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意义上的“不动产”,不一定是房子
2023-10-16 23:09

心理意义上的“不动产”,不一定是房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编辑:寒冰。责编:kuma,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摘要
本文通过讨论房子作为不动产的心理意义,探讨了人们对房子的渴望背后的心理需求。作者认为,定义房子比拥有房子更重要,而个人创作的书才是真正的不动产。同时,文章也提醒人们不要把任何东西当作幸福的魔法,让生活从此刻就真正开始。

• 通过作家利维的经历,探讨了房子作为不动产的心理意义

• 引用福原爱的话语,提醒人们不要把某个目标当作生活的唯一意义

• 分析了人们对房子渴望的背后心理需求,以及对不确定性的回避心理

最近看了作家德博拉·利维女性成长三部曲的第三部:《论女性与私人财产》。很有趣的一本小书,让我重新反思了对“房子作为不动产”的看法。


即将迈入六十岁的作家利维开启了自己的独身之旅,她穿梭于世界各地一个个风格迥异的租屋之间,想要置办“不动产”,对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的渴望始终萦绕在心头。


但她最终发现,“定义”房子比“拥有”似乎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创作的书才是她的不动产,是她自己建造的、栖息的、用以理解世界的“房子”,是她可以留给女儿们的“财富”。


房子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尤其在一线城市),但我们的社会文化又把房子塑造成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有了房子才算“定下来了”,很多人为此搭上自己全部的生活,感受到压力和痛苦。


于是这一次,我们请编辑们一起从心理的视角去讨论房子——


人们对房子渴望的背后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需求?它是否一定要通过房子来完成?以及房子能带来什么,但不能带来什么?


(ps:本期讨论不作为房产投资建议,并不是鼓励大家不要买房的意思,仅从心理层面解读,感恩大家理解)


千万:我经历过两次对“拥有一套房子”的祛魅


第一次是几年前,当时大家都还认为买房是投资行为,我拿手上的钱花首付买了个房,计划先出租出去,等过几年房价涨了再卖掉,赚一点钱。当然最后事实是房价并没有涨,房子也很难转手。


意识到这件事情后我常常失眠,发现自己最崩溃的事情居然是,如果这个房子卖不出去我得不停上班拼命赚钱才能还完房贷,在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我是没有决定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了。


所幸房子最后不赔不赚地卖掉了。但这一次的事情让我知道,自由对我来说比房子重要太多。


第二次是去年,我非常迫切地想要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我去找咨询师聊这件事情,他问我房子意味着什么?我说房子像意象中妈妈的怀抱,在这里可以哭可以笑可以生气,自己所有好的不好的地方,在这里都被无条件接纳。


祛魅来得很快,第二周我租的房子需要修理下水道,我突然意识到,房子不是无条件给予的妈妈,我们更像是交换关系,我付出一大大大笔钱获得它,它提供给我避难所,同时我需要常常维护它。反正它不是那种“妈妈”。


后来又进一步祛魅了,我整租了一个自己的房子,虽然它不属于我,但发现自己突然安心了很多,这也是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这里我也可以哭可以笑可以生气。再后来我又开始谈恋爱,男朋友也总是接纳很多我自己无法接纳自己的地方,我在另一种关系里被安抚。再再后来我也开始学习接纳自己,让自己躺得再平一点......


我发现曾经期待房子给我的东西,房子并不能给到,但我自己可以。


现在如果问起我对房子的态度,️如果暴富了还是会买房,但没有暴富前,感觉还有很多更值得花钱的地方,去见识更多世界、去增长知识、去享受生活,反正是不打算吭哧吭哧买房了。


寒冰:生活不用等有了房子才能“真正开始”


在我刚毕业来北京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听说过很多“买房”相关的故事——


有人过着极为苛刻的生活,压缩每一分花销,“一家四口人租一套三居室然后再把其中一间卧室租出去”。


有人在聚会上斩钉截铁地说他唯一的生活目标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买一套房子”,我问他“那之后呢?”他愣了愣,说自己没有想过。


有人结婚的目标就是找个伙伴“搭伙买房”,感情和爱也要为买房这个目标服务。


我当然很敬佩他们的决心,他们中一些人最后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当时的我总是隐隐觉得不太对劲。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是很好,也很重要,但它不该成为生活唯一的意义。


这让我想到福原爱曾经在综艺节目里说过的一句话。那个时候她还和前夫在一起,前夫乒乓去比赛胜利之后,福原爱准备了很多美食庆祝,前夫问:“如果比赛输了,这些(吃的)还有吗?”福原爱说道:“有,更多,乒乓球很重要,但我们,不是乒乓球里面有人生,而是人生里面有乒乓球。”


我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东西,我们把它当作“活着最重要的东西”“有了它生活才能真正开始”“有了它一切都好了,所有的痛苦就没有了”,除了房子可能还有婚姻、孩子……在那个目标到达之前,先凑合过嘛,过一种“暂时的、过渡性”的生活,不用投入,当我们对那个东西赋予的“魔力”越大,对当下的生活就会越敷衍。


如果最终实现不了呢?我们仅有一次的生命就这样“漫不经心”地过去了,时间很残酷的。


或者最终实现之后呢?接下来的的人生要靠什么活着呢——我们在对那唯一目标的执念中可能已经失去了幸福的能力。

最后想分享一个之前看过的心理学研究,大概结论是一个人不管经历再大的快乐或者痛苦,最终一段时间后都会恢复到一个比较平稳的心理状态——你不会一直快乐下去,也不会一直痛苦下去。


所以,不用把任何东西当成幸福的魔法,让你的生活从此刻就“真正开始吧”。


豆包:为什么我们如此执着于“不动”?


我的好几位朋友,对于“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件事,都抱有很强烈的信念感。


朋友 A 在一线城市工作,却早早在老家付完了一套房子的首付,即使他近十年内都没有回老家的打算,但仍坚持着一边付着一线城市的房租,一边还着老家房子的贷款。


朋友 B 收入可观,然而她每个月的生活费开支,只占工资的20%。剩下的钱她会存成定期,作为自己日后的“买房资金”。


朋友 C 把“房子”作为自己为数不多的梦想之一。她说,如果以后决定好了定居的城市,第一件事就是把“房子”先买下来。


巧合的是,这三位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比较动荡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房子对于 Ta 们的意义,既是经济上的“不动产”,也是心理上的“不动产”,代表着一种对于安全和稳定的渴望。


实际上不一定仅仅是房子,很多人都会把某件事物认作自己的“不动产”。这里的“不动”是指,认为或者希望对方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比如,感情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了,却仍停留在过去,不愿看到双方的改变;或者想要离开现在的公司了,但一想到又要重新适应新环境,还是选择呆在原来的公司里。


这种对于“保持不变”的执念,可能是来源于我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fear of uncertainty)。研究不确定性的心理学家 Frenkel Brunswick 发现,人们的很多行为都是出自于对于不确定性的回避,比如:


  • 过早做出选择并坚定维护


  • 强迫性地遵循原定计划


  • 用非黑即白的方式看待一件事物


然而,对于不确定性的回避,往往意味着对于控制感的过度追求。这会导致我们看不见其他选择,或者为了维持稳定,做出最差的选择。


虽然事实可能有些残酷,但我们每个人最终都需要学会在不确定性中生存。毕竟,世界上唯一不会发生变化的东西,就是变化本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编辑:寒冰,责编:kuma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