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2017-09-25 16:59

95后作家王若冲:我们是在焦虑中奋斗的飘二代

↑点击视频观看《我是年轻》第三期:王若冲


年轻就是不管是不是曾经遇到很多挫折,不管是不是有别人在“拼爹”,你还是得该干嘛干嘛。——王若冲

 

北京七月,热浪袭来随时可以给人掀个跟头。但再热也抵不过人们每年对高考榜单的关注。成绩刚出,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就刷爆了社交网络,这个外交官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方面感谢自己的家庭让他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一方面可惜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越来越难得到好教育,这样一席“现实的”话语令善于伪装的达人们一时语塞,没想到教育资源问题竟被一个孩子如此坦然地点破。

 

同样自称来自中产家庭,同样在北京顶级中学接受教育,同样丰富多样的课余爱好,王若冲作为北京名校国际班中家庭条件相对“弱势”的学生,却与熊轩昂有着明显不同的角度。

 

因为户口不在北京,无法顺利在京高考,少年作家王若冲在出版了成名作《飘二代》之后踏上美国求学之旅。当我第一次见到她时,王若冲已经旅美一年有余。略厚刘海儿低低遮住眉毛,黑色的头发整齐地披在肩后,这与她之前在媒体上更贴近“少女作家”的清纯形象已经产生了些许改变——新形象让她显得比自身的年龄更加自信成熟,伴着语调正宗的美语,让不熟的人很难分辨出她是一个留学生,还是一个ABC(American Born Chinese,指在美国出生的华裔)

 

不得不走的出国路:“飘二代”的勤奋与焦虑

 

15年前,曾经有一波人或是为了理想,或是为了自由来到北京,他们被称为“飘一代”。他们中的大多数有着不错的学历,敢闯敢干,在当年被称为“中国活得最洒脱、最张扬、最多姿多彩的年轻人”。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努力,他们在北京站住了脚跟,却很难拿到能够让孩子摆脱“飘二代”的关键钥匙,包括户口。

 

王若冲这样描述没有北京户口给求学带来的不便:“我出生在广州,小学来北京。因为没有北京户口,高中确定要出国后转到了本校的国际部,身边全都是要留学的同学。我本来是想写一个关于天才陨落的故事,但2014年在看到《新周刊》对‘飘一代’的回访里写道,‘飘一代’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也都不再飘了。真的是这样的吗?于是我在小说里融入了新的想法,并把它命名为《飘二代》。”

 

“天才无处落脚,勤勉无处安放”是《飘二代》前言中的第一句话,也是王若冲对这个时代里注定飘摇的青春的纪念。在那时的她看来,这是一个对个人天分与勤勉并不十分友好的青春:一方面,教育的功利化与焦虑化让天才内心的热爱陨落——少年们因天赋而受人瞩目,但若这天赋无法对“升学”形成正面作用,不管他们内心如何热爱音乐、美术、运动、编程,都不会得到认可;另一方面,社会的分层与身份的迷失让青春的奋斗失去焦点。对于飘二代们来说,“勤勉与奋进”是他们与父辈(也就是“飘一代”)的共同品质,但不管是参加高考还是出国留学,王若冲身边都出现过“千奇百怪”的事例:在更好的教育资源面前,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奋斗。

 

王若冲将这些观察如实写进了书里。在《飘二代》中,主人公李锦怡冷眼旁观到“富二代”花几十万买美国高考答案,高分考入美国名校;有些人甚至信手拈来地举办一个科学大奖赛,直接把第一名按在自己头上,顺利申到美国大学全额奖学金;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被关系户轻松挤掉“三好学生”的名额。“书中的故事至少有70%是有真实依据的,”王若冲说,“我在书中指出的一些问题,正在让这个社会僵化,它会影响每一个正在奋斗的青年,我希望人们正视。”

 


飘二代们或许有她们特有的焦虑,但不断的远行,也让她们拥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更自由的步伐。“不管是不是有别人在‘拼爹’,你还是得该干嘛干嘛。”现在的王若冲,已经有了更笃定的想法。

 

 

继续“飘”下去的未来:转学,学编剧!

