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正式离职央视的陈晓卿,曾为央视创造出价值几何?
2017-10-23 20:53

刚刚正式离职央视的陈晓卿,曾为央视创造出价值几何?

就在人们期待着《舌尖3》即将到来的时候,这部口碑巨作背后的核心人物,总导演陈晓卿被媒体宣布了“出走”的消息:

 

央视纪录片频道制片人、《舌尖上的中国》(1、2部)总导演陈晓卿10月23日正式从央视离职。


张泉灵、罗振宇、王凯等央视老员工相继离职,如今,这个出走大名单上又多了一个人。


美食与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地讲述,《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似乎宣告了中国纪录片产业走出低迷期,甚至有无数人从中找到了文化自信。不仅如此,《舌尖》系列让央视有了刻板严肃以外的文青脸,同时为央视带来了巨大经济收益:


公开资料显示:央视纪录频道的广告收益由3600万(2011年频道成立之初)到2013年突破5亿(2013年)。而《舌尖3》的冠名费已经拍出1.18亿元,纪录片冠名广告首次跻身亿元俱乐部。


陈晓卿和《舌尖》为央视带来了什么?

  

陈晓卿于1989年入台,1991年开始拍摄纪录片。那一年南方发大水,陈晓卿和摄影组在一个村子里待了20多天,拍下了村民与洪水抗争的画面。之后,他又开始策划新片——《远在北京的家》。他们在安徽省无为县找到了22个第一次去北京做保姆的打工妹,从离家开始跟拍,一直到在北京某个家庭做保姆。

 

从那个时候开始,陈晓卿努力学着怎么把“人的故事”通过镜头语言传达给观众。

 

从生活纪实类到人物类,这位中传摄影专业毕业的60后因《远在北京的家》、《龙脊》分别获得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大奖、“最佳妇女儿童题材奖”;1996年又开始了历史类纪录片制作,担任《朱德》、《刘少奇》、《百年中国》等作品的编导,并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星光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等奖项。


陈晓卿获得的这些奖让他在业界获得认可,真正让他进入大众视野的,还是《舌尖上的中国》。


  

“小时候家里穷,我好吃,这是最原始的动力。”拍摄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这个想法早在2002年就出现在了陈晓卿的脑子里。但过了将近10年(2011年),项目才正式获批通过。那一年,央视纪录片频道(CCTV-9)成立,《舌尖》顺理成章地成为陈晓卿第一次报题并通过的项目。


可能连他也没想到,《舌尖》会获得如此广泛的认可——“很多人是既含着泪水又流着口水看完第一集的。”《舌尖1》透露着浓浓人味,直达观众心底。

 

《舌尖1》于2012年5月14日首播,在连播7天后迎来了收视热潮,其收视率与网络点播率均超过了同档期的电视剧,而最高的收视率达到0.55%。

 

除了高收视和好口碑,《舌尖1》创下了单集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元)的销售纪录: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覆盖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了第一季的完美收官,观众对《舌尖2》也有了更高的期待,也让陈晓卿有了更足的底气——《舌尖2》从连播改为周播。

  

第二季,《舌尖2》深化了人与食物的联系:从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三餐这7个主题切入,探寻与中国美食有关的故事。

 

2014年4月18日,《舌尖2》首播,而第一集的收视率就达到了1.57%。曾有数据显示,《舌尖2》创造了独立用户提及率49.6%的数字(各节目播出当天晚上7点至12点,对新浪微博用户的发博行为进行统计计算)。也就是说,每20个活跃用户中(当晚至少发了一条微博的为活跃用户)就有1位发布了与《舌尖2》有关的微博。

 

据2016年的数据(数托邦)显示:近两年来,网络浏览量过亿的中国纪录片超过9部,其中《舌尖2》以4.39亿的累计观看量位居网络浏览量之首。除了中央电视台,《舌尖2》同时在爱奇艺、乐视网上播出。

 

除了引发文化层面的深入探讨,《舌尖2》也带来了不小的商机。

 

8个摄影组,30多名主创人员,150个拍摄地点,历时一年,摄制团队尝试了全新的视角,包括高空、水下、红外、显微、窥镜等。到了第二季,团队加大了制作成本,投入为3000万元左右,超过第一季30%(两季均由央视纪录频道投资)。不过,《舌尖》的高投入显然是值得的。而周播的形式则拓宽了广告客户和冠名企业的宣传营销时间与空间。


虎嗅曾撰文报道《舌尖》创造的广告收入:

  

《舌尖2》在2012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时,就获得了两家企业的冠名播出权,加上版权销售(电视台、网络、海外版权),已获得了不菲的收益。据当时的计算,如果加上《舌尖2》与其他节目之间插播的广告,《舌尖2》的收益已经达到1亿元以上,但最核心的还是冠名播出权的销售,这部分就达到8000万左右。

 

《舌尖》引爆的不仅是国内市场的行情。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2013年初,《舌尖2》在国际影视节目展上启动了首轮海外版权销售,单片销售额达到了35万美元,刷新了近些年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成绩。

  

《舌尖》成了最有价值的IP:淘宝食材、地方特产热卖,相关食品的上市公司股价上涨,旅游线路以美食为卖点,甚至有人开了“舌尖上的中国”一条街。 

 


“《舌尖》并不是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陈晓卿曾坦言,在《舌尖》之后,有很多的商人来找他,但都被他拒绝了。不仅如此,陈晓卿变得不敢在微博说话:“我现在微博上都不敢说话,发一条“今天我儿子生日”,下面就留言:别废话,《舌尖3》呢?发一条“今天我见了偶像谁谁谁”,下面就留言:别废话,《舌尖3》呢?其实我是个挺丰富的人,我不是一辈子只有《舌尖》这一个事儿……” 

 

陈晓卿曾在《舌尖2》播出后透露:和前两部不一样的是,《舌尖3》将在全世界的框架下审视中国美食,将世界美食和中国美食进行比照。不过,这一美好愿景如今变得虚无缥缈,本计划2016年底推出《舌尖3》的消息也甚嚣尘上。


据媒体报道,早在去年3月,陈晓卿就递交了辞呈,直到最近才获得批准。

 

而此次离职是“个人原因”:


虽然此前也有视频网站向陈晓卿抛出橄榄枝,但陈晓卿希望离职后可以从事更多的创作工作而非“坐办公室”。离职后,他将带领《舌尖》(1、2)原班人马组建新公司,继续从事纪录片创作。而新公司已经开始筹备于“美食”有关的纪录片,预计和国际团队进行合作。

 

陈晓卿不只一次说过,对于他而言,“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其实,算上实习的时间,陈晓卿在央视待了将近30年。他曾在某次采访中坦言:“《舌尖》并不是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或许,如今的他只是想换一个“和自己吃饭”的人罢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1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