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你的朋友圈,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黑色星期五。
携程幼儿园虐童事件余音未了,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又被爆出以更加匪夷所思,几近无法直视的方式虐待园内儿童。
无论事件会否出现反转,以及最后的结果如何,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和幼师行为监督都注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推到风口浪尖。
相比著名的韩国电影《熔炉》中反应的“光州虐童事件”,国内接连爆出的幼儿园虐童事件更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方在于:按理说治安资源最优质的一线城市、收费昂贵的私立幼儿园,应该是让孩子成长在阳光下的最佳选择了。连这种首善之区都能接二连三爆出丑闻,负担了一线城市高额房价、巨大工作压力和超高教育成本的家长们,岂不是无路可退了?
努力生活且给社会带来价值的人们,却轻而易举的被践踏权利,这是最令人难堪的地方。从此前携程幼儿园事件中就不难看出,整个事件牵连的层面复杂,难以追问的问题实在太多。层层无奈纠结在一起,社交媒体的痛诉和咒骂显得如此苍白。
所以我们决定绕开一些根本问题,说点我们擅长并且能说的:能不能用人工智能(AI)来解决幼儿园虐童这种问题?
要不然能怎么办呢?
也许是幼儿园里应该有的东西:AI安防视频监控
其实想想,现在大部分私立幼儿园,甚至公立幼儿园都在普遍安装摄像头。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幼师还是能有恃无恐的用极端手段来管教孩子?(这里说的是一般幼儿园虐童原因,红黄蓝幼儿园的相关报道如属实,那么就是别有目的的有组织犯罪,与这种情况又不一样了)
答案或许在于,幼儿园的幼师们知道监控就是个形同虚设的东西。毕竟所摄录的时间过长,累积下来资料会大的难以想象。在孩子没有异样的前提下,是不会有家长主动调取监控录像的。而相对的,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又是很容易哄骗和威吓的,这两次事件中都可以看出,惧怕幼师的孩子很艰难或者很偶然才会向家长反映受到虐待的情况。
另一方面,由于视频监控资料经常是常年不用。所以很多幼儿园也都敷衍了事,等领导检查时候才打开,平时关掉节约成本。这种情况下,即使孩子说出受到虐待,家长也很难找到证据证明到底发生了什么。虐童成本就会无比低廉。
(携程幼儿园事件中的监控视频,直接决定了整个事件走向)
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很简单,就是让监控系统自己去判断是否发生了虐童行为、孩子是否在规定时间里停留在监控范围之内,以及幼儿园有没有擅自关闭监控系统。
说白了,家长不可能始终盯着监控、幼儿园方面的监控人员不可信,那么让无法篡改的AI系统来完成这个工作,可能是唯一的选择了。
好在这件事并非不可能。在近两年AI+安防技术的快速成熟下,主动识别可疑行为并上报的相关解决方案在日趋成熟和完善。监控系统的主要厂商,比如英伟达、英特尔近两年都推出了人工智能+安防视频监控的专用芯片和系统解决方案。智慧工地、智慧交通领域的云服务平台视频+监控系统也已经在我国相关领域相继成功部署。
这类方案的基本逻辑,是在在摄像头背后加入人工智能算法驱动的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能力。比如智慧工地系统,会通过摄像头来识别工地上是否出现了非认证人员、是否发生了可疑行为等等。一旦出现可疑行为和疑似安全事故,会马上留取证据并进行报警。这种系统还可以将长时间的视频素材进行智能分析,压缩成极短关键视频回放,并自动形成监控报告。让管理人员快速了解监控目标情况。
事实上,安防、交通、工程领域的AI视频监控方案已经被广泛部署到各种应用场景中。甚至已经可以形成综合判断的整体智能体系。当年抓周克华的时候,出动2000警力昼夜不停看监控录像的情景基本已经过去了。
貌似这种技术解决能力,已经很有必要移植到幼儿园这个原本应该平静的地方。
应用于识别虐童事件的AI系统,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来搭建模型。通过学习以往监控数据和人为预演数据,让AI得出疑似虐童行为的定义。一旦发现就将留存证据,并上传给家长、幼儿园管理者,甚至警方。
同时系统还应该有面部识别、可疑物体识别等能力,从而识别是否有未知人员靠近孩子、孩子是否在不正常的时间里停留在视频监控范围之外。并且定期形成监控报告和缩略视频信息同步给家长,证明系统始终处在工作状态。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会不会带给幼师监视感,影响正常教学?或者系统会不会把正常的肢体接触当做虐童?
