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 Thompson:联发科与中国制造厂商采取的低成本竞争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战略,但是差异化也是一种可持续战略。苹果,在过去15年里,始终都在专注低端颠覆理论所忽视的盲区:基于设计的差异化优势。
周展宏:这篇文章批评的理论正是华尔街过去半年做空苹果的理由。文章说这个理论错误之处在于把企业市场和消费者市场混为一谈,窃以为,也不一定是这么回事。
个人感觉企业决策未必就是最理性的,经常也会犯短视症,否则就不会有恶性价格竞争、企业破产、行业寡头出现了。而选择苹果的消费者也未必是不理性的。消费者大都不是技术专家,而且也不可能像一个企业一样,雇用技术专家来维护他的一个价值并不高的产品(与汽车、房子比),因此苹果产品的安全、可靠,再加上还那么酷,多付点购买成本有何不妥。目前消费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苹果产品的使用成本远低于安卓,这一点如果被充分认识,苹果品牌会更具价值。
如意乐1qq:“基于设计的差异化优势,而这一点目前无法被量化,却可以被消费者所感受,因为他们既是买家,也是最终的用户”。很赞同这句话,不止是设计的差异化不能被量化,人的感性意识也是无法被量化的,产品设计所诱发成的行为习惯,苹果自身产品定位所带来的消费习惯,都是构成消费市场感性意识的一部分,苹果自然而然能找到其产品的亮点,合理的避开了安卓手机以配置量化产品的模式,这是苹果一直以来能做的很优秀的地方,消费市场看重的是苹果的在设计上的创新,而不是产品配置上参数优势,就比如哈根达斯的案例,当产品被贴上某种情感标签的时候,消费者就很难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产品性价比上优劣势,但这不代表苹果的路线适合每一个企业,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性价比依然是可以快速敲开消费市场大门的敲门砖,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易欢欢、陈宇、黄震:易欢欢(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陈宇(德鸿资产总裁,“江南愤青”)、黄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当下正在发生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其间的颠覆性、风险,以及现实发展路径。
贞元:三个作者基本是在谈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行业大势的发展下,传统金融业的渠道之变,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催生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不仅改变了当今作为消费主力军存在的60-80年一代,更是对90之后的一代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新的渠道不断出现,新的消费模式不断被创造,消费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在不断重塑,旧有的金融消费渠道当然会面临冲击。不过金融更多的还应该是资金的融通,所以谈互联网金融更多的也还是在互联网形势下融资渠道的变化,这块作者较少涉及,估计是现场听讲的大多是传统金融机构吧。
悟网不欢:以丝绸之路事件为标志,监管机构深度涉水比特币,标志着比特币走到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向左,是曾经的理想主义,打造完全自由、独立、拒绝监管的去国家化货币;向右,是在基本合法的前提下,把货币发行非国家化的实验向现实世界持续推进。
integrand:抛开去中心化自发契约防通胀防财富掠夺等“价值”不论,比特币的杀手级应用一定是支付的高效便捷低成本,或许还有匿名性。但是因为主流市场中法币的强势地位,比特币支付会在边缘性的黄赌毒行业和跨境跨币种支付领域先发展起来……比如明年的世界杯赌球(可能引发暴涨)。但比特币不是单为此而来的。
David_Lee:流通性越强货币越安全,从这一点来说,比特币安全性非常差!作为货币,必然涉及发行和使用,比特币发行缺乏监管,使用缺乏监管,安全性差可想而知,从本质上来说,我倾向于比特币更像是一种稀有矿产(类似钻石),认可的人越多,抬价的人越多,价格越高,好像又回到钻石与水悖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