不太差。业务动作很难构成最终的胜负手。
第二,进入资源消耗阶段。
在这个阶段,就是看谁的资源更多,资源消耗更少,就能活到最后。
但有意思的是,在资源消耗阶段,滴滴会控制自己在每个城市的市场占有率,既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
为什么不能太高呢?
因为更多的用户是价格敏感型的,双方主要靠补贴抢这些用户。
谁订单更多,谁的补贴就更多。因此,市场占有率太高,就意味着在补贴乘客上的资源消耗会过大。
又为什么不能太低呢?
一方面,因为网络效应的存在,市场占有率太低、订单和司机密度太低,就意味着每个订单,司机要空驶更久,才能接到乘客。
司机在空驶时是不挣钱的,这部分成本,还得平台补贴给司机。
另一方面,每个城市维护业务,还是要养一个本地团队,会有一些固定成本。市场占有率一旦太低,固定成本就更难被订单收益覆盖,也会持续亏损。
所以,市场占有率太低了,资源消耗也会大。
因此,滴滴在每个城市,会控制市场占有率在一定范围,既不太高、也不太低。
同时,它也总是尝试获取更多资源,想要耗死竞争对手。
在一个视角里,柳青加入滴滴最大的帮助,就是带来了帮滴滴赢得竞争的资源。
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大量的流量,特别是来自微信的流量。因为腾讯的投资,微信入口内为滴滴带来的订单量,曾经一度超过了滴滴总订单量的50%。
只是,不幸的是,曾经,有流量的腾讯,如何帮助滴滴取得最终的胜利。今天,手握流量的高德,在打车业务上,也在以同样的方式崛起。
三、高德打车是如何崛起的?
简单来说,高德打车崛起,靠的是“流量”和“低价格”。
背后,它同时满足了这么几个要素。
第一,在需求侧,高德天然就拥有精准的打车流量。
高德和腾讯一样,同样有流量,高德日活早就已经过亿。
但是高德比微信更精准。和微信拥有的最广泛网民不同,高德用户使用的场景,主要是规划此刻或者明天要去哪里。在做完这个规划后,不少用户就会选择打车出行。
面对这种精准的流量,只要高德给出打车入口,用户们自然都能看到高德打车。
第二,在供给侧,高德在市场上拥有现成的司机供给。
此刻的高德,并不需要像当年的滴滴一样,自己做供给、管理司机。
因为市场上有现成的供给——比如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等,这些在与滴滴竞争中长期失利的供应商们,手里有车、有司机,只缺订单。
因此,高德在打车业务上,不必自建供给,而是接入了上百家不同的供应商。
用户在高德下单时,只需要勾选接受的价格区间,高德会自动选中范围内的供应商,帮用户在各家同时叫车。
第三,在竞争侧,滴滴上市后的下架,也给了高德一个极佳的发展时机。
不过以上都是常规分析,高德依然要回答一个更本质的问题——为什么打车用户一定要来高德,而不是继续用滴滴就行?
我访谈了一些高德的用户和司机。在他们看来,用户选择高德主要是因为,高德更便宜。而便宜是用户做打车决策的最普遍的考量要素。
我发现,高德确实是在各个环节(获客成本、供给成本、监管成本),都实现了比滴滴更低的成本,从而为用户实现了更低的价格。
第一,高德自带流量。也就是说,高德比滴滴少了获客的成本。
第二,高德给司机的车费更低。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收益低,还会有司机愿意开高德呢?
实际上,不少司机是因为开不了滴滴,只能开高德。
或者开滴滴只能拉最低费用的订单,但是高德降低了对车辆的要求,开高德可以拉更高档的订单。(仅限个人调研的不到20个司机)
比如有一位司机明确说他的车,开不了滴滴。
有一位司机刚持有驾照两年,而滴滴对驾龄的要求是至少三年、且每年都没有扣满12分。但他注册高德上的某个服务商时,对方对驾龄的要求只需要一年。
有一位司机,他的车,要开滴滴只能接快车单,但在高德可以拉贵一档的优享单。
更低标准的车和司机,也意味着能接受更低的定价。
还有一部分司机会同时开滴滴和高德,也是为了让自己整体利益最大化。
比如有一位司机在高德上的阳光出行主要是接顺路单,阳光出行允许他接无限次的顺路单,而滴滴每天的顺路单只有3次。
第三,高德的监管成本更低。
以北京为例。按照要求,开网约车是需要有网约车的两张证的。
但不少司机并没有这两张证,原因在于:
办证需要北京户口,但并没有那么多有北京户口的司机。在司机们看来,北京的本地运力是不足的,需要有外地人补充。
即便有北京户口,很多司机也不乐意办证。因为一办证,自己的车就要从私家车注册为营运机动车,报废年限会大大缩短、将来卖二手车,折旧也会更厉害,各种意义上都不划算。
所以,司机们普遍都不太想办。
但没有证,遇到查证的监管人员,司机就会被罚款。
一旦司机面临罚款,滴滴和高德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
一位滴滴司机被查过,他说当时都不需要自己去沟通,车被叫停了、只需要第一时间联系滴滴,滴滴就会有人接手处理。过几天,就会有滴滴的人电话联系他去取车。过程中的罚款,由滴滴承担。
所以,滴滴也会建议和辅助司机们办证。
而在高德司机们的反馈里,高德上的那些小服务商们,就不会管他们的罚款问题了。被罚了,就是自己倒霉,就要司机自己承担。
所以,高德并不承担无证司机的处罚成本。
最终,高德通过降低成本,实现了更低的对客定价,吸引了网约车市场中数量最多的价格敏感用户。
同时,也因为高德更低的获客成本和监管成本,它可以用更少的订单抽成、给司机奖励的方式补贴司机。
于是,在很多既可以跑滴滴、也可以跑高德的司机看来,跑高德的收益与跑滴滴差不太多。
一天如果跑13、14个小时,收入差不多能有600、700块钱,如果开的是电车,扣掉电费和其他成本,到手还能有个不到500块钱。
四、高德打车如何解决安全问题?
