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每天都在减少上网时间。为什么?
社会行为学中,有个现象被称作“谷歌效应”,意思是:让我们知道一个信息在哪里可以找到,我们会倾向于不去记住它。
换句话说,当知道很多信息在哪里可以找到时,大脑会对它们变得“极为敷衍”,从结果上看就是,记忆力会变差。
不论工作消息、群聊天,还是短视频,播客,大量信息轰炸,我觉得现在心流时刻、记忆方面明显不如以前了。
对眼睛也是考验,除了眼睛疼,颈肩也会不舒服;并且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最近总是凌晨睡,大早晨6点半醒,第二天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最重要的是,电子产品的世界,会制造一种幻觉,让我觉得什么都可以在这里,快速得到、看到,这导致错过大量和真实世界连接的机会。
身边一些朋友约咖啡、出去玩,以前一个小决策5秒钟决定,现在总会犹豫再三,考虑有没有价值等等。
其实直面与人交往、坐在一起学习、感受大自然、参加户外活动,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我相信,这些你我都知道,也尝试过,最终没有形成长期习惯,就回到原来行为模式中了。
为什么我们会变成行动的矮子,认知的巨人?因为大脑是黑洞,对信息的渴望永无止境。
一
人类对信息无尽好奇,与生存,紧密相关。
在史前的草原、森林中,要想生存下来,人类必须对周遭环境进行持续且敏锐的观察。那时,获取关于生存的重要信息途径,主要通过经验、直接观察、与他人交流。
例如:
如何寻找水源、判断哪些食物可以使用,哪些动物比较友好,或如何与其他部落,建立并维持友好的关系等。
这种环境下,能够快速捕捉、分析和应用这些信息的人,会有更高的生存率。
经过数千年进化,人类大脑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完善;尤其与理性和逻辑思考相关部分,不仅能进行高级思维、逻辑分析和决策,还能够控制情绪,发挥出创造力。
这一进化成果是智慧的象征,更体现我们对新知的不懈追求和探索精神。
此特质,让人类在动物王国中,与其他动物有显著区别,使得我们在大自然的舞台上,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社会文明。
不过大脑是贪婪的。
最近AI很火,我经常跟朋友聊天自嘲自己“是一台人性AI”,因为意识是大脑的产物,而大脑是一台计算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脑由一批特殊神经细胞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连接和传递信息,这样我们就有了意识(awareness)。意识让人知道自己存在,可以与外界互动,也能思考。
更厉害的是,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在思考(这叫“元意识”),如果这些细胞连接故障,大脑出了问题,可能会失去意识。
所以我说,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台AI,它由很多实实在在的部件组成,而意识,是这台计算机运算的结果。
我们能够领略,白雪皑皑的山峰上那种窒息的美,聆听花园里悦耳的鸟啼声,与家人、朋友谈笑风生,都是一种意识行为。
不过,意识不等于思维。
意识可以看做,连通外部世界和人内部世界的媒介。它包括海量信息预处理,接着才有思考,用每个人独有的一套方法论消化信息。
尽管思维很大程度,决定如何看待外部世界、如何处理问题,但是信息经过怎么样筛选、处理、对结果产生的影响非常严重。
比如:
前几天去朋友家聚会,看到对方买的猪肉,我第一时间想到炒个肉丝不错。朋友却说,猪肉用来做乱炖。
同样,我个人倾向理性思考,那么,我遇到信息预处理,决策模型也许就少一些感性部分;一些人则感性居多,自然理性就少一些。
这个预处理,也受物理条件影响。
学过神经心理学的应该知道,大脑由前额叶、顶叶网络组成,这部分如果变薄,会注意力衰退,自控力减弱。
还有研究还发现,大脑有四个意识间隔,也就是说,一次只能集中处理4件事;但每件事里面,可以包含很多的信息,只要找到一个方法,就可以把它们变得简洁明了。
比如:
有一串很长的数字,看起来可能觉得很复杂,假设有人告诉你,它是你家人的生日、某个组合,你一下就记住了。
这就像我们平时做的,为记住很多信息,会自动找一些规律,把它们整理得简单一些。不过,这样的坏处是会忽略一些细节,或者,用同样的方法看问题。
很显然,这4件事的限制,说明大脑并不适应,现在这个充满太多信息的时代,如果不注意筛选、整理信息,很快会感到头脑乱乱的,像电脑死机一样。
二
这就引发一个关键性问题:每天从手机切换到电脑、电脑切换至手机,接受大量信息,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的结论是坏事。为什么?