错误当然是有的,但AI的特质就是不断通过错误数据来提升识别能力。并且机器识别肯定需要与人工筛选相结合,逐步修正AI的逻辑理解能力。而且,想来也很少有揪着正常行为不放,故意找茬影响孩子教育的家长吧?
至于幼师的被监控感….怎么也比被社会污名化,每天感受着家长的小心提防要好吧?
关于商业可行性
AI+视频监控,最重要的改变是让监控由被动记录变为了主动分析与预警。而这也是今天的家长们最急需的能力。
但前沿技术再好,也要应用到实际生活里才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通过AI+监控来预防虐童行为,究竟能不能快速来到幼儿园这个特殊场景中?毕竟技术再好,家长的意愿再强烈,无法真正安装到幼儿园里那也是白扯。
好在从市场期许和技术成熟度上看,这类方案应该距离我们并不算遥远。
从商业逻辑上看,我们还是应该相信绝大多数私立幼儿园绝不敢随便拿孩子怎么样。毕竟高昂的学费和口碑是这类机构生存下去的条件。在不断出现的虐童事件之后,更多这类幼儿园自身也迫切需要自我证明。出事幼儿园以及相关品牌更是需要向家长证明悔改力度。让孩子的安全随时可以反应在家长视线中,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同时,一线城市的家长对于信息产品拥有相对多的使用习惯,对科技产品的接受度也更好。在孩子安全这个急迫的需求压力下,接受AI+视频监控方案的意愿应该是充足的。
二者结合之下,这个领域的AI产品应该已经确立了基础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才能有创造动力。
另一个利好消息,是从芯片与算法的持续迭代速度上看,AI+视频监控系统的成本正在持续下降。并且幼儿园监控的特点之一是场景简单。相比起交通、工程安全等需要群体智能监控网络的场景,幼儿园仅仅需要单点智能监控技术就可以完成。成本压力并不太大。
此外,在幼儿园安全监控之外,敬老院其实是另一个急需关注的市场。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在我们关注孩子的时候,老人们很可能在面临另一种尴尬甚至危险。而在“黑保姆”“黑月嫂”等丑闻的催促下,家庭安全监控市场也在活络。相比普通摄像头的先记录,后由家庭成员一点点查看的传统模式,主动识别可疑行为,拥有快速干涉能力的家庭监控显然更有效力。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一个可悲而急迫的市场。
要不然我们能怎么办呢?
最后啰嗦几句吧。
也许有人会问,这事情真的需求大动干戈,搬出来人工智能才能解决吗?答案当然不是。合理的人员设置、较严格的上岗审查制度、开放的家长监督机制,基本就可以杜绝这类极端事件的发生。或者说白了,一个像是幼儿园的幼儿园,就不可能出现如此骇人听闻的状况。
但是事实往往就是很打脸的。
我们惹不起社会规则,搞不定舆论风向,等不起法律程序,也不可能都移民吧?
不靠技术,更精进一点的技术,更智能一点的技术,我们又依靠什么呢?
只有技术,是市场可以呼唤、用户可以选择、效果一目了然的,且不涉及其他杂七杂八无法言说的诡异事情。
已经那么贵的学费了,多买个AI系统,换个安心总没问题吧?
从这个角度看,AI代表的新技术会做恶吗?也许会,但不重要,因为绝大部分恶都已经被人做干净了。
这个时代的我们,不拿起技术,又能怎么办呢?