我们都知道,滴滴之前出过“顺风车遇害事件”,社会负面影响极大。
那高德作为一个平台,司机标准已经低于滴滴了,下面还是这么多标准不一的小服务商,安全不会更是个大问题吗?
正常应该多加一点安全策略才对。
反常的是,我发现在安全上,高德比滴滴的安全策略更少。
比如,一位滴滴司机曾和我抱怨:开滴滴时,滴滴的要求特别多,比如有时候导航卡死了,自己只是杀一下进程、重进滴滴,就会被系统提示“驾驶过程中操作手机”,就会被扣分。
但是,我观察到的另一位高德司机,在导航卡死后,直接熟练地杀掉了进程,系统并没有提示和惩罚。
比如,滴滴在司机行驶过程中会有安全监控,一旦车辆有异常、马上提醒乘客和司机的动作,在坐高德时也并没有遇到。
再比如,虽然滴滴和高德一样,要求每位司机工作4小时就休息20分钟。但滴滴对司机的总工作时间会有严格限制,今天几点出的车、到了晚上几点后,滴滴就不再派单了。保证司机一天睡足觉。
同样的限制,在高德却并没有出现。
那么,本来司机的标准就低于滴滴了,高德的安全策略还更少,不会增加它的平台风险吗?
肯定会。
但风险始终是个概率事件,市场规模还小的高德,在同样订单数量下,哪怕高德的安全问题发生率更高,乘上市场规模,安全事件的总数上很可能还是少于滴滴。
但更重要的是,高德的平台模式,分担了自己的风险和责任。
在滴滴上,任何人出了事,甭管司机还是乘客,一定都有滴滴的责任。
但在高德上,高德只是分发流量的、司机是那上百个小服务商管理的,怎么能要求高德为服务商负起全责呢?
所以,高德只需要审核服务商的资质,就尽到了最底线的义务。
哪怕真有服务商出了安全问题,高德可以代表用户追责。但那个服务商相比滴滴也很小,并不会承担像滴滴那样巨大的舆论风险。
哪怕高德因为安全原因,剔除了一两个小服务商,也不太会影响平台的运转。
毕竟任何服务商,都只是高德的百分之一。
五、滴滴还能怎么做?
前面我们一直在说,对打车业务来说,在意价格的用户最多。因此价格成为了影响最多用户选择的第一原因。
这也是滴滴历史上的补贴策略之所以有效的根本原因。
只不过,影响价格的,不仅仅有由规模决定的网络效应,还有各种成本的降低。所以,哪怕滴滴有更大的业务规模,也无法有效阻挡占据了“更便宜”的高德的进攻。
那么,滴滴还能怎么做呢?
实际上,真正有效的竞争策略,需要围绕着用户最在意的要素展开。只有在这一要素上占据优势,才能赢得用户持久的选择。
对于打车而言,这个大多数用户最在意的要素,还是价格。
所以我认为,滴滴只有将网络效应转化为价格优势,才能挽回此刻的劣势。
我一直觉得,拼车和顺风车是滴滴最该做的事儿。(监管到位的前提下)
只有订单量最大的滴滴,才能保证最高的拼成率。也只有调度经验最丰富的滴滴,才能实现每单拼车订单更顺路,让每个乘客价格降低的同时、路上时间不会大幅度增加。
而拼车的形态,还可以更多:比如指定出发时间,从而提高每车拼成概率等。
虽然我不确定,此刻在中午叫车,有时也会叫来拼车,是不是滴滴有意为之。
不过调高拼车比例,会提高拼车的成功率,从而带来用户价格的降低。也许就能阻挡一些用户流向高德的进程。
为了降低用户的等待时间,滴滴也接入了那些在高德上的服务商。如果能让自己顺利转成和高德类似的平台模式,也许滴滴的监管成本也能因此而降低。
滴滴也入驻了高德,在高德上,也能叫到滴滴的车。
不过据滴滴的朋友说:高德并没有给滴滴什么订单,毕竟对于高德来说,它会更希望养大自己的供给,而非让滴滴一家独大。
对于滴滴来说,它也不希望帮高德做好打车业务,不希望用户养成习惯,去高德叫车。
六、总结
在一开始聊这个话题时,我没想到,我体验到的打车等待时间更久背后,是网络效应下,滴滴规模降低带来的影响。
也没想到,高德能从滴滴手中抢走一部分市场的原因,在于滴滴虽然市场规模最大,拥有最强的网络效应,但大多数用户首先在意的却是价格,而价格并不唯一关联于市场规模。
因此,高德做了大量的有效动作,实现更低的价格,来抢占市场。
当然,滴滴和高德的打法,也并不适用于每个行业。
而对于创业者们来说,能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我们始终要回答好这样一个问题——用户最在意什么?谁能拥有条件,最好地满足用户最在意的点?
谁能提供给用户最好的选择,谁最终就会胜出。
参考资料:
晚点独家丨网约车订单增长超预期,高德调高目标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0327563310651858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于冬琪商业笔记 (ID:gh_f399e10c3a3c),作者:冬琪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