世界本质是信息,人类能不断发展、成熟也源于信息的流传,以前人们常说中国人读书不如西方国家,实际上,这是狭义的。
中文密度很大,一本内容可以超过两本英文书的内核部分,同样一本书,同样字数,中文表达思想更多;因此,书中有什么?
自有颜如玉,自有黄金屋么。不是的。书中由文字构成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人来说是一个个故事,一个人只要接触信息多了,就能变聪明。
比如:
孩子从小与人交流多了,不会变得自闭;农民大量阅读农业相关书籍,可以更好种植植物、提高产量;小商贩通过了解市场动态,能为客户提供想要的商品,赚取更多信息差。
这看起来是好事,不对吗?不过,你是否考虑过,自己现在所看到的信息,被两方面影响着。
其一,下意识行为的积累。
什么是下意识?不自觉、不加思考情况下,所做出的行为。这些自动行为,基于以往经验而形成,经过大脑重复处理,逐渐变成一种固定的习惯。
不信思考下,你是不是在工作时,事情做一半,会自动停下来刷会手机,看看有无遗漏的聊天记录,再继续工作。
要么,在几个APP之间不断切换,看看是否有新的消息。
这些行为被记录下来,会形成一个“数字足迹”,即便你没有登陆账号,它也会基于手机的唯一标示、IP足迹追踪你的习惯。
随着时间累积,它不仅知道你最喜欢的APP、常访问的网站,还能预测你会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进行哪些操作。
其二,网络定制化的推送。
这不难理解。大数据、算法是一部分。各大平台都有自己的算法,它们会分析用户数据,预测哪些内容用户最可能想要看。
这些智能推荐和量身定做的内容,会把我们束缚在一个很小的世界中,让你与其他人割裂开来。
同时,间接性意味着,推荐内容,大部分都是与已有的兴趣和观点相符的,这会形成一个“回音室”效应,使你的观点和信仰持续得到加强,很少接触到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并且,大脑本身就懒。
它喜欢从无限信息中提炼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一部分,恰巧,有价值代表与大脑已经信息的信息存在重合,不然它怎么会愿意接受。
也就是说,大脑不会直接学习一个新东西,它愿意在已有知识体系上搭建新知识,这样才不费劲。
所以,长期泡在网络中,不是一件好事,这种重复性信息消费模式,会限制思维进入一种旧模式循环中;更糟糕的是,它还让你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已经知道了很多。
三
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答案,我不知道。
因为每个人认知参差不齐,但我认为,不要只等着信息来喂你,不要做伸手党,要做一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人。
这里的动手是遇到问题后,亲自筛选、管理、维护的信息源,把它们吃透,你的眼界会更宽,思维更活跃,也能发现更多之前曾未注意到的新知识、观点。
说过现象:
现在的人做什么都喜欢先学,比如拍短视频,还没拍,就先报个课,学习如何拍摄、剪辑、选择背景音乐、甚至购买昂贵的软件等。
这常常造成,总希望能够最完整、最专业的知识指导,但这种“过度学习”很容易导致信息过载,没开始做事前,已经感到压力重重。
还有一类人,事情能够独立完成,不过,不会发现问题,总想让别人给提出问题,按照别人的建议,去修正。
这种依赖别人反馈来发现问题的态度,看似能够得到指导和帮助。长期下来,自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毕竟,教育指导、观点都很廉价,几乎每个人都愿意和你分享。
当然,征求他人意见和建议非常有益,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但是,已经下意识形成的这种思维是可怕的,很容易,失去对事情的主动权,变得被动、依赖他人。
所以,以问题为中心,主动获取的信息,才是我们想要的,这正是传统信息管理的方式。
不信,你想想看,以前没有电脑、互联网、算法时,我们获取信息的难度是高了,还是低了?获取信息的总量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你的成长速度,快了,还是慢了?
