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大地豆额,题图来自:深圳微时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大地豆额,题图来自:深圳微时光
数十万年前,地球上曾生活着许多种人类:直立人,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数十万年后,就只剩现代智人,也就是我们,孤独地生活在这颗星球上。
好在我们还有一些近亲。在深圳, 它们与我们的2000多万现代智人直系同胞,共同栖息在这片土地,它们就是深圳塘朗山的猕猴。
最近一段时间,塘朗山猕猴们在社交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网络上被po出的各种照片视频中,猕猴们或端坐于树上俯视前来围观的登山客,或三五成群互相梳毛。但最多的照片类型还是游客们投喂猕猴的留影——即使公园管理处已三令五申“禁止投喂”。
而猕猴伤人事件,也在随着投喂人数的增多而变得越发常见。
于是,该怎么与它们和谐相处,以及更好地观察和了解我们的这群邻居,成为需要受到关注的问题。希望这篇文章能提供一些帮助。
美丽邂“猴”
塘朗山坐落在深圳市区,将龙华区和南山区南北相隔。
位于南边的龙珠门是从关内登塘朗山的首选起点,我们也从这里出发,沿着大路一路上行。
大约行至半程,路边便开始出现写有“猕猴出没,请勿投喂”字样的告示牌。到达这里,就说明离猴子们不远了。
再走几百米,到青云台附近,我们遇见了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他们从今年开始在此驻点研究塘朗山的猕猴。若你发现两只脖子上戴着“项圈”的猴子,那就是他们的重点研究对象。
“来了。”研究人员一声轻呼,周围瞬间安静下来。
先是一阵窸窸窣窣,随后枝叶伴着声音的临近摇摆幅度越来越大,几缕棕色在树叶间隙中影影绰绰,最终汇成一个个灵巧的身影——猴子们出现了。
走在最前面的有三只未成年小猴,以及一只戴着“项圈”的成年公猴,其他猴在后方观望。总之,所有猴子都不怕人,已经习惯了游客和来往车辆的存在。
猴群明星
项圈公猴可以说是整个猴群中的“显眼包”,胆子最大,脸皮最厚,存在感最强。每每有人投喂,他几乎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显眼包”掏起游客的手提袋,就像掏自己的嘴一样自然:大家都是灵长类动物,客气什么。你的食物就由我收下了。
另一只戴着项圈的是一只成年母猴,年岁已高。猕猴进入老年和人类很像,毛发会变白,动作变慢,像邻家阿婆。
塘朗山猕猴约有三十多只,分成三个猴群,南区猴群也就是我们见到的这群,共有十余只。统帅它们的,是一只健壮的公猴,即猴王。猴王的性格比较高冷,表情严肃,衬得其他猴子格外“憨憨”,他不屑于来跟人乞食,但若真要吃东西,他永远排第一顺位。
另外,猴王也享有优先交配权。猴群中有几只小猴子挂在母亲的身下,像是挎包,它们多半都是猴王的孩子。
猴王的脾气同样不容小觑,在观察期间,我们就亲眼目睹了一只小猴被猴王暴打的场面。
猕猴和平共处指南
塘朗山的猕猴属于普通猕猴,学名又叫恒河猴,粤语称为“马骝”。普通猕猴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猴科动物,我们爱用的“马喽”表情包,多半来自它们。
猕猴和人一样,也有着自己的语言系统,包括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了解一些它们的语言,能够更好的观察他们,也能尽量减少被攻击的风险。
为什么说不要投喂
提到塘朗山猕猴,有一个话题有些沉重,却怎么也绕不开,那就是投喂。
我们登山那天是工作日,游客不多,但投喂事件也发生了不下四五起。游客投喂的食物除了橘子一类的水果外,还有花生,甚至巧克力。
有两位游客告诉我们,来喂猴子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
“我们嘴皮子都磨亮了,天天说不要投喂,可就是有人不听。”公园管理人员说。
“一到周末简直可以用灾难形容,投喂的人实在太多了,我已经看过好多游客投喂猴子被攻击的事情了。”中大的研究人员告诉我们。
▲图中游客险些被攻击
▲视频由游客提供
投喂野生猕猴,主要会造成三点危害:
1. 增加被攻击以及感染病菌病毒的风险
被猕猴攻击,是投喂行为带来的头号负面影响。野生猕猴的基因和人类相似度很高,这意味着他们身上携带的细菌病毒(如登革热、猴疱疹等),同样可能感染人类。
2.不利于猕猴的身体健康
猕猴在野生环境中食谱很广,有利于营养均衡,比如我们就观察到他们在吃凤凰木的果实,还有一种叫短叶黍的禾本科植物,相当于“更适合猕猴宝宝体质的大米”。
而游客们投喂的多为高糖、高盐、高油的食物,长期进食会造成猕猴营养不良。
3.使猕猴丧失野外生存能力,加剧人猴冲突
中山大学的研究项目,聚焦于人类投喂对猕猴行为的影响。挂在脖子上的项圈,记录了猴群的运动轨迹,结果显示猴群大多只在青云阁到赏荔亭之间一带活动,因为游客常在这里歇息,投喂它们。而在正常情况下,它们的活动范围应该更大。
而且,每当游客聚集得越多,猴子来得也越多,说明它们已经对人类投喂产生了依赖。这不仅会导致猕猴们逐渐丧失野外生存能力,还会助长人猴冲突。
当天,就有一对游客遭到了“显眼包”的打劫。他从游客手里抢走了手提袋,翻出食物就地大快朵颐。
猕猴属于社会性动物,彼此之间会互相学习。显眼包打劫成功,光宗耀祖,日后就会有更多猴以他为榜样纷纷效仿。
今天还只是抢手提袋,但明天就可能盯上背包,学会开拉链。后天呢,说不定猴王就要定下KPI,考核每只猴的打劫业绩。
游客投喂大抵基于两种心理。一是觉得好玩,觉得跟在公园喂鸽子喂锦鲤没什么两样;二是觉得发自善心,就像喂流浪狗流浪猫那样。但两者都没有把猕猴作为独立的野生动物去看待,对待野生动物首要原则是保持一定距离,有条件的话再试着去了解。
有人对塘朗山的猕猴感到担忧,怕它们之后会发展成跟峨眉山的“流氓猴”一样。而类似的前车之鉴,也在香港和台湾省出现过,当地管理者为此推出过喂猴罚款的管理规定,甚至采取大规模绝育手段控制猕猴数量。
为了防止现状向不好的那端滑落,深圳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尽早地行动起来。
深圳是座自然生态非常优越的城市,依山傍海,物种多样。豹猫、中华白海豚、水獭等“神兽”的身影都出现过在新闻报道中,每年秋冬都能固定蹲守到壮观的候鸟迁徙。然而,没有哪一个能像塘朗山猕猴这样,让我们能够以这么近的距离、这么高的遇见率,去观察野生动物生活。这是动物园永远无法带来的体验。
例如一只倒霉的蛙被猴当成玩具,反复拉扯搓揉。好在,最后猴对蛙失去了兴趣,蛙看起来起码性命无虞。
以及年龄尚小,身手就已了得的幼猴们。
我们记录下很多猕猴们的美丽瞬间。
其中我最喜欢这张,猴子们端坐在房檐上,像是猴版的房檐瑞兽。
我们也记录了一些游客们文明观猴的画面,同样很美。
毕竟,塘朗山是猕猴们的家,而我们只是群不请自来的客人。
为客之道,尊重主人为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大地豆额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