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11月11日,淘宝加天猫将网购单日记录刷新为191亿元,震惊了整个传统零售界。也正是从2012这一年开始,传统零售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前有电商对流量的打劫,后有租金、人工一路高涨,同时顾客消费需求的升级变化也让人觉得生意难做。也就是从那时起,实体零售的各种创新尝试可以说从未停歇过,正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林林种种,数不胜举。
大概在去年的这个时候,马云老师又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不管你认不认,这五年,商业这一块,都演变成了马云的独角戏, 如同一个黑洞,把大家都漩进这个“局”。
所以回想这些年里,按照马云的概念,线上线下,大家所做的零售创新的种种尝试,都可以算作是“新零售”之路。今天就浅谈一下新零售那些事儿。
O2O,线下想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奈何“排异”反应有点儿大
故事的开头可以从传统零售各种“触电”说起:从纯线下拓展线上渠道,到寻找电商跨界合作伙伴,再到O2O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前仆后继不计其数,但到目前为止却没有一个可以算得上真正成功。
举个例子,2013年从苏宁开始,很多大公司(如大润发飞牛,大商天狗,苏宁易购等),烧钱做O2O。一般来说O2O融合的场景就是两个:电商的到家+传统零售的到店。到家有合作的轻模式与自建的重模式这两种玩法。重模式大烧钱两年后,从2015年开始,较多的传统零售商从节省建设成本出发选择轻模式,到家业务爆发:让线上人做技术端,建配送团队,传统零售商与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其负责到家的配送,而众多的线下门店则作为线上平台的前置仓。
这种玩法往往会碰到以下三个大问题:
线上线下数据交互困难,运营沟通不畅,交易场景无法打通。往往是商品送到家消费者才会发缺货,极度影响体验,一次差的体验会令顾客终生不再选这个服务。反而到店的话,消费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缺货状况并及时选择替代品;
商品类型受限。到家商品通常做的是生活刚需产品,此类商品往往毛利相对较低,无法支撑运营,用户不得不靠烧钱来维系。例如京东到家、小e到家都是靠补贴来拉动消费,补贴一旦停止马上被卸载APP;
线下门店与线上的推广者之间的沟通,也因为领域、文化、定位、思维与工作方式的差异,产生了各种各样运营方面沟通不顺畅,从而严重影响了合作的实际操作。
传统零售人不得不“回归本质”: 重塑供应链,小业态,大发展
2016年开始,实体零售的小业态大发展:代便利店业态在二三线城市的爆发,开店数的飞速增长(便利店当年销售增幅达+13%);有诸如生鲜传奇,厨鲜生,合力等社区超市通过专注生鲜转型带来的业绩逆袭;同时也有以百果园、良品铺子、周黑鸭为代表的品类杀手的全渠道渗透扩张。在传统大卖场受到极大挑战的时候,这样一些强调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和便捷性的小业态却得到逆势强劲增长。
这充分说明,中国已进入一个消费需求全面升级的时代,原有的消费场景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顾客的购物需求(中国零售大卖场在2015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单纯的重谈传统意义上的商品与服务,显然并不是真正的重归零售本质,最关键的点在于,传统零售人能否足够认清当下的零售环境:无论是“人”、或“货”、或“场”。小业态的大发展现在依然有前景,但需要3-5年才能产生行业巨头。
“碎片化”的零售时代已然来临
现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点被现代文明拉扯的“支离破碎”。最开始是资讯获取,后来人们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都已经有了碎片化的趋势:
吃喝有外卖平台,想啥点啥,不用非到饭点不必花时间来回折腾;玩游戏不用非得坐在电脑前一把三四十分钟,随便在哪“农药”打开想玩就玩十几分钟;买衣服更简单,不用逛商场APP打开啥都有;出行不必自己有车,网约车、共享单车想出门骑上就走;就连最需要安稳的“住“,国家都开始大力推行“集体租赁住房”,甚至还有共享公寓,让住也变得“碎”一点;更有甚者,连谈恋爱结婚是都通过各APP的“碎片”串联而成。
当整个社会的“碎片化”已经变得不可阻挡的时候,零售业顾客的消费场景、消费习惯以及来源一样会变得碎片化。什么样的年代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消费场景,碎片化的场景也就一定会催生出碎片化的产品。