答案很明显。
尽管现在几乎每天都在网上,获取信息变得简单了,实际上,真正有深度的信息,门槛反而更高了。
因为表面上的海量信息,容易让人浅尝辄止;因此,不要天天泡在网上,不要沉迷于网络信息洪流,那些信息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有价值。
四
改变这一切,单一信息管理远远不够,我是怎么做的?
1. 先从找问题开始
找问题不仅代表围绕“手头工作、项目”发现问题,而是培养一种提问、批判的思维方式;换句话说,你不要上来总想回答是什么,而是先问为什么。
人与人之间很难共鸣,尤其在任务的执行上,以前工作中,我总遇到一种情况,当你安排一件事后,大家喜欢赶紧去做,效率非常高,但是做完,结果和我期望的常常有偏差。
你说人家吧,也没做错;不说吧,做的东西没办法用。
怎么办?
我不断找原因,后来发现根本在于“大家不爱提问”,所以,每当会后我都会要求自己增加一个习惯,问大家还有问题吗?如果没有问题,我就提问他们,看看是否理解透彻我的表达。
我想告诉你的是,不是所有答案,都在开始时就显而易见,从“提问”开始,培养提问习惯,会引导你更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如果你能这样理解,那么,碎片短视频、社群资讯、朋友圈内容,就不再漫无目的。
我有一个方法,每次看到有意思、有启发的内容,会复制它,保存到我的笔记软件中,等到合适时机,就能派上用场。
并非所有信息都是垃圾。只要你有方法,知道如何从中筛选、利用,就可以从海量信息中,提炼出真正有价值的部分。
2. 避免进入响应状态
将“问”习惯前置后,你的目标思维感会更强,毕竟每次行动,都会思考为什么。不过,还有一个关键要素需要注意,即,不要随时保持响应状态。
过节放假,领导经常会说一句话,大家玩归玩,信息记得看,正是这种习惯,才导致我们似乎每次对待别人的反应都很快。
我曾经做了一次测试,给身边朋友发信息,我发现,他们几乎秒回。这种状态下,似乎大家都变成了一台永远待机的手机。
其实,并不好。
首先,永远处于响应状态,意味着大脑随时在工作,这样不仅消耗精力,长时间下来,还会导致疲劳和焦虑。
而且,随时响应,意味着并没有真正思考就匆匆回复,沟通质量会有所下降。
其次,思考深度会降低。每当手机震动,注意力会被打断,这种频繁的打断,会使得你难以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影响工作效率。
所以,我工作时,一般会把手机放在很远的地方,电脑调成专注模式,不为别的,担心提醒影响到自己,即便没有提醒,人的物理行为,下意识在空隙时,也总想去看一看。
换句话说,你总是会控制不住自己,去看个消息,刷下社交媒体,这些小小的分享动作,实际上,一次次不断重塑着你的行为。
你以为是小憩,其实每次被打断,大脑都需要重新进入工作状态,这种“切换成本”相当大,不要这样。
3. 找回工作生活重心
真正摆脱数字信息干扰的关键,不仅是时间和空间的隔离,更核心的是了解自己的内心。
我观察到,那些对生活、工作方向迷茫的人,往往在网络上四处漂泊。不管在闲暇时刻,还是在忙里偷闲,他们似乎都伴随着一种内心的焦躁和不安。
这种状态下,更可能被大量信息裹挟,而很难从中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启示。
我们要学会面对信息的“不足”。虽然在当下,信息短缺似乎会使人与外界失去联系,仿佛被时代所抛弃,获取更多信息似乎能给人一种安全感和成就感。
但事实是,信息泛滥,反而让思绪变得混乱;每次面对电脑或手机,都应该明确目的是什么,解决了就及时关闭,不要被它们无休止地吸引。
我采取这种方式后,真的感觉大脑好像经过一场净化,摆脱那种“总想看”的冲动,思维也变得更加清晰、活跃。希望你也能尝试,找到真实的自己。
总结
真实生活,不止于屏幕。
拿起久违的书,深入其问,体验文字带来的静止时刻;或者,走出门,与两三个朋友,真实互动交流;兴许,远离网络,世界并不会变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