 

在美国读了一年大学后,王若冲对未来的学业有了新想法。“我现在所在的维克森林是一个非常好的大学。”王若冲说,“但美国南部小镇是一个保守排外的地方,所以我就问自己是不是愿意四年都待在这里。”

 

维克森林大学处于美国相对闭塞的北卡罗莱纳州,学校的学生以来自中产阶级家庭以上的白人为主,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相对保守的南部,有些人甚至从出生到20岁还没有离开过北卡,他们既有自己难以跨越出去的舒适圈,也很难产生去外面看看,与外国人交流的想法。王若冲这样说:“感觉有些美国人就像是世界第一做久了,待在自己的地界上也不用出去看看,但也就很难想象外面是什么样子。就比如开学前新生活动的时候,经常就有美国人跑过来,沾沾自喜地问我说,你觉得美国和中国有什么区别。我想了想就说,维克这边村里没地铁不大习惯,买瓶水没法手机支付不大方便啊。然后他们很尴尬的样子,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后来幡然醒悟——噢,他们最开始是想从我这儿找优越感的。”

 

除此之外,在实际行动方面,习惯了闯荡的王若冲也无法理解其他同学对于“外面的世界”畏首畏尾。在维克森林大学时,有位历史老师在课上推荐大二春天学校在伦敦开展的一学期游学项目,当时只有王若冲和另一位中国女生决定去尝试。教授指着她们说:“上大学就是要去外面的世界多看看,你看我们班上就有两位非常勇敢的中国女士,她们挑战了自己,来到异国他乡求学。”然而到最后,班上的美国人还是没有一个申请出国项目。而王若冲却用自己敢于尝试、闯荡的勇敢,向美国的老师与同学展示了中国新一代的非同凡响。

 

在维克森林大学学习一年后,王若冲又准备“飘”向下一个地方——纽约。

 


就在2017年新年那一天,这个95后的年轻姑娘决定给自己一个新年新气象。她想要离开这个略显束缚的小城市,去美国其他的地方看看学学。“在维克森林的第一学期,我就一直在思考是不是选择了一个正确的地方和专业。因为我更想修习与写作或者是编剧相关的专业。所以我就决定开始申请转学了。” 多年的漂泊生活赋予了飘二代们更多的勇敢和探索精神,王若冲决定打破短暂的稳定,去追求自己内心最向往的生活。现在的她已经从那个对未来带着一丝迷茫走向异国他乡的高中毕业生,成长为一个独立又雷厉风行年轻人。

 

在问及今后的打算时,王若冲说会继续写小说,同时也想将《飘二代》改编成电影剧本,虽然已经有影视公司和她谈过全版权购买,但她更希望自己来改编这个故事,“那样更能带有个人心意吧,希望能尊重我们这一代人青春的表达。这本书是我和我朋友们的青春,我想要有一种真实的呈现。”

 

采访的最后,我问王若冲:“你既不算是广州人,也不是北京人,更不是纽约人,那始终在不同的地方“飘”着,会感到困扰吗?”

 


“我是一个写作者,写作是我永久的身份。对我来说,飘已经是一种生活的常态,”她说道,“无论是广州、北京或纽约,如果说身份代表着一种拥有,那现在的我更关心创造和付出。”


————————————————————————————————————————————

虎嗅注:


什么是年轻?

 

塞缪尔·厄尔曼在70年前轰动美国的短文《年轻》中写到: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年龄并不能一概而全,然而可以确认的是,那些原生于科技互联网的"年轻人们",或借助互联网年少成名、或利用文字撬动社会思考、或将爱好当作事业去毕生追求……这放在之前的任何一段历史长流中都似乎不可能重现。


那么,什么是年轻?


虎嗅联合快手采访拍摄了12位样本人物,出品了这档《我是年轻》的栏目,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为什么“Ta是年轻”,他们的对待世界的方式、眼光、思维与态度。

 

希望这12期节目,可以让你找到关于年轻的一些答案。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