新零售的“新武器时代”
2017年,在技术与资本的双重推动下,“超市餐饮化”、“无人零售”以及“B2B”这三样“新武器”将新零售推上一轮又一轮的高潮。大家共同的目的只有一个:找到新的流量增量。
永辉的超级物种,追求的是通过多样化的消费场景(多种工坊),来吸引需求差异化的客群;阿里的盒马鲜生,则是打造一个大卖场+生鲜社区超市+餐厅+便利店的“四不像”。通过3公里半小时送达的精确流量运营及门店体验互动,来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最终实现流量变现。
问题的关键在于,究竟以哪种方式来成功实现流量变现?盒马想以生鲜作为高频流量入口,带动门店档口,美容,擦鞋、等增值服务的变现,实则属于高频带动低频,如同再造一个线下天猫。 当然,盒马还在向社区进行深入。
对于超市+餐饮这个课题,亟待解决的是平衡专业性与经营成本,解决慢购物(餐饮)与快购物(超市)之间的矛盾。餐饮化能否拯救实体超市?供应链做好的是关键,不要梦想超市里做个堂食,就能拯救你羸弱的生鲜经营能力。
2017年中,无人零售受到资本的疯狂追逐
自然2016年底,亚马逊推出“Amazon Go”无人概念店之后,半年后以缤果盒子开始,无人零售概念顿时燃遍神州大地。
无人便利店正是顺应这个时代推出的产品和服务场景,它利用时间(24小时)和空间上(家门口与小区门口之间)的空白点创造出新的零售场景和客流。在技术上有移动支付,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为其助推,同时在资本的助力下,很多技术可以快速迭代更新。
关于无人值守货架,它并不存在核心技术,就是成本低、全开放、无门槛。诸如饿了吗、美团、大众点评此类平台所拥有的强大地推能力,才是无人货架的核心。如果在全国五千万的办公场景拿到其中十分之一,那就已经远大于分众的体量。而分众仅仅是卖广告,无人货架是既卖广告同时卖商品,甚至拥有客户的全数据,拥有极大想像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短短几个月内,30家无人货架项目能够获得近30亿人民币投资的原因。然而深究起来逻辑却是不严谨:首先拿不到职业执照,安全问题怎么办?冬天还好,夏天晚上办公室40度东西化了怎么办?鲜食没办法卖怎么办?新点被撬了怎么办?这些都是问题,而现在大家想的都是先快把“坑”给占了,私以为甚至有产生类似共享单车“污染”的隐患。当然,后续的巨大想象空间也令人无限憧憬。
再谈谈在无人零售里面相对最低调的无人贩售机,它瞄准的是四处散落的高质量客流热点,如公园、地铁站、医院、学校、机场等,个人对它是最为推崇。原因在于首先它最能够大范围普及,且没有太多政策方面阻碍;其次在食品安全方面因为封闭式设备的天然优势,也没有太多问题;最后其支付手段也可以做到多种多样,微信、支付宝可以,人脸识别、手刷也可以,灵活多变。
当然,如果无人贩售机的柜门可以打开(RFID+人工智能支持),那又多出一类玩法),想象一下:中国目前有31万台,明年可能达到100万台,预计到2022年1000万台。假设一个无人贩售机一天卖100块钱,那么全年就是400多亿 ,这无疑是一个超级巨大的潜在市场。同样,1000万台也是1000万个广告点位,岂不更是令人垂涎。
同时也顺便提一下有人店的无人收银,目前的多点、火星兔子、e支付等数十家以手机扫码代替收银的轻模式进入,这个一定是大趋势,此处不再赘述。
2017年下半年,B2B业态受到电商寡头及传统零售的争相追捧
面对在2018年将会达到20万亿的这么大一块蛋糕,电商方面有京东提出五年百万家“京东便利店”,阿里要在2018开出一万家的“天猫小店”,目标也是直指百万家。区域零售龙头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供应链资源来构建兼顾堡垒。各路草莽,如中商惠民、爱便利、店商互联、掌合等也纷纷发力。
京东现在自营快消品过了一千亿,但这一块并没有盈利,所以千方百计想把这个流量变现。但转过头来却发现流量变现被阿里锁死,无论是在商城还是平台或是金融领域。此时就迫切需要利用B2B来变现它的千亿快消品供应链规模,但它一直坚持的自营模式会受到区域经销商的抵制,毕竟这是人家赖以生存的渠道。
阿里的零售通是提供一个平台,一如既往走提供“水电煤”的政府模式。搭建开放平台召集品牌商,甚至地区经销商代理商入驻,他们只用将商品送到零售通的区域仓库,货权不发生转换,实行统仓库统配。同时阿里还宣称能为小店赋能,提供精准营销等服务。听起来非常美好,但同样也存在翻牌小店管理难,市场份额抢占难以及供应链服务难等诸多难点。
不管怎么说,最后B2B成功的头部企业还会是这两位老大,其余的可以好好做大,等着以好价钱被他们收购,也不失为好的选择。
说英雄,谁是英雄?
在新的增量、新的技术、新的消费需求下,希望传统零售不要埋头做鸵鸟。要记住消费场景改变了,消费习惯改变了,消费人群改变了。80后、90后00后马上是市场主力,如果不抓住他们,别人就会抓住。你自己在家里闭门造车你就是那个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你以为躲避了敌人,其实敌人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